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今天的语文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五年。五年中,我们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走了一些弯路。总体看来,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在效率不高的低谷中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一、还没有完全领会课改精神,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二、过于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的教学。对于语文教育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既要民族化,又要现代化;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反思今天的语文教育,我们应该重新定位,加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清母语性质,打好“两个底子”
  语文是民族的根,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从汉民族语言性质与人自身的发展关系来看,应为学生打好两个底子。
  1.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
  从语文本身来看,语言不仅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人自身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中蕴藏着人终身发展的丰富养料,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认真学习语言,就意味着在这个社会和谐成长。信息时代,需要每个人学会与人交流合作,需要向他人无拘无束的平等艺术的对话交流。因此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如果具备了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就能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交际”的教学,为学生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
  2.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语言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流。汉民族母语中流淌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血液,学生在感受语言的同时,也获得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愉悦、心灵的敞亮,并由此焕发出“内在的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不满足现状的批评与创造的欲求”(钱理群)。可见,语文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生的,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从小就为学生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
  打好学生“终生学习”与“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把握学科特点,丰富语文涵养
  汉语言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习练“反刍”。就像牛羊吃草一样,吃进很多,再吐出反复咀嚼。因此,小学阶段,要扩大阅读量,背诵经典,增强积累。虽然他们还不太懂,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孩子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民族文化经典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小学阶段应帮助学生丰富如下涵养。
  1.加大识字量。
  识字量少,意味着读书的少和浅,写字的简与陋,学识的浅薄,语言的呆板。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义赋形”的表意文字。根据汉字本身的构造原理,采用“说文解字”、“形意联想”的方法识字,可以纲举目张,事半功倍。识字量增大了,语文素质的提高便有了基础。
  2.背诵大量诗词。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始终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深沉思想、宽广胸怀、婉约情致、挺拔风骨……永远放射着璀璨的魅力,成为中华儿女永远向往的精神家园。小学阶段充分利用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每天诵读诗词,随着孩子的成长,随着古诗词积淀的慢慢发酵,那些融汇在诗中的智慧、风骨、操守将成为他们树立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3.阅读大量书籍。
  阅读是对外在信息、知识、文化等的吸收,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渐丰厚与升华的过程。儿童与少年具有强烈的对广泛的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我们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将这种好奇心诱发出来,并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语言信息天地。低年级让学生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包括名言警句),成语、寓言故事,到了中高年级,引导学生读中外名家名篇,以及报刊杂志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各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泛读、快读、跳读等。此外还要通过对有关知识(如使用工具书的知识)的传授与训练,使学生获得广泛查阅图书、多方收集信息、整理、评议等的能力。
  4.丰富生活经历
  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感受思考生活,是培养语文涵养、提高人格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课堂中、书籍中间接地获得对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积累。其次要引导学生从课外间接获得生活情感等体验,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逛书店、看展览等,观察大自然中花鸟虫鱼、日月星辰的变化或接触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调动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文化知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人生涵养,从而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和做人基础。
  三、遵循语文规律 培养感悟能力
  古人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古代教育家就已经明白,语文教学应强调诵读,重视感悟。
  1.在书本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深入的诵读原文,读懂作品的立场、观点和情感,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真诚的感动和对作品神韵的总体感受。“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其次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能迅速抓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或文章的重点,再把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分析讲解,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心灵的碰撞。在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改变了自己的角色,成为一名顾问,一名指点者,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学生不但感悟到作品的思想而且感悟到作品的语言以及自己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是他们自己感悟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他们的,更不是教师“交”给他们的。他们的脑子不是被别人的“马”践踏的草地,而是自己“制作产品”的加工厂。
  2.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的越多,认识就越深刻。教师要给孩子一双慧眼,让他们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发现,发现生活世界的无限丰富与美妙;像数学的一题多解一样,用自己的眼光发现周围世界里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写进自己的作文和日记,甚至写进自己的考卷,更重要的是镌刻在心灵。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的真谛是内养而成,它既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又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把语文学习当作生命活动、情感活动、思想活动的过程,学生正是在发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无限丰富与美妙,不停批判与质疑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升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四、在语文课堂幸福成长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生命由一分一秒、一朝一夕组成。在孩子上学的最初六年里,这生命的流程是快乐抑或是痛苦,是提升抑或是创造,全由教师的手来翻阅。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师生终身的精神向往,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
  面对这些可爱的生命,老师要做的不光是微笑,不光是摸摸孩子的头,重要的是要触及孩子的精神世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上幸福自信的“庄稼”,从而排挤掉那些自卑失败的杂草。教师的爱,要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快乐的期待上,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理解他、赞美他。在学生的成长路上,我们要时刻为他们高喊“加油”。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了,也要一千零一次帮助他站起来!让孩子获得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在孩子心田上打下自信成功的精神的底子,重要的是语文应该成为师生之间一种精神的交流和对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教育观和师生观,就能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在语文的课堂上和他们一起幸福的成长。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30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辅助历史学科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的优势。它突破师生之间仅凭语言、地图传递信息的成功之路,“媒传”较之于教师单纯的“口传”,其优越性不仅在于它的信息传递效率高、形象直观,刺激兴奋,便于视听和接受。更重要的是现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寻求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设情景,加强了学生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中在体现人文性的同时更应突出它的工具性,因为工具性的语文对学生目前和将来的学习及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语文; 工具性  Talk about the tool of language  Ren Yong  Abstract: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humanities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ame time sh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以课件的形式出现。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搞好数学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多媒体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可以巧设情景、激发兴趣兴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减缓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做到有效课堂教学,从而大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直观;
期刊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因此,我们的课程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和需要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传统过程和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封闭式模式,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不断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
期刊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中,我们应如何实施情境教学呢?我从四个方面对情境教学进行了阐述:通过图画再现情境、通过律动表演体现情境、以多媒体课件进入情境和课后自主创设情境,留下想象空间。  关键词:小学音乐; 情境教学; 多媒体  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class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Wu Yu-fei  Abstract: In
期刊
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到来,高中数学教学无论就方法、理念、技能各方面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不彻底导致高中生源质量的下滑,特别是数学学科,这给我们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能走出这一困境,许多同仁都在竭尽全力思考如何应对这一现状,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提高与改进。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学习方
期刊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维方法既是一个教学重点,又是一个教学难点。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回顾这几年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只要做到师生互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在教师的引领下,倡导师生的思维对话,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发挥。实践证明,是能够突破这一难点的。笔者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把问题交给学生思考和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把这一教学过程的教学片断呈现给大家。  师:本节我们来学习等比数列
期刊
摘要: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新课程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本人经历了初中物理新旧课程的教学,并感受过新旧课程理念的撞击。面对新课程,由不知如何入手,到怀疑其可行性,至接受其理念,再至适应,现在爱上了新课程。因为新课程的内容和理念对激活课堂教学的效应渐渐显露出来,使教者和学生都乐在其中,新课程中是什么因素“激活”了物理课堂。本文阐述了以下几点:一、教材的改革“激活
期刊
摘要:作者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近年的教学实践对生物科有效教学的定义,关联点做了阐述。认为精讲精练,实验探究是提高生物有效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作者举了一些生动的实例做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有效教学; 精讲精练; 实验探究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biology teaching  YU Jian-er, Yang Lu-yi  Abs
期刊
摘 要:目的:收集病理解剖学大体标本切片制作并加强管理。方法:去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及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收集大体标本及临床资料,然后对大体标本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用玻璃缸做成标本,进行各系统及各章节分类管理。结果:病理解剖学的各系统及各章节大体标本及切片越来越多。结论:加大收集病理解剖学大体标本切片制作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是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形态机能中心特色与创新之处,也是我们学校基础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