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辅导员的工作量日益增大,难以达到绩效考核要求,最终引起职业倦怠。本文对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形式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绩效考核;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可以被称之为“职业衰竭”和“职业枯竭”,是指对某种职业失去兴趣,主要表现为情感出现衰竭、个性化淡化和个人成就感储蓄降低等。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大众化,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厌倦,影响高校教育事业发展。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原因
1. 表现
第一,工作缺少创新精神。辅导员在工作中创新性少,且对教学失去耐心,不能积极主动工作。
第二,工作职责不明、角色不清。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就目前来说,很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远远不止这些,还掺杂了学生在校生活管理、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和学生学习管理等职责。辅导员角色不清、职责不明,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第三,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方面的问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2. 原因
第一,社会支持度和人际关系支持度不高。社会上很多人对辅导员岗位认知度不高,打击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第二,辅导员责任重大。学生不管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如心理健康、就业问题等),都要求辅导员出面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遭到学校、家长及社会的责难,打击了辅导员的工作信心,使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产生厌恶感,影响工作质量及效率。
第三,没有完善的辅导员考评机制。虽然辅导员需求量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应的待遇也有所提高。但高校在辅导员考核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辅导员职称等级评定标准、招聘标准及量化考核标准不完善,与实际不符,对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第四,辅导员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且个体素质差。在各大高校,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辅导员所占的比重较大。他们存在理论水平不够高,知识面不够宽,缺乏科学研究能力,心理学知识不系统等问题。加之很多辅导员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长期以这种消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1. 明确考核目标,制订合理的考评计划
第一,要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办学宗旨及考核要求,明确一定考核周期内的工作目标,并制订相对应的绩效,以保证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完成。
第二,制订考核目标时,需要根据辅导员的实际,将个体与整体考核相结合,使考核目标的制订具有针对性及统一性。
2. 合理制订考核内容,并实现考核主體多元化
第一,要做好基本的辅导员考核工作,通常情况下是指能力考核与出勤考核。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考核项目,如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绩效考核等。
第二,要注意实现每一项考核的多元化,如职业道德考核项目包括政治素质考核、道德品质考核和工作作风考核等;出勤考核包括工作完成质量和效率。
第三,要积极发挥学生会、院系等多主体的绩效考核作用,以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
3. 合理利用考核结果,并及时反馈
要合理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建立务实、及时的绩效考核长效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晋级升职、教育培训、薪酬调整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部门要随时进行绩效考核,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记录下来。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即通过考核结果反馈进行奖罚。
参考文献:
[1]王玲俐.绩效考核应对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可行性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123-124.
[2]王寿朋.改善绩效考核 克服辅导员职业倦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4):28-29.
作者简介:杨红红(1987— ),女,贵州贵定人,贵州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绩效考核;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可以被称之为“职业衰竭”和“职业枯竭”,是指对某种职业失去兴趣,主要表现为情感出现衰竭、个性化淡化和个人成就感储蓄降低等。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大众化,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厌倦,影响高校教育事业发展。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原因
1. 表现
第一,工作缺少创新精神。辅导员在工作中创新性少,且对教学失去耐心,不能积极主动工作。
第二,工作职责不明、角色不清。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就目前来说,很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远远不止这些,还掺杂了学生在校生活管理、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和学生学习管理等职责。辅导员角色不清、职责不明,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第三,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方面的问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2. 原因
第一,社会支持度和人际关系支持度不高。社会上很多人对辅导员岗位认知度不高,打击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第二,辅导员责任重大。学生不管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如心理健康、就业问题等),都要求辅导员出面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遭到学校、家长及社会的责难,打击了辅导员的工作信心,使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产生厌恶感,影响工作质量及效率。
第三,没有完善的辅导员考评机制。虽然辅导员需求量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应的待遇也有所提高。但高校在辅导员考核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辅导员职称等级评定标准、招聘标准及量化考核标准不完善,与实际不符,对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第四,辅导员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且个体素质差。在各大高校,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辅导员所占的比重较大。他们存在理论水平不够高,知识面不够宽,缺乏科学研究能力,心理学知识不系统等问题。加之很多辅导员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长期以这种消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1. 明确考核目标,制订合理的考评计划
第一,要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办学宗旨及考核要求,明确一定考核周期内的工作目标,并制订相对应的绩效,以保证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完成。
第二,制订考核目标时,需要根据辅导员的实际,将个体与整体考核相结合,使考核目标的制订具有针对性及统一性。
2. 合理制订考核内容,并实现考核主體多元化
第一,要做好基本的辅导员考核工作,通常情况下是指能力考核与出勤考核。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考核项目,如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绩效考核等。
第二,要注意实现每一项考核的多元化,如职业道德考核项目包括政治素质考核、道德品质考核和工作作风考核等;出勤考核包括工作完成质量和效率。
第三,要积极发挥学生会、院系等多主体的绩效考核作用,以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
3. 合理利用考核结果,并及时反馈
要合理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建立务实、及时的绩效考核长效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晋级升职、教育培训、薪酬调整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部门要随时进行绩效考核,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记录下来。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即通过考核结果反馈进行奖罚。
参考文献:
[1]王玲俐.绩效考核应对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可行性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123-124.
[2]王寿朋.改善绩效考核 克服辅导员职业倦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4):28-29.
作者简介:杨红红(1987— ),女,贵州贵定人,贵州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