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空城红药里的黍离之悲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慢》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以其凄清低回的旋律,唱出了哀时伤乱之悲慨,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在教学中如何脱离那种“一解题二作者三释词四手法五思想”的程式化教学,如课程标准所言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深处,去发现作品意蕴,领悟作品的魅力,并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对高中生的鉴赏水平还是对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是极大的挑战。
  (教学片断)
  师:清角吹寒,第四悲。(板书:四悲黄昏清角 虚写见悲)这个悲,进一步从听觉的角度把“悲”字给渲染出来了。这里还有很重要的字,前面说了,“尽”字很重要,“渐”字很重要,这里更有什么字很重要?
  生:空。
  师:空城。同学们找得很准,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也是找到这个字。我把这个“空城”意象,作为上阕的概括。同学们想想看,为什么?
  生:因为原来是热闹名都,现在变成一座空城,这体現出了“黍离之悲”的主旨。
  师:是的,扬州,这么美丽,这么有名,大自然的景色这么好,人文景观这么好,现在空了,长了荠麦,这里紧紧扣住“黍离之悲”。不该长荠麦却长荠麦,而且长得特别旺盛,因为城空了。还有一个“都”字,这上面这些美丽的东西全部被空城取代,“都在空城”,城空了!
  一、抓内核,善提问,让赏析落到实处
  一首词,抓住了它的主旋律,就抓住了教学的主线条。《扬州慢》这首词,它的核心便是“黍离之悲”。教学中,我先从小序入手,由千岩老人之评价引出全词的意旨“黍离之悲”,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解读,还是意象特征、艺术手法的分析,都扣紧“黍离之悲”四字,让整节课的教学沉浸在悲伤的基调之中。教学中,抓住了“黍离之悲”这个内核,词的解读就有了主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有了依托。
  要引领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朗读,提问意象手法,滑过文字的表层,而应以自己解读的内功,着眼于具体字眼,去涵泳、体悟、意味,去挖掘出其文字后面隐性的、潜在的密码。叶圣陶说过,阅读时不能放过一个词的涵义、一句话语的意义,避免不求甚解的马虎态度。
  教学中,我紧扣八个层次的黍离之悲:一悲名都荠麦;二悲胡马窥江;三悲池木言兵;四悲黄昏清角;五悲杜郎须惊;六悲难赋深情;七悲桥在月冷;八悲知为谁生。
  这八悲字面意思都不难理解,但如何通过涵泳、体悟、意味的过程,去读出词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我巧借了问题这把钥匙,去解开文字后潜藏的密码,解出文字背后的内涵。
  北师大教授王富仁曾说过:“要把文中的句号当成问号。”如对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句,一般读者都会轻易飘过,不会留意,这往往是学生感受不到的地方,需要引发他们赏读思考:既有名都,为何还要写竹西佳处?这一问题重在解读出名都与竹西佳处的重复手法,引杜牧的诗,突出其历史渊源,与名都并列,在内容上是历史的重复,形式表现上为词语的不重复。而“尽荠麦青青”一句,学生能感受的是荒凉之感,但未必能体会其中“尽”与“青青”之妙处?通过一问:这句中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扣住“尽”字之夸张之意,那么,“青青”之美丽景象的反衬之意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一首词中,凡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往往就是课文中最要紧的地方,也是设问的关键之处,如:胡马窥江,为什么不用扬州被屠?池木言兵,为什么言兵啊,废池怎么言啊?乔木能不能言啊?杜郎须惊,惊什么?难赋深情,为什么写不出来?桥在月冷,桥仍在,“仍”字有个什么意思在里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为什么用红药更好?讲出三条理由来。
  这每一处的设问,都为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文字的丰富意蕴搭建了一座桥梁,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发了学生与文字间的对话。古典诗词就如音乐,需要通过问题让学生沉下心来,用心聆听。用心感受和体会,才能领略古典诗词意境、情趣与韵味。
  江西师大余应源教授认为:就语文以外的学科教学而言,形式的言是为了把握内容的意;就语文教学而言,则是为了实现言语内容的途径——言。透过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才是语文教学的现实目的。
  每一层悲都力求通过问题来进行深入解读,悟得言语的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本身,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诗词教学前后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有了明显的提升和变化,这样的解读才深刻实在,这样的赏析才是落到了实处。
  (教学片断)
  师:她说是冷。冷字表示心情的,上面的寒,我说是找一个意象,刚才上阕的主意象是“空城”,“ 空城”把整个上阕概括出来了,“空城”里包含了一种心情。而下阕那一个景最能表现心情呢?
  生:桥……红药。
  师:再看看,哪一个更好。
  生:红药。
  师:为什么红药更好?讲出三条理由来,好不好?
  生:红药它有颜色。
  师:为什么红药有颜色就好?
  生:因为红的颜色可以反衬出环境的凄凉。
  师:为什么红的颜色能反衬出环境的凄凉?
  生:红是暖色。我们中国人过年的时候用红来表示喜庆。
  师:在最悲伤的时候来个最喜庆的色彩……
  生:以乐景衬哀情。
  师:反差非常大。他可以不用红,比如桥边芍药不行吗?桥边玫瑰不行吗?
  生:玫瑰讲爱情。
  师:桥边百合呢,扬州瘦西湖我去过了,花很多,可它单单选了这个芍药,且他不写芍药,他写“红药”。刚刚同学已经介绍了,还有吗?
  生:芍药还是扬州的特产。
  师:表明扬州的芍药还在开放。我们同学实在厉害,老师想到的你们都想到了。桥边芍药,用最美的芍药,最美的色彩,来衬托悲的感情,美艳衬悲。
  二、抓关键,巧融合,让意蕴自然生成
  王荣生在阅读教学中指出,语文教师研读课文,要明白文本最要紧的是在什么地方?文本的关键点在哪里?如果发现文本的关键点,要明确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才能获得与课文作者相一致的理解、感受。   对于一首词,意象无疑是最关键的地方,而意象的整体之美,并不只是意象的总和,而是意象群落之间的有机构成。意象之美不能离开整体,脱离了整体只可能使诗词之美显得支离破碎。
  如何使一首词流动的气脉不被分散的意象和手法所肢解,如何让意象在赏析中贯穿起来,除了以黍离之悲作内核外,我还采用意象聚焦的方法,把上下阕的意象各聚焦于“空城”与“红药”。“空城”一词蕴含了名都荠麦对比后的凄凉,胡马窥江侵略背后的凄惨,池木言兵情景的悲哀,黄昏清角流露的寒意。当把空城一词概括出来,空城所蕴含的凄凉悲哀寒意之感皆在其中。而“红药”一词则以其红艳无人赏之意,包含了杜郎须惊、难赋深情的原因,桥在月冷的物是人非之感,知为谁生的哀伤之意,这一切都自然地隐于“红药”一词之中。以兩个意象聚焦于全篇,举目纲张,全词之意蕴则自然生成。
  对于诗词艺术手法的赏析,也是诗词教学的重点。但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只是生硬地提问: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种把手法只是当作一种纯知识性的机械学习,往往是使古典诗词之花在教学中凋零的主要原因。
  手法的赏析是应与词的情趣意韵融于一体。本首词的艺术手法,我都是在分析中自然提出,并把手法与主旨相结合,分别概括为:转折显悲,对比叹悲,渲染托悲,虚写见悲,设问蕴悲,美艳衬悲,层次推悲,以序明悲。这与单纯的提问艺术手法不一样,当这些概括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脑中出现的是在手法中自然生成的意韵,是在解读中融化于对词的品味之中,而不只是机械的手法知识,或把概念直接塞给学生。
  完整的诗词鉴赏才是美的,点点滴滴都会润物无声地渗入读者心里,过于孤立地解读,只能因支离破碎而蒸发了学生对诗歌的欣赏情趣。只有从整体出发,抓住关键,巧妙融合,才能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片断)
  生:之所以写词,因为“词”比“序”美!
  生: “扬州慢”已如此优美,为何还要写“序”?是为了交待背景,交待心情,突出主旨“黍离之悲”。
  师:所以,在这个地方,它是为了让读者明白,用序来表达“黍离之悲”。以序直言其悲。词是拿来抒情,拿来唱的,唱完以后就没有啦——声音不能保留,而前面加个序,用序把这个感情让你再回味,所以叫做“以序明悲”,第八个写法。特别是用序明确告诉读者我写的是“黍离之悲”。
  现在来看扬州慢的“慢”,慢词是从姜夔开始的,“慢”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读的时候要注意,要慢节奏的,要低沉的,特别是自度其曲,用慢词的形式唱出一种“黍离之悲”来。
  总的来说,《扬州慢》词鉴赏要注意这八悲,即诗歌的意脉,空城红药里面的“荠麦”“乔木”等,叫意象,“黍离之悲”这叫意旨,这些手法写出来的这个词和小序不同,这个词有很深的意蕴,需要慢慢吟唱才会体现出来。诗词鉴赏,只要通过“意象”“意脉”“意蕴”就能深入读懂一首诗的“意旨”。它是慢词,姜夔“自度”出的慢词,它要求唱时慢,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慢,请大家看看各名家对作者词的风格的评价(指上列课件),了解这个词人的独特之处。
  三、依体式,知风格,让文本突显个性
  王荣生教授在给语文阅读学习任务定位时说:“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对于《扬州慢》的教学,如何去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首先应明白《扬州慢》这首词的特色,主词前配至的精致小序,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的慢词特点,以及姜词的清空峻美之风格,都可以说是本词所具有的鲜明的特色,独属于“这一篇”。
  我通过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领悟:
  1.既然“序”内容完整,为何还要填词?奥秘何在?2.既然“扬州慢”已如此优美,为何还要写“序”? 3.“扬州慢”仅仅是词牌吗?“慢”是什么意思?
  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着眼于理解词的含蓄意境之美。填词乃是因为词比序美,词比序具有更丰富的意蕴。第二个问题了解序是为了交待背景,交待心情,更重要的是点明了主旨——黍离之悲。两个问题叠加起来,就能让学生懂得词与序,一散一韵,两者相得益彰,相互映衬,具有一种独特的体式之美。第三个问题解决的是对慢词文体的理解,还可依据慢词特点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宜慢读,调子宜低沉。
  而对于作者的介绍,我主要介绍“他的词风格清峻,音调谐婉”的特点,并运用了宋代张炎、黄升及清代汪森、刘熙载的评价,让学生更明确地了解词人的风格特点,更能认识这一个词人的独特性。
  教学中应讲究“序”,这首词的教学,先让学生沉入文本,认真品读,感性理解词的内涵,再对体式特点及作者风格进行补充深化,这符合读者的阅读读习惯,也符合从感性认识再理性思考的思维规律。
  当然,教学如何在解读中落到实处,在分析中巧妙融合,在思考中领悟特色,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努力和探索。
  [作者通联:福建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史铁生的《想念地坛》一文中,最难以理解的就是“写作的零度”,很多课堂对“写作的零度”这一关键词阐释不清,让学生学起来如雾里看花。  其实,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使作者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对生命的思考。  以立体视角思考,文本中的“写作的零度”,可以折射出三层内涵:  一、生命困境的艰难突围  法国哲学家加缪说过:“我们不应受
期刊
2017年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对温儒敏教授的采访:“高中语文特别是高中作文教学,全线崩溃!”外界大多认为这是耸人听闻,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认为这一评价是中肯的,特级教师黄厚江在《语文的原点》一书中也這样评价今天的作文教学现状:现在作文教学的无序,不仅仅是整体的作文教学没有系统和序列,而且每一次作文训练的基本环节也互相割裂。高中语文边缘化加剧,作文教学更是重灾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作
期刊
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在语文教学中也不能忽视。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老先生就指出:“现在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关于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课实践案例甚少。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写的《小王子》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阅读率仅次于《圣经》,故以《小王子》为例
期刊
教学目标:  1.在梳理核心概念基础上,整体把握全书的论述框架;  2.尝试用书中的概念来解释当下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我们用近两周的时间通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并反馈了一些阅读成果。就昨天作业而言,大家在14篇论文内容概述上基本达成共识,但在14篇论文的分组问题上,有很多不同意见。也就是说大家对于整本书的逻辑脉络还是比较不清晰的,今天我们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交流。  活动一
期刊
《父母的心》是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说(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这个发生在轮船上“送子换子索女”的故事,情节曲折,感情真挚,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也使该作品成为现代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文中穷夫妇家有四个孩子,当家里无孩的贵妇人与多子的穷夫妇磋商,送一个孩子给她家时,于是就有了送长子、用次子换回长子、用女儿换回次子,最后要回女儿的故事。穷夫妇家四个孩子由大到小送了三次,文章为什么没接着写用第四个——“
期刊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争论起来面红耳赤,谈起事来眉飞色舞,但一到写文章则搜肠刮肚、抓耳挠腮,最后“不知所写”。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学生的写作不是为了对话,不是为了交流,不是为了生活本身,而是为了应试。若想让学生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教师可以采取交际语境写作这一写作范式,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写什么、为何写、怎么写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却并不喜欢完成语文作业。究其原因,无非是语文作业的刻板统一特点,使得学生丧失兴趣。笔者曾经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语文课最有趣,同样,认为语文作业枯燥无味的学生,同样高达70%。这种鲜明的对比充分说明了个性赋予在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是何等重要!为此,笔者建议从层次、独立、共生三个方面接近这一目标。  一、作业
期刊
“意识流”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于19世纪提出的。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不是片段的拼凑与连缀,而是斩不断、理还乱的混沌不堪的洪流,他称其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①。詹姆斯虽然提出这个问题,但他未能做进一步深入的阐述。要深入探究“意识流”这一心理学现象,就不能不借助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状态类似于睡眠前的自由联想,随意自
期刊
长期的实践与观察表明,初中经典小说教学失去应有的魅力,原因往往有两点。一是课堂教学与生活绝缘,二是课堂教学重复学生在独立状态下能够感知理解的内容。关于第一点,前人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了。关于第二点,学界也达成了一些共识: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在独立状态下感知理解不了的内容,通俗地说就是“教学生不会的”。我们把学生在独立状态下能感知理解的内容称为学生的阅读“初感”。阅读教学的目的正是要学生超越自己的 “初感”
期刊
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精选了不少散文与小说经典作品,其中包括节选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第三到第六章,所选内容主要讲了风光秀丽的湘西边城端午节的风俗赛龙舟活动与翠翠心中悄悄滋长的爱情故事。遗憾的是翠翠的爱情故事是以悲劇收场的,这在文本的所选内容中也可看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