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老师”的“笨”功夫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幸运,今天贲友林老师用我们班孩子上课《找规律》。
  正式上课前,有一份预习材料需要完成,13号的辰辰未能完成这份作业。我想不会就不会吧。我之前在网络上看过贲老师的课,也读了一点他的书,我想给他的课堂一个真实的预习状态。
  课的一开场贲老师的提问并不难回答,预习单上其实有不少孩子写出了所发现的规律,但是举手的只有两个同学。在这样的会场中,孩子们难免有点紧张。兴许是出于调动课堂气氛的考量,贲老师潇洒地让与会的老师随意点一个。老师们的确点得很随意,“那就13号”,一个声音传过来。我听到这个学号,心想:糟了。几乎想做出一点补救行为,电光火石间,话筒已经到了辰辰手里。贲老师看到他的预习单上一片空白,语气温柔:怎么没写?辰辰老实回答:我不会。贲老师还是温柔地问:思考过吗?辰辰还是老实回答:我不会。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同行会用“没关系,接下来认真听讲,你一定能学会的”这句万金油混过去。
  谁料,贲老师把孩子请了上去,给他一支粉笔,“会不会画三角形,会的话画一个。”辰辰很快画了一个三角形,当然也知道了一个三角形有3根小棒,所以画得很从容。画到第三个的时候,他用圈一圈的方式告诉大家,他找到了三角形摆放的规律。课上到这里,留下空白答卷的辰辰,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其他孩子见证了这一过程,自发地献出了掌声。
  这节课中,学生一共找出了六种规律,有些是成人未必能想到的。这六种规律不是平铺直叙呈现的,儿童在“找”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爬升”的乐趣。前面四个规律都是通过孩子在黑板上边画边圈,通过具象的操作而发现提炼出的规律。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贲老师在黑板前更像是一个主持人,调动每个孩子参与,孩子们你问我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泼也有效。课堂即便到此结束,也不会给人突兀感。然而贲老师没有结束,他仿佛漫不经心地提醒着学生,如何检视自己的思维成果。他说出了一些错误的答案——来自学生课前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也提醒我,反思不是儿童自带的天赋,它需要后天的习得和养成,教师的内心必须装着这样的教学自觉。
  后两个规律的发现则来自贲老师有意地引导。他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教会所有人,让人知道10个三角形用了多少根小棒?”“数!”孩子异口同声。话音刚落,马上就有思维活跃的孩子质疑:“如果要求100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怎么办?”贲老师接过话茬,“嗯,是太多了,数学问题可以从少的开始研究。”然后,拿出一张白纸,画一个三角形,写出小棒的根数。他用投影仪展示出自己画的过程。在教师画学生数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出师生互动的感觉,学生也更加投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次用数字代替了圈圈画画,抽象程度更高。贲老师要求孩子们竖着读读数字,读一读之后,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个数增加一个,小棒的根数就增加两根,并且是奇数,这里蕴含着函数思维了。再横着读,学生又发现只要把三角形的个数加上一个比三角形的个数大一的数,也能得到小棒的根数。如果摆了100个三角形,就可以用100 101=201(根)求出小棒的根数。
  儿童的内心没有成见,给他们一个方向,他们就能找到新鲜的观点,从而也能激活大人的思考——这个飞速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儿童观?如何在大人的世界和儿童的世界之间搭一座桥梁,更好地进行沟通?我想,贲老师这节课已经做出了回答。在很多漂亮的公开课中,我们可能都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成人携带的是一个“旧”世界,儿童携带的是一个“新”世界。旧世界也许装着很多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新世界才是真正的未来。在找规律的过程中,贲老师几乎没有讲授的痕迹,都是孩子自己从图像中捕捉到的。他了解儿童,更重要的是,他完全信任儿童。有这两点的支撑,才能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著名儿童作家郭姜燕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好的课,应当是有匠心、无匠气的。把精装的课上出毛坯的感觉,才是真功夫。什么叫有匠气的课?那些环环相扣的课,是很精美的。精美的另一层意思是太小心翼翼了,处处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走,用自己的框架去框住学生。
  贲友林的微信名是“笨老师”,有谐音的巧合,有自嘲的成分。但是从这个他自取的名字里,我们隐约窥见他的教学思想——教书是一种朴素的行为,那些漂亮的引导技巧,精心的环节设计,他已经不再留恋了。他放棄了成人的标准,用儿童的眼睛代替了自己的眼睛,用儿童的语言占据了自己的语言。他笃定地跟在儿童的后面,不说你应该去哪里,而是儿童到哪里他就到哪里。我想,在这个师生共同行进的过程中,这条路应该是王小波所描述的那样: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写到这里,我想起生活在2500多年前希腊雅典的一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平时唯一的爱好,就是在街上闲逛,截住街上自由行走的雅典公民,向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好学的苏格拉底的追问下,雅典公民纷纷发现自己的愚蠢无知。苏格拉底从来不说结论,他只是这样谦虚地评价自己:“我比别人知道的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无知。”
  (范丽伟,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215100)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JIANGSU EDUCATION RESEARCH  2018-4B實践版.indd  Practical Research 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rehensive Learning from the Angle of Curriculum  …………………………………………………………………………………………………………WAN Yin-jie  Anot
摘要:阳光儿童生活行动是要构建一种以儿童为主体的公共生活,儿童在其中自主管理、自我提升、自求进步,最终实现自身的内在发展和阳光成长。在学校“阳光儿童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阳光儿童生活行动以“能豆豆议事会”为主要载体,其行动路径包括制定一个纲要、建立一个“能豆豆议事会”、搭建五大平台、创设一个评价体系、形成三个推進策略等。  关键词:小学德育;阳光儿童生活行动;“能豆豆议事会”  中图分类号:G4
摘要:本研究选取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的两个女幼师平行班作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匹配MBTI人格类型的差异教学,通过分析阶段成绩、《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期末成绩、《游戏教程》期末成绩之间的差异和相关,考察差异教学的效果。结果表明,根据学生的MBTI人格类型进行异质分组,仅在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环节给予适合匹配人格类型的指导,可以显著提高《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学业成绩,为学前教育专业其他理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有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企业与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也是试行现代学徒制模式改革实践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促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推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摘要:学习性评价是为了以评价促学习和以评价促教学,所以其设计和实施始终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的教学质量为目标。学习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有:改进课堂提问方式,增加回答“等待时间”;提高作业反馈质量,促进学生深入反思;加强同伴与自我评价,形成自主与责任意识[1]。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学习性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学习性评价;物理教学;评价改革
摘要: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办好优质、特色的高中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苏州学校开展书院制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改革课程教學与管理方法,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多样和个性发展,彰显学术型高中特色,实现了高中育人模式的全面转型。  关键词:书院制;育人模式;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2B-0044-04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创新人才
摘要:儿童水墨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文化的“源”,又有自然的“趣”,还有生本的“意”,需要通过探寻“故里往事”“老艺美事”“巷子趣事”等乡土素材,融入乡土文化因子,体验文化活动,感知文化形式,触摸文化肌理,让乡土文化入“儿童眼”,让笔墨素材打动“儿童心”,让水墨构图显“儿童气”,追求儿童水墨教学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乡土素材;儿童水墨;有源;有趣;有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
摘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影响之深、份量之大由此可见。技能大赛一方面让职业学校、教师、学生收获了许多成果;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很多误区。本文以电子电工技能大赛为例进行分析,对我们怎样正确看待和对待技能大赛,如何认识技能大赛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意义;误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近年来,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盐城师范学院开展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衔接3 4项目合作,构建了比较科学的人才培养纵向贯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践教学体系。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3 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C-0050-04  近几年来,盐城
摘要:台湾高校培养的学生以其优秀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宽广的国际化视域得到世人的认可。本文以台湾旅游类高校空乘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国立高雄餐旅大学为例,从人文化、专业化、企业化、国际化四个方面论述了该校航空暨运输服务管理系培养专业人才的特色,借鉴了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措施,并提出了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空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台湾;国立高雄餐旅大学;空乘;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