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但在使用中,桥头跳车问题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就桥头跳车的成因做简单分析,并提出几点预防措施,对公路的养护较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桥头跳车 成因 危害 预防
所谓桥头跳车是指由于公路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桥头跳车不仅影响驾驶的舒适度,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对桥梁公路造成危害,减损使用寿命。(1)降低行车速度,影响行车舒适度:当车辆行至桥头搭板纵坡转折处,为防止车辆的剧烈冲击跳动,司机被迫刹车减速,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功能。(2)影响行车安全:由于车辆的颠簸和跳动而引起驾驶人员的不适,对驾驶人员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其对车辆的正常操控,从而引发交通事故。(3)增加车辆运营成本:因跳车而造成的减速和颠簸对汽车机件和轮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磨损,汽车行驶速度的不稳定在无形中浪费了燃料而且增加了废气的排放,另外也增加了车辆的行驶时间。(4) 增加养护费用:车辆的跳动对桥梁和道路产生了附加的冲击荷载,加速了桥台、桥头搭板、支座及伸缩缝的损坏,只有及时有效的维修养护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使用状态。
一、成因
1.地基沉降
1.1地基的天然沉降:
公路桥涵一般地处河流、池塘等沟壑地段,地下水位高,地基多为软土,其含水量高、孔隙率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渗透系数小等特点,在路面路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趋于稳定,即使通过设计施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稳定性,地基也会存在残余变形,在路基自重产生的附加应力和长期的车辆冲击荷载下会产生压缩,在外力的作用下无可避免的产生沉降。
1.2路桥刚度性不均匀沉降
就城市道路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桥梁与路基、路面在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外力影响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易导致桥头跳车。另由于先施工桥涵结构物,再施工桥头路基,路基自然沉降时间相对缩短,使大量自然沉降在公路使用期内进行,加剧了路桥沉降差。
2.台背填料选择不当,压实不足
在台背回填用料选择和进料上,未能按要求认真选择严格控制,有时由于施工条件限制,台背填料采用的是软土或自然土,导致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从而产生较大沉降。另外施工不良比材料不良更容易造成填料的下沉。由于台背结构的影响,在桥涵台背后填土时,一般路基压实机械不能靠近台身,只能用小型机械或人工进行夯实,基层的密实度一般较低,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非压实性沉降。通车后,在行车荷载与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垫层、基层的密实度迅速增加,结构层压缩,路面结构相对变薄引起沉降。
3.排水不畅及渗水破坏
由于桥涵与路堤的连接部位存在缝隙,当防护设施排水不畅时,容易使雨水下渗,侵入路基,对土类填料产生侵蚀和软化,造成唧泥、喷浆等破坏,降低填土强度,导致填方体变形,在外力冲击下必然造成桥头路基沉陷,而沉陷又致使路面开裂,加大缝隙,如养护维修不及时,则这种恶性循环会愈演愈烈。
4.设计不周,施工不当
设计人员有时对施工过程如何便于碾压考虑不周,对于填料的要求不严格,台背排水设计不完善,对高填路基及软弱地基在路面成型之后沉降变形考虑不全等。施工及监理时没有严格按照“三分法”(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施工,因而密实度就达不到要求;施工工序不符合要求,若台背填筑速度过快,则沉降也快,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的挤压相对较大。如果台前护坡或挡墙砌筑不及时,则可能引起土体滑移,影响压实机械作业效果,严重时还会危害桥基。
二、预防
1.加固地基
地基加固是一种消除桥台和台后填方段的差异沉降变形的有效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前首先应对地基地层岩性做深入了解,并对土取样试验,测定土体含水量、密度、抗剪强度,确定地基沉降特性,根据具体情况拟定设计方案。对一般地基可采用加固土进行加固处理,对于软土、流相冲洪积物地基、湿陷性黄土、解冻土等特殊地基需根据各自特点特别处理。
1.1软土地基
软土属于高压缩、大变形地基,对该地基首先应采用插塑料板、袋装砂井、超载预压等方法进行排水固结,其次根据填方路堤的压力计算,采用粉喷桩、深层搅拌法、砂桩法等进行加固处理。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堆载预压或超压施工,使地基强度显著提高,同时改善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1.2流相冲洪积物地基
此类型地基地貌一般为河漫滩或一、二级阶地,地层类型多、分布广、相变大,在地基加固设计前,应做地质勘察和土工实验,计算固结沉降量和填方压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基渐变加固处理。
1.3湿陷性黄土地基
对桥头路堤边坡和锥坡脚外2m范围的地基﹙明挖扩大基础桥台的基底﹚进行强夯处理,压实度不低于90℅,同时满足桥台基底承载力的要求,处理后的基底标高在桥台、桥头路堤范围内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用石灰土或水泥土封闭,防止地基浸水。湿陷性黄土地基还应做好防水、排水工程,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造成沉陷。
(4)对季节性冻融地区的桥头地基遇到有饱冰细粒土或含冰土层时,应全部挖除换填透水性土压实后在填路基。
2.路基处理
2.1合理使用填筑材料
为有效防止桥头区产生蠕变沉降,桥台后回填用料宜选取摩擦角大、强度高、压实性好、透水性好的填料,如砂砾,砾石等,有利于台背缝隙渗入的雨水顺利排出。正确选用回填材料并铺设轻质材料可以减轻路堤自重,有效降低地基应力,减少沉降并增大稳定安全系数。除上述方法之外,也有一种新型超轻质材料开始推广那就是泡沫聚苯乙烯块,这种新型材料对减轻路堤的重量、遏止桥涵连接路堤的过度沉陷起到良好的作用。
2.2严格控制压实度
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充分发挥一般大型填方压实机械的使用,给以充分压实。当受场地限制时可采用横向碾压法,以能使压路机尽量靠近台背进行碾压。压路机难以靠近时应选用一些小型压实机具分层压实,要求台背回填每层厚度不得大于20cm,力求压实度达到95%以上;对于机械夯实碾压不到之处,应该在第一时间采用人工补充夯实。
3.设置桥头搭板
在桥台与路基之间加设钢筋混凝土桥头搭板来进行过渡可以有效分散沉降变形,从而提高路面的抗变形能力,消除跳车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搭板的长度要尽可能的长,填土高度越大,次固结引起沉降越大,要求搭板长度就越长。
4.完善排水设施
填方的排水设施对填实的稳定极为重要,所以在桥头填方路基应设置排水设施或防护设施,保证雨水顺利排出。基层还应设置渗水层或排水沟,当有地下水或渗入水时能顺利排出。
5.减少人为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5.1优化设计方案
首先要充分了解工程所处地带的气象水文、土质类型、填土高度、建筑材料,根据材料供应条件、施工能力及设计交通量发展情况进行多方分析和比较,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于各项数据在文件中应有明确的规定要求。
5.2合理施工,严格监理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实行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监理人员应认真负责跟班作业,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结语
桥头跳车的成因多样复杂,设计、施工、养护各环节应相互协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施工质量,才能有效的减少桥头跳车,改善行车条件,促进公路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林. 桥头跳车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露天采矿技术. 2000
[2]靳明.桥头跳车的预防处治探讨.中外公路.2005
[3]岳军委. 公路桥头跳车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 .交通标准化.2005
[关键词]桥头跳车 成因 危害 预防
所谓桥头跳车是指由于公路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桥头跳车不仅影响驾驶的舒适度,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对桥梁公路造成危害,减损使用寿命。(1)降低行车速度,影响行车舒适度:当车辆行至桥头搭板纵坡转折处,为防止车辆的剧烈冲击跳动,司机被迫刹车减速,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功能。(2)影响行车安全:由于车辆的颠簸和跳动而引起驾驶人员的不适,对驾驶人员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其对车辆的正常操控,从而引发交通事故。(3)增加车辆运营成本:因跳车而造成的减速和颠簸对汽车机件和轮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磨损,汽车行驶速度的不稳定在无形中浪费了燃料而且增加了废气的排放,另外也增加了车辆的行驶时间。(4) 增加养护费用:车辆的跳动对桥梁和道路产生了附加的冲击荷载,加速了桥台、桥头搭板、支座及伸缩缝的损坏,只有及时有效的维修养护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使用状态。
一、成因
1.地基沉降
1.1地基的天然沉降:
公路桥涵一般地处河流、池塘等沟壑地段,地下水位高,地基多为软土,其含水量高、孔隙率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渗透系数小等特点,在路面路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趋于稳定,即使通过设计施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稳定性,地基也会存在残余变形,在路基自重产生的附加应力和长期的车辆冲击荷载下会产生压缩,在外力的作用下无可避免的产生沉降。
1.2路桥刚度性不均匀沉降
就城市道路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桥梁与路基、路面在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外力影响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易导致桥头跳车。另由于先施工桥涵结构物,再施工桥头路基,路基自然沉降时间相对缩短,使大量自然沉降在公路使用期内进行,加剧了路桥沉降差。
2.台背填料选择不当,压实不足
在台背回填用料选择和进料上,未能按要求认真选择严格控制,有时由于施工条件限制,台背填料采用的是软土或自然土,导致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从而产生较大沉降。另外施工不良比材料不良更容易造成填料的下沉。由于台背结构的影响,在桥涵台背后填土时,一般路基压实机械不能靠近台身,只能用小型机械或人工进行夯实,基层的密实度一般较低,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非压实性沉降。通车后,在行车荷载与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垫层、基层的密实度迅速增加,结构层压缩,路面结构相对变薄引起沉降。
3.排水不畅及渗水破坏
由于桥涵与路堤的连接部位存在缝隙,当防护设施排水不畅时,容易使雨水下渗,侵入路基,对土类填料产生侵蚀和软化,造成唧泥、喷浆等破坏,降低填土强度,导致填方体变形,在外力冲击下必然造成桥头路基沉陷,而沉陷又致使路面开裂,加大缝隙,如养护维修不及时,则这种恶性循环会愈演愈烈。
4.设计不周,施工不当
设计人员有时对施工过程如何便于碾压考虑不周,对于填料的要求不严格,台背排水设计不完善,对高填路基及软弱地基在路面成型之后沉降变形考虑不全等。施工及监理时没有严格按照“三分法”(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施工,因而密实度就达不到要求;施工工序不符合要求,若台背填筑速度过快,则沉降也快,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的挤压相对较大。如果台前护坡或挡墙砌筑不及时,则可能引起土体滑移,影响压实机械作业效果,严重时还会危害桥基。
二、预防
1.加固地基
地基加固是一种消除桥台和台后填方段的差异沉降变形的有效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前首先应对地基地层岩性做深入了解,并对土取样试验,测定土体含水量、密度、抗剪强度,确定地基沉降特性,根据具体情况拟定设计方案。对一般地基可采用加固土进行加固处理,对于软土、流相冲洪积物地基、湿陷性黄土、解冻土等特殊地基需根据各自特点特别处理。
1.1软土地基
软土属于高压缩、大变形地基,对该地基首先应采用插塑料板、袋装砂井、超载预压等方法进行排水固结,其次根据填方路堤的压力计算,采用粉喷桩、深层搅拌法、砂桩法等进行加固处理。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堆载预压或超压施工,使地基强度显著提高,同时改善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1.2流相冲洪积物地基
此类型地基地貌一般为河漫滩或一、二级阶地,地层类型多、分布广、相变大,在地基加固设计前,应做地质勘察和土工实验,计算固结沉降量和填方压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基渐变加固处理。
1.3湿陷性黄土地基
对桥头路堤边坡和锥坡脚外2m范围的地基﹙明挖扩大基础桥台的基底﹚进行强夯处理,压实度不低于90℅,同时满足桥台基底承载力的要求,处理后的基底标高在桥台、桥头路堤范围内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用石灰土或水泥土封闭,防止地基浸水。湿陷性黄土地基还应做好防水、排水工程,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造成沉陷。
(4)对季节性冻融地区的桥头地基遇到有饱冰细粒土或含冰土层时,应全部挖除换填透水性土压实后在填路基。
2.路基处理
2.1合理使用填筑材料
为有效防止桥头区产生蠕变沉降,桥台后回填用料宜选取摩擦角大、强度高、压实性好、透水性好的填料,如砂砾,砾石等,有利于台背缝隙渗入的雨水顺利排出。正确选用回填材料并铺设轻质材料可以减轻路堤自重,有效降低地基应力,减少沉降并增大稳定安全系数。除上述方法之外,也有一种新型超轻质材料开始推广那就是泡沫聚苯乙烯块,这种新型材料对减轻路堤的重量、遏止桥涵连接路堤的过度沉陷起到良好的作用。
2.2严格控制压实度
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充分发挥一般大型填方压实机械的使用,给以充分压实。当受场地限制时可采用横向碾压法,以能使压路机尽量靠近台背进行碾压。压路机难以靠近时应选用一些小型压实机具分层压实,要求台背回填每层厚度不得大于20cm,力求压实度达到95%以上;对于机械夯实碾压不到之处,应该在第一时间采用人工补充夯实。
3.设置桥头搭板
在桥台与路基之间加设钢筋混凝土桥头搭板来进行过渡可以有效分散沉降变形,从而提高路面的抗变形能力,消除跳车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搭板的长度要尽可能的长,填土高度越大,次固结引起沉降越大,要求搭板长度就越长。
4.完善排水设施
填方的排水设施对填实的稳定极为重要,所以在桥头填方路基应设置排水设施或防护设施,保证雨水顺利排出。基层还应设置渗水层或排水沟,当有地下水或渗入水时能顺利排出。
5.减少人为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5.1优化设计方案
首先要充分了解工程所处地带的气象水文、土质类型、填土高度、建筑材料,根据材料供应条件、施工能力及设计交通量发展情况进行多方分析和比较,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于各项数据在文件中应有明确的规定要求。
5.2合理施工,严格监理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实行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监理人员应认真负责跟班作业,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结语
桥头跳车的成因多样复杂,设计、施工、养护各环节应相互协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施工质量,才能有效的减少桥头跳车,改善行车条件,促进公路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林. 桥头跳车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露天采矿技术. 2000
[2]靳明.桥头跳车的预防处治探讨.中外公路.2005
[3]岳军委. 公路桥头跳车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 .交通标准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