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幸运,今天贲友林老师用我们班孩子上课《找规律》。
正式上课前,有一份预习材料需要完成,13号的辰辰未能完成这份作业。我想不会就不会吧。我之前在网络上看过贲老师的课,也读了一点他的书,我想给他的课堂一个真实的预习状态。
课的一开场贲老师的提问并不难回答,预习单上其实有不少孩子写出了所发现的规律,但是举手的只有两个同学。在这样的会场中,孩子们难免有点紧张。兴许是出于调动课堂气氛的考量,贲老师潇洒地让与会的老师随意点一个。老师们的确点得很随意,“那就13号”,一个声音传过来。我听到这个学号,心想:糟了。几乎想做出一点补救行为,电光火石间,话筒已经到了辰辰手里。贲老师看到他的预习单上一片空白,语气温柔:怎么没写?辰辰老实回答:我不会。贲老师还是温柔地问:思考过吗?辰辰还是老实回答:我不会。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同行会用“没关系,接下来认真听讲,你一定能学会的”这句万金油混过去。
谁料,贲老师把孩子请了上去,给他一支粉笔,“会不会画三角形,会的话画一个。”辰辰很快画了一个三角形,当然也知道了一个三角形有3根小棒,所以画得很从容。画到第三个的时候,他用圈一圈的方式告诉大家,他找到了三角形摆放的规律。课上到这里,留下空白答卷的辰辰,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其他孩子见证了这一过程,自发地献出了掌声。
这节课中,学生一共找出了六种规律,有些是成人未必能想到的。这六种规律不是平铺直叙呈现的,儿童在“找”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爬升”的乐趣。前面四个规律都是通过孩子在黑板上边画边圈,通过具象的操作而发现提炼出的规律。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贲老师在黑板前更像是一个主持人,调动每个孩子参与,孩子们你问我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泼也有效。课堂即便到此结束,也不会给人突兀感。然而贲老师没有结束,他仿佛漫不经心地提醒着学生,如何检视自己的思维成果。他说出了一些错误的答案——来自学生课前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也提醒我,反思不是儿童自带的天赋,它需要后天的习得和养成,教师的内心必须装着这样的教学自觉。
后两个规律的发现则来自贲老师有意地引导。他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教会所有人,让人知道10个三角形用了多少根小棒?”“数!”孩子异口同声。话音刚落,马上就有思维活跃的孩子质疑:“如果要求100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怎么办?”贲老师接过话茬,“嗯,是太多了,数学问题可以从少的开始研究。”然后,拿出一张白纸,画一个三角形,写出小棒的根数。他用投影仪展示出自己画的过程。在教师画学生数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出师生互动的感觉,学生也更加投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次用数字代替了圈圈画画,抽象程度更高。贲老师要求孩子们竖着读读数字,读一读之后,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个数增加一个,小棒的根数就增加两根,并且是奇数,这里蕴含着函数思维了。再横着读,学生又发现只要把三角形的个数加上一个比三角形的个数大一的数,也能得到小棒的根数。如果摆了100个三角形,就可以用100 101=201(根)求出小棒的根数。
儿童的内心没有成见,给他们一个方向,他们就能找到新鲜的观点,从而也能激活大人的思考——这个飞速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儿童观?如何在大人的世界和儿童的世界之间搭一座桥梁,更好地进行沟通?我想,贲老师这节课已经做出了回答。在很多漂亮的公开课中,我们可能都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成人携带的是一个“旧”世界,儿童携带的是一个“新”世界。旧世界也许装着很多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新世界才是真正的未来。在找规律的过程中,贲老师几乎没有讲授的痕迹,都是孩子自己从图像中捕捉到的。他了解儿童,更重要的是,他完全信任儿童。有这两点的支撑,才能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著名儿童作家郭姜燕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好的课,应当是有匠心、无匠气的。把精装的课上出毛坯的感觉,才是真功夫。什么叫有匠气的课?那些环环相扣的课,是很精美的。精美的另一层意思是太小心翼翼了,处处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走,用自己的框架去框住学生。
贲友林的微信名是“笨老师”,有谐音的巧合,有自嘲的成分。但是从这个他自取的名字里,我们隐约窥见他的教学思想——教书是一种朴素的行为,那些漂亮的引导技巧,精心的环节设计,他已经不再留恋了。他放棄了成人的标准,用儿童的眼睛代替了自己的眼睛,用儿童的语言占据了自己的语言。他笃定地跟在儿童的后面,不说你应该去哪里,而是儿童到哪里他就到哪里。我想,在这个师生共同行进的过程中,这条路应该是王小波所描述的那样: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写到这里,我想起生活在2500多年前希腊雅典的一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平时唯一的爱好,就是在街上闲逛,截住街上自由行走的雅典公民,向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好学的苏格拉底的追问下,雅典公民纷纷发现自己的愚蠢无知。苏格拉底从来不说结论,他只是这样谦虚地评价自己:“我比别人知道的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无知。”
(范丽伟,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215100)
责任编辑:赵赟
正式上课前,有一份预习材料需要完成,13号的辰辰未能完成这份作业。我想不会就不会吧。我之前在网络上看过贲老师的课,也读了一点他的书,我想给他的课堂一个真实的预习状态。
课的一开场贲老师的提问并不难回答,预习单上其实有不少孩子写出了所发现的规律,但是举手的只有两个同学。在这样的会场中,孩子们难免有点紧张。兴许是出于调动课堂气氛的考量,贲老师潇洒地让与会的老师随意点一个。老师们的确点得很随意,“那就13号”,一个声音传过来。我听到这个学号,心想:糟了。几乎想做出一点补救行为,电光火石间,话筒已经到了辰辰手里。贲老师看到他的预习单上一片空白,语气温柔:怎么没写?辰辰老实回答:我不会。贲老师还是温柔地问:思考过吗?辰辰还是老实回答:我不会。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同行会用“没关系,接下来认真听讲,你一定能学会的”这句万金油混过去。
谁料,贲老师把孩子请了上去,给他一支粉笔,“会不会画三角形,会的话画一个。”辰辰很快画了一个三角形,当然也知道了一个三角形有3根小棒,所以画得很从容。画到第三个的时候,他用圈一圈的方式告诉大家,他找到了三角形摆放的规律。课上到这里,留下空白答卷的辰辰,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其他孩子见证了这一过程,自发地献出了掌声。
这节课中,学生一共找出了六种规律,有些是成人未必能想到的。这六种规律不是平铺直叙呈现的,儿童在“找”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爬升”的乐趣。前面四个规律都是通过孩子在黑板上边画边圈,通过具象的操作而发现提炼出的规律。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贲老师在黑板前更像是一个主持人,调动每个孩子参与,孩子们你问我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泼也有效。课堂即便到此结束,也不会给人突兀感。然而贲老师没有结束,他仿佛漫不经心地提醒着学生,如何检视自己的思维成果。他说出了一些错误的答案——来自学生课前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也提醒我,反思不是儿童自带的天赋,它需要后天的习得和养成,教师的内心必须装着这样的教学自觉。
后两个规律的发现则来自贲老师有意地引导。他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教会所有人,让人知道10个三角形用了多少根小棒?”“数!”孩子异口同声。话音刚落,马上就有思维活跃的孩子质疑:“如果要求100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怎么办?”贲老师接过话茬,“嗯,是太多了,数学问题可以从少的开始研究。”然后,拿出一张白纸,画一个三角形,写出小棒的根数。他用投影仪展示出自己画的过程。在教师画学生数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出师生互动的感觉,学生也更加投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次用数字代替了圈圈画画,抽象程度更高。贲老师要求孩子们竖着读读数字,读一读之后,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个数增加一个,小棒的根数就增加两根,并且是奇数,这里蕴含着函数思维了。再横着读,学生又发现只要把三角形的个数加上一个比三角形的个数大一的数,也能得到小棒的根数。如果摆了100个三角形,就可以用100 101=201(根)求出小棒的根数。
儿童的内心没有成见,给他们一个方向,他们就能找到新鲜的观点,从而也能激活大人的思考——这个飞速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儿童观?如何在大人的世界和儿童的世界之间搭一座桥梁,更好地进行沟通?我想,贲老师这节课已经做出了回答。在很多漂亮的公开课中,我们可能都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成人携带的是一个“旧”世界,儿童携带的是一个“新”世界。旧世界也许装着很多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新世界才是真正的未来。在找规律的过程中,贲老师几乎没有讲授的痕迹,都是孩子自己从图像中捕捉到的。他了解儿童,更重要的是,他完全信任儿童。有这两点的支撑,才能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著名儿童作家郭姜燕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好的课,应当是有匠心、无匠气的。把精装的课上出毛坯的感觉,才是真功夫。什么叫有匠气的课?那些环环相扣的课,是很精美的。精美的另一层意思是太小心翼翼了,处处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走,用自己的框架去框住学生。
贲友林的微信名是“笨老师”,有谐音的巧合,有自嘲的成分。但是从这个他自取的名字里,我们隐约窥见他的教学思想——教书是一种朴素的行为,那些漂亮的引导技巧,精心的环节设计,他已经不再留恋了。他放棄了成人的标准,用儿童的眼睛代替了自己的眼睛,用儿童的语言占据了自己的语言。他笃定地跟在儿童的后面,不说你应该去哪里,而是儿童到哪里他就到哪里。我想,在这个师生共同行进的过程中,这条路应该是王小波所描述的那样: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写到这里,我想起生活在2500多年前希腊雅典的一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平时唯一的爱好,就是在街上闲逛,截住街上自由行走的雅典公民,向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好学的苏格拉底的追问下,雅典公民纷纷发现自己的愚蠢无知。苏格拉底从来不说结论,他只是这样谦虚地评价自己:“我比别人知道的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无知。”
(范丽伟,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2151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