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你今天怎么样?”
B:“not bad,你怎么样?”
A:“我很好。你喝茶还是咖啡?”
B:“我喝咖啡。”
A:“我要喝中国茶。”
这看似汉语口语练习的对话,其实是Colin教授与我每周例会开始的日常。这里面的A是Colin教授,B是我。转眼间这样的对话已经发生了两年。
Colin Clark,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院长,会计学教授,长期活跃在会计行业,曾担任澳洲会计师公会副会长,因其对于澳大利亚会计师工会的卓越贡献,2003年被授予JO米勒奖章。这是我在2014年底第一次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接待Colin教授来访时,提前在网上做的功课。心里暗暗庆幸自己也是会计专业,能找到些共同语言,然而一见面,他就用中文和我问好,瞬间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在孔子学院筹办的过程中,我慢慢了解到,Colin教授从1990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澳大利亚最早参与中澳跨国教育合作项目的先驱,他早在1999年即与辽宁大学合作创办亚澳商学院,走过18个年头,该项目已成为跨国教育项目长期成功的典范。他还从2011年开始到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坚持不懈的进行汉语学习,即使本职工作繁忙,同时还有很多社会兼职,他身体力行地鼓励、引导周围的同事和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作为孔子学院的学生,他积极支持推动自己所在大学申办孔子学院了。他对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尊重体现在工作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孔子学院的会议和活动,他都会特别戴上他最喜爱的中国书法印花领带。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申请合办的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在2015年10月获批。彼时,我还没有真正和他一起工作,不甚明了他当时的心情。后来在一次大洋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上,他见到西澳大学的储献华院长时,悄悄和我说:“当年在新闻中得知西澳大学成立了澳大利亚第一所孔子学院,我就特别希望能够在维多利亚大学也成立一所孔子学院,现在夙愿得偿,能够参与创立一所孔子学院,并担任首任外方院长我荣幸之至。”
后来,我报名参加了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选拔。我自己是商务相关专业,我在这个孔院筹办中参与很多,这些是我申请中方院长岗位的部分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Colin教授对于孔子学院有着高度认知。2015年8月,我作为中方合作院校代表到墨尔本帮助Colin教授带领的团队到学校层面汇报孔子学院筹办相关事宜。当时维多利亚大学内部很多人并不知道也不了解孔子学院,Colin教授在和所有的学校高层以及兄弟学院院长介绍孔子学院时的第一句话即是:孔子学院是一个全球网络。我一直相信: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方向和落实的力度。能与对孔院有全面深度认识的人合作,让我对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的创立和发展充满信心。
2017年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组织的“创新创业青年领袖中国行”项目中一名成员ManaKashuk是从加拿大到维多利亚大学留学的MBA学生,她创造性的艺术与慈善跨界连接的社会公益创业项目“美创”在众多申请人中脱颖而出,为她赢得了新汉学计划“创新创业青年领袖中国行”的资格。在中国行程中参加了上海国际社群节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美创”获得最优创业人气奖,得到伦敦发展规划署的高度认可和投资意向。一个加拿大青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在中国参加创业大赛,并得到英国投资人的青睐。这个故事完美印证了Colin教授对于孔子学院的认知,孔子学院不仅仅联通澳大利亚与中国,同时联通以中国为枢纽的世界各地同心同德的朋友。
从孔院成立之初,Colin教授即从战略、财务、人事管理等各方面全力推进孔院融入维多利亚大学、特别是商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体系,探索总部提出的孔子学院内涵特色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之路,致力于孔院的商务特色建设。短短两年完成四门本科和研究生中国商务学分必修课和中国语言文化七门非学分课建设,实现孔院财务人事管理全方位嵌入大学整体管理体系。
在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的成立协议签订伊始,Colin教授就为孔院申请设立“中国商务”学分课程,他说孔院要可持续良性发展,融入大学学分教育体系是关键且必要的一环。他连续两年亲自参与准备材料、评审,目前孔院提供四门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和硕士的中国商务、贸易与经济相关必修课。同时按照商学院所有研究中心的管理模式聘任汉办教师和志愿者为维多利亚大学兼职老师;认真履行孔子学院双院长制,做到财务透明公开;通过学校高层管理会议、商学院例会、商学院早午茶活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活动帮助我和中方老师融入维多利亚大学。
为了让孔院在商务特色建设上更好的融入当地商界,他充分利用自己多年在澳大利亚会计、金融、管理领域的人脉和资源,为孔院拓展和工业界的交流与互动,使孔院在定制化中国商务及文化培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为当地企业、律师事务所、中国驻澳企业、政府部门提供培训业务。
Colin教授積极推动孔院开展中澳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主题活动,连续两年主题团组访华以及创新创业论坛在国内媒体得到广泛报道。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于2016年成功组织澳洲八所顶尖大学的13名学生会主席及商学院专业社团领袖“创新创业”主题特色中国行项目。而这个团组成员回国后举行的“中澳创新创业论坛”包括了经验分享以及与大咖对话环节,吸引了维州创新创业界百余位精英齐聚一堂。
Colin教授矢志不渝的推进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主动发声,为孔子学院正名。2017年10月15日和10月16日,澳大利亚媒体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连续报道“中国政府渗透西方大学”,Colin教授在接受澳大利亚Business Firs Magazine专访时特别指出:(作为商学院)在澳大利亚与亚洲特别是中国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今天,让我们学生为即将到来的亚洲时代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最近的突破性创新举措就是成立了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全世界有500多所孔子学院,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十几所商务特色孔院之一。在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之外,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特别教授中国商务实践与商务文化学分课程,并与当地企业、政府及行业协会等商业组织密切合作,为增进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商务文化的理解与沟通作出了重要贡献。
Colin教授回忆他第一次来中国时的情景,1990年7月,初到北京,站在高楼上,可以看到清一色的“自行车大军”。他打趣说,这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场景,因为根本不可能在当时的墨尔本看到,这也成为令他终身难忘的对中国的特殊记忆。这些年每年都要到中国几次,Colin教授感叹中国的飞速发展,“自行车大军”已变成“汽车大军”。他说这是“中国速度”创造的奇迹。其实他没想到,他从走进墨尔本第一所孔院——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成为孔院学生,短短五年时间,他有机会亲自创立并担任墨尔本第四所孔子学院的院长,恰恰见证了孔子学院发展的“中国速度”。
B:“not bad,你怎么样?”
A:“我很好。你喝茶还是咖啡?”
B:“我喝咖啡。”
A:“我要喝中国茶。”
这看似汉语口语练习的对话,其实是Colin教授与我每周例会开始的日常。这里面的A是Colin教授,B是我。转眼间这样的对话已经发生了两年。
Colin Clark,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院长,会计学教授,长期活跃在会计行业,曾担任澳洲会计师公会副会长,因其对于澳大利亚会计师工会的卓越贡献,2003年被授予JO米勒奖章。这是我在2014年底第一次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接待Colin教授来访时,提前在网上做的功课。心里暗暗庆幸自己也是会计专业,能找到些共同语言,然而一见面,他就用中文和我问好,瞬间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在孔子学院筹办的过程中,我慢慢了解到,Colin教授从1990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澳大利亚最早参与中澳跨国教育合作项目的先驱,他早在1999年即与辽宁大学合作创办亚澳商学院,走过18个年头,该项目已成为跨国教育项目长期成功的典范。他还从2011年开始到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坚持不懈的进行汉语学习,即使本职工作繁忙,同时还有很多社会兼职,他身体力行地鼓励、引导周围的同事和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作为孔子学院的学生,他积极支持推动自己所在大学申办孔子学院了。他对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尊重体现在工作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孔子学院的会议和活动,他都会特别戴上他最喜爱的中国书法印花领带。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申请合办的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在2015年10月获批。彼时,我还没有真正和他一起工作,不甚明了他当时的心情。后来在一次大洋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上,他见到西澳大学的储献华院长时,悄悄和我说:“当年在新闻中得知西澳大学成立了澳大利亚第一所孔子学院,我就特别希望能够在维多利亚大学也成立一所孔子学院,现在夙愿得偿,能够参与创立一所孔子学院,并担任首任外方院长我荣幸之至。”
后来,我报名参加了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选拔。我自己是商务相关专业,我在这个孔院筹办中参与很多,这些是我申请中方院长岗位的部分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Colin教授对于孔子学院有着高度认知。2015年8月,我作为中方合作院校代表到墨尔本帮助Colin教授带领的团队到学校层面汇报孔子学院筹办相关事宜。当时维多利亚大学内部很多人并不知道也不了解孔子学院,Colin教授在和所有的学校高层以及兄弟学院院长介绍孔子学院时的第一句话即是:孔子学院是一个全球网络。我一直相信: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方向和落实的力度。能与对孔院有全面深度认识的人合作,让我对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的创立和发展充满信心。
2017年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组织的“创新创业青年领袖中国行”项目中一名成员ManaKashuk是从加拿大到维多利亚大学留学的MBA学生,她创造性的艺术与慈善跨界连接的社会公益创业项目“美创”在众多申请人中脱颖而出,为她赢得了新汉学计划“创新创业青年领袖中国行”的资格。在中国行程中参加了上海国际社群节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美创”获得最优创业人气奖,得到伦敦发展规划署的高度认可和投资意向。一个加拿大青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在中国参加创业大赛,并得到英国投资人的青睐。这个故事完美印证了Colin教授对于孔子学院的认知,孔子学院不仅仅联通澳大利亚与中国,同时联通以中国为枢纽的世界各地同心同德的朋友。
从孔院成立之初,Colin教授即从战略、财务、人事管理等各方面全力推进孔院融入维多利亚大学、特别是商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体系,探索总部提出的孔子学院内涵特色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之路,致力于孔院的商务特色建设。短短两年完成四门本科和研究生中国商务学分必修课和中国语言文化七门非学分课建设,实现孔院财务人事管理全方位嵌入大学整体管理体系。
在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的成立协议签订伊始,Colin教授就为孔院申请设立“中国商务”学分课程,他说孔院要可持续良性发展,融入大学学分教育体系是关键且必要的一环。他连续两年亲自参与准备材料、评审,目前孔院提供四门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和硕士的中国商务、贸易与经济相关必修课。同时按照商学院所有研究中心的管理模式聘任汉办教师和志愿者为维多利亚大学兼职老师;认真履行孔子学院双院长制,做到财务透明公开;通过学校高层管理会议、商学院例会、商学院早午茶活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活动帮助我和中方老师融入维多利亚大学。
为了让孔院在商务特色建设上更好的融入当地商界,他充分利用自己多年在澳大利亚会计、金融、管理领域的人脉和资源,为孔院拓展和工业界的交流与互动,使孔院在定制化中国商务及文化培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为当地企业、律师事务所、中国驻澳企业、政府部门提供培训业务。
Colin教授積极推动孔院开展中澳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主题活动,连续两年主题团组访华以及创新创业论坛在国内媒体得到广泛报道。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于2016年成功组织澳洲八所顶尖大学的13名学生会主席及商学院专业社团领袖“创新创业”主题特色中国行项目。而这个团组成员回国后举行的“中澳创新创业论坛”包括了经验分享以及与大咖对话环节,吸引了维州创新创业界百余位精英齐聚一堂。
Colin教授矢志不渝的推进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主动发声,为孔子学院正名。2017年10月15日和10月16日,澳大利亚媒体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连续报道“中国政府渗透西方大学”,Colin教授在接受澳大利亚Business Firs Magazine专访时特别指出:(作为商学院)在澳大利亚与亚洲特别是中国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今天,让我们学生为即将到来的亚洲时代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最近的突破性创新举措就是成立了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全世界有500多所孔子学院,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十几所商务特色孔院之一。在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之外,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特别教授中国商务实践与商务文化学分课程,并与当地企业、政府及行业协会等商业组织密切合作,为增进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商务文化的理解与沟通作出了重要贡献。
Colin教授回忆他第一次来中国时的情景,1990年7月,初到北京,站在高楼上,可以看到清一色的“自行车大军”。他打趣说,这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场景,因为根本不可能在当时的墨尔本看到,这也成为令他终身难忘的对中国的特殊记忆。这些年每年都要到中国几次,Colin教授感叹中国的飞速发展,“自行车大军”已变成“汽车大军”。他说这是“中国速度”创造的奇迹。其实他没想到,他从走进墨尔本第一所孔院——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成为孔院学生,短短五年时间,他有机会亲自创立并担任墨尔本第四所孔子学院的院长,恰恰见证了孔子学院发展的“中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