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长恨歌》的思想与艺术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居易的《长恨歌》所表达的思想就是“长恨”二字,诗人对一对彼此相爱的情人遭遇到的不幸,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与悲叹。这是一篇咏叹爱情悲剧的故事诗。它揭示了“长恨”产生的原因,叙述了“长恨”的发生,抒发了“长恨”无期的哀叹。这是一篇具有高超艺术表现力的名作。它构思精巧,结构自然,语言生动、传神,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关键词:长恨歌; 思想; 艺术
  Talk "Everlasting Regret" mentality and the Arts
  Yu Xiao-chun
  Abstract: Bai Ju-yi's "Everlasting Regret," the ideas expressed is "Chang Hen," the word, the poet of a pair of lovers who love each other, unfortunately encountered, expressed great sympathy and lament. This is an chant the tragic story of love poems. It reveals the "Chang Hen," the causes, describing the "Chang Hen," the occurrence, to express the "Chang Hen" no period of lament. This is a force with a superb masterpiece of artistic expression. It is the idea of sophistication, structure, nature, language, vivid, expressive, is an immortal's famous literary history.
  Key words: Everlasting Regret;thought;Arts
  
  绪论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是继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一位“深于诗,多于情”的人。他对诗歌的创作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②”。他三十五岁的时候,根据流传的唐明皇与杨玉环的故事,有感于时事,写下了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一首感伤抒情诗——《长恨歌》。《长恨歌》问世后,广为流传。唐宣宗在白居易死后,吊诗中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足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后来它又多次被改编为各种戏剧,更提高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本文围绕《长恨歌》,着重从诗歌的主题、人物形象、现实主义的写实与浪漫主义的幻想相结合的手法,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结合文本,逐一剖析,旨在探讨和分析《长恨歌》的思想与艺术。
  《长恨歌》着重通过唐明皇和杨贵妃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他们爱情悲剧的展开,表达了对爱情悲剧主人公——“长恨”的极大同情。
  在构思上,作者先写乐景,再写哀事,以乐衬哀,创造了它的悲剧艺术价值。
  作品中形象多姿多彩,语调圆润流转,语言精美流畅,富有色泽美。
  正文
  《长恨歌》是一篇长篇抒情叙事伤感诗,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是博得后人久为传诵的名作,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后世评论家亦称为“千古绝作”。
  《长恨歌》叙述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杨贵妃的以色邀宠,以及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作者对作品中的主人公有批判、有歌颂、有愤恨、有同情,反映出《长恨歌》主题的双重性。
  《长恨歌》所表达的思想就是“长恨”二字。恨,就是遗憾、遗恨。诗人着力铺垫李、杨二人生死隔离,相思而不能相见,相爱而不能相聚的悲痛情景,令人遗恨千古,悲叹莫置。诗人叙述的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感人的爱情悲剧故事,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的莫大同情。
  这首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记事。如诗中对“安史之乱”等一系列史实的交待,都是在叙述和抒情中进行的。诗中既有凄婉感人的情节,又有真挚动人的情感。
  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浪漫主义的幻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一处过渡与衔接,都是浑然天成,融为一体。语言工丽,善于描写。诗人对杨贵妃白描般的刻画,淡而不枯,艳而不妖;对唐明皇的凄凉孤苦的描述,勾勒出了一个痴情汉的无限思念和万般无奈。
  一、长恨的主题,爱情的悲剧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长恨”? 诗人在题目中就提出了悬念,要读者去揣摩,去品味,去感受。
  1.“长恨”的原因
  白居易写作此诗,“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③。”诗人不但在诗歌的前一部分对李隆基肆意奢欲,纵情声色,怠于政事,沉溺于与杨贵妃的爱情享乐,以致“渔阳鼙鼓动地来”、“宛转娥眉马前死”的悲惨后果进行了严肃的批判,而且正确地揭示了“长恨”的原因。“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诗文开头就点出“汉皇”(实际上是指唐明皇李隆基,早年叫唐玄宗,年号“开元”。在位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开元盛世”之称;后来改年号为“天宝”,名号为“唐明皇”。)注重美色,并“重色”而求之。这里,他不是求天下之英才,治国之将相,而是求“倾国”之色。可见那个“开元之治”的“明君”,到“天宝”年间,已变成“昏君”了。诗人对此,深有感触,首句吟成,煞费苦心!“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交代杨玉环的出身,明确指出她未侍奉唐明皇时还是一位纯洁的处女。事实上,开元二十三年,杨玉环就被册封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婚后生有二子。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的爱妃武惠妃(即李瑁的生母)死了。李隆基十分伤心,整日郁郁寡欢。“宫中数千红颜,无一当意者”。为了取悦君王,有人告之:寿王妃杨氏体态丰艳,绝世无双。李隆基即令太监将其接进宫来侍酒。寿王妃性聪颖,晓音律,长歌舞,尤善逢迎。唐明皇以自己谱写的《霓裳羽衣曲》示妃,妃略看即已通晓,且歌且舞,有如仙女下凡,无与伦比。玄宗如获至宝,愁怀顿开,遂借酒寻欢,无所顾忌。从此,开始了他们“乱伦”的爱情浪漫史。
  诗人描写“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杨贵妃,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写杨贵妃的顾盼生姿;用“侍儿扶起娇无力”写杨贵妃的娇媚之态;用“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贵妃的美丽、哀怨的形与神,细细品味,均有工致入画之妙。
  天宝四年,杨太真被册封为贵妃。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可当时并没有皇后,她就是实际上的皇后了。唐明皇视贵妃为心肝宝贝。
  这是史实。诗人却有意掩盖事实真相,制造“杨家有女初长成”的假象,其目的是为了隐“君”之大恶——毕竟父夺子妻,是件极不光彩的事。作为有着深厚儒家思想的白居易是多么气愤,又是多么无奈!“脏唐臭汉”,名不虚传!
  自夺得杨玉环后,唐明皇就“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干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一方面说明唐明皇荒淫,但同时亦可看出唐明皇杨玉环是喜爱至极,如获至宝! 这种喜爱之情有甚于对武惠妃的用情,是无与伦比的。不仅如此,“姐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皇上滥赐恩宠,致使杨氏兄妹飞黄腾达,沐猴而冠。据说杨玉环册封贵妃后,她的大姐嫁崔家,封韩国夫人;三姐嫁裴家,封虢国夫人:八姐嫁柳家,封魏国夫人。杨钊赐名国忠,在李林甫死后,任右丞相,封魏国公,领四十余职,权倾天下。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一封官进爵,竟至于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积之弥久的“重男轻女”的风俗。白居易的讽刺之笔,用得何等的犀利而又沉重啊!
  诗人接着进一步叙述:“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极力渲染唐明皇得贵妃之后,在宫中纵欲、行乐。唐明皇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不理朝政,乐不思治,日益昏聩,奸相专权,贵妃专宠,政治愈加腐败,造成农业生产崩溃,国内经济危机,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同时,封建军阀割据势力愈演愈烈,藩镇节度使权力极度膨胀,有的还兼任几镇节度使,既拥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还有其财赋,更掌握重兵。他们与朝廷分庭抗礼,最终酿成了“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局面。
  至此,诗人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唐明皇的不满情绪,描写了李、杨的欢爱以至放纵行乐,道出了“长恨”的主观原因,揭示了爱情悲剧产生的根源。
  2.“长恨”的发生
  动地而来的鼙鼓,宛如一场强劲的台风,冲断了皇宫里的清歌妙舞,也撕破了千家万户的升平假象。安禄山叛乱来势之凶猛,迫使唐明皇和他的一千多人马不得不离京出走,在杨国忠的建议之下逃窜西南。作者痛心疾首地描写了这一幕:“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更不幸的是,“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据史书记载,“六军不发”的原因,主要是要杀酿成“安史之乱”,导致潼关失陷的祸首杨国忠及其“同恶”,要消灭祸国殃民的杨家豪门,要杀贵妃以息天下怨。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还是唐明皇李隆基。对此,诗人在前面已作了强有力的描叙。唐明皇如果重德任贤,不因杨贵妃的裙带关系而让她的“姐妹弟兄皆列士”,杨国忠又怎能把持朝政? 诗人的难能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没有掩盖“马嵬兵变”的真相,如实地写出了唐明皇被逼得无可奈何,干看着爱妃活活被缢死。这是“六军”对唐明皇的最大惩罚!在这里,也不难看出,杨贵妃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替罪羊!可怜“三干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竟被缢杀于逃亡途中。唐明皇、杨玉环从荒淫误国的帝王、贵妃变成了“爱情”悲剧的实际承担者,演出了生离死别的一幕。从而,开启了他们阴阳两隔的无限思念。
  3.天上人间两不忘
  杨贵妃被赐死后,唐明皇在入蜀避难途中,在蜀中的“行宫”中,在叛乱平息后的回京途中,在经过马嵬坡的时候,在回到京城以后的各种场合中,春夏秋冬,朝朝暮暮,无不触景生情,见物思人,一心想着死去的杨贵妃。“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诗中善于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和人物行为的细节描写,深刻地写情达意,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唐明皇的痛苦、思恋、怅恨之情。接着又用“东望都城信马归”,形象地写出了唐明皇由于失去杨贵妃余痛在心,虽东归长安,也无情无绪的样子。“芙蓉如面柳如眉”,杨贵妃的言容笑貌,历历在目,唐明皇怎能“对此如何不泪垂?”这些诗句深刻地刻画了唐明皇回宫后“物在人非”的感触和悲哀。“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等等。读着这些诗句,不能不为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所感动。他是一个多情的皇帝,更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痴情郎。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在方士“升天入地”的寻找下,终于在蓬岛仙山找到了杨贵妃。在仙境中的杨贵妃也深深地爱恋着唐明皇。“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当昏睡中的杨贵妃得知唐明皇的使者到来,先是惊讶,尔后即欣喜若狂,连忙起床,顾不上梳妆打扮,就迫不及待地“下堂”来见使者。昔日的皇恩,明皇的宠爱,历历在目,刻骨铭心,不能忘却。由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技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她要和唐明皇恩爱如初。厮守一辈子,于是决定“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并要唐明皇坚信:“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还让方士带个密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些诗句无一不显示出无意不透,无语不灵的艺术表现力。杨贵妃的这些行为、这些誓言,无不是爱情的表白,生死不渝的眷恋;无不使人怦然心动,让人赞叹,同时让人感到遗憾、心痛与失望。
  4.“长恨”无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到这样的不幸,正是令人哀怜的悲剧。无论是对于这对情侣来说,还是对于后人来讲,都是千古遗恨。这两句不仅是点题之笔,也是点睛之笔。作品的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收到“长恨”这个聚焦点上了。至此,作者让李、杨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场生生死死、坚贞专一的爱情悲剧。
  纵观全诗,随着对诗作主题、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探讨,我们不知不觉地为李隆基对杨玉环那种深深的用情、切切的相思所感动;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太真宫中的杨玉环对唐明皇刻骨的思念,信誓旦旦的密誓所打动,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从而认识到:李、杨不仅是悲剧的制造者,而且他们将要永无止境地咀嚼这枚苦果的滋味。这一悲剧性的结局,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心理喜欢“大团圆”式的好结果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极可贵的独创性。
  5.为“情”所发《长恨歌》
  白居易乃性情之人。白居易的朋友陈鸿在《长恨歌传》中说:“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朋友说白居易“多于情”,他自己也认同。白居易曾多次说自己是“多情”之人。青年时期说自己是“钟情”之人,在祭符离六时说:“圣人忘情,愚不及情,情之所钟者,唯居易与兄④”。到了晚年,仍说自己“不能忘情”:“予非圣达,不能忘情,又不至于不及于情者⑤。”白居易的一生无不体现了他感情深沉、细腻,易于感怀的特点。
  正因为如此,《长恨歌》表达了白居易对李、杨爱情这种亘古难全的人间憾事的一种深沉的哀叹。这反映了作者禀性多情、易于感艳、缠绵幽怨的情性。
  读《长恨歌》,处处使人感悟到作品中主人公的多情善感:“圣主朝朝薯暮情”、“夜雨闻铃肠断声”,“梨花一枝春带雨”、“唯将旧物表深情”,等等。这是作者“多于情”、“易于感”的气质的表露。《长恨歌》能如此抒情感伤,与作者乃性情之人是分不开的。甚至于可以认为,白居易作《长恨歌》,是为“情”所发。
  二、精巧的构思,虚与实的结合
  《长恨歌》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如既往地吸引着读者,这跟诗作的巧妙构思不无关系。
  全篇的中心是歌“长恨”。为了揭示原因,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垫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起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极度的多情,正好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明皇的荒淫、多情,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国家的灾难,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了更好地表现李、杨的爱情悲剧,作者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即现实主义的写实与浪漫主义的幻想相结合的手法。
  在内容上,《长恨歌》的前一部分基本写实,揭示悲剧产生的根源,大体上反映了有着五十年太平天下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纵情欢娱,酿成了安史之乱。如“重色思倾国”、“缓歌慢舞”、“从此君王不早朝”、“姐妹弟兄皆列士”、“渔阳鼙鼓动地来”、“宛转蛾眉马前死”等。同时用极力铺张描绘的手法,再现了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貌美、娇柔、绝世无双:“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以致“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干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等。
  然而,乐极生悲,“宛转蛾眉马前死”。悲剧发生后,作者主要是运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对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进行描写。如避难返京后,唐明皇仍对杨贵妃思念不已,于是作者就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虚构来表现:“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翡翠衾寒谁与共?”。这些想象和虚构的情节,细致逼真地刻画了唐明皇这一帝王的钟情形象:昔日,与杨贵妃在宫中看花赏草,如今,草木依旧,芙蓉花也开得正旺,可是人世沧桑,物是人非,赏花人却不完全相同了。世事难料,时过境迁,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儿臣李亨私自称帝,李隆基成了太上皇。皇权的争斗,信任的危机,使两人之间矛盾重重。在肃宗和李辅国的威逼下,李隆基从兴庆宫搬到了太极宫。这时的李隆基深处逆境,郁郁寡欢,心情不好,连饭也吃不进。憔悴不堪,形同槁木的太上皇李隆基更感寂寞、孤独,越发思念杨贵妃,天天为之叹息,时时为之垂泪,以致长夜不眠,独傍孤灯,焦急地等待着杨贵妃的突然出现。
  不仅如此,诗人还虚构了一个海上仙山的奇境:“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死后的杨贵妃,仍是那样“雪肤花貌”,美丽绝伦!作者虚构的杨贵妃独居蓬岛仙山的故事,补足了对悲剧女主人公的描写。仙境中的太真仙子“闻道汉家天子使”,先是“九华帐里梦魂惊”,次是“揽衣推枕起徘徊”、“花冠不整下堂来”。这些诗句依次写出了杨贵妃闻讯之后,先是吃惊,后又半信半疑,最后则急欲与使者相见的整个心理过程。她不知是高兴还是伤心,到得使者跟前,己面色惨淡,泪痕满面。她想念宫中,她不怪“三郎”赐她命归马嵬坡。她想念人间,想念宠爱她的那个皇帝。过去,她和皇上恩恩爱爱,日夜厮守,如今却阴阳两隔。“昭阳殿里恩爱绝”,怎不“玉容寂寞泪阑干”?虽身处仙宫,但“蓬莱宫中日月长”,时光难耐,孤独寂寞,幽怨之情,跃然纸上。她盼望再回到皇帝的身边去。因此,她要“钿合金钗寄将去”,相信“天上人间会相见”,并表示不忘长生殿里的密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赞叹作者的艺术才能,也不能不为太真仙子的相思之情所感动。这是坚贞不渝的爱情,是值得歌颂的。
  当然,诗作除在全文的结构表现上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实与浪漫主义的幻想相结合的手法,还在某一段落或场景中,也运用了这一手法,使得全文浑然一体。如在幻想的神仙世界里的描写中,作者依然用写实的笔墨对环境、场景和人物进行具体描绘:“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宛然人间情态;惊醒之后,她披上衣衫推开玉枕,起身急步徘徊,重重珠帘和屏风打开了,招呼那使者快快进来。而对杨玉环的赠物寄词的描写,则更是把杨贵妃生生死死做唐明皇的妻子的心态与神情写活了,进一步把对于永相睽隔的爱情——“长恨”的主旨推向高潮。
  整首诗结构安排独具匠心。从整体上来看,层次分明,一气呵成,以叙事为线索,穿插抒情,写出了情节的发生、发展、转折、高潮、结束。事件的详略、层次的过渡又各尽腾挪变化之妙。《长恨歌》可分为四部分,每部分的最后两句都暗摄下部分内容。如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自然过渡到安史之乱,玄宗幸蜀:由“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自然过渡到东归改葬及回京后的刻骨思念;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自然过渡到道士招魂的浪漫主义描写,等等。诸如此类的转折衔接,诗人都处理得十分自然贴切、精炼生动。既保持了故事发展的层次和连接,又保持诗歌体裁所要求的凝炼、含蓄和抒情色彩,充分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长恨歌》在铺陈词藻、详尽描写的同时,不断锤炼一些警句,穿插其间,使全篇处处体现开阖顿挫之妙。如《长恨歌》第一段不断描写杨贵妃如何以色邀宠,着笔较多,但读来并不觉得重复,原因就是他在描写几句之后就会出现一两句警句,如“从此君王不早朝”、“三千宠爱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又如写东归长安后,有“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之句,初看好象又转到对景物的铺陈上,但马上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二句加以兜转,使其又回到相思的主题上,极为顿挫有致。
  这首诗前面写实,后面却飞渡到浪漫主义的奇特幻想。而这一飞渡,衔接得天衣无缝。通过这一浪漫主义的幻想,把女主人公完全净化成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形象,增加了她凄婉哀艳的感人色彩。
  三、优美的语言,不朽的篇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诗歌更不例外。《长恨歌》之所以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首诗有着优美的语言,它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进行形象、贴切、细致的描摹。如“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诗中故事情节的每一发展,作者无不以“情”来叙述之;诗中对景物的每一描写,作者无不以“情”来渲染之。可谓即情即事,即情即景,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那“太液芙蓉未央柳”的场景描写,写出了灼灼妖艳的荷花、依依的柳枝柳叶,是那么生机勃勃,情意绵绵。看到这些,唐明皇也忍不住发起感慨:“春风桃李花开曰,秋雨梧桐叶落时”。诗人对春风桃李这些特定时令下的景物进行了描写,暗中点出从春到秋那一缕缕悠悠的情思,始终萦绕在君王心头。以景衬人,更显悲哀。“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这两句叙述了宫中因杨贵妃不在而变了样,满目秋草萋萋,落叶遍地,一派萧索,好不寂寥!一改昔日的繁华景象,真是景随人变。“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这两句借“弟子”、“青娥”的外貌变化,叙述了时间之过得快,但明皇对贵妃的思念之情却与日俱增。作者没有直接地写明皇的思念,而是通过对流萤、孤灯、钟鼓、星河、鸳鸯瓦、翡翠衾等景物和独傍孤灯的场面描写,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深思念之情,哀婉凄切。特别是“翡翠衾寒谁与共?”,作者让悲剧人物向上苍发问,其情其景,感人至深。这是叙述与反问的功效。
  正是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才使得上面诗句的语言浑为一体,焕发着艺术的光辉;才使得诗句为人所百读不厌。
  这样优美的诗句,遍及全诗。如在叙述唐明皇逃难临蜀时这样写道:“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即使是清澈澄碧的水、苍翠青绿的山,美丽的景色也不能叫唐明皇高兴起来。他心里只有对贵妃的眷念。就是行宫中望见的明月,也是伤心的景色。思念之情,凄凄切切。作者以情写景,借景托情,渲染了唐明皇幸蜀途中悲凉的气氛。
  正因为语言的精炼,易于诵读,诗中有不少语句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警句,如: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现在被引用说明反动派的空言或梦想常常被事实击得粉碎,无影无踪;“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用来说明幻想虚构的东西,不会成为现实;“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用来说明心中的怅恨永远不会消逝;也有离开诗的原意,单引“天长地久有时尽”说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来说明一个女子极其美丽。如此等等。
  《长恨歌》是一篇具有高超艺术表现力的诗篇。作为一篇故事诗,它的篇幅不算太长,但是它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悲剧故事的始末。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先写杨贵妃的入宫、受宠;接着写了时局骤变,“安史之乱”,杨贵妃惨死;然后写唐明皇的幸蜀以及回宫后对杨贵妃的思念;最后则以丰富的想象,构思了蓬莱仙岛上的杨贵妃的美丽和苦恋,完成了整个故事。由于完整的故事性,因而具有传奇小说的色彩。但它又始终没有离开诗歌的要素。它语言精炼,感情浓郁,以情叙事,以事抒情,借景托情,表现出诗歌特有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诗人最后构思的杨贵妃死后独居篷岛仙山的故事,真是“神来之笔”。在这一情节里,诗人描绘了杨贵妃“雪肤花貌参差是”的美艳;叙述了“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的幽怨;描写了“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的相思;尤其是通过杨贵妃“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的不忘旧情的举动和“但教心比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旦旦誓言,丰满地刻画了杨贵妃执着的爱情追求。这最后一段的描写,虽然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畴,但却增强了“以情感人”的艺术力量。
  还是赵翼说得好:“《长恨歌》一篇,其事本易传,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辞,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径而走,传遍天下⑥。”
  结论
  《长恨歌》是一篇所谓写“风情”的作品,其所写的又是一桩宫廷的爱情故事。它没有淫靡下流的气习,不流于浮艳。这是与作者的思想境界与严肃的创作态度分不开的。在《长恨歌》故事的前一部分,虽然有李隆基的纵情声色和杨贵妃的逞媚邀宠,但作者所持的不是欣赏的态度,作者对那一段生活不是作自然的描写,而是持批评的态度作概括性的描述。《长恨歌》所要着意表现的是一个悲剧的主题,是一对男女在爱情上的笃诚和他们生死不渝的信念。也就是说,作者所同情和所歌颂的是爱情的专一和坚贞不渝,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是感人而美好的。
  《长恨歌》的构思,无论是从整体上,还是从每一局部,每一细节上来看,无不精美、诱人、独具匠心。诗作写出了一个情节曲折多变、描写细腻、婉转动人的故事,塑造了唐明皇、杨贵妃两个“痴男怨女”的艺术形象。它善于描写,语言优美生动,朴素真挚,极富感染力。通览全篇,无处不充满着艺术的魅力,令人叹为观止。读《长恨歌》,使人感到风情万种,冷艳哀伤。无怪乎诗人自己要说:“一篇长恨有风情”⑦了。
  当然,《长恨歌》也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局限,过多地包容了唐明皇。
  然而,瑕不掩玉。《长恨歌》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举世瞩目。诗作创造了一个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境界,为中国古典文学增添了异彩。
  注释
  ① 白居易.与元九书
  ② 白居易.与元九书
  ③ 陈鸿.长恨歌传
  ④ 白居易.祭符离六兄文.贞元十七年
  ⑤ 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开成四年
  ⑥ 赵翼著.鸥北诗话
  ⑦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参考文献
  [1] 汤龙发.美学新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4
  [2] 游国恩、王起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0
  [3] 韦良成等主编.常用古诗.漓江出版社,1984.5
  [4] 于民雄、朱健华等主编.唐诗三百首注释.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5
  [5] 剪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84.3
  [6] 林鲤主编.中国皇帝全书.九洲图书出版社,1997.11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13
其他文献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五年。五年中,我们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走了一些弯路。总体看来,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在效率不高的低谷中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一、还没有完全领会课改精神,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二、过于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的教学。对于语文教育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既要民族化,又要现代化;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反
期刊
摘要:加强医患之间沟通与理解,建立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得到彻底解决,同时也要提高医务人员生活待遇,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医患社会矛盾; 现状分析; 今后对策  China's current status of physician-patient conflict analysi
期刊
摘 要:对构建工程图学课程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践平台、考核制度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适应于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工程图学教学组织模式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知识结构;实践平台;师资队伍  一、引言  高等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是理工类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该课程在工程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
期刊
摘要:开发有效课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一箭双雕的重要意义。该论文在探讨“有效课例”内涵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区域性研究活动为突破口、以专家课堂为引领的上城区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 专业成长; 有效课例开发  A Study of the approach to developing effective lessons for profess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能力。引导学生理清结构体系,感知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训练其思维能力;理解概念、原理,增强记忆知识的能力;运用综合性的阅读材料,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性命题,与相关知识的链接,理论联系实际,拓展知识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培养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拓展知识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是
期刊
摘要:这个课题研究的主旨是初中记叙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记叙文是初中作文教学四种文章体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体裁之一。但是我们发现经过小学六年的写作实践升入初中的学生们,在记叙文写作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能够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根据记叙文的知识点把它分解成人物描写、记叙事件、写景状物、记叙中的议论、抒情四个部分。分头调查整理了学生在这四个方面所存在的若干普遍性问题,并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素描教学与摄影专业知识中形体构图的大体分析说明素描教学的重要性。并讨论素描在摄影专业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构图;明暗;光;形体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摄影专业,开设专业基础素描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不同的专业中,素描课教学应与不同学科间有很好的衔接,专业基础课要为专业服务。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造型作品的质量,素描教学是对学生审美教育的
期刊
摘 要: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岗位导向”课程不同,它要兼顾职业性和技术性,具有全面性、发展性的特点。本文就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维护》的开发过程从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七个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岗位导向;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1.对课程创新的认识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教育区别于学历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一度比较强调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
期刊
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表明,一堂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已不再是那种古板、单一化的语文课形式了,那种传统的课堂形式将师生双方束缚在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教材圈定了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作业布置、考试评分,束缚了教师创造精神的发挥和创造才能的施展,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不利于一个民族的进步,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的。这样陈旧的语文课形式现已被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形式所替代
期刊
摘 要:目前,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多,本文介绍了虚拟机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针对于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虚拟机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应用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中,加强培训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最受重视的问题。操作系统的安装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的核心教学,对上机实训教学要求很高。计算机操作系统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