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而言,助跑技术与节奏水平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一个关键问题,助跑节奏合理,步长适宜,踏板准确,就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潜能;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对青少年运动员跳远助跑节奏训练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进而探析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为准确的踏板和快速有力的起跳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跳远助跑节奏 助跑训练
1 前言
青少年时期加强培养运动员正确的助跑技术与稳定的助跑节奏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他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掌握正确的起跳技术。另外,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占优势,身体在结构和技能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具备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与节奏的良好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青少年这一优势,不失时机的抓好速度、节奏训练、打好基础,这对将来的训练和创造优异成绩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青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方法
2.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跳远助跑节奏的因素
3.1.1 助跑的起动方式
助跑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静止状态开始,一般采用两腿微曲、两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两腿前后分立的“站立式”起动方式。另一种是走几步或走跳步结合踩上第一标志点,行进间开始的起动。。
3.1 .2 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速,一种是逐渐加速。积极加速方式是从助跑一开始就跑的很积极。步频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种加速方式能较早的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逐渐加速方式一般是在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这种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比较均匀平稳。
3.1.3 助跑的距离和步数
跳远助跑距离的长短,应以保证助跑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依据一般来说,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加速方式是决定助跑距离长短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讲,30米和100米站立式起跑的成绩,可作为确定运动员助跑距离和步数的参考指标(见表1)。
4 助跑节奏的练习的几种方法
4.1根据青少年运动员本人的特点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助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反复做30-40米的起动加速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一经确定就不容易改变,形成一种动力定型的概念。
4.2 培养运动员的节奏能力的练习
4.2.1 徒手培养运动员节奏能力练习
(1)利用语言强化训练法,运动员直跑进时,教练可用“嗒—嗒—塔…”声响,或喊数的方法加深运动员对节奏能力的练习。
(2)采用击掌法,加深运动员对节奏能力的练习。
(3)运动员自数起跳脚落点的步数,加深对节奏能力的练习。
(4)让运动员多采用前20米高抬腿大步幅,后20米逐渐过渡快步频的节奏训练。
(5)练习助跑节奏时,要反复强调助跑的节奏。
4.2.2 利用器械培养运动员的专项节奏能力练习
(1)将全程助跑的每一步距离测量出来,然后在每一步之间设立标记,并在有标记的情况下,反复强化肌肉感觉,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
(2)在练习过程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步频,可将助跑标记的间距缩短,为了增加步长,也可以将标记的间距加长。
(3) 利用跨栏跑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及步幅和步频感,栏高以中、低栏为宜,栏距根据运动员的水平而定。
(4)利用短木块定点的节奏跑,发展运动员快步频节奏的能力。
(5)用实心球定点的节奏跑,发展运动员高抬大腿,掌握节奏的能力。
(6)利用实心球和短木块结合的定点节奏跑,发展运动员由慢到快的节奏能力。
(7) 在3 °--- 5°的坡度进行30---40米的下坡跑或助跑起跳练习,在顺风的情况下,利用向前的惯性或借助于顺风的推动力练习起跳,来提高运动员的快节奏能力。
(8)利用带起跳板的器械的半程助跑,进行最后助跑段的节奏接起跳练习。
4. 2.3 全程助跑练习
(1)跑道上的全程助跑练习,并用记时的方法,使运动员掌握好节奏。
(2)在跳远助跑道上,将起跳板用物品遮盖,然后让学生按记忆中的加速跑节奏进行助跑,跑进沙坑,不起跳。反复多次,建立空间节奏感。
(3)跑道上的平衡助跑节奏练习接起跳。
(4)全程助跑练习。
5 结论
5. 1 助跑的起动方式分为“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加速方式分为“积极加速”和“逐渐加速”两种。
5.2 助跑的距离和步数可以以30米和100米站立式起跑的成绩作为参考依据;助跑的距离大多以30-40米,步数大多以18-24步;因此在平时的训练时多做30-40米的全力加速跑。
5.3 提出助跑节奏的训练方法分为徒手的和利用器械的两种;要根据运动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陆.三固定训练法与提高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准确性的探索.[J]南京体育学报.2013(2)
[2]李鸿江.《跳远----田径教学训练实习丛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4月
[3]李龙红.青少年跳远训练中如何培养正确的助跑节奏.[J]少年体育训练.2015(4)
【关键词】跳远助跑节奏 助跑训练
1 前言
青少年时期加强培养运动员正确的助跑技术与稳定的助跑节奏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他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掌握正确的起跳技术。另外,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占优势,身体在结构和技能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具备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与节奏的良好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青少年这一优势,不失时机的抓好速度、节奏训练、打好基础,这对将来的训练和创造优异成绩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青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方法
2.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跳远助跑节奏的因素
3.1.1 助跑的起动方式
助跑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静止状态开始,一般采用两腿微曲、两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两腿前后分立的“站立式”起动方式。另一种是走几步或走跳步结合踩上第一标志点,行进间开始的起动。。
3.1 .2 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速,一种是逐渐加速。积极加速方式是从助跑一开始就跑的很积极。步频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种加速方式能较早的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逐渐加速方式一般是在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这种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比较均匀平稳。
3.1.3 助跑的距离和步数
跳远助跑距离的长短,应以保证助跑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依据一般来说,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加速方式是决定助跑距离长短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讲,30米和100米站立式起跑的成绩,可作为确定运动员助跑距离和步数的参考指标(见表1)。
4 助跑节奏的练习的几种方法
4.1根据青少年运动员本人的特点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助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反复做30-40米的起动加速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一经确定就不容易改变,形成一种动力定型的概念。
4.2 培养运动员的节奏能力的练习
4.2.1 徒手培养运动员节奏能力练习
(1)利用语言强化训练法,运动员直跑进时,教练可用“嗒—嗒—塔…”声响,或喊数的方法加深运动员对节奏能力的练习。
(2)采用击掌法,加深运动员对节奏能力的练习。
(3)运动员自数起跳脚落点的步数,加深对节奏能力的练习。
(4)让运动员多采用前20米高抬腿大步幅,后20米逐渐过渡快步频的节奏训练。
(5)练习助跑节奏时,要反复强调助跑的节奏。
4.2.2 利用器械培养运动员的专项节奏能力练习
(1)将全程助跑的每一步距离测量出来,然后在每一步之间设立标记,并在有标记的情况下,反复强化肌肉感觉,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
(2)在练习过程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步频,可将助跑标记的间距缩短,为了增加步长,也可以将标记的间距加长。
(3) 利用跨栏跑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及步幅和步频感,栏高以中、低栏为宜,栏距根据运动员的水平而定。
(4)利用短木块定点的节奏跑,发展运动员快步频节奏的能力。
(5)用实心球定点的节奏跑,发展运动员高抬大腿,掌握节奏的能力。
(6)利用实心球和短木块结合的定点节奏跑,发展运动员由慢到快的节奏能力。
(7) 在3 °--- 5°的坡度进行30---40米的下坡跑或助跑起跳练习,在顺风的情况下,利用向前的惯性或借助于顺风的推动力练习起跳,来提高运动员的快节奏能力。
(8)利用带起跳板的器械的半程助跑,进行最后助跑段的节奏接起跳练习。
4. 2.3 全程助跑练习
(1)跑道上的全程助跑练习,并用记时的方法,使运动员掌握好节奏。
(2)在跳远助跑道上,将起跳板用物品遮盖,然后让学生按记忆中的加速跑节奏进行助跑,跑进沙坑,不起跳。反复多次,建立空间节奏感。
(3)跑道上的平衡助跑节奏练习接起跳。
(4)全程助跑练习。
5 结论
5. 1 助跑的起动方式分为“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加速方式分为“积极加速”和“逐渐加速”两种。
5.2 助跑的距离和步数可以以30米和100米站立式起跑的成绩作为参考依据;助跑的距离大多以30-40米,步数大多以18-24步;因此在平时的训练时多做30-40米的全力加速跑。
5.3 提出助跑节奏的训练方法分为徒手的和利用器械的两种;要根据运动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陆.三固定训练法与提高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准确性的探索.[J]南京体育学报.2013(2)
[2]李鸿江.《跳远----田径教学训练实习丛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4月
[3]李龙红.青少年跳远训练中如何培养正确的助跑节奏.[J]少年体育训练.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