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现状,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大多数老师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阅读教学上,而作文教学,则支离破碎,似乎只在学生写作文时才加以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似乎仍走着高耗低效的路。我认为,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为抓手,在阅读课上,注重“由赏到仿”;在习作课上,做到“一课一得”;在课外,做到“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乃至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由赏到仿,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今,在阅读教学课堂中,许多老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面对一篇课文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字词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针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针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固然不错,但对课标中提出的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等作文方面的要求却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语文阅读教学同作文教学隔裂或联系不紧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就如同一艘航空母舰,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多项任务。在引导学生了解,欣赏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有目标地仿写,应该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高效途径之一。对于文本中好的句段,或选材精当、立意深远、结构明晰、表达优美的特点,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
二.一课一得,强化作文片断训练
除了通过仿写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外,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一些写作的基础知识,学会一些常用的写作手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理性思考。为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主要是采取“一课一得”的作文片断教学方式。即每节习作指导课选定一个习作知识点进行教学。如人物的外貌描写,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写好外貌描写,并进行相应的片断训练,欣赏名家名篇中精彩的外貌描写。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有序、有法,还要做到由浅入深。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为例,从大的方面,我们除了可确立如何选材、立意,如何布局谋篇使文章条清晰的训练点外,在表达方面还可以确立如语言、动作、外貌、语言、心理、描写等训练点。同时,由于小学里学生已经有了写此类记叙文的相应的基础,我们在教学时,还应了解学情,把握训练的重点、难点。同样以外貌描写为例,在小学里,学生应该掌握了在外貌描写时的这些知识点,如:有顺序,如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主要到次要等;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那么,同样是外貌描写的训练,我们可以在七年级确立“如何使外貌描写的语言生动”的训练目标,让学生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或通过加修饰语的方式来写好人物的外貌描写。在八年级,我们可以确立“如何让外貌描写更好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训练点。
三.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广泛积累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不二法宝,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读,如何写。当前有许多学生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但作文水平仍不大理想,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我们没有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或读写结合流于形式。
多读。我们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读。我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读名著,一方面引导学生读名篇、报刊杂志等“杂”书。在读名著时,我不仅布置相应的篇目,还在自己与学生同步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写读后感,组织读书交流会等形式进行检查。在读“杂”书方面,我则通过让学生推荐好段名篇的方式,加以督促。
多写。在做读书笔记方面,我觉得可能根据学段的特点,在写读书笔记方面也应有所区别。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多方面语文能力相互促进的结果,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想,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能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抓手,来组织学生的语文学习,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谢伟民,教师,现居江苏丹阳。
一.由赏到仿,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今,在阅读教学课堂中,许多老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面对一篇课文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字词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针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针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固然不错,但对课标中提出的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等作文方面的要求却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语文阅读教学同作文教学隔裂或联系不紧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就如同一艘航空母舰,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多项任务。在引导学生了解,欣赏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有目标地仿写,应该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高效途径之一。对于文本中好的句段,或选材精当、立意深远、结构明晰、表达优美的特点,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
二.一课一得,强化作文片断训练
除了通过仿写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外,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一些写作的基础知识,学会一些常用的写作手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理性思考。为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主要是采取“一课一得”的作文片断教学方式。即每节习作指导课选定一个习作知识点进行教学。如人物的外貌描写,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写好外貌描写,并进行相应的片断训练,欣赏名家名篇中精彩的外貌描写。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有序、有法,还要做到由浅入深。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为例,从大的方面,我们除了可确立如何选材、立意,如何布局谋篇使文章条清晰的训练点外,在表达方面还可以确立如语言、动作、外貌、语言、心理、描写等训练点。同时,由于小学里学生已经有了写此类记叙文的相应的基础,我们在教学时,还应了解学情,把握训练的重点、难点。同样以外貌描写为例,在小学里,学生应该掌握了在外貌描写时的这些知识点,如:有顺序,如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主要到次要等;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那么,同样是外貌描写的训练,我们可以在七年级确立“如何使外貌描写的语言生动”的训练目标,让学生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或通过加修饰语的方式来写好人物的外貌描写。在八年级,我们可以确立“如何让外貌描写更好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训练点。
三.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广泛积累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不二法宝,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读,如何写。当前有许多学生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但作文水平仍不大理想,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我们没有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或读写结合流于形式。
多读。我们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读。我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读名著,一方面引导学生读名篇、报刊杂志等“杂”书。在读名著时,我不仅布置相应的篇目,还在自己与学生同步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写读后感,组织读书交流会等形式进行检查。在读“杂”书方面,我则通过让学生推荐好段名篇的方式,加以督促。
多写。在做读书笔记方面,我觉得可能根据学段的特点,在写读书笔记方面也应有所区别。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多方面语文能力相互促进的结果,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想,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能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抓手,来组织学生的语文学习,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谢伟民,教师,现居江苏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