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为了纪念盲文发明者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美国发行了一枚纪念银币。
银币正面中央图案为一盲童在用布莱尔盲文进行学习,其上为布莱尔盲文,右边为美国拉丁文格言“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上下边缘分别为国名和面额;背面为中年布莱尔肖像,其右为美国英文格言“In GodWe Trust(我们信仰上帝)”,下边缘为布莱尔姓名。
布莱尔于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可怜的他就此双目失明了。
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来又送他去读书。1819年。布莱尔被送进巴黎皇家盲人学校。那时,盲生的课本是用放大的凸版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来很慢,书写更困难,而且课本的数量很少,大部分课程还得依靠口授。
在他4岁时,就被送到住宿学校学习一套每个字母或数字由六个凸点组成的点字系统。当时仍是旧式点字机,主要是一根尖笔与一个木制的球形把手。他觉得最难的是,必须从右到左点字,这是因为凸点是由向下压出,翻过来才能阅读,因此从右到左“写”字,翻过来才能从左到右读字。
1821年的一天,学校请来退休海军军官查尔斯·巴比埃,给学生们讲授和示范一种“发音”法,或叫“夜间书写”法符号,它是一种用两行各6个凸点的符号来表示各种音标的方法,是专为夜间作战时传递命令和加强联络而创造的。
年仅12岁的布莱尔听完这个报告后,激动地对巴比埃说:“以凸点代替线条的方法肯定可以创造新的盲文……”此后,布莱尔开始一心研究这种盲文。
1824年,刚满16周岁的布莱尔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他想,每个人都有两个肩膀、两臂和两个膝盖,在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个凸点,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个凸点了吗?多么有意思的6个点啊!经过一番精心安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拟定出来了。
1829年,布莱尔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了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他把这个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学校全体师生宣读,要求校领导予以审查和推广。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尔盲文读物。
但是,布莱尔的6点制盲文遭到校领导的反对,他们坚持延用原来的盲文,不准布莱尔在学校传授和使用他的盲文。布莱尔不得不与保守势力进行顽强斗争,最后抑郁成疾。
直到1852年1月,巴黎皇家盲人学校才被迫采用受人欢迎的布莱尔点字。消息传到布莱尔的病榻前,奄奄一息的他为辛勤劳动成果终于被承认而感到欣慰。不久他就去世了,年仅43岁。
布莱尔逝世后,他发明的6点制盲文逐渐为世人承认。1887年,布莱尔的6点制盲文被国际公认为正式盲文。这时,他已逝世35年了。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创造者,1895年,人们将他的姓——布莱尔作为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他创造的6点制盲文为世界盲人带来了光明。
为了纪念这位为盲人创造了光明的伟人,法国政府和世界各国盲人协会共同捐款,在布莱尔出生的村庄竖了个路碑——“布莱尔”街,还在村里修建了布莱尔纪念馆。
20世纪50年代,法国政府将布莱尔的遗骸迁至巴黎市万神庙。这里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英雄的安葬地,庙前的巨幅标语上写着这些伟人为全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
与他们一样,路易·布莱尔的功绩也将永远镌刻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之上。
银币正面中央图案为一盲童在用布莱尔盲文进行学习,其上为布莱尔盲文,右边为美国拉丁文格言“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上下边缘分别为国名和面额;背面为中年布莱尔肖像,其右为美国英文格言“In GodWe Trust(我们信仰上帝)”,下边缘为布莱尔姓名。
布莱尔于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可怜的他就此双目失明了。
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来又送他去读书。1819年。布莱尔被送进巴黎皇家盲人学校。那时,盲生的课本是用放大的凸版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来很慢,书写更困难,而且课本的数量很少,大部分课程还得依靠口授。
在他4岁时,就被送到住宿学校学习一套每个字母或数字由六个凸点组成的点字系统。当时仍是旧式点字机,主要是一根尖笔与一个木制的球形把手。他觉得最难的是,必须从右到左点字,这是因为凸点是由向下压出,翻过来才能阅读,因此从右到左“写”字,翻过来才能从左到右读字。
1821年的一天,学校请来退休海军军官查尔斯·巴比埃,给学生们讲授和示范一种“发音”法,或叫“夜间书写”法符号,它是一种用两行各6个凸点的符号来表示各种音标的方法,是专为夜间作战时传递命令和加强联络而创造的。
年仅12岁的布莱尔听完这个报告后,激动地对巴比埃说:“以凸点代替线条的方法肯定可以创造新的盲文……”此后,布莱尔开始一心研究这种盲文。
1824年,刚满16周岁的布莱尔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他想,每个人都有两个肩膀、两臂和两个膝盖,在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个凸点,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个凸点了吗?多么有意思的6个点啊!经过一番精心安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拟定出来了。
1829年,布莱尔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了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他把这个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学校全体师生宣读,要求校领导予以审查和推广。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尔盲文读物。
但是,布莱尔的6点制盲文遭到校领导的反对,他们坚持延用原来的盲文,不准布莱尔在学校传授和使用他的盲文。布莱尔不得不与保守势力进行顽强斗争,最后抑郁成疾。
直到1852年1月,巴黎皇家盲人学校才被迫采用受人欢迎的布莱尔点字。消息传到布莱尔的病榻前,奄奄一息的他为辛勤劳动成果终于被承认而感到欣慰。不久他就去世了,年仅43岁。
布莱尔逝世后,他发明的6点制盲文逐渐为世人承认。1887年,布莱尔的6点制盲文被国际公认为正式盲文。这时,他已逝世35年了。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创造者,1895年,人们将他的姓——布莱尔作为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他创造的6点制盲文为世界盲人带来了光明。
为了纪念这位为盲人创造了光明的伟人,法国政府和世界各国盲人协会共同捐款,在布莱尔出生的村庄竖了个路碑——“布莱尔”街,还在村里修建了布莱尔纪念馆。
20世纪50年代,法国政府将布莱尔的遗骸迁至巴黎市万神庙。这里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英雄的安葬地,庙前的巨幅标语上写着这些伟人为全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
与他们一样,路易·布莱尔的功绩也将永远镌刻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