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五年。五年中,我们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走了一些弯路。总体看来,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在效率不高的低谷中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一、还没有完全领会课改精神,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二、过于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的教学。对于语文教育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既要民族化,又要现代化;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反思今天的语文教育,我们应该重新定位,加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清母语性质,打好“两个底子”
语文是民族的根,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从汉民族语言性质与人自身的发展关系来看,应为学生打好两个底子。
1.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
从语文本身来看,语言不仅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人自身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中蕴藏着人终身发展的丰富养料,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认真学习语言,就意味着在这个社会和谐成长。信息时代,需要每个人学会与人交流合作,需要向他人无拘无束的平等艺术的对话交流。因此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如果具备了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就能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交际”的教学,为学生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
2.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语言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流。汉民族母语中流淌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血液,学生在感受语言的同时,也获得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愉悦、心灵的敞亮,并由此焕发出“内在的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不满足现状的批评与创造的欲求”(钱理群)。可见,语文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生的,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从小就为学生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
打好学生“终生学习”与“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把握学科特点,丰富语文涵养
汉语言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习练“反刍”。就像牛羊吃草一样,吃进很多,再吐出反复咀嚼。因此,小学阶段,要扩大阅读量,背诵经典,增强积累。虽然他们还不太懂,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孩子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民族文化经典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小学阶段应帮助学生丰富如下涵养。
1.加大识字量。
识字量少,意味着读书的少和浅,写字的简与陋,学识的浅薄,语言的呆板。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义赋形”的表意文字。根据汉字本身的构造原理,采用“说文解字”、“形意联想”的方法识字,可以纲举目张,事半功倍。识字量增大了,语文素质的提高便有了基础。
2.背诵大量诗词。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始终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深沉思想、宽广胸怀、婉约情致、挺拔风骨……永远放射着璀璨的魅力,成为中华儿女永远向往的精神家园。小学阶段充分利用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每天诵读诗词,随着孩子的成长,随着古诗词积淀的慢慢发酵,那些融汇在诗中的智慧、风骨、操守将成为他们树立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3.阅读大量书籍。
阅读是对外在信息、知识、文化等的吸收,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渐丰厚与升华的过程。儿童与少年具有强烈的对广泛的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我们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将这种好奇心诱发出来,并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语言信息天地。低年级让学生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包括名言警句),成语、寓言故事,到了中高年级,引导学生读中外名家名篇,以及报刊杂志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各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泛读、快读、跳读等。此外还要通过对有关知识(如使用工具书的知识)的传授与训练,使学生获得广泛查阅图书、多方收集信息、整理、评议等的能力。
4.丰富生活经历
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感受思考生活,是培养语文涵养、提高人格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课堂中、书籍中间接地获得对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积累。其次要引导学生从课外间接获得生活情感等体验,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逛书店、看展览等,观察大自然中花鸟虫鱼、日月星辰的变化或接触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调动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文化知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人生涵养,从而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和做人基础。
三、遵循语文规律 培养感悟能力
古人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古代教育家就已经明白,语文教学应强调诵读,重视感悟。
1.在书本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深入的诵读原文,读懂作品的立场、观点和情感,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真诚的感动和对作品神韵的总体感受。“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其次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能迅速抓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或文章的重点,再把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分析讲解,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心灵的碰撞。在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改变了自己的角色,成为一名顾问,一名指点者,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学生不但感悟到作品的思想而且感悟到作品的语言以及自己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是他们自己感悟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他们的,更不是教师“交”给他们的。他们的脑子不是被别人的“马”践踏的草地,而是自己“制作产品”的加工厂。
2.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的越多,认识就越深刻。教师要给孩子一双慧眼,让他们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发现,发现生活世界的无限丰富与美妙;像数学的一题多解一样,用自己的眼光发现周围世界里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写进自己的作文和日记,甚至写进自己的考卷,更重要的是镌刻在心灵。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的真谛是内养而成,它既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又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把语文学习当作生命活动、情感活动、思想活动的过程,学生正是在发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无限丰富与美妙,不停批判与质疑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升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四、在语文课堂幸福成长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生命由一分一秒、一朝一夕组成。在孩子上学的最初六年里,这生命的流程是快乐抑或是痛苦,是提升抑或是创造,全由教师的手来翻阅。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师生终身的精神向往,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
面对这些可爱的生命,老师要做的不光是微笑,不光是摸摸孩子的头,重要的是要触及孩子的精神世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上幸福自信的“庄稼”,从而排挤掉那些自卑失败的杂草。教师的爱,要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快乐的期待上,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理解他、赞美他。在学生的成长路上,我们要时刻为他们高喊“加油”。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了,也要一千零一次帮助他站起来!让孩子获得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在孩子心田上打下自信成功的精神的底子,重要的是语文应该成为师生之间一种精神的交流和对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教育观和师生观,就能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在语文的课堂上和他们一起幸福的成长。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30
一、认清母语性质,打好“两个底子”
语文是民族的根,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从汉民族语言性质与人自身的发展关系来看,应为学生打好两个底子。
1.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
从语文本身来看,语言不仅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人自身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中蕴藏着人终身发展的丰富养料,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认真学习语言,就意味着在这个社会和谐成长。信息时代,需要每个人学会与人交流合作,需要向他人无拘无束的平等艺术的对话交流。因此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如果具备了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就能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交际”的教学,为学生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
2.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语言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流。汉民族母语中流淌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血液,学生在感受语言的同时,也获得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愉悦、心灵的敞亮,并由此焕发出“内在的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不满足现状的批评与创造的欲求”(钱理群)。可见,语文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生的,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从小就为学生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
打好学生“终生学习”与“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把握学科特点,丰富语文涵养
汉语言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习练“反刍”。就像牛羊吃草一样,吃进很多,再吐出反复咀嚼。因此,小学阶段,要扩大阅读量,背诵经典,增强积累。虽然他们还不太懂,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孩子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民族文化经典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小学阶段应帮助学生丰富如下涵养。
1.加大识字量。
识字量少,意味着读书的少和浅,写字的简与陋,学识的浅薄,语言的呆板。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义赋形”的表意文字。根据汉字本身的构造原理,采用“说文解字”、“形意联想”的方法识字,可以纲举目张,事半功倍。识字量增大了,语文素质的提高便有了基础。
2.背诵大量诗词。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始终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深沉思想、宽广胸怀、婉约情致、挺拔风骨……永远放射着璀璨的魅力,成为中华儿女永远向往的精神家园。小学阶段充分利用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每天诵读诗词,随着孩子的成长,随着古诗词积淀的慢慢发酵,那些融汇在诗中的智慧、风骨、操守将成为他们树立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3.阅读大量书籍。
阅读是对外在信息、知识、文化等的吸收,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渐丰厚与升华的过程。儿童与少年具有强烈的对广泛的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我们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将这种好奇心诱发出来,并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语言信息天地。低年级让学生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包括名言警句),成语、寓言故事,到了中高年级,引导学生读中外名家名篇,以及报刊杂志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各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泛读、快读、跳读等。此外还要通过对有关知识(如使用工具书的知识)的传授与训练,使学生获得广泛查阅图书、多方收集信息、整理、评议等的能力。
4.丰富生活经历
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感受思考生活,是培养语文涵养、提高人格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课堂中、书籍中间接地获得对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积累。其次要引导学生从课外间接获得生活情感等体验,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逛书店、看展览等,观察大自然中花鸟虫鱼、日月星辰的变化或接触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调动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文化知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人生涵养,从而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和做人基础。
三、遵循语文规律 培养感悟能力
古人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古代教育家就已经明白,语文教学应强调诵读,重视感悟。
1.在书本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深入的诵读原文,读懂作品的立场、观点和情感,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真诚的感动和对作品神韵的总体感受。“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其次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能迅速抓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或文章的重点,再把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分析讲解,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心灵的碰撞。在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改变了自己的角色,成为一名顾问,一名指点者,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学生不但感悟到作品的思想而且感悟到作品的语言以及自己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是他们自己感悟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他们的,更不是教师“交”给他们的。他们的脑子不是被别人的“马”践踏的草地,而是自己“制作产品”的加工厂。
2.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的越多,认识就越深刻。教师要给孩子一双慧眼,让他们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发现,发现生活世界的无限丰富与美妙;像数学的一题多解一样,用自己的眼光发现周围世界里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写进自己的作文和日记,甚至写进自己的考卷,更重要的是镌刻在心灵。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的真谛是内养而成,它既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又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把语文学习当作生命活动、情感活动、思想活动的过程,学生正是在发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无限丰富与美妙,不停批判与质疑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升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四、在语文课堂幸福成长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生命由一分一秒、一朝一夕组成。在孩子上学的最初六年里,这生命的流程是快乐抑或是痛苦,是提升抑或是创造,全由教师的手来翻阅。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师生终身的精神向往,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
面对这些可爱的生命,老师要做的不光是微笑,不光是摸摸孩子的头,重要的是要触及孩子的精神世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上幸福自信的“庄稼”,从而排挤掉那些自卑失败的杂草。教师的爱,要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快乐的期待上,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理解他、赞美他。在学生的成长路上,我们要时刻为他们高喊“加油”。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了,也要一千零一次帮助他站起来!让孩子获得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在孩子心田上打下自信成功的精神的底子,重要的是语文应该成为师生之间一种精神的交流和对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教育观和师生观,就能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在语文的课堂上和他们一起幸福的成长。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