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台之何去何从》是由谦祥益文苑组织天津相声俱乐部自创、自编、自演的一部相声剧。该剧于2017年1月首演于谦祥益文苑后,深受天津观众的欢迎,并参加了第八届天津相声节、2017天津小剧场戏剧嘉年华等活动的演出。
全剧从日常演出结束后的谦祥益文苑后台开始,几位演员之间就“相声到底应该怎么说”“该创作什么样的相声”发生了争论。王志博觉得相声就是为了要让观众乐,只要节目火,就要对相声进行“某种”创新。一番争论过后,众人纷纷离去,王志博也在后台打起了瞌睡。孰知一觉醒来,他竟然穿越到了1917年的兴元茶社。王志博在片刻的慌乱后,抖擞精神准备大干一场,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写相声历史,繁荣1917年的相声,从而让相声能在21世纪更加辉煌。他先是将自己会的传统活搬上了舞台,那时的观众哪听过《打牌论》《洋药方》《卖布头》《数来宝》啊,于是他轻而易举地成了名,成了角儿。但是不久之后王志博会的传统活都说完了,他又自诩绝不翻头,于是只能自己创作新段子。他的新段子充斥着“荤包袱”“伦理哏”,虽然受到某些人的追捧,演出效果火爆,很能叫座卖钱,他也摇身一变成了“相声大王”,但是他的行为却让那些真正关心相声的同行和观众反感。在王志博首开山门摆知收徒30人的“盛典”上,只来了5位同行,而且没吃饭就走了。他苦恼于明明让相声火了起来,并引来了各方的关注,可许多同行却不愿与自己来往。一场宿醉清醒后,王志博发现又回到了2017年。与他来时不同是,此时的谦祥益竟然是个古建筑博物馆。他惊讶地问讲解员,难道这里不是听相声的地方吗讲解员告诉他,都怪当年有个叫王志博的相声演员把相声弄得太不入流,结果人们都不去听相声,相声早就失传了。王志博听闻如遭晴天霹雳,惊醒后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南柯一梦。这一遭“梦游”让王志博明白想要发展相声,绝不能靠“三俗”。同时,该剧以说书人视角进行场景串联和解说,使观众能够跟随剧情的演进身临其境地领略相声的艺术风骨,明晰了什么才是相声的本色。
在某种程度上《后台之何去何从》可以看作是谦祥益文苑和天津相声俱乐部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的一份感悟,以此回答了“该创作演出什么样的相声,怎么才能使相声保持鲜活的艺术生命”这一命题。相声不应该仅仅将使观众发笑作为唯一的艺术特点,创作相声也不应该将获得观众的笑声作为唯一追求,片面的认识会使相声走向没落。
相声是一门笑的艺术,更是一门精湛的综合性语言艺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寓教于乐,使观众在会心一笑中获得一份放松,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得到一丝感悟。
当下某些相声创作演出中存在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新段子或多或少脱离了相声传统的结构框架,变成了一种连珠炮式的包袱集锦。难怪有人评价:“除了将传统作品简单地拆拆改改以外,大都是在网络上搜集笑话小段拼凑而成。没人物,没故事,没情节,没垫话,也没高潮,当然更没好底了。”有些作品仅仅是靠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以及拿腔作调逗人发笑,甚至以不健康的“包袱”制造笑点。
表面上看,这种通过某条主线串接大量密集包袱的“积木相声”能收获热闹的演出效果,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双赢”。使演员在短时间内聚拢人气,增加收益,观众也能笑口常开。然而包袱集锦式的相声在轻而易举收割观众笑声的同时,却又难以带给观众回味。
相声能让观众发笑,并不是简单依靠将一切“笑谈化”,而是要靠其内在魅力打动观众。已故相声理论家刘梓钰曾指出,观众对一段相声直接兴趣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和观众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相声所构建出的情境不能脱离开观众的生活经验,所描写的形象要能触动观众的生活积累,引起他们似曾相识的感受,让观众从中发现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一致的东西,从而能让观众“听得进去”。二是能冲破观众已有经验的藩篱,有观众心理预设外的新鲜内容。让观众乍一听似曾相识,再一听又有些陌生。这样才会激发观众的求知欲,进而让观众“听得下去”。同时,笑料的设置要“具有对社会生活的一定认识价值,它们引发的笑,都可带来一定的审美感受。”
从这个层面上说,包袱集锦式的相声实际上是一种省力的创作方式,虽能做出快餐,却难成舌尖上的美味。正如《后台之何去何从》剧中所警示的,近年来,小剧场(茶馆)相声的萎缩,正是源于原创力的匮乏。缺少遵循相声传统创作的新节目,给不了观众新东西。相声前辈使这门艺术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一些经典让观众百听不厌,而如今相声创作和表演上的退步导致了观众的流失。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寄希望于用“庸俗、低俗、媚俗”的廉价笑声来哗众取宠,虽然演员能一时获益,但這样的相声立不住,留不下,传不开,势必会使相声创作陷入饮鸩止渴的怪圈。长此以往,不但演员自身可能会迷失发展方向,而且可能导致观众对相声产生误解。先是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进而认为相声听不得,最后相声本身可能真的会像《后台之何去何从》中那样,在某一天因被观众抵制而消亡,失去生命力。
繁荣相声要靠作品说话。要想创作出好的相声段子,就要遵守相声艺术的规律,在坚持相声艺术本体的基础上,充分汲取相声传统的养分。要立足于艺术的欣赏,深入观众群体,详察市井民情,将对生活的体会和感受融入作品之中,让观众会心一笑,有所思考和回味。
全剧从日常演出结束后的谦祥益文苑后台开始,几位演员之间就“相声到底应该怎么说”“该创作什么样的相声”发生了争论。王志博觉得相声就是为了要让观众乐,只要节目火,就要对相声进行“某种”创新。一番争论过后,众人纷纷离去,王志博也在后台打起了瞌睡。孰知一觉醒来,他竟然穿越到了1917年的兴元茶社。王志博在片刻的慌乱后,抖擞精神准备大干一场,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写相声历史,繁荣1917年的相声,从而让相声能在21世纪更加辉煌。他先是将自己会的传统活搬上了舞台,那时的观众哪听过《打牌论》《洋药方》《卖布头》《数来宝》啊,于是他轻而易举地成了名,成了角儿。但是不久之后王志博会的传统活都说完了,他又自诩绝不翻头,于是只能自己创作新段子。他的新段子充斥着“荤包袱”“伦理哏”,虽然受到某些人的追捧,演出效果火爆,很能叫座卖钱,他也摇身一变成了“相声大王”,但是他的行为却让那些真正关心相声的同行和观众反感。在王志博首开山门摆知收徒30人的“盛典”上,只来了5位同行,而且没吃饭就走了。他苦恼于明明让相声火了起来,并引来了各方的关注,可许多同行却不愿与自己来往。一场宿醉清醒后,王志博发现又回到了2017年。与他来时不同是,此时的谦祥益竟然是个古建筑博物馆。他惊讶地问讲解员,难道这里不是听相声的地方吗讲解员告诉他,都怪当年有个叫王志博的相声演员把相声弄得太不入流,结果人们都不去听相声,相声早就失传了。王志博听闻如遭晴天霹雳,惊醒后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南柯一梦。这一遭“梦游”让王志博明白想要发展相声,绝不能靠“三俗”。同时,该剧以说书人视角进行场景串联和解说,使观众能够跟随剧情的演进身临其境地领略相声的艺术风骨,明晰了什么才是相声的本色。
在某种程度上《后台之何去何从》可以看作是谦祥益文苑和天津相声俱乐部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的一份感悟,以此回答了“该创作演出什么样的相声,怎么才能使相声保持鲜活的艺术生命”这一命题。相声不应该仅仅将使观众发笑作为唯一的艺术特点,创作相声也不应该将获得观众的笑声作为唯一追求,片面的认识会使相声走向没落。
相声是一门笑的艺术,更是一门精湛的综合性语言艺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寓教于乐,使观众在会心一笑中获得一份放松,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得到一丝感悟。
当下某些相声创作演出中存在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新段子或多或少脱离了相声传统的结构框架,变成了一种连珠炮式的包袱集锦。难怪有人评价:“除了将传统作品简单地拆拆改改以外,大都是在网络上搜集笑话小段拼凑而成。没人物,没故事,没情节,没垫话,也没高潮,当然更没好底了。”有些作品仅仅是靠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以及拿腔作调逗人发笑,甚至以不健康的“包袱”制造笑点。
表面上看,这种通过某条主线串接大量密集包袱的“积木相声”能收获热闹的演出效果,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双赢”。使演员在短时间内聚拢人气,增加收益,观众也能笑口常开。然而包袱集锦式的相声在轻而易举收割观众笑声的同时,却又难以带给观众回味。
相声能让观众发笑,并不是简单依靠将一切“笑谈化”,而是要靠其内在魅力打动观众。已故相声理论家刘梓钰曾指出,观众对一段相声直接兴趣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和观众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相声所构建出的情境不能脱离开观众的生活经验,所描写的形象要能触动观众的生活积累,引起他们似曾相识的感受,让观众从中发现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一致的东西,从而能让观众“听得进去”。二是能冲破观众已有经验的藩篱,有观众心理预设外的新鲜内容。让观众乍一听似曾相识,再一听又有些陌生。这样才会激发观众的求知欲,进而让观众“听得下去”。同时,笑料的设置要“具有对社会生活的一定认识价值,它们引发的笑,都可带来一定的审美感受。”
从这个层面上说,包袱集锦式的相声实际上是一种省力的创作方式,虽能做出快餐,却难成舌尖上的美味。正如《后台之何去何从》剧中所警示的,近年来,小剧场(茶馆)相声的萎缩,正是源于原创力的匮乏。缺少遵循相声传统创作的新节目,给不了观众新东西。相声前辈使这门艺术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一些经典让观众百听不厌,而如今相声创作和表演上的退步导致了观众的流失。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寄希望于用“庸俗、低俗、媚俗”的廉价笑声来哗众取宠,虽然演员能一时获益,但這样的相声立不住,留不下,传不开,势必会使相声创作陷入饮鸩止渴的怪圈。长此以往,不但演员自身可能会迷失发展方向,而且可能导致观众对相声产生误解。先是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进而认为相声听不得,最后相声本身可能真的会像《后台之何去何从》中那样,在某一天因被观众抵制而消亡,失去生命力。
繁荣相声要靠作品说话。要想创作出好的相声段子,就要遵守相声艺术的规律,在坚持相声艺术本体的基础上,充分汲取相声传统的养分。要立足于艺术的欣赏,深入观众群体,详察市井民情,将对生活的体会和感受融入作品之中,让观众会心一笑,有所思考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