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全社会对素质教育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在教育教学方面需要不断的进行深入性的探讨。利用新思维,寻找新思路,发现新教法,力争在学前音乐教学中有深入性的突破。对比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不难发现老师常常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整个的教学环境中扮演着“主角”,儿童充当“听众”的角色。这种被动教学模式阻碍了儿童创造力、想象力、表达力的发展;也阻碍儿童音乐潜能的激发,音乐情感的表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一次颠覆。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音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素质教育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在教育教学方面需要不断的进行深入性的探讨。利用新思维,寻找新思路,发现新教法,力争在学前音乐教学中有深入性的发展,实现历史性的突破。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最大程度上培养儿童的音乐表达能力及表现能力。在提高音乐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全方面发展,从而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说是学前音乐教学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诞生使儿童音乐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音乐对人的塑造。那么奥尔夫教学法是以怎样的理念,怎样运用到儿童音乐教学中去,又有怎样的意义呢?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力求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儿童音乐教学发展中提供绵薄之力。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专为儿童学习音乐而设计的一种全新的音乐教学方法。创始人为德国着名音乐家奥尔夫。它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教学体系,有比较系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它通过传统音乐之门,以反传统的方式再现。对全球儿童音乐教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奥尔夫这个名字也被铭刻在了儿童音乐教学的历史上。
“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让儿童在原生音乐中寻找情感的表达,激发儿童的情感。让儿童在音乐中经历人生的体验,感受自然、感受身体、感受周围的一切。并最终能通过自我的表达将主体精神表达出来。这种将儿童带入自然、带向本真,带向生活的音乐教学方法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所在。
二、如何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一)回归人本,即兴表现,激发儿童的音乐情感
表达情感是人类的本能。奥尔夫教学方法中最大的特点便是激发儿童学会自我表达,并且为即兴表达。音乐作为介质,可以配合生活中常见的可以发出声音的道具,比如手、脚、碗筷等等,任凭儿童独立随性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这种表达是对儿童创造性、灵活性的一个培养。同时也是对奥尔夫教学法中最具人本的理念的实践。儿童在创作中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结合个人的情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音乐表达。
(二)回归人本,培养节奏,塑造儿童的音乐表达
音乐中能表达情感的不止有音符、旋律。节奏在音乐表达中必不可少。音符、旋律配合节奏能更全方位的表达情感。节奏同时也是与舞蹈和人类的语言紧密相连。节奏甚至可以将音乐、舞蹈、和人类的语言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在儿童时期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其实儿童的节奏感是与母体相连的。儿童在母体内就有极强的节奏感。伴随着母亲的心跳和情感的波动,儿童感知节奏,也通过这些节奏了解母亲的情绪。所有的儿童天生都是节奏大师。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对儿童天生节奏地恢复和激发。依然让儿童通过节奏来感知情绪,也通过节奏表达情绪。因为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儿童进行节奏训练是对儿童天性的恢复和激发。节奏训练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必经之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节奏训练与学前儿童的心理节律以及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时候培养的节奏较为简单,相对单纯,具有很强的表达力,易于接受。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经常会把一些体态、语言、敲打、自然等节奏融合交叉。同时配合舞蹈、语言、伴奏、合奏等方式让儿童欣赏,充分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启发儿童的音乐情感认知。
(三)回归人本,确立儿童的主体意识
以儿童为本位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原则,关注儿童的内心情感、激发儿童音乐情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止规。主体意识已经成为21世纪儿童成长的关键。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智商情商和谐发展的个体。从而担当社会责任,发挥个体生命的独有价值。从而确立儿童的主体意识,正确帮助儿童认识个人的生命价值。动手、动脑、动情、动心的演绎生命,表达自己。彻底颠覆传统音乐教育中儿童作为聆听者的地位,奥尔夫教育将儿童从客体化的音乐的“聆听者”向主体化的“表达者”转变。由被动的聆听转变为主动的表达。表达可以通过动情的声音、身体的节奏、自由的舞蹈等方式。结合这些音樂形式,更好的宣泄和抒发情感。
(四)回归人本,以游戏培养儿童的音乐情操
多元化的时代教学方法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和激发儿童的音乐潜能,更是对儿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儿童目光可能被各种高科技带有娱乐色彩的信息吸引。如何在这些趣味的信息中将儿童的目光夺回到音乐的审美中来。因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出的以儿童为本位的理念就摆在教育者眼前。将游戏融合到教材中去,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感受,表达。从而激发儿童的兴趣,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通过愉快的游戏将儿童带到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审美中去。一方面降低了教学难度,一方面有极大地培养了儿童的音乐能力。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学前教育是儿童音乐培养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儿童对于音乐有天赋的感召力。听见音乐边手舞足蹈,抓住这一关键期,不但是对儿童音乐素养的提高,更是全面素质提升的关键。因而在这一培养音乐的关键期里面,如果选择最佳的方法尤为重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给儿童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经典之门。
参考文献
[1]廖乃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张娜(1980—),女,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系,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师范大学教改课程自助:SD2013JGXM-32。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音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素质教育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在教育教学方面需要不断的进行深入性的探讨。利用新思维,寻找新思路,发现新教法,力争在学前音乐教学中有深入性的发展,实现历史性的突破。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最大程度上培养儿童的音乐表达能力及表现能力。在提高音乐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全方面发展,从而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说是学前音乐教学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诞生使儿童音乐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音乐对人的塑造。那么奥尔夫教学法是以怎样的理念,怎样运用到儿童音乐教学中去,又有怎样的意义呢?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力求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儿童音乐教学发展中提供绵薄之力。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专为儿童学习音乐而设计的一种全新的音乐教学方法。创始人为德国着名音乐家奥尔夫。它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教学体系,有比较系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它通过传统音乐之门,以反传统的方式再现。对全球儿童音乐教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奥尔夫这个名字也被铭刻在了儿童音乐教学的历史上。
“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让儿童在原生音乐中寻找情感的表达,激发儿童的情感。让儿童在音乐中经历人生的体验,感受自然、感受身体、感受周围的一切。并最终能通过自我的表达将主体精神表达出来。这种将儿童带入自然、带向本真,带向生活的音乐教学方法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所在。
二、如何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一)回归人本,即兴表现,激发儿童的音乐情感
表达情感是人类的本能。奥尔夫教学方法中最大的特点便是激发儿童学会自我表达,并且为即兴表达。音乐作为介质,可以配合生活中常见的可以发出声音的道具,比如手、脚、碗筷等等,任凭儿童独立随性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这种表达是对儿童创造性、灵活性的一个培养。同时也是对奥尔夫教学法中最具人本的理念的实践。儿童在创作中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结合个人的情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音乐表达。
(二)回归人本,培养节奏,塑造儿童的音乐表达
音乐中能表达情感的不止有音符、旋律。节奏在音乐表达中必不可少。音符、旋律配合节奏能更全方位的表达情感。节奏同时也是与舞蹈和人类的语言紧密相连。节奏甚至可以将音乐、舞蹈、和人类的语言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在儿童时期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其实儿童的节奏感是与母体相连的。儿童在母体内就有极强的节奏感。伴随着母亲的心跳和情感的波动,儿童感知节奏,也通过这些节奏了解母亲的情绪。所有的儿童天生都是节奏大师。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对儿童天生节奏地恢复和激发。依然让儿童通过节奏来感知情绪,也通过节奏表达情绪。因为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儿童进行节奏训练是对儿童天性的恢复和激发。节奏训练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必经之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节奏训练与学前儿童的心理节律以及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时候培养的节奏较为简单,相对单纯,具有很强的表达力,易于接受。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经常会把一些体态、语言、敲打、自然等节奏融合交叉。同时配合舞蹈、语言、伴奏、合奏等方式让儿童欣赏,充分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启发儿童的音乐情感认知。
(三)回归人本,确立儿童的主体意识
以儿童为本位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原则,关注儿童的内心情感、激发儿童音乐情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止规。主体意识已经成为21世纪儿童成长的关键。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智商情商和谐发展的个体。从而担当社会责任,发挥个体生命的独有价值。从而确立儿童的主体意识,正确帮助儿童认识个人的生命价值。动手、动脑、动情、动心的演绎生命,表达自己。彻底颠覆传统音乐教育中儿童作为聆听者的地位,奥尔夫教育将儿童从客体化的音乐的“聆听者”向主体化的“表达者”转变。由被动的聆听转变为主动的表达。表达可以通过动情的声音、身体的节奏、自由的舞蹈等方式。结合这些音樂形式,更好的宣泄和抒发情感。
(四)回归人本,以游戏培养儿童的音乐情操
多元化的时代教学方法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和激发儿童的音乐潜能,更是对儿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儿童目光可能被各种高科技带有娱乐色彩的信息吸引。如何在这些趣味的信息中将儿童的目光夺回到音乐的审美中来。因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出的以儿童为本位的理念就摆在教育者眼前。将游戏融合到教材中去,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感受,表达。从而激发儿童的兴趣,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通过愉快的游戏将儿童带到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审美中去。一方面降低了教学难度,一方面有极大地培养了儿童的音乐能力。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学前教育是儿童音乐培养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儿童对于音乐有天赋的感召力。听见音乐边手舞足蹈,抓住这一关键期,不但是对儿童音乐素养的提高,更是全面素质提升的关键。因而在这一培养音乐的关键期里面,如果选择最佳的方法尤为重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给儿童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经典之门。
参考文献
[1]廖乃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张娜(1980—),女,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系,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师范大学教改课程自助:SD2013JGXM-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