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英语教学非但没有淡化应试教学的色彩,反而有朝着“考研是目标,四、六级是关键,60分是硬道理”’的方向演变的趋势,最终导致了语言教学没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英语教学所花的大量学时与实际结果极不相称。面对英语教学的现状,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和教师纷纷呼吁,让语言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 传统 英语 教学 忽视
一、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语言的表达功能
大家知道,语言具有表达形式与表达功能两套系统。传统教学过分注重了语言表达形式而忽视了语言表达功能。传统英语教学一般遵循“生词一课文一语法一练习”这 教学顺序。教师与学生过多地注重形式,教师大多是逐调逐句讲解词语句子的含义,过多地讲授词法、句法、语法,而学生主要的课堂活动是听、记。这种程序是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六基础的,但是我们的学生背了许多规则,记了许多单词,却不知道怎么用,及至有很多学生学了七八年的英语,连几句简单的对话都无法表达清楚。这道理其实就跟光是修完一门“运动生理学”而不足以成为运动员一样。
世界著名英语语言专家亚历山大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定语从句与同位居语从句有何区别?他竞劈头答道:“知道这种区别并不能提高你的英语。”这个否定判断道出了语言的表达功能的重要性。
目前“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较为普遍。《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的教学目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只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然而,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不强,特别是听、说分面的能力比较差,连日常的交际也难以应付。正如一位学生所说:“外国人的单词量可能还没我多,但是我不会说。学了10年的外语,到现在我还是又聋义哑。”听不懂,说不出。
英语学习“费时低效”明显。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大学公共课,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每周安排四个学时或更多.总学时数达240~280个,时间跨度为两年。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国家考试,英语占用了儿乎全部课余时间,每天的学习都是以英语为中心,—切为英语让路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据专家估计,许多大学生几乎把前两年大学生活50%的时问和精力花在了外语学习上。尽管如此,其效果并不理想。
综上所述,传统英语教学严重忽视了语言的表达功能。《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目前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而作为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语言工具——英语,我们尤须注意它的主要功能。
二、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公共英语教学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原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把教师认真备课、讲课内容丰富有条理作为教学好坏的衡量标准,因此教师讲解占去了课堂的主要时间,无法给学生的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学生成了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实际上,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The teacher can help,advise andteach ,but only the learner can lean。”(教师可以提供帮助、提出建议和进行教学,但只有学习者决定是否学习。) (Johnson ﹠Morrow,1981)科德(corder)也曾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这个“自然过程”就是让学生成为英语语言知识主动积极的接受者。
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它的教学效果应以学牛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他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新的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换为自动应用的过程。
而这种结合与转换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抹杀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更重要,因为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换句话说,教师起着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解惑者的作用。这样就克服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被动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机械性等弊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的培养
传统英语教学还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的培养。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成千上万个单词,繁杂的语沾规则无个计学生望而生臣,更无兴趣可言。而见现在的学生被英语四、六级压得喘不过气来,疲于应付,成天埋首于题海中无法脱身。殊不知,正是这种一不张嘴说、二不动笔写的“洋八股”,把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语言肢解成一个个彼此毫无关联、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可考因素”。学生把学习语言当做任务和沉重的负担,而不是需要和享受,英语变成了面目可憎、难以亲近的怪物。这样,想把英语学好就无从说起了。
如何把苦学变为乐学,学中求乐,乐而好学呢?如在上课文“Love”(爱)时,先让学生听英文歌曲《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再听 Love story 里的主题曲,这两首曲子都是关于爱情的经典曲子,优美 的旋律、脸炙人口的歌词一下子把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调动起来,有不少学生跟着唱起来。然后以爱的主题让学生外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用英语把本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同汇报,教师不断地提问题,整个课堂笑语不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表达、思考。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想学,自己爱学,自己巧学。这只是如何调动学生兴趣的一个例子。只要学生感兴趣,就为学好语言提供了前提。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课程发展[M].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2]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传统 英语 教学 忽视
一、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语言的表达功能
大家知道,语言具有表达形式与表达功能两套系统。传统教学过分注重了语言表达形式而忽视了语言表达功能。传统英语教学一般遵循“生词一课文一语法一练习”这 教学顺序。教师与学生过多地注重形式,教师大多是逐调逐句讲解词语句子的含义,过多地讲授词法、句法、语法,而学生主要的课堂活动是听、记。这种程序是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六基础的,但是我们的学生背了许多规则,记了许多单词,却不知道怎么用,及至有很多学生学了七八年的英语,连几句简单的对话都无法表达清楚。这道理其实就跟光是修完一门“运动生理学”而不足以成为运动员一样。
世界著名英语语言专家亚历山大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定语从句与同位居语从句有何区别?他竞劈头答道:“知道这种区别并不能提高你的英语。”这个否定判断道出了语言的表达功能的重要性。
目前“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较为普遍。《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的教学目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只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然而,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不强,特别是听、说分面的能力比较差,连日常的交际也难以应付。正如一位学生所说:“外国人的单词量可能还没我多,但是我不会说。学了10年的外语,到现在我还是又聋义哑。”听不懂,说不出。
英语学习“费时低效”明显。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大学公共课,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每周安排四个学时或更多.总学时数达240~280个,时间跨度为两年。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国家考试,英语占用了儿乎全部课余时间,每天的学习都是以英语为中心,—切为英语让路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据专家估计,许多大学生几乎把前两年大学生活50%的时问和精力花在了外语学习上。尽管如此,其效果并不理想。
综上所述,传统英语教学严重忽视了语言的表达功能。《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目前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而作为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语言工具——英语,我们尤须注意它的主要功能。
二、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公共英语教学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原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把教师认真备课、讲课内容丰富有条理作为教学好坏的衡量标准,因此教师讲解占去了课堂的主要时间,无法给学生的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学生成了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实际上,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The teacher can help,advise andteach ,but only the learner can lean。”(教师可以提供帮助、提出建议和进行教学,但只有学习者决定是否学习。) (Johnson ﹠Morrow,1981)科德(corder)也曾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这个“自然过程”就是让学生成为英语语言知识主动积极的接受者。
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它的教学效果应以学牛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他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新的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换为自动应用的过程。
而这种结合与转换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抹杀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更重要,因为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换句话说,教师起着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解惑者的作用。这样就克服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被动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机械性等弊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的培养
传统英语教学还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的培养。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成千上万个单词,繁杂的语沾规则无个计学生望而生臣,更无兴趣可言。而见现在的学生被英语四、六级压得喘不过气来,疲于应付,成天埋首于题海中无法脱身。殊不知,正是这种一不张嘴说、二不动笔写的“洋八股”,把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语言肢解成一个个彼此毫无关联、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可考因素”。学生把学习语言当做任务和沉重的负担,而不是需要和享受,英语变成了面目可憎、难以亲近的怪物。这样,想把英语学好就无从说起了。
如何把苦学变为乐学,学中求乐,乐而好学呢?如在上课文“Love”(爱)时,先让学生听英文歌曲《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再听 Love story 里的主题曲,这两首曲子都是关于爱情的经典曲子,优美 的旋律、脸炙人口的歌词一下子把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调动起来,有不少学生跟着唱起来。然后以爱的主题让学生外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用英语把本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同汇报,教师不断地提问题,整个课堂笑语不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表达、思考。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想学,自己爱学,自己巧学。这只是如何调动学生兴趣的一个例子。只要学生感兴趣,就为学好语言提供了前提。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课程发展[M].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2]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