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化社会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化社会是人们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一种新型社会。通过浅析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学习化社会的客观要求,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途径。
  [关键词]学习化社会 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
  
  早在三十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报告《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中就曾预言:未来社会“最终将走向学习化社会”。[1]在学习化社会中,作为其主体之一——大学生必须承担起适应社会、迎接挑战、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神圣使命。
  
  一、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学习化社会的客观要求
  
  所谓学习化社会,是人们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一种新型社会。在这种社会里,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从教育的角度看,学习化社会意味着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种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培养正常完整意义上的人;受教育的时间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教育活动超越学校范围,即“把教育功能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2] 从学习化社会的涵义和特征,不难看出,学习化社会是一个标志着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学习化社会思想的提出,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国际社会教育的观念,同时对其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也提出了客观要求。
  (一)能动的学习观念是学习化社会的前提保障
  学习观念就是学习意识。传统的大学学习是教师教、学生学,是一种无意的学,被动的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塑造人、训练人的活动,是反复的灌输、品德的培养、技能的训练、体质的增强,而学生的独立人格、个性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被忽视甚至抹杀。在学习化社会中,人们学习意识普遍化,学习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和生活准则。这就要求培养大学生学习观念的适应,要求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发生转变,也就是及时转变学习意识、学习观念,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习从无意到有意,变被动为主动。要把学习行为从以前那种狭隘的被动的短期的功能行为,转变成为寻求知识,探索生命的自觉行为。要通过强化学习者个体的内在成材意识,激发个体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并与外边就业、竞争、事业成败的压力相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
  (二)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化社会的机制保障
  美国学者辛克莱尔(R.L.Sinclain)认为学习环境是“那些能够促进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条件、力量和各种外部刺激因素的综合”[3]。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在每个人需要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化社会中,学习不在局限于个体行为,学习活动从个体扩展到群体,时时在学习,处处有学习。这就要求培养大学生学习环境的适应,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控制感,自主性和坚韧性,勇敢地面对新环境,接纳世界,同时要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热情、坦诚、乐群、合作,易于融入环境,被世界接纳。
  (三)学会学习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保障
  在学习化社会里,人们仅爱学习,愿意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会学习,即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个体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度,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学与不学,学得好坏,不在是一种单纯的个体选择和对个人的评分尺度,而是和社会的认同及认同程度相联系,因而要培养大学生学习方式的适应,要求他们适时调整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能动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会学习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认知、高尚的品德、乐观向上、团结合作的精神、解决现实问题的心理保障、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优良的人格特质。这些都是良好适应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学习化社会的客观要求。
  
  二、学习化社会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塑造良好的自我心理特质
  社会适应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际适应。因此,大学生应该拥有适应人际环境的一些人格特征,比如乐群性、合作性、信任感、利他倾向的功能。乐群者热情、活泼、乐于与人相处;合作者理智、友好,善于与人相处;信任者坦诚、真实,愿意与人相处;利他者慷慨、助人、慈善,能够与人相处。这些人格特征保证个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要培养大学生理解和控制所处社会环境的心理优势感,这具体表现为控制感、自信心、自主性等几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具有心理优势感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幸福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容易达到积极的心理状态;而那些缺乏控制性、自信心和自主性的人则容易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甚至更容易得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大学生还应该拥有足够的心理资源和持续应对外在压力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外在复杂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自我心理特质塑造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
  (二)全社会共同营造有益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一切活动都不能单纯地解释为个体的活动,而是与其所生活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空间时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今中外的历史早已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不易的真理: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那么它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就要落后于不断发展的时代,甚至被世界潮流所淘汰。只有政通人和,发展和保持民主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才能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供基本的社会政治前提。
  同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投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平等的学习机会,同时还需要家庭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需要有一个相对好一些的物质生活条件来提供大学生学习掌握基本技能的费用保障。因此,要重视发挥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者,大学生所置身其中的社会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生活于其中的具体社会文化环境和交往情境,也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社会条件或制约因素。江泽民曾指出:“人才培养和青少年的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和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毒害;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的环境,生产和传播内容健康向上、具有艺术魅力的精神产品,以影响、感染和熏陶青少年,是全社会的责任。”束缚个性健康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交往情境,就必然地制约和束缚大学生的全面生长和发展。
  (三)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摇篮
  教育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和培育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摇篮。
  学习化社会的构建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必须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崛起,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学习化社会中,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
  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上,学校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决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直接文化力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价值观唤醒。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千变万化社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R].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
  [3]田慧生.教育环境[J].西北师大学报,1992(6).
其他文献
201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改革后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亦有顽疾尚未根除。本文针对消法存在的法律法规缺失,纠纷解决机制存在不足,消费者协会职能弱化等问题,提出弥补法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高齐云先生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全书分四编 ,共 46万字。该书以新唯物主义产生、检证、完善的历史发展为经
摘 要 我国高校图书馆与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相比,不管是其功能定位,环境布置及图书馆本身在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力,还是图书馆自身本职管理与服务,都远远优于中国目前高校的图书馆,美国高校图书馆在学术上发挥的作用也是远远大于中国图书馆,于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当如何在本土环境中学习其优势长处来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呢?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 服务  作者简介:许婷,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图书管理员。  中图分类
中医药治疗痤疮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现已成为皮肤科研究的热点.我们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在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痤疮的证候特点,依据面部皮损分区与五脏的对应
本文以“个体之我”与“哲学之我”的关系为基本问题,对西方现代哲学几种有代表性的个人观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文章意图指出,哲学对“个体之我”的探讨不能忽视“哲学之我”
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是针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
摘 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大,国家对于农村的投入和支持也越来越大,农村基层干部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例也逐渐增多,但目前基层检察院大多面临预防人员配备少,体系结构不合理,预防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等问题。本文从近年来查处的农村职务犯罪的案例入手,分析其主要特点,剖析发案原因,对完善和强化农村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干部 职务犯罪 预防人员  作者简介:刘小溪,浙江省松阳县人民检
根据我国2012新刑事诉讼法,法律新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其实之前已经出台了两部证据规则,而这一次在新刑事诉讼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这一规定,对于程序正义而言具有重
摘 要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期,相关问题和各种矛盾变得尤为突出,现行户籍制度及土地征收制度的破解成为破解各种矛盾的关键。同时,政府功能的合理发挥,产业、就业、创业的衔接,以及生态人文环境的重视,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战略期 户籍制度  作者简介:张波涛,武警8660部队23分队。  中图分类号:D920
从上世纪初开始,西风东渐来势迅猛。本人虽因家庭及环境影响而于10岁时(1942)即开始学习中国书画(家父徐邦达当时为职业画家),并一度成为“国粹”派。但我很快地又因外界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