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中职学校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地位举足轻重。该课程及其实验教学,以及随后的课程设计将持续整个学期。因此,教师可通过课堂讲授、网络答疑、现场指导等多个教学环节与学生良好互动,使课程思政的作用有效发挥。“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包括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等内容,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具备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如何让“机械设计基础”与思想政治教育彼此贯通融合,并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课程内容与文化价值观的协同效应,是值得长期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79
1机械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课程思想政治状况:机械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三大问题:(1)根据麦可思出版的《2019 年就业蓝皮书》,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就业率比例下降,机械工业的工资也不高。许多机械专业的学生考虑到机械行业的总体环境和较低薪水的缘故,在毕业后跳出机械行业。如何让机械专业学生改变主意,积极投身到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建设中来呢?(2)目前,机械专业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很少涉及理论知识背后的人员和行为。如何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且与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事迹、项目故事和国家政策取得更多联系呢?(3)目前中职学生具有新思路、新个性,他们抵制传统的教条思政教育。如何使这些具有新思想的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成为一大难题。教学内容和学业状况分析:该课程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对早期学习基础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困难。当学生听到老师对课程设计的要求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压力,尤其是那些没有学好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学生,会更加焦虑。因此,为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教师不仅应在课程设计之初就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思政教育,还应帮助学生摒弃“厌倦”“压力”“焦虑”的思想负担。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真正地打开心扉,愿意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完成设计,制图和手工写作任务,最终完成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
2机械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应在专业知识储备,机械操作熟练程度和技能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同时,还应具有高尚良好的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在培养人才方面,机械专业的学生侧重于研究工程学科,而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但是,其自身基础比较薄弱,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能力,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确定方向目标,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在思政理念下的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全方位地教育学生,培养人才。
目前,机械设计的基本教学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储备,却忽视了学生在精神层次的引导。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获得了机械专业知识点的储备,而忽视了学习的目的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程教育中,深入探索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因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了相关专业知识,而且在精神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注重对学生的意识和意志的培养,努力实现全方位地为祖国提供复合型人才。
3变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目标是以理论基础为框架,偏重于知识和技能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为目标,缺乏对学生理想信念等的德育教育,忽略了对职业道德能力的提高。
通过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具体的德育目标,以培养学生协作、创新、敬业、严谨、负责的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坚定中华传统美德,形成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课程具体的德育目标如下:(1)通过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格局,增强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和历史使命感;(2)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的实施,引导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发扬团队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3)通过课程设计环节的指导,塑造科学精神、辞海精神、工匠精神,逐渐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探索
4.1强化自身的育人观念,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其次应树立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和点滴的师生交往中。
第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可以按照以下几点进行设计:提出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设计师生互动方式;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问题的系统回忆巩固方案;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的方案;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探究的方案。
第二,探究合理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研讨和讲授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采用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通过参與,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另外,教师要跟踪学科发展,不断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阅读文献能力、交流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与探索意识的培养。
第三,梳理、凝练教学内容。教师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梳理课程核心教学知识,使教学内容尽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通过教学与教研、科研的结合,将教师教研科研成果充分融入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
4.2挖掘课程思政内涵,梳理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环节涉及课堂教学—实验—机构设计—机器设计等,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梳理该课程在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指引。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成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第一,课堂教学。在上课前,要进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思考。寻找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展示正能量;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每一门学科都是知识大厦的累积,也是无数科学家和工匠研究成果、探索过程、伟大人格的集中反映。如在讲授“活塞式内燃机”组成和原理时,要让学生懂得内燃机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无一与之匹敌的最重要的热能机械,而它的起源、发展史历经一个半世纪,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都是在前人无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展、总结、提高,不断革新,不断挑战的历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科史、人物史的丰厚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课程实验。实验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人们探索未知、评价理论科学性与真理性的基本途径,实验教学具有比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独特优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项目大致分以下几类:展示类、验证类、技能训练类、探索创新类和综合类等。针对各类不同项目,教师要通过有效组织,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踏实耐心、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鼓励学生通过个人创意、小组合作、团队竞争,发挥出个人潜能,并增强团队意识。
第三,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环节是对工科学生进行设计兴趣培养和设计能力锻炼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突出对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及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实际工程问题的设计与规划,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按照整体设计方案的类型进行分组,即一个设计对象,不同工况参数为一个团队,团队成员间可以讨论、协作;计算完成后要综合考虑工艺、装配、调整、润滑、密封等问题,总结评价设计是否合理、实用、经济、安全,培养学生的工程观;采取团队答辩方式,随机抽取学生问答、团队成员互相评价以便详细掌握学生独立完成情况、是否有抄袭等,从而自觉引入了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
第四,学科竞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对中职院校的迫切要求,也是中职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是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行之有效重要手段,也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以指導学生参加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例。竞赛内容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小车从功能分析、方案设计—加工制作—装配—调试—运行,过程充满了艰辛,为了使小车精确地实现预定轨迹,需要不断采用扩展性思维设计每一个模块,探索多种可行的方案和构思。作品完成后还需不断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专注、有耐力,而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生勇于挑战。通过参加大赛,锤炼了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这样的学生是企业未来产品高品质的制造者。而这种精益求精的理念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但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为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国家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
4.3从诚信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诚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个人发展甚至国家发展都至关重要。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凡事从诚信做起。古往今来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会为学生竖起最好的榜样。在与学生接触的点点滴滴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现在的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社会经验尚浅。为防止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后,被各种诱惑所迷惑,做出违法之事,老师在上课期间就要引用适当真实工程案例,从而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培养自觉守法的习惯,以达到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效果。
结语
课程思政就是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教书育人内涵贯穿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同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探究合理的教学方式,梳理、凝练教学内容,梳理课程每个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载体,在“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指引,引导价值追求,培养学生成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福芹,闫纪媛,邹玉静.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8):92-93+96.
[2]赵彦峻,赵国勇,葛文庆.机械工程学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190-191.
[3]宋晓明,蔡广新,付鑫涛,谷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04):62-63+94.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79
1机械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课程思想政治状况:机械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三大问题:(1)根据麦可思出版的《2019 年就业蓝皮书》,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就业率比例下降,机械工业的工资也不高。许多机械专业的学生考虑到机械行业的总体环境和较低薪水的缘故,在毕业后跳出机械行业。如何让机械专业学生改变主意,积极投身到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建设中来呢?(2)目前,机械专业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很少涉及理论知识背后的人员和行为。如何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且与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事迹、项目故事和国家政策取得更多联系呢?(3)目前中职学生具有新思路、新个性,他们抵制传统的教条思政教育。如何使这些具有新思想的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成为一大难题。教学内容和学业状况分析:该课程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对早期学习基础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困难。当学生听到老师对课程设计的要求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压力,尤其是那些没有学好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学生,会更加焦虑。因此,为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教师不仅应在课程设计之初就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思政教育,还应帮助学生摒弃“厌倦”“压力”“焦虑”的思想负担。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真正地打开心扉,愿意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完成设计,制图和手工写作任务,最终完成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
2机械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应在专业知识储备,机械操作熟练程度和技能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同时,还应具有高尚良好的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在培养人才方面,机械专业的学生侧重于研究工程学科,而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但是,其自身基础比较薄弱,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能力,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确定方向目标,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在思政理念下的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全方位地教育学生,培养人才。
目前,机械设计的基本教学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储备,却忽视了学生在精神层次的引导。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获得了机械专业知识点的储备,而忽视了学习的目的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程教育中,深入探索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因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了相关专业知识,而且在精神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注重对学生的意识和意志的培养,努力实现全方位地为祖国提供复合型人才。
3变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目标是以理论基础为框架,偏重于知识和技能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为目标,缺乏对学生理想信念等的德育教育,忽略了对职业道德能力的提高。
通过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具体的德育目标,以培养学生协作、创新、敬业、严谨、负责的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坚定中华传统美德,形成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课程具体的德育目标如下:(1)通过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格局,增强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和历史使命感;(2)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的实施,引导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发扬团队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3)通过课程设计环节的指导,塑造科学精神、辞海精神、工匠精神,逐渐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探索
4.1强化自身的育人观念,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其次应树立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和点滴的师生交往中。
第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可以按照以下几点进行设计:提出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设计师生互动方式;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问题的系统回忆巩固方案;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的方案;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探究的方案。
第二,探究合理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研讨和讲授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采用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通过参與,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另外,教师要跟踪学科发展,不断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阅读文献能力、交流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与探索意识的培养。
第三,梳理、凝练教学内容。教师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梳理课程核心教学知识,使教学内容尽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通过教学与教研、科研的结合,将教师教研科研成果充分融入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
4.2挖掘课程思政内涵,梳理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环节涉及课堂教学—实验—机构设计—机器设计等,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梳理该课程在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指引。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成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第一,课堂教学。在上课前,要进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思考。寻找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展示正能量;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每一门学科都是知识大厦的累积,也是无数科学家和工匠研究成果、探索过程、伟大人格的集中反映。如在讲授“活塞式内燃机”组成和原理时,要让学生懂得内燃机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无一与之匹敌的最重要的热能机械,而它的起源、发展史历经一个半世纪,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都是在前人无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展、总结、提高,不断革新,不断挑战的历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科史、人物史的丰厚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课程实验。实验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人们探索未知、评价理论科学性与真理性的基本途径,实验教学具有比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独特优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项目大致分以下几类:展示类、验证类、技能训练类、探索创新类和综合类等。针对各类不同项目,教师要通过有效组织,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踏实耐心、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鼓励学生通过个人创意、小组合作、团队竞争,发挥出个人潜能,并增强团队意识。
第三,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环节是对工科学生进行设计兴趣培养和设计能力锻炼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突出对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及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实际工程问题的设计与规划,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按照整体设计方案的类型进行分组,即一个设计对象,不同工况参数为一个团队,团队成员间可以讨论、协作;计算完成后要综合考虑工艺、装配、调整、润滑、密封等问题,总结评价设计是否合理、实用、经济、安全,培养学生的工程观;采取团队答辩方式,随机抽取学生问答、团队成员互相评价以便详细掌握学生独立完成情况、是否有抄袭等,从而自觉引入了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
第四,学科竞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对中职院校的迫切要求,也是中职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是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行之有效重要手段,也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以指導学生参加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例。竞赛内容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小车从功能分析、方案设计—加工制作—装配—调试—运行,过程充满了艰辛,为了使小车精确地实现预定轨迹,需要不断采用扩展性思维设计每一个模块,探索多种可行的方案和构思。作品完成后还需不断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专注、有耐力,而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生勇于挑战。通过参加大赛,锤炼了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这样的学生是企业未来产品高品质的制造者。而这种精益求精的理念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但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为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国家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
4.3从诚信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诚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个人发展甚至国家发展都至关重要。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凡事从诚信做起。古往今来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会为学生竖起最好的榜样。在与学生接触的点点滴滴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现在的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社会经验尚浅。为防止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后,被各种诱惑所迷惑,做出违法之事,老师在上课期间就要引用适当真实工程案例,从而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培养自觉守法的习惯,以达到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效果。
结语
课程思政就是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教书育人内涵贯穿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同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探究合理的教学方式,梳理、凝练教学内容,梳理课程每个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载体,在“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指引,引导价值追求,培养学生成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福芹,闫纪媛,邹玉静.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8):92-93+96.
[2]赵彦峻,赵国勇,葛文庆.机械工程学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190-191.
[3]宋晓明,蔡广新,付鑫涛,谷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04):62-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