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了的生活也不能离开文学
语言乃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把人这感知的主体同对世界的认识联系起来。通过书写留下的文字又如此奇妙,令一个个孤立的个人,即使是不同的民族和不同时代的人,也能得以沟通。文学书写和阅读的现时性同它拥有的永恒的精神价值也就这样联系在一起。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
生活的呼吸
十年前,在北京乘地铁,下班时间车厢里最常见的景观是,几乎人手一本纸质读物,或当天晚报,或最新杂志,或某一本专业书籍,就连站着的乘客也不例外。这情景让许多外地人感叹北京果真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十年后,同样在这个城市乘地铁,下班高峰时车厢里的人挤得比莫言的高粱地还密不透风,很少有人看报,大家更多是面无表情地举着手机或iPad自顾自地玩着,刷屏比当年报纸翻页快得多。
媒介载体的更新换代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本无可厚非。然而我们久违了的阅读,久违了的文学,它又去了哪里呢?
渐行渐远的阅读时代
人于千百年来所集合的智慧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无止尽的好奇心,我们在文字与人的关系里日复一日地窥探,于是逐渐地,文字因人而变得越来越鲜活,它们组成句子,组成段落,组成文字,最后组成了文学。
从竹简刻字到铅字印刷,从《诗经》到白话体小说,中文文学走过厚重的历史,为今人留下一座可以不断汲取营养的宝藏。
确定地说,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一定和屈原杜甫苏东坡有关,一定和唐诗宋词有关,一定和《红楼梦》有关。
不过今天的极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手边除了iPad和iPhone还有什么呢,数字时代的我们越来越疏于阅读,越来越远离文学。
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得出这样让人咋舌的结果。
再看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的瑞典,虽只有寥寥900万国民,却是世界公认的国民文化素质较高、人均图书销售量和图书馆出借率居世界前列的国度。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度假开始的时候,瑞典人带着刚翻译出版的《生死疲劳》上路了,远在万里之外中国人正忙着理财和寻找商机。
或许不该这么刻薄,阅读量下降是全球性的趋势,但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确实偏低,不但跟传统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地位不相符,“或成读书量最少国家”的论断也绝不是危言耸听。
犹记得,离我们还不远的上世纪80年代,那时中国都处于全民饥渴的阅读状态之中,新华书店里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新书一本接着一本地出版上架,图书馆里座无虚席,许多人席地而坐地阅读……
二十多年后,我们身边喜欢看书、喜欢看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周围的书店在一个一个地消失,我们以前喜爱的文学杂志越来越难觅踪迹,我们关注的明星越来越多,我们知道的作家越来越少。
文学走向式微
章太炎、胡适、陈寅恪、鲁迅、巴金、老舍、王国维……我们挥别了国学的美好时代。
贾平凹、莫言、王小波、余华、余秋雨、铁凝、张炜、迟子建、白先勇、余光中、刘震云、陈忠实、路遥、刘醒龙……我们经历了当代文学的美好时代。
郭敬明、韩寒、张悦然……80后作家已经在文学星空上冉冉升起,但我们期待的文学真正繁荣的未来,显然还任重而道远。
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先锋文学”后,在一切向 “钱”看的时代下,文学被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兴媒体打得落花流水,趋于宁静。
如果说我们今天没有阅读也许太偏颇,大众媒体进入一个空前的蓬勃时期,5亿网民在浏览网页,无数人日夜勤奋地上网刷博,驰骋在信息的海洋当中。
即时的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人们的闲暇时间在“微博”、“天涯”、“糗百”中度过,虽然体验了信息的快速、及时,但也让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严肃的文学作品。
后果显而易见,类型文学、网络文学、传统文学三分天下,“纯文学”对于70前一代是管窥和思考,对于80后一代则是娱乐和快感。在网络、手机、电视及各种休闲方式的冲击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愿意以电视、电影的方式接受传统文学。
不管是街角的书店还是网上的书店,有的人看到一排排琳琅满目的书就出现生理性头晕现象。许多女孩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在购物和泡夜店里消磨时光,却很少有时间阅读,久而久之,甚至认为与其花时间阅读,不如花时间打扮自己,嫁个钻石王老五更实惠。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的观点得到了众多社会学者的认同。
值得欣慰的是,莫言获奖已经把公众的话题引向把文学创作和公众阅读率,如果能借此让青年们回归文学热,改变如今人均购书低得可怜的现状,让书的年人均拥有量再提高些,这何尝不是文学的幸事。
我们的心灵需要留有能呼吸的空间,而不是统统充斥着快速阅读和消费阅读的东西。
碎片化生活的能量源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说,“为了登上这个宣讲诺贝尔奖获奖演说的讲台,我并不是登了三四级临时性的台阶,而是几百级台阶,甚至是几千级台阶;这些是不屈的、险峻的、冻结的台阶,从我注定要从那儿幸存的黑暗与寒冷之中延伸出来,而其他人—也许比我更有天赋,更坚强—却死去了。”
莫言的诺贝尔之路同样布满艰辛,从1985年成名,30年笔耕不辍,出版了十多部长篇小说,一百多部中短篇小说,四五百万字的内容涉及到了各种社会形态、塑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各类人物。文学的普世价值是人学,莫言植根大地的写作,从《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到《蛙》,无不书写故乡小人物的鲜活细节。
莫言获奖虽让国人惊喜,但并不意外,只有如他那样沉寂、扎根生活的作家才能写出“用幻觉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的伟大作品。
语言乃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把人这感知的主体同对世界的认识联系起来。通过书写留下的文字又如此奇妙,令一个个孤立的个人,即使是不同的民族和不同时代的人,也能得以沟通。文学书写和阅读的现时性同它拥有的永恒的精神价值也就这样联系在一起。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
生活的呼吸
十年前,在北京乘地铁,下班时间车厢里最常见的景观是,几乎人手一本纸质读物,或当天晚报,或最新杂志,或某一本专业书籍,就连站着的乘客也不例外。这情景让许多外地人感叹北京果真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十年后,同样在这个城市乘地铁,下班高峰时车厢里的人挤得比莫言的高粱地还密不透风,很少有人看报,大家更多是面无表情地举着手机或iPad自顾自地玩着,刷屏比当年报纸翻页快得多。
媒介载体的更新换代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本无可厚非。然而我们久违了的阅读,久违了的文学,它又去了哪里呢?
渐行渐远的阅读时代
人于千百年来所集合的智慧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无止尽的好奇心,我们在文字与人的关系里日复一日地窥探,于是逐渐地,文字因人而变得越来越鲜活,它们组成句子,组成段落,组成文字,最后组成了文学。
从竹简刻字到铅字印刷,从《诗经》到白话体小说,中文文学走过厚重的历史,为今人留下一座可以不断汲取营养的宝藏。
确定地说,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一定和屈原杜甫苏东坡有关,一定和唐诗宋词有关,一定和《红楼梦》有关。
不过今天的极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手边除了iPad和iPhone还有什么呢,数字时代的我们越来越疏于阅读,越来越远离文学。
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得出这样让人咋舌的结果。
再看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的瑞典,虽只有寥寥900万国民,却是世界公认的国民文化素质较高、人均图书销售量和图书馆出借率居世界前列的国度。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度假开始的时候,瑞典人带着刚翻译出版的《生死疲劳》上路了,远在万里之外中国人正忙着理财和寻找商机。
或许不该这么刻薄,阅读量下降是全球性的趋势,但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确实偏低,不但跟传统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地位不相符,“或成读书量最少国家”的论断也绝不是危言耸听。
犹记得,离我们还不远的上世纪80年代,那时中国都处于全民饥渴的阅读状态之中,新华书店里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新书一本接着一本地出版上架,图书馆里座无虚席,许多人席地而坐地阅读……
二十多年后,我们身边喜欢看书、喜欢看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周围的书店在一个一个地消失,我们以前喜爱的文学杂志越来越难觅踪迹,我们关注的明星越来越多,我们知道的作家越来越少。
文学走向式微
章太炎、胡适、陈寅恪、鲁迅、巴金、老舍、王国维……我们挥别了国学的美好时代。
贾平凹、莫言、王小波、余华、余秋雨、铁凝、张炜、迟子建、白先勇、余光中、刘震云、陈忠实、路遥、刘醒龙……我们经历了当代文学的美好时代。
郭敬明、韩寒、张悦然……80后作家已经在文学星空上冉冉升起,但我们期待的文学真正繁荣的未来,显然还任重而道远。
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先锋文学”后,在一切向 “钱”看的时代下,文学被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兴媒体打得落花流水,趋于宁静。
如果说我们今天没有阅读也许太偏颇,大众媒体进入一个空前的蓬勃时期,5亿网民在浏览网页,无数人日夜勤奋地上网刷博,驰骋在信息的海洋当中。
即时的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人们的闲暇时间在“微博”、“天涯”、“糗百”中度过,虽然体验了信息的快速、及时,但也让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严肃的文学作品。
后果显而易见,类型文学、网络文学、传统文学三分天下,“纯文学”对于70前一代是管窥和思考,对于80后一代则是娱乐和快感。在网络、手机、电视及各种休闲方式的冲击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愿意以电视、电影的方式接受传统文学。
不管是街角的书店还是网上的书店,有的人看到一排排琳琅满目的书就出现生理性头晕现象。许多女孩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在购物和泡夜店里消磨时光,却很少有时间阅读,久而久之,甚至认为与其花时间阅读,不如花时间打扮自己,嫁个钻石王老五更实惠。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的观点得到了众多社会学者的认同。
值得欣慰的是,莫言获奖已经把公众的话题引向把文学创作和公众阅读率,如果能借此让青年们回归文学热,改变如今人均购书低得可怜的现状,让书的年人均拥有量再提高些,这何尝不是文学的幸事。
我们的心灵需要留有能呼吸的空间,而不是统统充斥着快速阅读和消费阅读的东西。
碎片化生活的能量源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说,“为了登上这个宣讲诺贝尔奖获奖演说的讲台,我并不是登了三四级临时性的台阶,而是几百级台阶,甚至是几千级台阶;这些是不屈的、险峻的、冻结的台阶,从我注定要从那儿幸存的黑暗与寒冷之中延伸出来,而其他人—也许比我更有天赋,更坚强—却死去了。”
莫言的诺贝尔之路同样布满艰辛,从1985年成名,30年笔耕不辍,出版了十多部长篇小说,一百多部中短篇小说,四五百万字的内容涉及到了各种社会形态、塑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各类人物。文学的普世价值是人学,莫言植根大地的写作,从《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到《蛙》,无不书写故乡小人物的鲜活细节。
莫言获奖虽让国人惊喜,但并不意外,只有如他那样沉寂、扎根生活的作家才能写出“用幻觉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