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具有差异,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随着干预时间增长差异愈发明显(p<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焦虑状态,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焦虑;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到最后的终末阶段,此类患者的心功能严重下降,患者日常活动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由于慢性心力衰竭病程长,治疗负担重等因素,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了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焦虑障碍对治疗造成的影响,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实施相关的心理干预性护理十分重要。我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干预性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男性1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6±6.3)岁,平均病程(4±1.2)年;对照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4±8.2)岁,平均病程(3±1.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疗效评价依据。
1.2.1心理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病情较重、病程迁延,使得患者逐渐丧失治疗信心,对生活感到悲观失望。同时,由于长期治疗,经济负担较重,导致心理焦虑。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加强心理指导和护理工作,以支持和疏泄疗法为主,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消除疑虑。为患者耐心解释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理,告知只要坚持治疗,病情就会得到控制,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加重心脏充血、引发急性发作。让患者明白心理状态对病情影响的重要性,同时让患者诉说心中的苦闷、压抑,当患者内心得到疏泄后,有利于心理状态的调整。告诉患者一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成功病例,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1.2.2深呼吸训练: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要求患者经常练习或在焦虑发作时练习,姿势随意,可以是站、坐、卧。(1)控制呼吸:对于焦虑症发作的患者,由于出现呼吸急促,会导致二氧化碳减少,进一步加剧身体症状。如头晕、四肢刺痛等。对于没有进行过呼吸训练的患者来说,简单的方法是用双手将一个没有漏洞的纸袋(不能用塑料袋)紧紧地套在自己的鼻子和嘴上,做深呼吸10次;(2)腹式呼吸:保持坐姿,身体后靠,端正坐直,五指并拢,双掌放于肚脐上。用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注意用腹腔吸气,保持2s,随着腹部的抬高,放在肚脐的手也向上升高;再用嘴呼气,慢慢放气,腹部慢慢向下回落;(3)缓慢呼吸:学会腹式呼吸后,开始学计时,不让呼吸变快。要用4s的时间吸气,再用4s的时间呼气。
2 结果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经济科技以及现代医学体制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不配合治疗或依从性不足的患者及家属,经过沟通及共同参与,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模式。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焦虑。 从患者的依从度和配合情况来看,对于临床治疗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作用,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可看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诉,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林凯思.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98-1299.
[2] 龚凤安.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131-131.
[3] 张玉芝.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和遵医行为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84-84.
[4] 王学会.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特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569-570.
[5] 马淑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80-81.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焦虑;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到最后的终末阶段,此类患者的心功能严重下降,患者日常活动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由于慢性心力衰竭病程长,治疗负担重等因素,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了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焦虑障碍对治疗造成的影响,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实施相关的心理干预性护理十分重要。我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干预性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男性1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6±6.3)岁,平均病程(4±1.2)年;对照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4±8.2)岁,平均病程(3±1.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疗效评价依据。
1.2.1心理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病情较重、病程迁延,使得患者逐渐丧失治疗信心,对生活感到悲观失望。同时,由于长期治疗,经济负担较重,导致心理焦虑。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加强心理指导和护理工作,以支持和疏泄疗法为主,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消除疑虑。为患者耐心解释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理,告知只要坚持治疗,病情就会得到控制,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加重心脏充血、引发急性发作。让患者明白心理状态对病情影响的重要性,同时让患者诉说心中的苦闷、压抑,当患者内心得到疏泄后,有利于心理状态的调整。告诉患者一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成功病例,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1.2.2深呼吸训练: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要求患者经常练习或在焦虑发作时练习,姿势随意,可以是站、坐、卧。(1)控制呼吸:对于焦虑症发作的患者,由于出现呼吸急促,会导致二氧化碳减少,进一步加剧身体症状。如头晕、四肢刺痛等。对于没有进行过呼吸训练的患者来说,简单的方法是用双手将一个没有漏洞的纸袋(不能用塑料袋)紧紧地套在自己的鼻子和嘴上,做深呼吸10次;(2)腹式呼吸:保持坐姿,身体后靠,端正坐直,五指并拢,双掌放于肚脐上。用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注意用腹腔吸气,保持2s,随着腹部的抬高,放在肚脐的手也向上升高;再用嘴呼气,慢慢放气,腹部慢慢向下回落;(3)缓慢呼吸:学会腹式呼吸后,开始学计时,不让呼吸变快。要用4s的时间吸气,再用4s的时间呼气。
2 结果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经济科技以及现代医学体制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不配合治疗或依从性不足的患者及家属,经过沟通及共同参与,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模式。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焦虑。 从患者的依从度和配合情况来看,对于临床治疗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作用,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可看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诉,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林凯思.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98-1299.
[2] 龚凤安.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131-131.
[3] 张玉芝.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和遵医行为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84-84.
[4] 王学会.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特征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569-570.
[5] 马淑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