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调查100例已婚未育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状况。探讨减轻心理问题的方法。[方法]采用SAS量表、SDS量表以及张明园的《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评估病人的心理问题。[结果]33%已婚未育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SAS累计发生24例,SDS发生9例,而且各年龄间心理问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与心理问题发生率呈正相关。经健康教育后,SAS、SDS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已婚未育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健康宣教后心理问题减轻。
关键词:乙型肝炎;心理状况;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3A-0572-02
众所周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已婚未育的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是一特殊人群,除受疾病折磨之外,还承担着生儿育女的重任。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笔者收集100例病人,发现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收集我院100例已婚未育慢性乙型肝炎女性住院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年龄28岁,其中23岁—25岁56人,26岁—30岁34人,31岁—35岁8人,36岁—40岁2人;文化程度小学到大学不等。
1.2 方法 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分别于病人入院24 h内及出院时填写。评定方法:根据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SAS、SDA。评分结果按1级—4级,以标准分<50分为正常,轻度50分—59分,中度60分—69分,重度≥70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t检验。
2、结果(见表1)
3、健康宣教
调查发现:33%的人有心理问题,而且与年龄成正比。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26岁—30岁、31岁—35岁、36岁—40岁三个年龄组,就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初步分析如下:①因担心生育会加重原病情、生命受威胁;②担心传染给胎儿而产生恐惧感;③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担心亲友歧视、自我封闭、限制;④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有的甚至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济负担重;⑤来自传统生育观、家庭社会的压力;我们把护理重点放在心理问题表现突出的三个年龄组。具体措施如下。
3.1 指导正确认识传染病,并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及求医观 向病人及亲友团讲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消毒隔离及预防方法,使其掌握正确的消毒隔离方法。鼓励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孤独、恐惧心理。向其讲解乙型肝炎的基本知识,教会其正确的修养、自我护理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其在疾病稳定期在医生的允许下鼓励走出病人角色,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提高生命质量。
3.2 解除封建束缚,重新看待生育观 针对生育会给生命带来威胁的原则上暂不支持生育,向其讲解生育的利害关系,讲解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使其重新认识人生、放眼长远。即通过移情作用减轻痛苦、释放压力。正确选择生育时机、提高生育质量,讲解受孕知识,在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身体一般状况良好,在医生允许下科学受孕,减少生命风险,并讲解受孕期治疗、监测,降低母婴传播,以使其有的放矢,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生育质量。
3.3 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 诸压力导致已婚未育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认知事物及应对环境的能力下降,特别需要亲人的关心支持,尤其是丈夫、公婆的理解、支持。发动亲友团这个强大的支持系统,共同为其创造一个充满关心、爱心、理解、支持的宽松的环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与一般慢性病比较,具有传染性,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减少与人交往、接触的机会,加上社会对传染病的歧视。黄金兰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刘俏梅调查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对病人的工作关系产生影响,45%对工作产生影响,50%对同事关系产生影响。而处于生育期的女性是一特殊群体,病人除承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压力之外,还承担着生儿育女的重任,因此心理压力更大。本文共调查100例已婚未育的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全部为我院住院病人。调查发现33%的人有心理问题,SAS累计发生24例、SDS累计发生9例,而且各年龄心理问题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年龄间心理问题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从心理问题发生率分析,随年龄增加,心理问题发生率增高,呈正相关关系。护理前后SAS、SD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后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证明护理宣教有效,值得推广。
本文编辑:郭海瑞
关键词:乙型肝炎;心理状况;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3A-0572-02
众所周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已婚未育的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是一特殊人群,除受疾病折磨之外,还承担着生儿育女的重任。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笔者收集100例病人,发现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收集我院100例已婚未育慢性乙型肝炎女性住院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年龄28岁,其中23岁—25岁56人,26岁—30岁34人,31岁—35岁8人,36岁—40岁2人;文化程度小学到大学不等。
1.2 方法 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分别于病人入院24 h内及出院时填写。评定方法:根据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SAS、SDA。评分结果按1级—4级,以标准分<50分为正常,轻度50分—59分,中度60分—69分,重度≥70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t检验。
2、结果(见表1)
3、健康宣教
调查发现:33%的人有心理问题,而且与年龄成正比。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26岁—30岁、31岁—35岁、36岁—40岁三个年龄组,就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初步分析如下:①因担心生育会加重原病情、生命受威胁;②担心传染给胎儿而产生恐惧感;③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担心亲友歧视、自我封闭、限制;④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有的甚至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济负担重;⑤来自传统生育观、家庭社会的压力;我们把护理重点放在心理问题表现突出的三个年龄组。具体措施如下。
3.1 指导正确认识传染病,并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及求医观 向病人及亲友团讲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消毒隔离及预防方法,使其掌握正确的消毒隔离方法。鼓励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孤独、恐惧心理。向其讲解乙型肝炎的基本知识,教会其正确的修养、自我护理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其在疾病稳定期在医生的允许下鼓励走出病人角色,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提高生命质量。
3.2 解除封建束缚,重新看待生育观 针对生育会给生命带来威胁的原则上暂不支持生育,向其讲解生育的利害关系,讲解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使其重新认识人生、放眼长远。即通过移情作用减轻痛苦、释放压力。正确选择生育时机、提高生育质量,讲解受孕知识,在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身体一般状况良好,在医生允许下科学受孕,减少生命风险,并讲解受孕期治疗、监测,降低母婴传播,以使其有的放矢,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生育质量。
3.3 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 诸压力导致已婚未育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认知事物及应对环境的能力下降,特别需要亲人的关心支持,尤其是丈夫、公婆的理解、支持。发动亲友团这个强大的支持系统,共同为其创造一个充满关心、爱心、理解、支持的宽松的环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与一般慢性病比较,具有传染性,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减少与人交往、接触的机会,加上社会对传染病的歧视。黄金兰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刘俏梅调查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对病人的工作关系产生影响,45%对工作产生影响,50%对同事关系产生影响。而处于生育期的女性是一特殊群体,病人除承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压力之外,还承担着生儿育女的重任,因此心理压力更大。本文共调查100例已婚未育的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全部为我院住院病人。调查发现33%的人有心理问题,SAS累计发生24例、SDS累计发生9例,而且各年龄心理问题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年龄间心理问题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从心理问题发生率分析,随年龄增加,心理问题发生率增高,呈正相关关系。护理前后SAS、SD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后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证明护理宣教有效,值得推广。
本文编辑:郭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