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正式群体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它们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主要以满足大学生不同需求为基点,且具有权威性的核心人物,这些特征都决定了非正式群体是高校学生和教师关注的焦点,对于学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研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基本含义以及特征。最后主要论述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加强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以及不同的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管理、关注核心人物等措施来合理地引导和规范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使其和高校管理目标相一致。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含义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是社会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说明那些具有相似价值观、喜好等特征的人们形成集聚性群体,并在其中获得各自的需求。根据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在社会系统中组织可以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类型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传统的组织管理学理论较多的关注正式组织,对于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则比较少。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代大学生对正式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呈现出淡化趋势,对各类非正式群体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兴趣和倚重感[1]。大学中最为常见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主要是社团组织、宿舍等小集体,它们是学生在班级、团学组织等正式群体之外联系最为紧密、交往最为频繁的场所,与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对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学生管理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定义
早在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最早的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他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提出还存在另一种组织影响着生产效率,这种组织就是非正式组织,同时他还提出了传统的管理只注重正式组织这一弊端。在本文中将组织等同于群体,而大学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样也存在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对于非正式群体以及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含义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理解,具有普遍性的几种主要有:谈红等人认为非正式群体是和正式群体相对的,是基于人际关系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2]。宋卉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就是指高校大学生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文件认定的无形群体[3];胡宇飞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在共同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以及其它共同因素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组织结构和明确规则的群体[4];黄建元则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基于共同的爱好、兴趣、特长以及其它共同因素,在感情和友谊的维系下自发形成的群体[5]。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由大学校园内为了满足兴趣爱好、个人感情、价值追求等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自发组织的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的活动团体。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于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形成原因可以把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兴趣爱好型,群体成员由于相同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致力于兴趣爱好的提升和发展。情感型,这种类型的群体成员往往很注重感情,而彼此之间的友谊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增长而使组织更加团结。地缘型,这种类型的群体往往由于组织成员是来自同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学校而显得更加亲近而组成。求知型,成员在大学里渴望成才,由于追求真知而彼此熟悉,互相鼓励、探讨,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习。另外,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又可以划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从成员构成的角度来看又可以分为“纵、横、混合”等类型。
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方面来看:首先,初入大学,学生没有了高中时期那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兴趣,满足增进友谊、取得保护以及发展个性的需要。其次,非正式群体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正式群体的弊端,由于正式群体主要目的是为了实施教学或团学任务,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情感的需求,而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性,能够使大学生在心理和动机上达到和谐统一。再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和变革,我国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这些都促使大学生极力的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客观方面来看:首先,高校中相对一致的作息时间、集中居住、相对封闭等特殊的环境,大学生在年龄、心理特点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等,这些都为大学生交往并组成非正式群体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联系以及信息的沟通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持久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成因,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自发性,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大学为追求兴趣爱好,获得心理需求而自发形成的,成员可以凭借个人意愿退出或者加入群体,一旦加入群体时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者发生利益冲突时群体就会解散。②成员较少,一般三到五人,多则十几人,其成员比正式群体成员少,所以能够面对面的深入交谈,容易形成关系密切的小群体,另外,成员也可以参加一个或者多个非正式群体[6]。③没有正式的明确的规章制度,对成员的约束主要靠群体目标和情感的一致性,而且相比正式群体而言,违反非正式群体整体利益和意志的惩罚要严重很多。④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它不能像正式群体那样可以直接任命负责人具体管理某些领域。⑤拥有威望很高的“核心人物”或者“领袖”,他们在群体成员中具有较大的权威,引导整个非正式群体,而且他们的接替会直接影响群体的发展和延续。⑥信息沟通灵敏,成员之间互相信任,感情密切,具有较强内聚力。
五、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区别
所谓正式群体,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而建立的成员间的固定关系。从二者的定义来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存在较大的区别:形成过程上,正式群体一般是上级组织按照规章制度直接划分组织成员并指定明确的负责人,非正式群体则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目标追求自发形成,而且没有明确的指定的负责人。类型上,大学校园内的正式群体大致可以分为班级、团学组织等,非正式群体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类型,例如兴趣爱好型、知识追求型等。作用上,大学生正式群体主要为了完成上级组织下达的任务所以缺乏一定的民主性,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提升成员的兴趣技能,但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具有更大的民主性。
参考文献:
[1]李卫星.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与对策[J]. 扬州大学学报,2007,11(5):80-82.
[2]谈红,宋秉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3(1):104-106.
[3]宋卉.当前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管理策略探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4(1):6-8.
[4]胡宇飞.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D]. 华中师范大学,2009.
[5]黄建元. 浅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J].华东师范大学,2012(12).
[6]张克永.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51-53.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含义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是社会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说明那些具有相似价值观、喜好等特征的人们形成集聚性群体,并在其中获得各自的需求。根据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在社会系统中组织可以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类型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传统的组织管理学理论较多的关注正式组织,对于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则比较少。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代大学生对正式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呈现出淡化趋势,对各类非正式群体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兴趣和倚重感[1]。大学中最为常见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主要是社团组织、宿舍等小集体,它们是学生在班级、团学组织等正式群体之外联系最为紧密、交往最为频繁的场所,与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对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学生管理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定义
早在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最早的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他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提出还存在另一种组织影响着生产效率,这种组织就是非正式组织,同时他还提出了传统的管理只注重正式组织这一弊端。在本文中将组织等同于群体,而大学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样也存在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对于非正式群体以及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含义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理解,具有普遍性的几种主要有:谈红等人认为非正式群体是和正式群体相对的,是基于人际关系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2]。宋卉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就是指高校大学生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文件认定的无形群体[3];胡宇飞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在共同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以及其它共同因素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组织结构和明确规则的群体[4];黄建元则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基于共同的爱好、兴趣、特长以及其它共同因素,在感情和友谊的维系下自发形成的群体[5]。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由大学校园内为了满足兴趣爱好、个人感情、价值追求等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自发组织的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的活动团体。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于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形成原因可以把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兴趣爱好型,群体成员由于相同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致力于兴趣爱好的提升和发展。情感型,这种类型的群体成员往往很注重感情,而彼此之间的友谊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增长而使组织更加团结。地缘型,这种类型的群体往往由于组织成员是来自同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学校而显得更加亲近而组成。求知型,成员在大学里渴望成才,由于追求真知而彼此熟悉,互相鼓励、探讨,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习。另外,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又可以划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从成员构成的角度来看又可以分为“纵、横、混合”等类型。
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方面来看:首先,初入大学,学生没有了高中时期那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兴趣,满足增进友谊、取得保护以及发展个性的需要。其次,非正式群体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正式群体的弊端,由于正式群体主要目的是为了实施教学或团学任务,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情感的需求,而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性,能够使大学生在心理和动机上达到和谐统一。再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和变革,我国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这些都促使大学生极力的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客观方面来看:首先,高校中相对一致的作息时间、集中居住、相对封闭等特殊的环境,大学生在年龄、心理特点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等,这些都为大学生交往并组成非正式群体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联系以及信息的沟通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持久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成因,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自发性,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大学为追求兴趣爱好,获得心理需求而自发形成的,成员可以凭借个人意愿退出或者加入群体,一旦加入群体时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者发生利益冲突时群体就会解散。②成员较少,一般三到五人,多则十几人,其成员比正式群体成员少,所以能够面对面的深入交谈,容易形成关系密切的小群体,另外,成员也可以参加一个或者多个非正式群体[6]。③没有正式的明确的规章制度,对成员的约束主要靠群体目标和情感的一致性,而且相比正式群体而言,违反非正式群体整体利益和意志的惩罚要严重很多。④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它不能像正式群体那样可以直接任命负责人具体管理某些领域。⑤拥有威望很高的“核心人物”或者“领袖”,他们在群体成员中具有较大的权威,引导整个非正式群体,而且他们的接替会直接影响群体的发展和延续。⑥信息沟通灵敏,成员之间互相信任,感情密切,具有较强内聚力。
五、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区别
所谓正式群体,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而建立的成员间的固定关系。从二者的定义来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存在较大的区别:形成过程上,正式群体一般是上级组织按照规章制度直接划分组织成员并指定明确的负责人,非正式群体则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目标追求自发形成,而且没有明确的指定的负责人。类型上,大学校园内的正式群体大致可以分为班级、团学组织等,非正式群体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类型,例如兴趣爱好型、知识追求型等。作用上,大学生正式群体主要为了完成上级组织下达的任务所以缺乏一定的民主性,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提升成员的兴趣技能,但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具有更大的民主性。
参考文献:
[1]李卫星.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与对策[J]. 扬州大学学报,2007,11(5):80-82.
[2]谈红,宋秉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3(1):104-106.
[3]宋卉.当前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管理策略探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4(1):6-8.
[4]胡宇飞.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D]. 华中师范大学,2009.
[5]黄建元. 浅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J].华东师范大学,2012(12).
[6]张克永.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