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预约的精彩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sgh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正在上《最后的玉米》一课,讲得津津有味,看样子,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没有一个人搞小动作、开小差。我十分欣慰。正是春风得意时,“嗡——”窗外飞进一只小虫,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过去。“蜜蜂!”“不是蜜蜂,蜜蜂哪有这么大?”“是马蜂!”“马蜂会蛰人的。”“哇——”安静的教室变得乱哄哄……糟了,这个不速之客非把课堂搅成一锅粥不可。它一会儿飞上天花板,一会儿飞下来,一会儿飞到这同学头顶,一会儿飞到那个同学耳边,同学们有的抱着头,有的歪着身,有的站起来,有的蹲下去,“呀——”,“啊——”女同学尖叫着,“杀猪啊?”不知哪个男同学嚷道,全班哄堂大笑。
  我真正品尝到“热锅上的蚂蚁”的滋味了。我真想大吼一声,又想举起教鞭猛敲几下,但又觉得这样做未免失态,况且也决不会奏效。冷静了一下,我大声说:“同学们,假如邱少云在我们的课堂里,他会怎样做?”几个好学生忙抢着说:“邱少云一定坐得端端正正,不会理睬马峰的干扰。”“邱少云会为了遵守课堂纪律,不惜牺牲生命”……许多同学眼睛望着我,坐好了。但还有部分人无动于衷。我怀疑用这个例子教育是不是很恰当,于是问:“你们记得居里夫人小时候专心学习的故事吗?”
  “记得!她的表兄妹搞恶作剧,也不能妨碍她专心学习。”……
  “这只马峰是来考验谁最专心学习的,看看谁能接受考验。瞧,现在一组、三组最认真,没有人去理会马蜂。”我耐心地说。
  这一招还灵,局面基本安定下来。我暗自庆幸,继续讲课。
  可是,好景不长。马蜂不甘心退出这使它大出风头的舞台,更加放肆地窜来窜去。所有的人目光都紧紧跟着马蜂转来转去,刚刚平静的课堂又乱起来。启发式教育也不灵了,怎么办?为什么一只小小的马蜂比老师更有吸引力?我想起了儿童心理学:儿童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进行教学。既然孩子们对这只马蜂情有独钟,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无意注意的优势呢?这么一想,心里不再急躁,也跟孩子们一块儿全神贯注地欣赏起这只马蜂来。
  马蜂得意到了极点,竟然不顾老师的尊严,绕着我飞来飞去。我只好左躲右闪,因为我尝过被马蜂蜇的滋味。学生们可兴奋了:“瞧,席老师也怕马蜂。”
  那个最捣蛋的黄通达,挥着扫把冲上来:“席老师,不要怕,我来保护你!”
  “黄通达,英雄救美人!”“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乱七八糟的喊叫声真叫人哭笑不得。
  “打死它,打死它!”“不能打,它的家族会来报仇的!”“把这该死的捣蛋鬼赶出去!”许多人嚷起来。
  “不要赶,这么精彩的表演,千载难逢,等它表演够了,自己会出去。”我却笑嘻嘻地说。大家惊疑地望着我。而马蜂愈发放肆,干脆停在一位女生的蝴蝶结上,吓得她紧闭双眼,缩着脖子。后排男生一挥本子,马蜂落下地来。大家正要欢呼,突然,“哎哟——”那男生捂着屁股大叫:“我的屁股!”他的同桌怒吼:“我来为你报仇!”他举起一本书向飞起来的马蜂拍去,马蜂仓皇出逃,飞向窗口,撞在玻璃上。这男生奋不顾身爬上窗户,“啪”的一声把马蜂拍死了。
  我惋惜地说:“好戏还没看够,就结束了。”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接着我笑眯眯地说:“感谢马蜂精彩的表演,现在4人小组讨论,每一个人都绘声绘色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情景。”大家兴致勃勃地说起来。然后各小组代表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我宣布“快速作文开始!”,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每一个人都写得那么专注。这次作文出乎意外地写得好、写得快,完全没有过去那种“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断铅笔头”的现象。我还理出几篇作文向杂志社投稿参赛,不久就有一篇获国家级作文奖:《课堂上的小精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语文课堂上,有些资源的利用我们可以在课前预设,但更多的、灵动的资源根本无法预测,所以在设计时,对可能出现的生成性资源要有充分估计,即便这样,更多的“窗外”信息,还是不能穷尽的。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课堂要根据生成的有效性和学生的需要对教学作即兴的策划和调整,以利于更有趣味、更有成效地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创设了一个生动而丰富的情景,而且为教师自身的成长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历练的平台。课堂预设必不可少,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也可根据需要改变预设目标,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有了教学中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也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席秀红,教师,现居江苏溧阳。
其他文献
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是人们探究未知世界构建已然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乃成就“学问”,只学不问的人,正如韩愈指出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成为两脚书橱而已。陶行知先生曾引用杜威的话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由此看来,“问”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课堂教学现状却让人不无担忧。有的以学生的“学”冲淡了学生的“问”,有的以教师的“问”代替了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所谓对话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因素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语言为媒体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活动。对话教学是教学的本质形式,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往互动的主体。对话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基于言语的心灵互动
多余的雨声  交给谁呢  我伸出手  接不住雨声  多情的人多情的世界  她们葬身情海  听不见雨声  穿过雨的风  同样穿过了我  我站在塔顶  远处的海  开出蓝色的花朵  塔顶的寂寞  开出蓝色的花朵  我们是寂寞的孩子  寂寞的人世生出的孩子  寂寞的海生出的孩子  我们的寂寞是蓝色的  仿佛雪的归来  薄薄的阳光  给不了破败的城堡温暖  書屋后面的城堡  被谁丢弃了  坐在书屋里读书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语文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2、朗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这类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活动重点  1、加强积累,提高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分组。把全班学生根据活动需要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教科书上提供的四个活动主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 “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
我国古典诗歌讲究“诗言志”,“志”系指诗人要抒发的各种思想感情的总合。抒情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借助客观的、外在的景物来表达主观的、内在的情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景物除了有勾勒背景、渲染气氛、烘托情调、象征品格等作用外,在古典诗歌审美范畴中,还往往是抒发感情的一种基本方式。诗人通过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外在景物的贯通交融,借助特定景物来暗示、传递、转载情感。在景、情关系
人教版语文八上的第三单元是一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教材中也有许多涉及关于审美的知识和原理。在上完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后,我总在寻觅一种合适的途径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并升华对文本的认识。  一日轻倚教室外的栏杆,一幅秋日风景画跃入我的眼帘:遒劲的柿子树枝干,惹人情思的柿子,还有那苍翠的竹林,升起袅袅炊烟的土屋,遍地含金的野菊,更有那远处五彩斑斓的群山。我的创意便在此刻涌入脑海。  生活是这样的美,可是我们
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欲望叙事在当代文学中的粉墨登场,那些曾经感动读者心灵的爱情故事已越来越乏人问津。中国作家似乎患上了集体性的燥狂症,他们只知道以亢奋难耐的莫名激情张扬欲望,用顾影自怜的病态心理耽溺肉体。舍此之外,便再也无力寻觅人性的真实。而这种文学潮流尽管被某些学者贴上了自由主义的启蒙标签,但一味沉浸在感官世界的经验表达,终究会丧失起码的价值追求。值得庆幸的是,《相爱的日子》并不属于这一类作品,
一篇佳作的诞生,语言出新是关键。因为,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而且还是情愫的外化。“言为心声”,这是古人对语言生成过程极为精妙的概括。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可见,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淀,情感的奔突,知识的储备,乃是语言出新的沃土。    一、在生活积累中出新    生活是语言的本源,从声音到文字,从文字到文章,无一不是生活内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