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计作为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审计主体中的审计人员又是整个审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一方面,探讨和分析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变化,有助于审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关注人的心理活动是当代人性化管理的需求,作为审计主体当中的实践主体(审计人员),他们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以心理学及审计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心理活动,提出一些关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审计心理学;审计过程;审计心理分析; 建议
一、审计心理学的概念及意义
审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审计过程中伴随着人际交往而产生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学科,它属于应用科学的范围。
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他们在审计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随着审计工作的变化而变化的。积极的正确认知、积极的情绪以及坚定的意志,是审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本文将重点分析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二、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与审计人员心理分析
(一)冲动心理。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对即将实施的项目抱有一种热切的期待,总觉得自己胸有定见,急不可待地希望投身到审计实践中去,这就是审计人员冲动心理的雏形。冲动心理对于审计人员自身而言是一种动力,而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则更多地表现为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这种负面的危害会更多。
(二)畏惧心理。畏惧心理是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建立了主观上的预期,造成主观心理上对有可能出现的某一障碍进而扩大化,从而怀疑自身的能力,有时甚至完全否定,产生心理抵触,对工作持抗拒的态度,对审计项目产生难以克服的畏惧。畏惧心理往往会让自信丧失,从而难以完成项目。
三、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与审计人员心理分析
(一)迫不及待心理。所谓迫不及待心理通俗的说就是急于求成,审计人员迫切地希望审计工作由实施阶段快速转入终结阶段,这其实也是冲动心理在实施阶段的变化和延伸。当审计人员出现强烈的迫不及待心理时,就很难稳妥地去实行自己的计划。很多工作做起来会显得很焦虑,这样焦虑的心理很容易导致最终结果的不理想。
(二)拖延心理。拖延心理是指审计人员在完成每一件带有困难的事情前,出于人性的懒惰,能拖则拖的心理。 “身体在行动,精神在拖延”这就是本文对于审计人员拖延心理的一种状态的描述。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拖延心理的表现形式是带有一定的隐蔽性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审计工作的严格要求使得审计人员不得不隐藏最真实的自己。面对错综复杂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员难以摆脱畏惧心理,不得不隐藏内心最为真实的一面,将工作的进展寄希望于时间的拖延,从而客观上影响了审计工作正常的进程。
四、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的心理分析
(一)审计完成心理
1.摆脱心理。摆脱心理是指审计人员在经过审计实施阶段的煎熬之后,从身体和心理上都想得到一种放松,不想再因为审计项目中的一些困难而感到身心俱疲。这种心理一般在参审人员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因为参审人员的责任相对较轻,工作范围有限,任务量较少,一旦审计工作进入终结阶段,参审员常常急于把整理的结果和反馈的信息报送负责人,从心理上宣告万事大吉。
2.懈怠心理。懈怠心理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终结阶段,万事大吉、大功告成的意识下,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松懈。在懈怠心理的牵引下,终结阶段审计报告的撰写、意见的征求、处理意见的提交以及档案的整理等重要环节,都可能成为眇乎小哉的细枝末节。
(二)审计报告心理
1.偏好心理。偏好心理是指从事不同种类的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偏好,这种偏好主要是由于从事的职业不同以及过于自信的心理造成。
2.草率心理。当前审计实践证明,在审计工作中存在着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只是注重审计质量而忽视审计效率,相反,有的注重审计效率而忽视审计质量,前者在当今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优胜劣汰,最终会被新兴力量所取代,后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审计草率行为在审计工作中是严禁发生的,所以,草率心理应得到及时合理地调整。
3.高度负责的心理。高度负责的心理往往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是一种鞭策,但是,消极心理影响偶尔也会发生,比如钻法律的空子,抱着一种“只要这个事件不会牵扯到我”的这种侥幸心理。总之,高度负责的心理,在这一阶段的积极影响力还是大于消极影响力的。我们应加以引进正能量,确保审计进程的正常进展。
(三)审计决定执行心理
1.心理焦虑。审计决定执行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心理焦虑是出于对出具报告前的沟通以及出具报告之后的辩论本身的恐惧,从而感到心理焦虑。在发生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或者申辩时,出于审计风险后果的考虑,审计人员便会感到惶恐、焦虑不安。一般情况下,经验越多,专业技能越强,审计人员的焦虑程度就越低。
2.沮丧心理。一方面,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中的某些处理拒绝接受时,有些审计人员会对自己的审计结果感到沮丧。另一方面,当被审计单位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衰退时,抱有拯救者心理的审计人员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太过了。当他们以一个“拯救者”的视角看待这样的事件时,沮丧感变悠然升起。
五、基于审计心理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建议
(一)审计准备阶段
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在分配具体的审计任务时,相关负责人要关注到个人需求。既让团队整体有胜任工作的把握,又让每个成员都得到差别锻炼,给新成员熟悉业务的机会,给老成员工作创新的平台,使每一个成员在小组中都得到激励,提高组员对整个审计小组的归属感。
(二)审计实施阶段
满足个人基本需求,提高审计人员的幸福度。审计项目的顺利进行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办公条件(如:交通工具、伙食、住宿、办公地址等)外,还需要满足审计人员的精神需求。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审计人员的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是需要得到满足的。只有中级阶段的需求得到满足,高级阶段的自我价值才可能得以实现,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大提高幸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审计组织要特别关注员工的需求。
(三)审计终结阶段。总之,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由于压力比较大,审计人员的心理感受会常常伴有焦虑、惶恐不安以及沮丧等不良的心理倾向,适度的这种心理情绪一般是不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所以审计人员在出现不良心理倾向时,应该正确看待。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相互激励,彼此支持。对于一个单位而言,他们应该为审计人员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接触、多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以至于在遇到困难时自己能知道该如何抵制和预防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确保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会金.审计心理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熊振华.会计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关键词:审计心理学;审计过程;审计心理分析; 建议
一、审计心理学的概念及意义
审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审计过程中伴随着人际交往而产生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学科,它属于应用科学的范围。
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他们在审计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随着审计工作的变化而变化的。积极的正确认知、积极的情绪以及坚定的意志,是审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本文将重点分析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二、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与审计人员心理分析
(一)冲动心理。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对即将实施的项目抱有一种热切的期待,总觉得自己胸有定见,急不可待地希望投身到审计实践中去,这就是审计人员冲动心理的雏形。冲动心理对于审计人员自身而言是一种动力,而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则更多地表现为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这种负面的危害会更多。
(二)畏惧心理。畏惧心理是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建立了主观上的预期,造成主观心理上对有可能出现的某一障碍进而扩大化,从而怀疑自身的能力,有时甚至完全否定,产生心理抵触,对工作持抗拒的态度,对审计项目产生难以克服的畏惧。畏惧心理往往会让自信丧失,从而难以完成项目。
三、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与审计人员心理分析
(一)迫不及待心理。所谓迫不及待心理通俗的说就是急于求成,审计人员迫切地希望审计工作由实施阶段快速转入终结阶段,这其实也是冲动心理在实施阶段的变化和延伸。当审计人员出现强烈的迫不及待心理时,就很难稳妥地去实行自己的计划。很多工作做起来会显得很焦虑,这样焦虑的心理很容易导致最终结果的不理想。
(二)拖延心理。拖延心理是指审计人员在完成每一件带有困难的事情前,出于人性的懒惰,能拖则拖的心理。 “身体在行动,精神在拖延”这就是本文对于审计人员拖延心理的一种状态的描述。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拖延心理的表现形式是带有一定的隐蔽性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审计工作的严格要求使得审计人员不得不隐藏最真实的自己。面对错综复杂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员难以摆脱畏惧心理,不得不隐藏内心最为真实的一面,将工作的进展寄希望于时间的拖延,从而客观上影响了审计工作正常的进程。
四、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的心理分析
(一)审计完成心理
1.摆脱心理。摆脱心理是指审计人员在经过审计实施阶段的煎熬之后,从身体和心理上都想得到一种放松,不想再因为审计项目中的一些困难而感到身心俱疲。这种心理一般在参审人员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因为参审人员的责任相对较轻,工作范围有限,任务量较少,一旦审计工作进入终结阶段,参审员常常急于把整理的结果和反馈的信息报送负责人,从心理上宣告万事大吉。
2.懈怠心理。懈怠心理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终结阶段,万事大吉、大功告成的意识下,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松懈。在懈怠心理的牵引下,终结阶段审计报告的撰写、意见的征求、处理意见的提交以及档案的整理等重要环节,都可能成为眇乎小哉的细枝末节。
(二)审计报告心理
1.偏好心理。偏好心理是指从事不同种类的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偏好,这种偏好主要是由于从事的职业不同以及过于自信的心理造成。
2.草率心理。当前审计实践证明,在审计工作中存在着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只是注重审计质量而忽视审计效率,相反,有的注重审计效率而忽视审计质量,前者在当今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优胜劣汰,最终会被新兴力量所取代,后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审计草率行为在审计工作中是严禁发生的,所以,草率心理应得到及时合理地调整。
3.高度负责的心理。高度负责的心理往往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是一种鞭策,但是,消极心理影响偶尔也会发生,比如钻法律的空子,抱着一种“只要这个事件不会牵扯到我”的这种侥幸心理。总之,高度负责的心理,在这一阶段的积极影响力还是大于消极影响力的。我们应加以引进正能量,确保审计进程的正常进展。
(三)审计决定执行心理
1.心理焦虑。审计决定执行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心理焦虑是出于对出具报告前的沟通以及出具报告之后的辩论本身的恐惧,从而感到心理焦虑。在发生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或者申辩时,出于审计风险后果的考虑,审计人员便会感到惶恐、焦虑不安。一般情况下,经验越多,专业技能越强,审计人员的焦虑程度就越低。
2.沮丧心理。一方面,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中的某些处理拒绝接受时,有些审计人员会对自己的审计结果感到沮丧。另一方面,当被审计单位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衰退时,抱有拯救者心理的审计人员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太过了。当他们以一个“拯救者”的视角看待这样的事件时,沮丧感变悠然升起。
五、基于审计心理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建议
(一)审计准备阶段
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在分配具体的审计任务时,相关负责人要关注到个人需求。既让团队整体有胜任工作的把握,又让每个成员都得到差别锻炼,给新成员熟悉业务的机会,给老成员工作创新的平台,使每一个成员在小组中都得到激励,提高组员对整个审计小组的归属感。
(二)审计实施阶段
满足个人基本需求,提高审计人员的幸福度。审计项目的顺利进行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办公条件(如:交通工具、伙食、住宿、办公地址等)外,还需要满足审计人员的精神需求。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审计人员的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是需要得到满足的。只有中级阶段的需求得到满足,高级阶段的自我价值才可能得以实现,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大提高幸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审计组织要特别关注员工的需求。
(三)审计终结阶段。总之,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由于压力比较大,审计人员的心理感受会常常伴有焦虑、惶恐不安以及沮丧等不良的心理倾向,适度的这种心理情绪一般是不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所以审计人员在出现不良心理倾向时,应该正确看待。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相互激励,彼此支持。对于一个单位而言,他们应该为审计人员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接触、多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以至于在遇到困难时自己能知道该如何抵制和预防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确保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会金.审计心理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熊振华.会计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