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园知春 东床识琴 Apple的园林下午茶之怡园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怡园为清代晚期光绪年间所建,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吸收了诸园所长,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室等。全园面积约9亩,以复廊划为东、西两部。入园即为东部,以庭院、建筑为主。循曲廊南行折向西北,至四时潇洒亭,廊由此分为二路:西行经玉虹亭、石舫、锁绿轩,出复廊北端小院洞门,达西部北端石山。南下至坡仙琴馆、拜石轩。后者为东部主要建筑,以北院立有湖石奇峰而命名;又因南院植竹、柏、山茶,严冬不凋,故又称岁寒草庐。再西行由复廊南端可进入西部。西部以东西向的水池为中心。池南有鸳鸯厅,北称藕香榭,又名荷花厅;南称锄月轩,又名梅花厅;盛夏可自平台赏荷观鱼,严冬经暖阁寻梅望雪。池北岸假山以湖石砌为石屏、磴道、花台等,又建有金粟、小沧浪二亭。山西端渐高,下构石洞,上有小亭,玲珑精巧。池西尽处有装修华丽的旱船画舫斋。再西为湛露堂、过面壁亭和小馆碧梧栖凤,可回至鸳鸯厅。怡园位于人民路43号,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九年,耗银20万两建成此园,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园。怡园现有面积6270平方米,占地不大,但能吸取各园之长,巧置山水,自成一格。园布局以复廊为界隔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东部以建筑为主,庭院中置湖石、植花木,西部水池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建筑。在造园艺术上,怡园能博采诸园景物,如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旱船拟拙政园。布局自然,亭榭廊舫小巧雅致,山池花木疏朗宜人,堪称园中精品。西部,以拙政中园为蓝本,北掘地为池,池南园中心位置是藕鱼榭主体建筑。西北部叠石参照环秀山庄,狮安丘壑、磴道奇曲、洞窟诡异。建筑有“碧梧栖凤馆”、“画舫斋”、“牡丹厅”、“面壁亭”、“小沧浪”、“螺髻亭”、“金粟亭”诸人文景观,特别是嵌入长廊墙体的书条石书法艺术成为苏州诸园之冠。
  怡园由顾文彬第三子顾承主持营造,画家任阜长、顾芸、王云、范印泉,程庭鹭参与筹划设计,园中一石一亭均先拟出稿本,待与顾文彬商榷后方定。园成之后,江南名士多来雅集,名盛一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顾承之子顾鹤逸与吴大、陆廉夫、郑文焯、吴昌硕等创怡园画集于园中。1919年仲秋,怡园园主为弘扬琴文化,与琴家叶璋伯、吴浸阳、吴兰荪等人,特邀上海、扬州、重庆、湖南等地琴人30余人,相聚怡园举行琴会,会后,李子昭作《怡园琴会图》长卷,吴昌硕作《怡园琴会记》长题以志其盛。顾麟士在《怡园琴会图》上题诗纪念,有“月明夜静当无事,来听玉涧流泉琴”之句,一时传为佳话。整个活动在中国近代琴学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自此,“怡园琴会”便成为琴友相聚的固定活动。1935年,琴家在怡园雅集,为大兴琴学,弘扬交流,琴家倡议成立“今虞琴社”。
  惊蛰后,万物复苏。早春的怡园已初现春意。《诗经·关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鹿鸣》中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见,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琴已经流行。后来,由于孔子的提倡,文人中弹琴的风气很盛,并逐渐形成古代文人必须具备“琴、棋、书、画”修养的传统。孔子在提倡琴乐之初就教导说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人与乐合一共同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在孔子的时代,琴乐还不仅仅是后世的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声,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气象就蕴涵在其中,人们膜拜它,赋予它关于道德的信仰。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随着人民生活,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借助琴来表达爱慕之心;嵇康面临死亡,还操琴一曲《广陵散》;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沉着悠闲的琴音,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以及陶渊明弹无弦琴的故事等,都为干古传颂。
  裴金宝:
  怡园是国内唯一跟古琴有密切关系的古典园林,它有专用的琴馆,琴室。馆者即藏,室者即弹。因此坡仙琴馆是为藏琴而建,石听琴室是为弹琴而建。石听琴室的屋顶有船篷式杉木天满,天满为木板顺纹铺饰,圆弧呈南北走向。如此构筑,从音响学原理来分析,弧面顺纹铺木之屋顶,对声音的快速传递及扩音共振有良好的效果。再看东西之壁,铺有与天满木板方向一致的全满式杉木夹板墙,解决了砖墙声音反射产生的回音干扰。琴室南北各安有长窗五对,此窗特长,窗头直至屋檐,窗脚离地二尺。此作当是考虑春夏秋三季开窗面南操琴的需要而设。琴室之北,一条回廊逶迤而过,室外有山石荷莲小院,弹琴后景静雅。古人弹琴很讲究回应,因为古琴声乃天地宇宙之颤音,是君子修为的艺术方式。不为表演,为情操的高洁。
  吴光同:
  1919年第一次“怡园琴会”,我的祖父吴兰荪参与其中。这次盛会是古琴艺术进入现代的标志,当今几乎所有琴家的师承都与怡园相关。同时祖父也是“今虞琴社”与“今虞琴刊”的创始人之一。从这次的怡园琴会雅集开始,江南一带的琴文化开始繁荣。
  吴从容:
  去年6月我在上海策划过一场琴展与琴会,我将名字定为“琴古·琴今·琴往”。我认为古琴应该将古字去掉,琴就是琴。为什么到现代要称作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箫、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但就是琴改名了,名字成了古琴。在艺术上它应该是跟西方的钢琴处于相同的级别。正如裴老师所言琴音是宇宙的颤音,是古人发现了这种声音,琴的来源虽无从稽考,不过上古时期汉文明之初的各个氏族领袖都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伏羲造琴、神农造琴、唐尧造琴、黄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传说,但无考古支持和证实,应为附会之说。
  APPLE:   古琴在我看来是一件能跟自然与自我沟通的精神乐器,自古以来与古琴相关的诗词都很美,古琴不只是弹奏旋律的乐器,它创造出来一种意境,一种中国哲学的空旷与淡泊。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似乎古琴都是跟山水天地融合在一起的,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更是超脱尘世的追求。那么对于初识古琴者应该怎样来欣赏?
  裴金宝:
  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还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而操琴者更是需要对自我有很高的要求,要对古琴尊重,见琴如见故人。我认为古琴应该是师承的,琴有琴气,这气就是一种祖先传承下来的精神。是一种道。
  吴从容:
  因此在音乐学院里面科班出身的就缺少了这份琴气,我知道以前古人抚琴是出自自身的修行的—种,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对于古琴的认知是有偏差的,古琴不是可以像西方钢琴那样演奏,有恢宏的气势。适合在剧院里面营造氛围。古琴是孤独的,是需要有其他的艺术修养来配合的一种乐器。我不知将来的古琴会发展成怎样,但是我知道现在很多的学习古琴者是不对的。我同意裴老师所说的要师承,有些乐器就是在象牙塔里,喜欢中国传统艺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不应该是闹哄哄的跟随。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正视古琴,首先应该从儿童开始,培养他们的审美认知,为什么都要去学钢琴?西乐是外的,中乐是内的,就跟中医一样。是治本的。
  APPLE: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因此,操琴的人对古琴的寄情不同也就慢慢形成了各种流派。
  裴金宝:
  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师承的琴家的风格也是各有特点而不尽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琴乐是人心灵的外在体现。不同琴家,对于琴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受其天资、性格、个人修养、思想境界、心理状态的影响。随着理解的不同,流露于指下,则神韵各异,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各种流派中首推是四川之川派与江苏之熟派,也就是虞山派。创始人是严征,风格为清微淡远,中正广和。
  吴光同: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古琴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回过头来看吴门琴派的历史就跟怡园密不可分,自1919年第一次怡园琴会之后,1935年第二次怡园琴会则孕育了第一个全国古琴社团“今虞琴社”,次年正式在苏州成立。随后的吴门琴社一直延续着怡园琴会。直至今日,怡园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上午在坡仙琴馆都有琴会。这也成为了苏州怡园区别于其他园林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诗经·鹿鸣》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须将外在环境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作为“圣人之躯”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在中国众多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类的教化作用。儒家提倡的音乐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效果。即“琴者,禁也”。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李白有诗写道“大音曲自成,但奏无弦琴”。
其他文献
《财富堂》:江宏老师,你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还没有出山的卧龙先生,一个整天看书、写诗、画画、饮酒这样散淡之人。你是不是每天要画画的?  江宏:放在十年前,我确实是天天要画的,很卖力,在画案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元气充沛,毫无倦意。这几年嘛,一方面是年岁上去了,另一方面是喜欢画画想想,在走笔中调整自己的笔墨和心态。但有时要创作一组画,还是能够一气呵成的。  《财富堂》:你是不是经常去外地写生
期刊
好斗、暴力、健壮、阳刚、勇猛,曾经是西方历史上男性气概的代名词。无论是原始部落还是中世纪的统治者都把武力、侵略性奉为最重要的男性气质。因为在天下大乱的中古时期,只有依靠战士的勇猛与彪悍才能维护一个地区的安全,只有依靠战士的善战与无畏才能侵略别的城邦,才能征服新大陆。在欧洲中古时期,集暴力、勇猛、侵略性于一身的骑士,由此成为全民最佳男性偶像。骑士作为勇武、忠诚与浪漫的偶像化身,出现在无数少女的春梦中
期刊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铺辛路14号的“大咖啡馆”地下,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然后,在电影诞生的这一百二十年里,全球平均每年会举办大大小小400多个电影节,杂糅工业、艺术、文化和商业等领域,构成一个以新理念为主导的多元化电影盛宴。而在中国,北京、上海、香港也因为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区位优势,在电影节这个全球饕餮盛宴中各放异彩。中国电影,仿佛已经站起来了。  对观众来说
期刊
TIPS 和式空间与禅意  禅宗发源于中国,13世纪传人日本,立刻受到热衷,转而演变为生活里的主流文化,中国本土倒逐渐失落了这个传统。  推崇原始形态的和式空间,以竹、藤、麻等天然材料为主,不动声色地细腻处理,表现出材料的本来面目,独特肌理为室内带来生机,牵动人们怀旧怀乡的情思。散发着稻草香味的榻榻米,营造出朦胧氛围的半透明樟子纸,以及线条简洁沉静的家具陈设,和式空间从不推崇豪华奢侈、金碧辉煌,一
期刊
Florian Leonhard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制作和修复大师,更是最顶尖古董名琴鉴定专家之一。他对小提琴情有独钟,30余年来,这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彼此面对面开始访谈时,一个高雅精致却充满活力的中年人,仍以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激情,把作为听众的我们一一打动。  小提琴,一个熟悉而又抽象的音乐体。它在你的心中会唤起怎样的涟漪?高雅的外形,缜密的工艺,还是无童子功断不可驾驭的演
期刊
2015年的3月注定是一个艺术月,中国年还没有过完,周边的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地计划起3月究竟是去纽约还是香港?纽约有安思远藏品拍卖会,香港有一年一度的巴塞尔当代艺术盛会,无论你是真藏家还是打酱油的,谁也不想错过这场“艺术庙会”。于是喜欢古玩的都去了纽约,喜欢当代的都去了香港。但是朝圣的心情是一样的。  2013年巴塞尔艺术展正式收购了原来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HONGKONG),后正式命名为香港
期刊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相传这名著名的谚语最早出自罗马皇帝尤里安之口,它让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也会时进提及“罗马”。占罗马原本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为加强其统治,共筑造8万公里的硬面道路,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当时从意大利S半岛甚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
期刊
“呼吁男女平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长久以来各个领域的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战斗。而在艺术圈,每个时期不断涌现的女权艺术家们也都通过独创的作品宣扬着自己的立场,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个貌似永恒的问题,在她们的眼中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四月正值春花烂漫时,不妨让我们放松地聊聊这个话题。  近日,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的一对夫妇档摄影师Thad和Sarah在网络上曝出了一组创意照
期刊
郎世宁,可算是一座桥梁。如果没有郎世宁,也许中国人了解西洋油画的时间,将推迟一个世纪甚至更漫长的岁月。可中西交流不会因个人因素而断绝。  然而,正因为年代颇久远,造成了如今收藏市场之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圆行乐图》瓷板画流行于市。真的还是假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藏此瓷板画者。  难道,他真的是大隐隐于市的超级藏家,他真的是一位不为人知的大佬?  “我有一个朋友,拥有郎世宁绘制的《雍正十二月圆
期刊
“巴洛克”这个词,似乎有些不明觉厉,给大家的感觉就是遥远而神秘,事实上我们生活当中许多熟悉而美妙的旋律都出自巴洛克时期的经典室内乐作品。  我们还是先来“百科”一下。“巴洛克时期”一般指1600-1750年之间,巴洛克(Baroque)一词意为不规则的珍珠,是文艺复兴后的一种艺术风格,在绘画、建筑、雕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体现。作为音乐史上一个时期,巴洛克音乐有其总的音乐风格,但由于欧洲各国政治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