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静静地看着她。
她温润可人,她典雅沉静,她清丽高洁,她流光溢彩,她纯净澄澈……她简直就是风华绝代。
我说的是青花。
是的,青花。
青花。她的美是沉静内敛的美,是简洁、纯净的美。青花,她生辉的玉体,清光照人,总是美轮美奂,不可方物。她的美让谁看了都会有过眼欢喜之感。
轻轻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她在火中歌唱,脱尽肉体凡胎,羽化成仙。
是的,青花,她在火中涅槃,她浴火而生,焕然一新,脱胎换骨。她的美是天生丽质的美,更是历经摄氏1300摄氏度高温历练的美,沧桑不仅没有写在她的外表,还让她如此光洁、温润。
青花瓷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它的特点是:只使用一种颜色,一次高温烧成,工序较为简便,因此在瓷器装饰上应用广泛。青花以明宣德所制为佳。其青料来源于国外的一种含钴矿石,叫作“苏泥勃青”。成化以后,开始使用本国青料如“平等青”、“珠明料”等。和漆器、景泰蓝等的繁琐相比,青花瓷的烧制工序可谓至简,也许是这至简,加上1300摄氏度的高温,才出落得如此清爽,犹如出水芙蓉,才造就了青花的品质和情性。
青花的美是女子的美,是大家闺秀的美,是平凡女子智慧性灵的美,眉目清秀,素颜皎洁,内心安宁,性情恬淡。
我也总是想起那些青花一样的女子,无论她们是三十岁还是四十岁,甚或是五十岁、六十岁,依然有着简单干净的眼神,依然有着纯净澄澈的心地,她们性情温润,低调内敛,优雅自如,举手投足间现出熠熠风采,那些人世的烟火和沧桑仿佛不曾浸染到她们,她们坐卧随心,清雅素丽,高贵端庄,落落大方,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女性的优雅从容,一颦一笑之间,又弥散着稚子的天真烂漫。
让我想起艾米莉·狄金森、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罗萨·卢森堡、林徽因、杨绛……这些美丽又熟悉的名字,在我的心中一直闪烁着温润的清辉。像智慧又美丽的一代才女林徽因,且不说她的诗是多么富有才情,且不说她的文章是多么造诣深厚,也且不说她在古建筑领域有着怎样深重的影响和成就,我只说她的几封信札。“大驾刚北返,怅怅。迟日愚夫妇当同来领教。”这是她写给胡适的信。“话又说多了,且乱,正像我的老样子,二哥你现在做什么,有空快给我一封信。”这是她写给沈从文的信。“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这是她写给女儿的信。读着这样的信札,心里是说不出的美妙、欢喜,也禁不住猜想,林徽因,一个怎样的女子?“然而,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我喜欢这段对林徽因的评价。
那些青花一样的女子,她们可能是名门闺媛,也可能是普通人家的平凡女子。
她们无论是身处富贵之乡,还是身处怎样的窘境、困境,依然保持着内心的高贵与优雅、从容与恬淡,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我想起西安的那位最美女公交司机张婷婷,想起一位网友说的小镇上那位穿旗袍摆摊的女人:“小镇上有个女人,三十多岁,在街头摆个小摊卖卖小杂物,女人家境不是很好,住两间平房,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要伺候一个瘫痪的婆婆。家里的男人不是很能干,忠厚木讷,在一家工地上做杂工。这样的女人,照例说应该是很落魄的,可她给人的感觉却明艳得很,每日里在街头见到她,都会让人眼睛一亮。女人有瀑布般的长发,梳理的纹丝不乱,用发夹盘在头顶上。女人有修长的身材,她喜欢穿旗袍,虽然只是廉价衣料,却显得窈窕有致。她哪里像是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
青花,青花,无论是作为珍贵的艺术品被摆放在豪华博古架上,还是作为寻常器物被搁在贫寒人家的灶头;无论是身处繁华之境,还是身居陋室寒斋,总是素心安宁,泰然自若,自适其适,不为繁华易素心。
她温润可人,她典雅沉静,她清丽高洁,她流光溢彩,她纯净澄澈……她简直就是风华绝代。
我说的是青花。
是的,青花。
青花。她的美是沉静内敛的美,是简洁、纯净的美。青花,她生辉的玉体,清光照人,总是美轮美奂,不可方物。她的美让谁看了都会有过眼欢喜之感。
轻轻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她在火中歌唱,脱尽肉体凡胎,羽化成仙。
是的,青花,她在火中涅槃,她浴火而生,焕然一新,脱胎换骨。她的美是天生丽质的美,更是历经摄氏1300摄氏度高温历练的美,沧桑不仅没有写在她的外表,还让她如此光洁、温润。
青花瓷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它的特点是:只使用一种颜色,一次高温烧成,工序较为简便,因此在瓷器装饰上应用广泛。青花以明宣德所制为佳。其青料来源于国外的一种含钴矿石,叫作“苏泥勃青”。成化以后,开始使用本国青料如“平等青”、“珠明料”等。和漆器、景泰蓝等的繁琐相比,青花瓷的烧制工序可谓至简,也许是这至简,加上1300摄氏度的高温,才出落得如此清爽,犹如出水芙蓉,才造就了青花的品质和情性。
青花的美是女子的美,是大家闺秀的美,是平凡女子智慧性灵的美,眉目清秀,素颜皎洁,内心安宁,性情恬淡。
我也总是想起那些青花一样的女子,无论她们是三十岁还是四十岁,甚或是五十岁、六十岁,依然有着简单干净的眼神,依然有着纯净澄澈的心地,她们性情温润,低调内敛,优雅自如,举手投足间现出熠熠风采,那些人世的烟火和沧桑仿佛不曾浸染到她们,她们坐卧随心,清雅素丽,高贵端庄,落落大方,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女性的优雅从容,一颦一笑之间,又弥散着稚子的天真烂漫。
让我想起艾米莉·狄金森、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罗萨·卢森堡、林徽因、杨绛……这些美丽又熟悉的名字,在我的心中一直闪烁着温润的清辉。像智慧又美丽的一代才女林徽因,且不说她的诗是多么富有才情,且不说她的文章是多么造诣深厚,也且不说她在古建筑领域有着怎样深重的影响和成就,我只说她的几封信札。“大驾刚北返,怅怅。迟日愚夫妇当同来领教。”这是她写给胡适的信。“话又说多了,且乱,正像我的老样子,二哥你现在做什么,有空快给我一封信。”这是她写给沈从文的信。“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这是她写给女儿的信。读着这样的信札,心里是说不出的美妙、欢喜,也禁不住猜想,林徽因,一个怎样的女子?“然而,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我喜欢这段对林徽因的评价。
那些青花一样的女子,她们可能是名门闺媛,也可能是普通人家的平凡女子。
她们无论是身处富贵之乡,还是身处怎样的窘境、困境,依然保持着内心的高贵与优雅、从容与恬淡,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我想起西安的那位最美女公交司机张婷婷,想起一位网友说的小镇上那位穿旗袍摆摊的女人:“小镇上有个女人,三十多岁,在街头摆个小摊卖卖小杂物,女人家境不是很好,住两间平房,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要伺候一个瘫痪的婆婆。家里的男人不是很能干,忠厚木讷,在一家工地上做杂工。这样的女人,照例说应该是很落魄的,可她给人的感觉却明艳得很,每日里在街头见到她,都会让人眼睛一亮。女人有瀑布般的长发,梳理的纹丝不乱,用发夹盘在头顶上。女人有修长的身材,她喜欢穿旗袍,虽然只是廉价衣料,却显得窈窕有致。她哪里像是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
青花,青花,无论是作为珍贵的艺术品被摆放在豪华博古架上,还是作为寻常器物被搁在贫寒人家的灶头;无论是身处繁华之境,还是身居陋室寒斋,总是素心安宁,泰然自若,自适其适,不为繁华易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