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现有生物化学实验“DNS法测定植物组织中还原糖及总糖含量”中的一些不足进行改进,包括实验材料选择、波长选择、DNS量、显色时间、DNS的配制等方面,最后对实验中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提高该实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DNS法;实验教学;还原糖;改进
中图分类号 Q5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1-16-02
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是在碱性条件下,DNS与还原糖加热后被还原成橘红色氨基化合物,然后比色测定糖含量。该法可测定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并可通过多糖=总糖-还原糖,粗略获得多糖含量。相比之下,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杂质干扰较小等优点[1-9]。
“DNS法测定植物组织中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实验涉及了一些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如组织捣碎(或研磨)、离心技术、定容操作、比色测定及标准曲线绘制等。该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验的学时及难度适中,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是一项很好的综合性实验。
笔者根据多年来实验教学经验总结,现对该实验相关步骤进行改进,并对实验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进行详细总结,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1 方法改进
1.1 实验材料选择 多数生物化学实验教材中的该实验对象为淀粉[1-5]。淀粉作为实验材料的缺点主要有:(1)还原糖含量一般很低(如红薯淀粉);(2)不同淀粉的还原糖含量也不一样;(3)材料本身缺乏可操作性等。本着材料来源容易,还原糖含量高,色素影响小,易提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实验兴趣,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多年来的实验经验积累,认为白薯(又名“地瓜”)为最佳实验材料。
1.2 波长选择 考虑到DNS显色液的影响、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线性和最大吸收值等相关因素[6,10-11],多年来本科实验教学结果证明520nm为最适测定波长。实验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比色测定时首先要准确调好波长,在测量时就不能再调了,更不能更换分光光度计。
1.3 DNS添加量 DNS的量与待测液中还原糖的含量有关。DNS过多会使其吸光度增大,从而影响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10]。实验证明,添加3mL的DNS较适宜,还原糖含量与吸光值之间的线性较好。
1.4 显色时间的选择 实验证明,显色5min以上,其吸光值已基本趋于稳定[10-11]。考虑到教学实验过程中,有时水浴温度未达到或接近沸水浴等因素,故建议显色时间设定为6~8min。实验中所有水浴对象的沸水浴时间要保持统一。
1.5 DNS试剂的配制 DNS试剂中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防止溶解氧的侵入(DNS与还原糖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随着氧在待测液中溶解量的增加,显色液的吸光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苯酚是增加DNS显色后的颜色深度,以及平衡脲形成时对糖测定的影响;亚硫酸氢钠与苯酚配合使显色后颜色更加稳定;碱性环境是DNS与还原糖显色作用的条件[10]。
配制方法:把DNS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下转26页)(上接16页)加热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已溶解的酒石酸钾钠溶液并混匀,再加入苯酚和亚硫酸氢钠,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2 注意事项分析
实验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值得注意,如:(1)现在的实验室条件都普遍提高了,可以考虑选择组织捣碎机或匀浆机代替手工研磨实验材料,这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实验误差;(2)除去提取的糖溶液中杂质可采用4 000r/min,离心5min;(3)比色皿要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且为同一型号的,比色皿的清洁度无疑是实验误差的主要因素,比色皿的清洗可以先用小镊子夹酒精棉球里外擦净,然后再用蒸馏水里外冲洗3遍。(4)控制好待测液吸光值在标准曲线范围以内,浓度过高要进行稀释;(5)比色测定前需自然冷却至室温,切勿骤冷而导致溶液浑浊,同时,测定时溶液要混匀;(6)因多糖水解成单糖时,每断裂1个糖苷键需加入1个水分子,故在计算总糖含量时,需将测得的单糖量乘以0.9加以校正;(7)实验过程中注意DNS的污染。
参考文献
[1]袁道强,黄建华.生物化学实验和技术[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郭蔼光,郭泽坤.生物化学实验技术[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钧辉.生物化学实验[M]. 第四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4]赵永芳.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5]魏群.基础生物化学实验[M].第三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俊丽,聂国兴,李素贞,等.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时最适波长的确定[J].河南农业科学,2010(4): 115-118.
[7]王丽娜,陈水钫,张兵.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4): 232-234.
[8]梁存权.比色法测定植物多糖含量方法概述[J].北方药学,2011,8(12): 4,68.
[9]徐晓飞,陈健.多糖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9,30(21): 443-446.
[10]管斌,丁友昉,谢来苏,等.还原糖测定方法的规范[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9,18(3): 74-79.
[11]宋占午,王莱,刘艳玲,等.3,5-二硝基水杨酸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条件探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2): 52-54.
(责编:徐世红)
关键词:DNS法;实验教学;还原糖;改进
中图分类号 Q5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1-16-02
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是在碱性条件下,DNS与还原糖加热后被还原成橘红色氨基化合物,然后比色测定糖含量。该法可测定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并可通过多糖=总糖-还原糖,粗略获得多糖含量。相比之下,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杂质干扰较小等优点[1-9]。
“DNS法测定植物组织中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实验涉及了一些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如组织捣碎(或研磨)、离心技术、定容操作、比色测定及标准曲线绘制等。该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验的学时及难度适中,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是一项很好的综合性实验。
笔者根据多年来实验教学经验总结,现对该实验相关步骤进行改进,并对实验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进行详细总结,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1 方法改进
1.1 实验材料选择 多数生物化学实验教材中的该实验对象为淀粉[1-5]。淀粉作为实验材料的缺点主要有:(1)还原糖含量一般很低(如红薯淀粉);(2)不同淀粉的还原糖含量也不一样;(3)材料本身缺乏可操作性等。本着材料来源容易,还原糖含量高,色素影响小,易提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实验兴趣,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多年来的实验经验积累,认为白薯(又名“地瓜”)为最佳实验材料。
1.2 波长选择 考虑到DNS显色液的影响、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线性和最大吸收值等相关因素[6,10-11],多年来本科实验教学结果证明520nm为最适测定波长。实验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比色测定时首先要准确调好波长,在测量时就不能再调了,更不能更换分光光度计。
1.3 DNS添加量 DNS的量与待测液中还原糖的含量有关。DNS过多会使其吸光度增大,从而影响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10]。实验证明,添加3mL的DNS较适宜,还原糖含量与吸光值之间的线性较好。
1.4 显色时间的选择 实验证明,显色5min以上,其吸光值已基本趋于稳定[10-11]。考虑到教学实验过程中,有时水浴温度未达到或接近沸水浴等因素,故建议显色时间设定为6~8min。实验中所有水浴对象的沸水浴时间要保持统一。
1.5 DNS试剂的配制 DNS试剂中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防止溶解氧的侵入(DNS与还原糖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随着氧在待测液中溶解量的增加,显色液的吸光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苯酚是增加DNS显色后的颜色深度,以及平衡脲形成时对糖测定的影响;亚硫酸氢钠与苯酚配合使显色后颜色更加稳定;碱性环境是DNS与还原糖显色作用的条件[10]。
配制方法:把DNS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下转26页)(上接16页)加热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已溶解的酒石酸钾钠溶液并混匀,再加入苯酚和亚硫酸氢钠,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2 注意事项分析
实验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值得注意,如:(1)现在的实验室条件都普遍提高了,可以考虑选择组织捣碎机或匀浆机代替手工研磨实验材料,这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实验误差;(2)除去提取的糖溶液中杂质可采用4 000r/min,离心5min;(3)比色皿要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且为同一型号的,比色皿的清洁度无疑是实验误差的主要因素,比色皿的清洗可以先用小镊子夹酒精棉球里外擦净,然后再用蒸馏水里外冲洗3遍。(4)控制好待测液吸光值在标准曲线范围以内,浓度过高要进行稀释;(5)比色测定前需自然冷却至室温,切勿骤冷而导致溶液浑浊,同时,测定时溶液要混匀;(6)因多糖水解成单糖时,每断裂1个糖苷键需加入1个水分子,故在计算总糖含量时,需将测得的单糖量乘以0.9加以校正;(7)实验过程中注意DNS的污染。
参考文献
[1]袁道强,黄建华.生物化学实验和技术[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郭蔼光,郭泽坤.生物化学实验技术[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钧辉.生物化学实验[M]. 第四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4]赵永芳.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5]魏群.基础生物化学实验[M].第三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俊丽,聂国兴,李素贞,等.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时最适波长的确定[J].河南农业科学,2010(4): 115-118.
[7]王丽娜,陈水钫,张兵.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4): 232-234.
[8]梁存权.比色法测定植物多糖含量方法概述[J].北方药学,2011,8(12): 4,68.
[9]徐晓飞,陈健.多糖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9,30(21): 443-446.
[10]管斌,丁友昉,谢来苏,等.还原糖测定方法的规范[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9,18(3): 74-79.
[11]宋占午,王莱,刘艳玲,等.3,5-二硝基水杨酸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条件探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2): 52-54.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