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接班人初现端倪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fei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4日,普京总统在内阁会议上宣布,任命俄总统办公厅主任梅德韦杰夫为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为副总理兼任国防部长,秋明州州长索比亚宁接任总统办公厅主任,巴什基尔共和国检察长科诺瓦洛夫任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喀山市市长伊斯哈科夫任总统驻俄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普京任总统以来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人事调整立刻引起了俄各方的关注。
  
  权力新贵各有其道
  
  普京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他认为政府高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该爱惜,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工作潜能,除非他由于自动放弃或严重妨碍工作,否则不会频繁地走马换将。所以,这次大规模调整人事,自然有其内在逻辑。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几位权力新贵。
  俄新任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1965年9月生于列宁格勒,199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副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9年,成为该校法律系副教授。1990年到1995年间,任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顾问,并是圣彼得堡市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专家。1999年出任俄政府办公厅副主任,1999—2003年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和第一副主任,2003年10月出任总统办公厅主任,同时,梅德韦杰夫还兼任俄大型国企“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长,可谓有职有权。梅德韦杰夫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显示,正是在列宁格勒期间,他与同在列宁格勒大学及市政机关工作的普京结为知已,随着后者地位变化而逐渐升迁,并成为普京的得力助手,处理了许多棘手问题,为普京策划了许多漂亮的公关活动,特别为普京连任立下汗马功劳,被戏称为“宰相”。普京在宣布任命时表示,总统与政府经常讨论国家的优先发展方向,确定了全国在教育、卫生、住宅和农业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为此还成立了实施国家优先发展计划委员会,梅德韦杰夫被任命为第一副主席。但是,这些工作不能靠总统办公厅来推动,还得由政府负责具体落实,而梅德韦杰夫参与了这项工作的策划和领导,也应该负责具体落实。所以,根据弗拉德科夫总理的建议,做出了这项任命。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生于1953年,既是普京的列宁格勒的同乡,又是克格勃密友,所以,得到普京的青睐和提携,出任俄第一位文职国防部长,为俄军事改革、提高军人荣誉和地位做出了很大努力,得到了俄军界的拥戴。但是,在落实国防发展远景计划时,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常常与其他部门和机关产生矛盾。按照俄军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的话,各个部门之间像克雷洛夫寓言“天鹅、大虾和梭子鱼”中所讲的那样,各有各的方向,形不成合力,影响了国防改革的效率和效果。所以,普京在最近一次召开全军大会后,采纳总理的建议,决定任命伊万诺夫为副总理,以协调国防部与政府各有关部门间的关系。新任俄总统办公厅主任索比亚宁,1958年生于秋明州,有工程师和法学工作者职衔,曾先后担任该州共青团和市委领导。苏联解体后,于1994—2001年任汉特·曼西自治区杜马主席和俄总统驻乌拉尔联邦区全权第一副代表,2001年任秋明州外I长。在他任内,这个西伯利亚边远州生机勃勃,面貌大变。因此得到普京的赏识,普京任命他时表示,在联邦一级,只有政府和总统办公厅密切协作,工作才有效率。而索比亚宁在秋明的表现证明,“俄罗斯的财富应该使西伯利亚得到增值,西伯利亚人比别人更清楚该怎么办。”显然,普京任命索比亚宁意在发挥其实干精神,协调总统府和政府落实开发西伯利亚规划。
  新任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的科诺瓦洛夫,1968年生于列宁格勒,1992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系,2003年起任圣彼得堡市检察院第一副检察长,2005年2月起任巴什基尔共和国检察长。新任总统驻俄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伊斯哈科夫1949年生于喀山,1989任喀山执委会主席。1993任喀山市长。今年该市隆重庆祝建市1000周年,独联体元首峰会在此举行,伊斯哈科夫表现了其杰出的组织才能,受到普京信任而得到晋升。
  通过上述简介可以看出,他们被委以重任,或者是俄政坛形成以普京为核心的“圣彼得堡帮”,或者是因为干才突出受到普京奖掖而进人权力中心。
  
  强化政府的重要举措
  
  按照俄法律规定,总统普京的任期应该在2008年上半年结束。由于普京年富力强,政绩突出,深得俄百姓的喜欢,目前支持率居高不下,仍达76%,所以,第二任期结束后普京的去向问题引起俄社会各界及国外的极大关注。尽管普京多次宣称他不会修改宪法,寻求第三个任期,但俄一些政要和组织对普京的劝进之声不绝于耳,媒体也将此问题炒得很热,所以,普京的任期尚未过半,“2008问题”早就成为最触动俄社会敏感神经的内容。这次人事调整自然引起了俄社会各界的种种猜测,并发表了各种评论。一些政党,包括号称“政权党”的“统一俄罗斯”党认为该举措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自然大力支持。连一向充当反对派的俄共也对此表示欢迎。
  的确,普京在第二任期初期实行的行政改革,将上届政府的6名副总理缩减到仅为1名,由茹科夫担任,对于处于转轨时期的俄罗斯来说,事情千头万绪,百废待兴,正副两位总理不堪重负,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实现普京提出的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也出现困局,普京对此颇有微词。民众对政府批评也较多,特别是今年年初推行的取消社会福利待遇的举措,引起俄民众和政界人士情绪激烈反弹,弗拉德科夫的民意支持率一度降到26%。因此,普京重新增设两位“重量级”的副总理,无疑是想加强政府的力量。俄专家认为,普京此举很明显是要加强对政府的掌控,通过提拔梅德韦杰夫、伊万诺夫,来更好地落实总统的各项方案。普京任命伊万诺夫为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说明普京对国防政策更加重视,更加注重协调国防部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梅德韦杰夫成为焦点
  
  尽管俄媒体和政治学界对这次人事变动见仁见智,但不约而同地把焦点聚在梅德韦杰夫身上。10月中旬,莫斯科回声电台总编维涅迪克托夫在接受《莫斯科共青团报》记者采访时就曾预测,梅德韦杰夫将成为普京总统的接班人。梅德韦杰夫被突然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令更多分析人士同意上述观点。有的媒体认为,梅德韦杰夫由相对低调的总统办公厅主任转任第一副总理,成为政府第二把手,是将自己置于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之下,是其政治生涯的新阶段。政府领导人是公众政治家,要为其所有部长的行为承担责任,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俄罗斯经常出现各种紧急情况、自然灾害和其他出人意料的不愉快事件负责。俄百姓已经习惯自己的所有事情由国家包起来,比如住房出现问题,仕途不畅,街道泥泞等事情,若不能及时处置,都要找政府理论。幸运的是,梅德韦杰夫只负责实施教育、医疗、住房和农业问题,掌握预算财政大权,扮演着给这些行业送礼物的“圣诞老人”角色,有机会证明他是一个严肃的改革家,贫困人口和中小企业利益的捍卫者,易于争取民心。更加重要的是,麦德韦杰夫是普京的密友,不仅在政治斗争中坚决站在普京一边,还是总统的“左右手”,亲手安排总统的工作日程。普京在其书中评价他“思维活跃不陈旧”,“具有团队精神”,很容易让人信赖。这一切很容易为他当上接班人铺平道路。但是,也有人认为如果普京真把梅德韦杰夫当作接班人过早推出来,管的都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务,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反而会弄巧成拙,影响他的前程。
  看来,普京挑选总统接班人的正剧已经拉开帷幕,梅德韦杰夫和伊万诺夫无疑是剧中的两位主角。但梅德韦杰夫明显属于第一主角,风头正劲,伊万诺夫则扮演着第二主角,跃跃欲试,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其他文献
《金瓶梅》中出现了大量的性描写,一直被学界认为是道德感的缺席与身体美学的泛化.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种书写表现的是男性以身体求颠覆,女性以身体求解放,是一场“身体狂
当今世界,公共危机频发。公共危机往往酿成国际形象危机,现代国家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处理好公共危机,提升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层近几年来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使中国国际形象不断提升。    勇于面对 坦诚透明    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威胁性、紧迫性等特点。2003年春中国爆发非典型肺炎,形成一场严重的病毒传染危机。但当时中国还没有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造成SAR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它是大学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大学人的共同修身、研究与实践,所形成的符合一定时代特征,并形成自身鲜明特色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文化。教师品质是大学教
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与雅典、开罗、西安被联合国共同列为世界四大古城。罗马最大的特色是古迹随处可见,所以人称罗马是一座“露天历史博物馆”。罗马人非常珍惜悠久历史古迹,就是一段旧城墙,几根残缺的古廊柱,都保持原样。公元前751年4月21日,是罗马建城的日子。古罗马早在公元1世纪,就是一座拥有100万人口的大都市,交通四通八达,东南西北都有宽敞的大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就是这么来的。它
采用pH 2的柠檬酸溶液提取海带中的多糖,将海带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Laminaria japonica,LPA-P)通过Sevag法除蛋白、透析除盐处理、离子交换柱处理,分离纯化得到3种多糖组
利用脱氢枞胺与甲基丙烯酸-(4-醛基)-苯酯经亲核加成合成可聚合单体脱氢枞胺Schiff碱,该单体与交联剂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共聚制备了脱氢枞胺甲基丙烯酸-(4-醛基)-苯酯Schiff碱高
早在今年7月底,东盟与美国签署了《实施加强东盟-美国伙伴关系行动计划框架文件》。该框架文件是2005年11月东盟和美国发表的《关于加强东盟-美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的后续行动计划,涵盖了2006年至2010年东盟和美国全面加强双边关系与合作的行动安排。    美国加紧推进同东盟关系,加大关注和投入    今年以来,美国加快重返东南亚步伐,全方位拓展与东盟整体关系,加大对东盟投入,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发
在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上,2005年5月29日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因为法国在这天举行公民投票,以54.86%对45.14%的多数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作为欧盟的创始国和核心国,法国在欧盟10国业已通过《欧盟宪法条约》的情况下第一个对欧宪说“不”,这表明欧宪批准进程遭到严重挫折,势必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法国政局造成巨大冲击。在世人感到震惊和疑惑不解之际,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法兰西这样一个欧宪主要推动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