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家长朋友,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玩“扮家家”多么的酣畅?医生、警察、教师,每一个角色都能让我们像有神灵附身一般,演活那个角色,如果我们扮演的是爸爸、妈妈,那我们一定像个妈妈哄睡“孩子”,或者模仿爸爸惩罚过“孩子”。这样的情景游戏让我们特别有代入感,说着那个角色该说的话,完成那个角色所赋予的使命,我们在那个“角色”里自由游走,身心放松而投入。在不同的情景里,我们会自觉地调整不同的感官参与,把有关梦想、发泄等想法都一股脑儿地投射到游戏中,获得一份高质量的满足感。
朋友们,你是否注意到我们现在的孩子,虽然有更多的金钱买特別精美的玩具,但是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却越来越多?“神庙逃亡”中那个奔跑的人,孩子是不是无意中就当成了自己?抓捕逃亡者的怪兽不断出现,是不是比单纯地让一个人在悬崖峭壁上奔跑更刺激?喜欢玩赛车的小孩子,游戏中少不了给他找一个比赛的选手和他一争高下。游戏软件的开发商更是会利用“三国”“水浒”等经典故事,改编场景,创造游戏情境,吸引更多的游戏者参与。
为什么游戏中奔跑的人不是没有目的地疯跑一阵就好?喜欢开车的人只给他漂亮的车和宽阔的大路就行了,喜欢打斗的人干什么还要加入联盟组织,听“上级”指示?因为情境会激发我们的想象,调动我们全身的感官,让我们在角色的真与假中游走,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如果你体会过和孩子在打乒乓时,与孩子一起创设一个情境,全身心地投入角色后的畅快,你一定会为许多家长只与孩子在单纯锻炼身体而遗憾。
我和孩子在打乒乓的时候,经常会模拟电视台直播乒乓球高手对决的场景。我们的身体是闻名全球的乒乓球手,我们的嘴巴却是电视台直播的解说员。比如儿子被我“修理”后捡球回来,我就开启“喇叭”:“接下来将要上场的是巴西的乒乓球手和中国的乒乓球手。我們知道巴西的足球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乒乓球却是中国的国球,这位巴西球手想要赢得这场比赛似乎有一定难度。而这位上场的中国选手是上一届世界杯的冠军,这让巴西选手更有压力。谁能夺得冠军呢?我们将拭目以待。”我故意把自己这个“中国选手”描述得特別厉害,儿子不服,想方设法编造对他有利的“台词”,从言语上压倒我。我们既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对决,又有“只重友谊不重结果”的朗笑。
如果这一轮儿子赢了,我将会解说:“虽然巴西的这名年轻运动员身处劣势,看似不可能赢得这场比赛,但他却用完美的技巧征服了对方和观众。为什么他能神话般地逆袭?因为他每日勤学苦练。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放弃梦想。他始终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天道酬勤,野百合也有春天。”如果这次是我赢了,我这名解说员又会播报道:“看我们中国选手矫健的身姿,灵敏的身手,一次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虽然对方选手很想力挽狂澜,但是很遗憾,本次乒乓球的巅峰对决,中国选手已经胜券在握。”这样的角色扮演让我们打球更带劲,脑袋一刻不停地转动,话也是滔滔汩汩不断涌出。一个猛扣球,我夸张地大力叫一声,然后说道:“看呐,她使出了洪荒之力!这样的气势势必会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接了一个擦边球,儿子故意拉扯衣服亲吻,喜形于色:“他的手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全世界人民就用最热烈的掌声庆祝他辉煌时刻的到来!他场边的亲友团也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为他欢呼!”
有时我们会把情境设置为两只为争夺森林之王的老虎公平竞争,就采用打乒乓的方式一决雌雄。有时,我们会假设自己已经到了草原或者高原等地方打乒乓。来劲时,我还掏出手机,放上一段西藏粗旷豪迈的音乐来助兴。那样的畅快,简直“如痴如癫”。我知道儿子很想去新疆,也很想去法国,于是我们就假设咱俩已经到了那些个目的地,看了不同的风景,听到了不同的音乐,尝到了特色小吃,体会到奇异的风土人情,然后我们再不紧不慢地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乒乓球说:“哥们儿,来一场比赛吧!”
就是在这一场场“比赛”中,我们在精神层面完成心流对接。在一声声的解说中,儿子了解到各种体育知识,以及成语故事,还有与人相处之道等等。只要我们想传递关于美德、知识、能力等相关信息,我们都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游戏中去完成。这比单纯的说教有趣,还节约时间,况且在对方完全敞开心扉的状态里,他的接受度也相当高。情境化游戏让教育更高效,也更能增进亲子关系。
朋友们,你是否注意到我们现在的孩子,虽然有更多的金钱买特別精美的玩具,但是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却越来越多?“神庙逃亡”中那个奔跑的人,孩子是不是无意中就当成了自己?抓捕逃亡者的怪兽不断出现,是不是比单纯地让一个人在悬崖峭壁上奔跑更刺激?喜欢玩赛车的小孩子,游戏中少不了给他找一个比赛的选手和他一争高下。游戏软件的开发商更是会利用“三国”“水浒”等经典故事,改编场景,创造游戏情境,吸引更多的游戏者参与。
为什么游戏中奔跑的人不是没有目的地疯跑一阵就好?喜欢开车的人只给他漂亮的车和宽阔的大路就行了,喜欢打斗的人干什么还要加入联盟组织,听“上级”指示?因为情境会激发我们的想象,调动我们全身的感官,让我们在角色的真与假中游走,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如果你体会过和孩子在打乒乓时,与孩子一起创设一个情境,全身心地投入角色后的畅快,你一定会为许多家长只与孩子在单纯锻炼身体而遗憾。
我和孩子在打乒乓的时候,经常会模拟电视台直播乒乓球高手对决的场景。我们的身体是闻名全球的乒乓球手,我们的嘴巴却是电视台直播的解说员。比如儿子被我“修理”后捡球回来,我就开启“喇叭”:“接下来将要上场的是巴西的乒乓球手和中国的乒乓球手。我們知道巴西的足球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乒乓球却是中国的国球,这位巴西球手想要赢得这场比赛似乎有一定难度。而这位上场的中国选手是上一届世界杯的冠军,这让巴西选手更有压力。谁能夺得冠军呢?我们将拭目以待。”我故意把自己这个“中国选手”描述得特別厉害,儿子不服,想方设法编造对他有利的“台词”,从言语上压倒我。我们既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对决,又有“只重友谊不重结果”的朗笑。
如果这一轮儿子赢了,我将会解说:“虽然巴西的这名年轻运动员身处劣势,看似不可能赢得这场比赛,但他却用完美的技巧征服了对方和观众。为什么他能神话般地逆袭?因为他每日勤学苦练。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放弃梦想。他始终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天道酬勤,野百合也有春天。”如果这次是我赢了,我这名解说员又会播报道:“看我们中国选手矫健的身姿,灵敏的身手,一次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虽然对方选手很想力挽狂澜,但是很遗憾,本次乒乓球的巅峰对决,中国选手已经胜券在握。”这样的角色扮演让我们打球更带劲,脑袋一刻不停地转动,话也是滔滔汩汩不断涌出。一个猛扣球,我夸张地大力叫一声,然后说道:“看呐,她使出了洪荒之力!这样的气势势必会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接了一个擦边球,儿子故意拉扯衣服亲吻,喜形于色:“他的手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全世界人民就用最热烈的掌声庆祝他辉煌时刻的到来!他场边的亲友团也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为他欢呼!”
有时我们会把情境设置为两只为争夺森林之王的老虎公平竞争,就采用打乒乓的方式一决雌雄。有时,我们会假设自己已经到了草原或者高原等地方打乒乓。来劲时,我还掏出手机,放上一段西藏粗旷豪迈的音乐来助兴。那样的畅快,简直“如痴如癫”。我知道儿子很想去新疆,也很想去法国,于是我们就假设咱俩已经到了那些个目的地,看了不同的风景,听到了不同的音乐,尝到了特色小吃,体会到奇异的风土人情,然后我们再不紧不慢地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乒乓球说:“哥们儿,来一场比赛吧!”
就是在这一场场“比赛”中,我们在精神层面完成心流对接。在一声声的解说中,儿子了解到各种体育知识,以及成语故事,还有与人相处之道等等。只要我们想传递关于美德、知识、能力等相关信息,我们都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游戏中去完成。这比单纯的说教有趣,还节约时间,况且在对方完全敞开心扉的状态里,他的接受度也相当高。情境化游戏让教育更高效,也更能增进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