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事最快乐》说课设计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b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分别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和妈妈,最终找到了答案。本文以对话的形式叙述,可以了解啄木鸟、水牛、蜜蜂对人类的贡献。
  【学情分析】授课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好动,求知欲望强,有竞争意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年龄特点和已有学习经验,要化静的知识为动的过程,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设计理念】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要始终让学生的学习围绕有滋有味的读来展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借助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课文;体会啄木鸟、水牛、蜜蜂回答青蛙的话的内涵。
  【教学难点】课文中青蛙妈妈的话是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青蛙妈妈的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体会课文的内涵。
  【教学流程】
  第一个程序:复习生字导入。
  为了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对组词、书写较好的学生表扬并送给他们带有小青蛙图的生字卡片。接着,画一只小青蛙和一个问号:“你们看,这儿有一只小青蛙,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做什么事最快乐呢?”(板书课题。)
  第二个程序:初读感知。
  这里,我有层次、有目的地设计了“三读”:
  1.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互读。同桌互读,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3.默读。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通过“三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三个程序:精读品析。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读读演演,深入体会课文内涵;组织小组讨论、合作表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演为手段突破难点。
  第一个环节:学习第2—4自然段。
  我将找、读、议、评、练五种形式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倾听习惯。
  第一种形式:找。快速读文,小青蛙为了弄明白做什么事最快乐,它去问了谁呢?(板书:啄木鸟、水牛、蜜蜂、青蛙妈妈)(板贴动物图片)
  第二种形式:读。生生互动,和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对话,进行练读。
  第三种形式:议。小组内讨论交流动物对话时的语气、语速、动作,引领学生进入文本。
  第四种形式:评。师生互动,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读后评一评。
  第五种形式:练。完成填空:啄木鸟说:( )最快乐(板书:给树木捉虫子)。老牛说:( )最快乐(板书:耕地)。蜜蜂说:( )最快乐(板书:采蜜)。
  通过五种形式,强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板书:给树木捉虫子、耕地、采蜜。)
  第二个环节:学习5、6自然段。
  通过朗读指导和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青蛙妈妈说的话,知道只有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才会觉得最快乐,明白青蛙捉害虫最快乐(板书:捉害虫)。训练的目的是给学生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个程序: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在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吗?在你身边哪些人也在做着对别人有用的事呢?你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最快乐?”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个程序:总结升华。
  谈学习本课的收获,总结,完成板书,实现知情目标的统一,浸润做人道理,升华主题。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那么,我们怎样营造一个让学生创新的氛围,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创新与热情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试做如下几点探讨: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师设疑,学生从疑点讨论。学生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学贵有疑。在知识的疑点处展开讨论,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
期刊
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任何他人都无法替代阅读主体的阅读感受。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的文学素养?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用丰富的内涵,唤醒学生的文学潜能  1.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文学作品本身对学生产生感召力、震撼力。我执教《安塞腰鼓》时,充分发挥它自身激情澎湃的优势,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活动区材料的概述,然后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与开发案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 活动区 材料选择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幼儿园各方面的工作上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利用情况调研,对幼儿园各方面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二
期刊
跟随马芯兰老师进行数学改革实验两年来,感受很深。马老师在教学中把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放在中心位置,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迁移条件,重视抓住知识间的纵向、横向联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下面就应用题教学来谈一谈。  小学数学研究的11种简单应用题,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以下四种关系的应用题:相并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倍数关系。  下面就后两种关系的应用题做个具体说明:  一、份总关系的
期刊
摘 要: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是生物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是在吸收以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以回归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 探究式学习  一、高中生物采用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演绎推
期刊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期刊
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是一节课的关键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课堂导入”的方式便逐渐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的焦点。  课堂情境的创设很重要,但课堂导入的
期刊
音乐本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自然体现和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德彪西说过:“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结合游戏、语言、动作和表演的实践,全面、深入地进行。  一、通过实践来进行音乐教育和教学,是再好不过的手段和途径
期刊
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现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因此,数学老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课堂交流,内外兼修,锤炼语言,让学生能真正地在交流中相互倾听、启发、分享、接纳、赞赏……  一、增强数学评价语言的内核——尊重自在心  俗话说:“良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