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在现代建筑中存在污染严重、能耗大等问题,使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为了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的出现能有效取代现代建筑。生态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通过将建筑内外的各种物态因素进行组织,并在系统内部实现物质、能源的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建筑生态平衡。本文通过介绍生态建筑的原理,并对其特点、原则及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建筑;资源环境;设计原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时代发展的产物,生态建筑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进行规划、设计及建设的建筑及周围的环境体系。通过对建筑内部的物态进行组织、设计,以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生态建筑环境。而生态建筑的建设宗旨是:必须要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并实现经济、自然及人文的生态目标,以满足生态健康的各种需求。但由于我国生态建筑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需对其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等进行探讨,以促进我国生态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
1、生态建筑设计原理
生态建筑是指生态学与建筑学的有机结合,从而起到推动建筑可持续发展及实现建筑和谐发展的作用。因此,要想对生态建筑进行充分的了解,就要先了解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其中,生态学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整体、循环再生、反馈平衡、自我调节、层次升迁及相生相克等原则。而生态建筑就是把生态中的各种原理、原则结合建筑学知识,使生态学的原理能作为建筑学的一种理论依据。通过将生态学原理与建筑学知识相结合,就能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生态与建筑能有效地结合成整体。而由生态学与建筑学共同形成的生态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其具有较强的整体意识及系统观念。由于建筑的人们居住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们所服务的,因此就决定了其不仅只是建筑体,还要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建筑体系。而在该体系中,就能将建筑的社会、经济、人文及空间等属性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并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另外,生态建筑本身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且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生态建筑中,其特征就是要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就要求生态建筑要根据建筑附近环境的变化情况而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对建筑的需求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对建筑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要求生态建筑功能进行相应的改变,以满足人们对生态建筑功能的需求。
2、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原则
在了解建筑学生态学后,就能基本掌握生态建筑中的特点,因此可根据生态建筑的各种特点对生态建筑设计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也就是要遵循以下两种原则:(1)整体设计原则:由于生态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等特点,因此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整体设计的原则。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生态建筑的设计不能只把生态建筑设计成一座房屋建筑,而应该是在保持生态建筑的基础上将建筑、四周的区域与建筑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并充分考虑建筑与其周围社会、经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生态建筑的整体原则就是要求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同时也要始终坚持建筑自身的建设程度,但必须是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2)高效无污染原则。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问题开始涌现出来,特别是部分污染性材料的应用,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高效无污染原则就变得更加重要。该原则的实施目的是,在设计中使用低消耗、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使用有害化、高耗能的材料,并注重建筑的节能设计,以满足现代节能、低碳生活的标准。(3)灵活性原则。由于建筑是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因此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还要遵循建筑灵活性地原则,也就是要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并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相应、灵活性地改变,以真正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3、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生态建筑中的各项基本原则,就能为生态建筑的设计提供具体的理论基础。在生态建筑中,其基础设计方法就是整体设计方法。而整体性设计方法是基于整体性原则而提出的,而该设计方法的利用就要充分考虑建筑与社会、经济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尽可能實现建筑与社会、经济及周围环境的相协调。另外,在生态建筑设计中,最为常用的设计方法就是高效无污染法。在高效无污染法中包括高效与无污染两个方面。其中,高效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实现节能,也就是要在减少浪费的同时,并实现节能设计。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加大对节能材料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随着太阳能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建筑中的使用也受到极大的关注。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已在采暖、热水、干燥等方面进行应用。另外,在建筑设计中,还能通过物理学知识,充分利用温差与压力的变化,充分实现生态建筑节能设计,从而实现高效、无污染的目的。
3.1环境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环境会对建筑的美观与价值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设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对环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绿色生态建筑。在加快绿色生态建筑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城市现有系统的保护,且要充分体现出身体建筑的整体创造性。另外,还要对当前缺乏科学可行的城市规划、空间结构、资源配置及地区划分等进行改善,在延续发展城市文化的同时,完善城市的生态建设。(2)建筑周围的环境建设。现代社会中,自然环境的对人们生存、生活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对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建设非常有必要,以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充满绿意、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如在城市小区中要相应扩大绿化面积,可尽量多种植一些常青的花草数目,尽量减少硬质地面的出现。另外,在进行绿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充分体现出立体化理念,如在建筑墙下种植一些绿体爬墙植物,不仅能为墙体增添美感,还能起到在炎热夏季帮助墙体降低温度的,维持室内适宜温度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在屋顶建立蓄水池,并种植一些绿色植物,不仅能为建筑增添一丝美观,还能有效吸收热量,以免屋顶过热,从而维持室内的温度。因此,加强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建设,不仅能起到美化的作用,还能起到的节能的作用。
3.2建筑单体设计
(1)整体平面设计。在生态建筑中,应注重建筑的朝向,以保证内部的良好采光。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设计为坐北朝南方向,且各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以保证光线的射入。另外,还要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不仅要求布局合理,还要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资源,在降低资源浪费的同时,对建筑室内的环境进行改善。(2)节能设计。由于建筑行业是一种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其在外墙、门窗上的传热耗热量较高。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墙体的设计必须采取高效的保温墙以降低其热消耗;而对门窗的设计则要改善其保温性与气密性。
4、结束语
总之,在生态建筑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原理原则及采用有效的设计方法,做到合理布局,以促进生态建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苗臻,李绪洋.浅析生态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5):224.
[2]江梦曾.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风,2009,19(21):233.
[3]刘强.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现代园艺,2012,23(10):149.
[4]朱贤宝.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8(9):79-80.
[5]荆鹏.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32(18):159-160.
关键词:生态建筑;资源环境;设计原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时代发展的产物,生态建筑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进行规划、设计及建设的建筑及周围的环境体系。通过对建筑内部的物态进行组织、设计,以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生态建筑环境。而生态建筑的建设宗旨是:必须要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并实现经济、自然及人文的生态目标,以满足生态健康的各种需求。但由于我国生态建筑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需对其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等进行探讨,以促进我国生态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
1、生态建筑设计原理
生态建筑是指生态学与建筑学的有机结合,从而起到推动建筑可持续发展及实现建筑和谐发展的作用。因此,要想对生态建筑进行充分的了解,就要先了解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其中,生态学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整体、循环再生、反馈平衡、自我调节、层次升迁及相生相克等原则。而生态建筑就是把生态中的各种原理、原则结合建筑学知识,使生态学的原理能作为建筑学的一种理论依据。通过将生态学原理与建筑学知识相结合,就能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生态与建筑能有效地结合成整体。而由生态学与建筑学共同形成的生态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其具有较强的整体意识及系统观念。由于建筑的人们居住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们所服务的,因此就决定了其不仅只是建筑体,还要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建筑体系。而在该体系中,就能将建筑的社会、经济、人文及空间等属性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并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另外,生态建筑本身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且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生态建筑中,其特征就是要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就要求生态建筑要根据建筑附近环境的变化情况而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对建筑的需求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对建筑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要求生态建筑功能进行相应的改变,以满足人们对生态建筑功能的需求。
2、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原则
在了解建筑学生态学后,就能基本掌握生态建筑中的特点,因此可根据生态建筑的各种特点对生态建筑设计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也就是要遵循以下两种原则:(1)整体设计原则:由于生态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等特点,因此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整体设计的原则。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生态建筑的设计不能只把生态建筑设计成一座房屋建筑,而应该是在保持生态建筑的基础上将建筑、四周的区域与建筑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并充分考虑建筑与其周围社会、经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生态建筑的整体原则就是要求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同时也要始终坚持建筑自身的建设程度,但必须是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2)高效无污染原则。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问题开始涌现出来,特别是部分污染性材料的应用,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高效无污染原则就变得更加重要。该原则的实施目的是,在设计中使用低消耗、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使用有害化、高耗能的材料,并注重建筑的节能设计,以满足现代节能、低碳生活的标准。(3)灵活性原则。由于建筑是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因此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还要遵循建筑灵活性地原则,也就是要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并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相应、灵活性地改变,以真正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3、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生态建筑中的各项基本原则,就能为生态建筑的设计提供具体的理论基础。在生态建筑中,其基础设计方法就是整体设计方法。而整体性设计方法是基于整体性原则而提出的,而该设计方法的利用就要充分考虑建筑与社会、经济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尽可能實现建筑与社会、经济及周围环境的相协调。另外,在生态建筑设计中,最为常用的设计方法就是高效无污染法。在高效无污染法中包括高效与无污染两个方面。其中,高效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实现节能,也就是要在减少浪费的同时,并实现节能设计。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加大对节能材料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随着太阳能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建筑中的使用也受到极大的关注。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已在采暖、热水、干燥等方面进行应用。另外,在建筑设计中,还能通过物理学知识,充分利用温差与压力的变化,充分实现生态建筑节能设计,从而实现高效、无污染的目的。
3.1环境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环境会对建筑的美观与价值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设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对环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绿色生态建筑。在加快绿色生态建筑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城市现有系统的保护,且要充分体现出身体建筑的整体创造性。另外,还要对当前缺乏科学可行的城市规划、空间结构、资源配置及地区划分等进行改善,在延续发展城市文化的同时,完善城市的生态建设。(2)建筑周围的环境建设。现代社会中,自然环境的对人们生存、生活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对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建设非常有必要,以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充满绿意、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如在城市小区中要相应扩大绿化面积,可尽量多种植一些常青的花草数目,尽量减少硬质地面的出现。另外,在进行绿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充分体现出立体化理念,如在建筑墙下种植一些绿体爬墙植物,不仅能为墙体增添美感,还能起到在炎热夏季帮助墙体降低温度的,维持室内适宜温度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在屋顶建立蓄水池,并种植一些绿色植物,不仅能为建筑增添一丝美观,还能有效吸收热量,以免屋顶过热,从而维持室内的温度。因此,加强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建设,不仅能起到美化的作用,还能起到的节能的作用。
3.2建筑单体设计
(1)整体平面设计。在生态建筑中,应注重建筑的朝向,以保证内部的良好采光。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设计为坐北朝南方向,且各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以保证光线的射入。另外,还要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不仅要求布局合理,还要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资源,在降低资源浪费的同时,对建筑室内的环境进行改善。(2)节能设计。由于建筑行业是一种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其在外墙、门窗上的传热耗热量较高。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墙体的设计必须采取高效的保温墙以降低其热消耗;而对门窗的设计则要改善其保温性与气密性。
4、结束语
总之,在生态建筑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原理原则及采用有效的设计方法,做到合理布局,以促进生态建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苗臻,李绪洋.浅析生态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5):224.
[2]江梦曾.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风,2009,19(21):233.
[3]刘强.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现代园艺,2012,23(10):149.
[4]朱贤宝.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8(9):79-80.
[5]荆鹏.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32(1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