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垄断与封闭注定不再可行时,只有那些具有开放心态与眼界的企业才能够得到客户的持久垂青。
ORACLE的“开放秀”
2004年7月的上海,全城到处都飘舞着“ORACLE OPEN WORLD”的彩旗,似乎在提醒着人们:这个城市已经成为软件业的胜地。这个场景一如两年前的北京。ORACLE这个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在最近三年内,已经两度选择中国城市作为其全球大会举办地了。
一般厂商推介产品或理念的会议开上一两天就足够了,ORACLE有什么必要举办四天?又怎么会吸引到6000多人来参会呢?抱有这样疑问的人如果真的走进会场,一定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仅在展览区,你就能够找到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主要IT企业——除了英特尔、惠普、戴尔和SUN等“老朋友”以外,像SAP、IBM等与ORACLE “亦敌亦友”的企业也没有缺席,毕博、德勤、埃森哲等咨询公司一个也没少,长期对手微软更是“近年来首次出现在ORACLE组织的会议场合”。而各个主题演讲和分论坛的发言人,就更是百花齐放了,很多企业还带来了自己的产品。此次做开幕主题演讲的ORACLE公司总裁Charles Phillips本人,也与该公司CEO、著名的“狂人”拉里·埃利森风格截然不同,他以内敛、沉稳的风格,阐述了现代企业创造真正企业价值所需的高质量信息以及运用最新技术结构的重要性,并且预计了未来五年中国软件市场的发展。总而言之,这次会议,已经不仅限于“一个厂商”的大会,它已经成了许多厂商的舞台,成了整个IT业的大“秀”场,更成为了参会者了解IT趋势,学习新技术的一个途径。
曾经,ORACLE给人的印象是傲慢自负、卓尔不群的,但现时今日,这种“不群”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从其全球大会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去年还是“ORACLE WORLD”,今年就改成了“ORACLE OPEN WORLD”,多出来的“OPEN”,正是“开放”的意思。其实,对于ORACLE来说,开放一些真的没有什么不好:越多厂商参会,越能打造ORACLE大会的品牌,越能展现自己的声誉、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何乐而不为呢!
用户的开放呼声
ORACLE大会所显现出的开放态度并不是心血来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用户的呼声。作为IT厂商,可能个个都希望客户使用的所有产品只来自自己一家,但对用户而言,人人都想要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大的成本节省余地。尤其是在IT上投入巨大的企业客户,他们希望IT厂商越来越开放,能够从多种不同的产品中挑挑拣拣;他们希望在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中汇集各种好的东西,并且可以进行简单方便的整合与扩展,即使最终决定选用同一厂商的系列产品,也是在比较之后自主的选择,而不是被逼无奈的决定——因为产品的兼容性和开放性的限制,导致选择了一家的产品之后再想用别家的东西就必须一切推倒重来,自此被“套牢”而无法解脱。没有人希望把选择权和决策权交由别人来控制。
从另一方面而言,任何企业都是在整个产业链上运作的,其IT系统的整合问题不仅在企业内部至关重要,与外部的对接也不容忽视。在这次的ORACLE上海大会上,就有不止一位记者提出:在中国一些大的集团公司中,存在不同子公司选用不同厂家ERP系统的情况,将来集团该如何管理这些系统?会不会由于不兼容而被迫更换部分系统,造成巨大浪费?尽管大家心里都能猜到,像ORACLE这样的大厂商一定会事先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留出相应的接口,但是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被忘记的问题。如果没有开放与合作,如果没有沟通与整合,用户将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作为厂商,建设一个“不吃独食”的公平竞争环境,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好处,也会有利于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良性发展。如果将与对手的竞争、纠葛甚至敌视转嫁到产品中,如果因为自己的封闭和独占意识而给用户带来麻烦、障碍和损耗,如果因为垄断而停止或减缓改善与创新,终究会招致用户的不满。也许用户现在还无法离开你,但或早或晚,总有一天你要为失去顾客的心而付出代价。所以,作为关注客户的企业,作为要为客户提供价值的企业,当然不会也不应该忽视来自用户的开放呼声。
IT的开放潮流
看到客户“开放”呼声的企业,当然不只ORACLE一家。放眼现在的IT界,早已不是原先那样恶言相向、彼此攻击,“协作”成为了近来的关键词。当初,正是因为微软的Windows垄断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份额,引致了其它主要IT厂商如:IBM、惠普、SUN和ORACLE等的极大不满。为了打破微软的垄断,这些IT企业分别以大手笔的投资支持另一种操作系统——Linux。相对于Windows的独占和排它性,Linux的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自己的产品。在这次ORACLE上海大会上,参会者只要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到展区,都可以得到免费安装的Linux。目前,在世界的不少地方,Linux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接受,开始对Windows的市场地位形成威胁,迫使微软不得不公布部分Windows的源代码,以示“开放”姿态。无独有偶,当微软将目光从个人操作系统转向企业软件时,由于需要与ORACLE等其它软件公司合作,也抱怨说感受到了因对方的“封闭”而带来的重重阻力。可见,对于别人,谁都希望“开放”。
这种种来自用户的、同行的、舆论的、政府的呼吁与压力,使合作与共赢渐渐成为潮流。ORACLE与微软,微软与SUN,ORACLE与SAP,尽管竞争依旧,但各方都更愿浓墨渲染握手言欢的一面。众多IT用户终于看到了整合的前景与光明。
其实,不仅是IT行业,任何一个行业或细分市场都不可能被一个企业所独占。试图以封闭的方法设置壁垒,期望以垄断的地位抑制竞争,都是不明智、不聪明的做法。而且,即使你真的获得了垄断的霸权,你也就到了被所有人敌视的危险边缘。而当你的封闭开始阻碍行业的发展,你也注定会被淘汰。
一个开放的社会是进步的社会,一个开放的行业是有活力的行业,一个开放的企业是前途光明的企业。
ORACLE的“开放秀”
2004年7月的上海,全城到处都飘舞着“ORACLE OPEN WORLD”的彩旗,似乎在提醒着人们:这个城市已经成为软件业的胜地。这个场景一如两年前的北京。ORACLE这个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在最近三年内,已经两度选择中国城市作为其全球大会举办地了。
一般厂商推介产品或理念的会议开上一两天就足够了,ORACLE有什么必要举办四天?又怎么会吸引到6000多人来参会呢?抱有这样疑问的人如果真的走进会场,一定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仅在展览区,你就能够找到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主要IT企业——除了英特尔、惠普、戴尔和SUN等“老朋友”以外,像SAP、IBM等与ORACLE “亦敌亦友”的企业也没有缺席,毕博、德勤、埃森哲等咨询公司一个也没少,长期对手微软更是“近年来首次出现在ORACLE组织的会议场合”。而各个主题演讲和分论坛的发言人,就更是百花齐放了,很多企业还带来了自己的产品。此次做开幕主题演讲的ORACLE公司总裁Charles Phillips本人,也与该公司CEO、著名的“狂人”拉里·埃利森风格截然不同,他以内敛、沉稳的风格,阐述了现代企业创造真正企业价值所需的高质量信息以及运用最新技术结构的重要性,并且预计了未来五年中国软件市场的发展。总而言之,这次会议,已经不仅限于“一个厂商”的大会,它已经成了许多厂商的舞台,成了整个IT业的大“秀”场,更成为了参会者了解IT趋势,学习新技术的一个途径。
曾经,ORACLE给人的印象是傲慢自负、卓尔不群的,但现时今日,这种“不群”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从其全球大会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去年还是“ORACLE WORLD”,今年就改成了“ORACLE OPEN WORLD”,多出来的“OPEN”,正是“开放”的意思。其实,对于ORACLE来说,开放一些真的没有什么不好:越多厂商参会,越能打造ORACLE大会的品牌,越能展现自己的声誉、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何乐而不为呢!
用户的开放呼声
ORACLE大会所显现出的开放态度并不是心血来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用户的呼声。作为IT厂商,可能个个都希望客户使用的所有产品只来自自己一家,但对用户而言,人人都想要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大的成本节省余地。尤其是在IT上投入巨大的企业客户,他们希望IT厂商越来越开放,能够从多种不同的产品中挑挑拣拣;他们希望在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中汇集各种好的东西,并且可以进行简单方便的整合与扩展,即使最终决定选用同一厂商的系列产品,也是在比较之后自主的选择,而不是被逼无奈的决定——因为产品的兼容性和开放性的限制,导致选择了一家的产品之后再想用别家的东西就必须一切推倒重来,自此被“套牢”而无法解脱。没有人希望把选择权和决策权交由别人来控制。
从另一方面而言,任何企业都是在整个产业链上运作的,其IT系统的整合问题不仅在企业内部至关重要,与外部的对接也不容忽视。在这次的ORACLE上海大会上,就有不止一位记者提出:在中国一些大的集团公司中,存在不同子公司选用不同厂家ERP系统的情况,将来集团该如何管理这些系统?会不会由于不兼容而被迫更换部分系统,造成巨大浪费?尽管大家心里都能猜到,像ORACLE这样的大厂商一定会事先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留出相应的接口,但是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被忘记的问题。如果没有开放与合作,如果没有沟通与整合,用户将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作为厂商,建设一个“不吃独食”的公平竞争环境,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好处,也会有利于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良性发展。如果将与对手的竞争、纠葛甚至敌视转嫁到产品中,如果因为自己的封闭和独占意识而给用户带来麻烦、障碍和损耗,如果因为垄断而停止或减缓改善与创新,终究会招致用户的不满。也许用户现在还无法离开你,但或早或晚,总有一天你要为失去顾客的心而付出代价。所以,作为关注客户的企业,作为要为客户提供价值的企业,当然不会也不应该忽视来自用户的开放呼声。
IT的开放潮流
看到客户“开放”呼声的企业,当然不只ORACLE一家。放眼现在的IT界,早已不是原先那样恶言相向、彼此攻击,“协作”成为了近来的关键词。当初,正是因为微软的Windows垄断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份额,引致了其它主要IT厂商如:IBM、惠普、SUN和ORACLE等的极大不满。为了打破微软的垄断,这些IT企业分别以大手笔的投资支持另一种操作系统——Linux。相对于Windows的独占和排它性,Linux的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自己的产品。在这次ORACLE上海大会上,参会者只要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到展区,都可以得到免费安装的Linux。目前,在世界的不少地方,Linux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接受,开始对Windows的市场地位形成威胁,迫使微软不得不公布部分Windows的源代码,以示“开放”姿态。无独有偶,当微软将目光从个人操作系统转向企业软件时,由于需要与ORACLE等其它软件公司合作,也抱怨说感受到了因对方的“封闭”而带来的重重阻力。可见,对于别人,谁都希望“开放”。
这种种来自用户的、同行的、舆论的、政府的呼吁与压力,使合作与共赢渐渐成为潮流。ORACLE与微软,微软与SUN,ORACLE与SAP,尽管竞争依旧,但各方都更愿浓墨渲染握手言欢的一面。众多IT用户终于看到了整合的前景与光明。
其实,不仅是IT行业,任何一个行业或细分市场都不可能被一个企业所独占。试图以封闭的方法设置壁垒,期望以垄断的地位抑制竞争,都是不明智、不聪明的做法。而且,即使你真的获得了垄断的霸权,你也就到了被所有人敌视的危险边缘。而当你的封闭开始阻碍行业的发展,你也注定会被淘汰。
一个开放的社会是进步的社会,一个开放的行业是有活力的行业,一个开放的企业是前途光明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