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张海迪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英雄榜样,如果没有,就会自然造就出来。
  张海迪的出现与发现,是20世纪80年代青年进步的需要。
  1983年,张海迪28岁。
  她严重身残,下肢完全瘫痪。但是,在严酷的现实生活面前,她没有自悲,没有气馁。靠着自己的坚定信念,聪慧和毅力,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和德语。她随父母下放到农村,虽然不能参加劳动,却当起村里娃娃的教师。她还自读医书,广学医疗知识,不仅给自己治病,先后还为上万人次的乡亲扎针灸和治病等服务。这些连很多脑瓜子聪明,好胳膊好腿的年轻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张海迪做到了。她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信念和她神奇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很多青年把她当作激励自己进步和努力奋进的榜样。当时正值广大的青年“学雷锋,树新风”的年代,人们自然把张海迪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80年代的新雷锋”。开创团工作新局面的典型
  1978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恢复了团的工作。
  


  1982年12月20日至30日,召开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新中国红旗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精英,掌管了共青团的工作。在团的十一大当选的团中央第一书记是王兆国,常务书记是胡锦涛,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有刘延东、李海峰、克尤木·巴吾东、陈昊苏、何光(日韦),候补书记张宝顺。在这次团代会上,提出共青团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任务是:为着四化建设而英勇劳动,依照四化需要而勤奋学习,适应四化要求而开创新风。当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一届团中央新的领导班子寄予厚望。外电也报道:中国新兴红星在这一届团代表大会上升起。
  团代表大会一结束,新一届团中央领导班子就紧张地讨论“共青团工作如何开展新局面”的问题。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和主管团的宣传工作的常务书记胡锦涛,都和团中央宣传部门的同志商讨团的宣传教育工作如何先行的问题。当时认为,要继续在青年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在1983年3月“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开展以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学雷锋、学先锋”(当时讲“学雷锋,创三优”)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活动,其中“突破口”是要选择一个好的青年典型,作为青年看得见、学得到的好榜样。
  对青年进行循序渐进的正面教育,抓好先进典型影响带动青年,是共青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和基本方法。当时,团中失宣传部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团委发出通知,要求他们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理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在现有宣传和组织青年学习的先进典型中,选择适合在全国推出和宣传的青年典型。
  1983年1月7日至22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任团中央宣传部长的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各省、市、自治区团委都有一名书记或副书记参加会议。我利用会议空隙时间,分别找了各地团省委书记了解青年先进典型的情况。团山东省委副书记给我讲了张海迪的事迹,还告诉我新华社记者宋熙文同志为张海迪写过内参,为《人民日报》写过张海迪的报道。他讲的有两件事打动了我的心。一是张海迪的事迹在聊城一带传颂,她生病时,很多人守护着她,说她是“好人”“好闺女”;二是她被授予山东省“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后,在济南市给3000名大学生作了一场事迹报告,多次获学生们狂热的掌声,报告结束后,大学生层层围着她要她签名。这天晚上,我回到机关查阅了内参和《人民日报》上的报道,感到张海迪的事迹确实很感人。我想,“用奉献精神充实自己生活的人”张海迪,她的人生价值观可以成为青年学习的榜样,也能达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选择青年先进典型人物要符合时代特点,符合青年需求,符合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要求。
  于是,我向团中央书记处写了书面汇报,团山东省委也写了报告,团中央书记处讨论同意选择张海迪作为青年先进典型,向全国青年推出。全面进行了解考察
  团中央书记处确定把张海迪作为向全国青年推荐的典型之后,为了慎重起见,多次派人同团山东省委一道进行考察。
  首先派了《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记者去了解采访,为以后宣传报道作准备。他们考察回来反映很好,对张海迪作了充分的肯定。接着,在胡锦涛同志主持下,抽调了团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研究室和《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九位同志,由《中国青年报》丁钢同志带队,在团山东省委书记林廷生同志配合下,对张海迪的家庭、她本人的经历、群众的反映和有关地区党、团组织的意见,分别进行了解、考察和核实。后来,他们把考察的情况和省、地、县党委、团委的意见,向团中央书记处作了汇报。他们除了肯定张海迪事迹的真实性、主要特点和宣传上的意义以外,还反映了张海迪在“文革”时入团,由于处在动乱时期,入团手续不完备,团员档案材料找不到了。团中央主要领导对考察组的报告非常重视,坚持对张海迪的宣传一定要实事求是,对不同的意见和张海迪的入团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分清是非。于是,团中央第三次派了团中央书记何光(日韦)同志和我,再去山东考查一下。
  我们到达山东莘县后,何光(日韦)同志和我分别同县委领导班子成员交换了意见。大家对张海迪本人及其事迹没有不同的看法。对张海迪入团的问题,我找了当时张海迪在农村团支部的团员谈话,了解张海迪入团和参加团组织活动的情况,确认张海迪入团是无疑问的。入团的档案材料丢失了,要求当地团支部、团区委和团县委按照团章规定,重新填写和补上团员档案材料。我还到张海迪家,第一次见到张海迪和她的母亲毕江桥同志。
  张海迪披着一头长秀发,白净的脸上带着一副粗边的黑眼镜,眼镜里闪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显得文静秀气。那年张海迪28岁,看起来像20岁的小姑娘,从瘦弱身材上看不出她懂得那么多知识,做了那么多好事。因为生疏,张海迪见我示以微笑,没有讲话。她母亲热情地倒茶招呼我坐下。我问了张海迪一些话,她作了简单明了的回答,讲得很得体。从她的话里透出自信、坚毅和乐观。她告诉我,她在做力所能及的群众服务工作,继续不断地在学习,从事文学创作,正在翻译外国小说《海边的诊所》,快翻译完了。虽然我很了解她的经历,但是她所展示的弱势身体和强势作为,这种反差使我感到惊奇。
  从她坐的木造轮椅上,我知道了其中一个故事。上海下 放到安徽庐江县知青王佐良,是一位很有正义感和好学上进的青年。他看到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发表的《瘫痪姑娘玲玲(张海迪小名)的心像一团火》的报道后,立即心起仰慕之情。王佐良给张海迪写信,热情地表示要向他学习。两地书信往来,两个年轻人的友情与日俱增。几个月后,王佐良长途跋涉来到莘县,向海迪表示爱慕之心。海迪虽然喜欢这位年轻人,因为自己的原因,不能接受他的爱心。王佐良在海迪家住下来了,侍候海迪的生活,和海迪一道学习英语和德语,并亲手用杂木做了一副轮椅。王佐良的行动感动了张海迪一家人,同时用他的真诚赢得了海迪的芳心。这样,他们在1982年7月23日,签下了婚约。海迪来到了首都
  何光(日韦)同志和我从山东回到北京后,向团中央书记处写了书面报告,向团中央的主要领导作了口头汇报,并把山东省委、团省委和聊城地区、莘县党委、团委同意和支持团中央表彰宣传张海迪的意见,报告了团中央。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1983年3月5日,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20周年纪念日召开的全国青少年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座谈会上,表彰张海迪。
  张海迪的事迹,1981、1982年在山东、安徽等地报刊上宣传过,在山东、特别是聊城一带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能不能在全国推出,能不能被全国青年所接受,很多同志心中是没有底的。在胡锦涛同志主持讨论下,大家认为对张海迪应平稳地推出,实事求是地进行宣传,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表彰。而不是过去的做法,先表彰,后组织青年学习。
  1983年2月24日凌晨,张海迪乘济南开到北京的298次直快列车到达北京。团中央宣传部的同志把她接来,安排在中央团校万年青宾馆住下。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常务书记胡锦涛及其他几位书记,都来看望她。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安顿张海迪好好休息,并帮助她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
  张海迪一到北京,许多新闻单位都想采访,抢先发表新闻报道。2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张海迪自述文章《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2月5日,《工人日报》发表了张海迪事迹的报道,同时刊登了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赞扬张海迪的文章。因为中央安排了张海迪和首都新闻单位记者见面,所以当时我们一般不让记者抢先对她进行采访。 张海迪一面休息,一面用心地作好与首都新闻记者见面的准备。2月27日晚上,我问了张海迪的准备情况,并听了她大致的讲述内容,有些地方作了提示。我对她说,你就像同亲人对话那样放开说,讲事实要平实,讲想法要有哲理,这样容易使人家理解和接受。
  2月28日下午2时,在中央团校万年青宾馆小会议室,团中央召开了“首都新闻界听取张海迪事迹报告会”。那天我们只请了20多家中央和北京市的新闻单位,但实际上有不少新闻单位不请自到,包括上海、天津、广州等外地驻北京的一些新闻单位。会议室坐得满满的,有60多名记者到会。他们当中有的人是来采访的,有的人是来听听的,其中不少人不相信一个生活难以自理的身残人,能够为别人解除病痛之苦,没有进过学校读书的人,.能够从事写作、翻译外国著作。
  胡锦涛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他简要地介绍了张海迪的情况,说她是“80年代的新雷锋”,青年学习的榜样。然后,张海迪介绍自己的情况。她从5岁致残讲起,说自己如何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发奋学习文化,下乡为求生存而学医,给自己治病也给周围群众治病。她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奋斗使自己产生了新的生命价值”,“我用奉献精神充实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和人民一起快乐”。当她讲到生活的艰辛、痛苦折磨的时候,有的记者和她一起抹眼泪;当她讲到为群众做好事,受到群众关照和爱护的时候,有的记者和她一起欢笑。张海迪讲完后,分别给记者们唱中文、英文、日文三首歌曲。张海迪讲了一个小时,她的感人的经历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博得记者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会议还没有结束,就有不少记者涌上前去,有的要求约定时间进行采访,有的提出问题要张海迪回答,有的要她签名留念。
  晚上,很多记者没有离去,要瞅空采访张海迪。为了不影响张海迪的休息,团中央宣传部的同志把住宾馆的楼道口,限制采访的人数和时间。当时有位女记者,没有达到采访的目的,她见张海迪上卫生间,就连忙跟着进去,问张海迪几件事。这种“新闻战”,现在司空见惯,在当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轰动了首都新闻界
  首都新闻界听取张海迪事迹报告座谈会的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郭梅尼、徐家良写的《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这篇长篇通讯,感人至深,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报社先后收到全国各地读者来信8万多封。连日来,首都各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连篇累牍地宣传报道张海迪的事迹、活动消息和读者反应。宣传声势如此迅速和广泛的发展,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计划和设想。
  3月5日,张海迪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都各界纪念学习雷锋20周年大会。会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习仲勋、王震、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乔石、郝建秀等接见了张海迪。会上,胡乔木同志作了《做80年代的新雷锋》的报告,王兆国同志在会上讲了话。张海迪作为学雷锋的先进人物,坐在主席台上。
  3月7日,团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陈丕显、廖承志出席了会议。会上,团中央书记刘延东宣布了团中央命名表彰决定,王兆国同志讲了话。3月11日,在人民大会举行了张海迪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市和中央机关的共青团员8000人。会议由团北京市委书记贾春旺主持。
  这次报告大会,是团中央宣传表彰张海迪的最后一次活动了,此后就是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学习活动。因此,我对张海迪说,你要更加放开一点讲,就像同共青团员、青年朋友讲奋斗者故事一样讲自己的经历。那一天,张海迪自信从容,讲自己的经历娓娓动听。她把在自己病痛中所受到的煎熬,自学中的艰辛,为群众做好事中所得到的恩惠,奋斗中所获得的甜果,表达得淋漓尽致。共青团员们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在张海迪讲完之后,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有位南斯拉夫女留学生叫阿尔玛,那天也来听报告,坐在报告会的前排。她与数千名听众一样,听了张海迪报告后激动不已。她兴奋地跑上主席台和张海迪拥抱。对西方人来说,这是表达爱慕和热情的举动,但是在此时此刻,反映了在场的听众都想拥抱张海迪的愿望。当阿尔玛和 张海迪拥抱的时候,会场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阿尔玛与张海迪讲话,可是她还不能用汉语表达她的心意,于是,她用英语讲。张海迪立即用流利的英语回答,和她对话。会场上数千名共青团员为她们的热情友好,为张海迪能使用英语对话,再次被感动了,潮水般的掌声再次响了起来。
  随着掌声,会场的一些共青团员纷纷离开位子,走上主席台,团团把张海迪围住,同她交谈,和她握手,请她签名。这种场面,在人民大会堂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这次报告大会,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录像。电视台领导要求把录像压缩到20~30分钟,作专题播出。张海迪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像不断的流水,像一首优美动听歌曲,很难剪断和割开。台里领导不相信,亲自听听,听完后拍板,全部实况播出。3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向全国播放了张海迪报告会的全部录像。当晚收视的观众,达两亿多人次。张海迪生动而又给人启迪的报告,以及会场听众狂热的情绪,感染了全国的青年和人民群众。中央电视台应观众的要求,又几次重播了这次报告会的录像。
  在这种形势下,学习张海迪的热潮,很快地在全国兴起。团中央宣传部编撰的有关张海迪事迹的书籍《闪光的道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不到一个月,印发销售500多万册。《张海迪的日记》以及有关宣传张海迪的报告文学、诗歌等,都销售几十万、上百万册。当时,解放军总政治部为了纪念学习雷锋20周年活动,推出和宣传部队中的雷锋式的英雄一朱伯儒。他的英雄事迹和张海迪一样,感人肺腑。所以向张海迪、朱伯儒学习,成了当时“学雷锋、学先进,做80年代新青年”的主要内容。
  这时从中央到地方,各地报刊、电台、电视台,都在宣传张海迪、朱伯儒和其他雷锋式的先进典型。一些报纸记者,到处收集采访有关张海迪的新闻。这样,就出现一些杜撰不实和不严肃的宣传报道,开始出现宣传中的负面影响。天津的报纸发了张海迪爱情婚姻报道之后,引起青年的议论和不同看法。一天法新社记者找我,他先向我谈了法国青年恋爱婚姻的情况,接着问我中国青年的婚姻状况,我作了回答。这时他问:张海迪是身残的人,不能过正常人的夫妻生活,她结婚是合理的吗,人道的吗?他提的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我讲了中国人的婚姻价值观,还讲了中国历史上类似的婚姻的事例,我说爱情是很难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的。
  后来,张海迪也为婚姻问题而苦恼。她心情很矛盾,他想到自己所处的地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舆论,使她也曾想过是否解除与王佐良的婚姻关系。当时她的父母坚决表示反对。她父母对我说,海迪没有出名之前与王佐良很好的,现在出了名以后,要和人家分离了,按照中国人传统情感,是不能这样做的。我把这件事,向团中央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团中央领导同志说:这种事情应由他们自己作决定。他们结婚成了事实,两人又情投意合,应该排除外界的影响,自己心平气和地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今后我们在宣传上,就回避这个问题。
  后来我听说,张海迪的家庭很和睦幸福。
其他文献
一个女科学家用了整整1 0年的时间进入被称作“死亡之海”的罗布泊,为国家找到潜在价值5000余亿元的世界上最大的硫酸盐型卤水钾盐矿床。王弭力,1941年出生,曾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的女科学家,第一个进入罗布泊的女性。  2004年,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兼中国地质调查局长寿嘉华带队前往罗布泊。她此行还有一个身份:国家科技奖励评审领导小组委员会委员,为考察论证王弭力教授关于“钾盐”的重大发现。在充满
期刊
昔日的三亚,是海南岛一个小镇,典型的小渔村,老少边陲地区,经过20年的发展,它被打造成为南国窗口城市之一;  如今的三亚,亮丽,时尚,“阳光响叮当”,“永远的热带天堂”、“美丽三亚,浪漫天涯”成为这座新秀城市的标志性名片;  未来的三亚,被视为最适合居住、旅游、度假的人间天堂之一。  作为这座美丽城市的大管家,市长陆志远又有着怎样的心得与体会?    今天,海南,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三亚,
期刊
他旅美学习、工作多年,却始终心系祖国的碧水蓝天。他在美国发起成立了“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奔走于中美之间,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倾注心血。“环保是中国目前迫切需要的,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做这份工作。”正是这种责任的驱使,使他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程师和技术咨询职业,成为一位专职的环保倡导者。    建议成立环境管理委员会,提出环保部门垂直管理    今年3月,作为27位海外侨胞代表之一应邀列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
期刊
在改革开放之初,她与父亲捷足先登在中国大陆创办“001”号合资企业。今天,这位当年“天字第一号”的女主人这样说:“我的个人生活没什么好谈的,每天就是起床,吃饭,做事,做完事睡觉。”其实,生活上属于内向型的“空中飞人”伍淑清女士,在工作上的性格却属于外向型。    东奔西跑掬心智,在西部大开发中甘当“红娘”,让中国西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西部,矢志推进“走出去”战略    北京人民大会堂,政协十
期刊
纸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最传统的行业造就最富有的女性,她获得桂冠是对今年百富榜最佳的注释。  1985年在香港开始废纸回收贸易,1990年前往美国建立美国中南有限公司,10年后成为美国废纸回收大王。1995年在广东东莞投资1.1亿美元成立玖龙纸业生产牛卡纸,现拥有东莞、江苏太仓两个公司。  10年前,她想做全美废纸回收出口大王,这一愿望很快实现;10年后,她又有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在中国实现
期刊
她集立法局、行政局、市政局和区议会议员于一身,是香港唯一的“四料议员”:律师、经商、从政,她的经历一直被人形容为“传奇”。  1983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讨论;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1996年当选临时立法会议员……整个香港回归过程,她均参与其中。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正式开始实施,她一直是推动
期刊
从1955年到1989年,他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气象事业。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他与同伴一起,挖冻土、吃生米饭、盖冻被子,爬行着去观测气象、记录数据,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建立了一个个气象站,填补了中国西部地区气象观测预报的空白,为我国的气象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半工半读,从一位小船工成为五代石匠家族
期刊
昭通,古称“朱提”、“乌蒙”,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作为中原文化入滇和“南丝绸之路”的冲要,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中共中央在昭通威信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十五”时期,昭通始终唱响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主旋律,随处可感受到喜人巨变。为提速昭通的发展,2004年8月下旬,云南
期刊
按:新中国外交史上,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一度是一段极为特殊的关系。造成这种“特殊”自然有当时国际风云变幻及国内政治形势等多方面原因所决定,但由于这段特殊关系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以至每个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对此记忆犹深。新华社驻地拉那(阿尔巴尼亚首都)前首席记者王洪起先生,曾先后在阿工作达20余年,亲身见证并亲历了中阿关系演变的前前后后,采访并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应本刊之约,写成专
期刊
1947年3月27日,在山东省临沂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应战争需要,华东野战军临时组建了一个汽车修理厂,这就是最早的南汽。60载斗转星移,战争,创业,大跃进,改革,重组,合资,海外竞购,南汽的每一步几乎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所幸每一次都能穿过历史的迷雾,于荆棘丛生的前行路上觅得生机,随着中国经几十年“韬光养晦”而终于实现“和平崛起”,南汽也已从一个“一担挑”工厂成长为资产上百亿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