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慢》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以其凄清低回的旋律,唱出了哀时伤乱之悲慨,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在教学中如何脱离那种“一解题二作者三释词四手法五思想”的程式化教学,如课程标准所言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深处,去发现作品意蕴,领悟作品的魅力,并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对高中生的鉴赏水平还是对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是极大的挑战。
(教学片断)
师:清角吹寒,第四悲。(板书:四悲黄昏清角 虚写见悲)这个悲,进一步从听觉的角度把“悲”字给渲染出来了。这里还有很重要的字,前面说了,“尽”字很重要,“渐”字很重要,这里更有什么字很重要?
生:空。
师:空城。同学们找得很准,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也是找到这个字。我把这个“空城”意象,作为上阕的概括。同学们想想看,为什么?
生:因为原来是热闹名都,现在变成一座空城,这体現出了“黍离之悲”的主旨。
师:是的,扬州,这么美丽,这么有名,大自然的景色这么好,人文景观这么好,现在空了,长了荠麦,这里紧紧扣住“黍离之悲”。不该长荠麦却长荠麦,而且长得特别旺盛,因为城空了。还有一个“都”字,这上面这些美丽的东西全部被空城取代,“都在空城”,城空了!
一、抓内核,善提问,让赏析落到实处
一首词,抓住了它的主旋律,就抓住了教学的主线条。《扬州慢》这首词,它的核心便是“黍离之悲”。教学中,我先从小序入手,由千岩老人之评价引出全词的意旨“黍离之悲”,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解读,还是意象特征、艺术手法的分析,都扣紧“黍离之悲”四字,让整节课的教学沉浸在悲伤的基调之中。教学中,抓住了“黍离之悲”这个内核,词的解读就有了主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有了依托。
要引领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朗读,提问意象手法,滑过文字的表层,而应以自己解读的内功,着眼于具体字眼,去涵泳、体悟、意味,去挖掘出其文字后面隐性的、潜在的密码。叶圣陶说过,阅读时不能放过一个词的涵义、一句话语的意义,避免不求甚解的马虎态度。
教学中,我紧扣八个层次的黍离之悲:一悲名都荠麦;二悲胡马窥江;三悲池木言兵;四悲黄昏清角;五悲杜郎须惊;六悲难赋深情;七悲桥在月冷;八悲知为谁生。
这八悲字面意思都不难理解,但如何通过涵泳、体悟、意味的过程,去读出词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我巧借了问题这把钥匙,去解开文字后潜藏的密码,解出文字背后的内涵。
北师大教授王富仁曾说过:“要把文中的句号当成问号。”如对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句,一般读者都会轻易飘过,不会留意,这往往是学生感受不到的地方,需要引发他们赏读思考:既有名都,为何还要写竹西佳处?这一问题重在解读出名都与竹西佳处的重复手法,引杜牧的诗,突出其历史渊源,与名都并列,在内容上是历史的重复,形式表现上为词语的不重复。而“尽荠麦青青”一句,学生能感受的是荒凉之感,但未必能体会其中“尽”与“青青”之妙处?通过一问:这句中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扣住“尽”字之夸张之意,那么,“青青”之美丽景象的反衬之意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一首词中,凡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往往就是课文中最要紧的地方,也是设问的关键之处,如:胡马窥江,为什么不用扬州被屠?池木言兵,为什么言兵啊,废池怎么言啊?乔木能不能言啊?杜郎须惊,惊什么?难赋深情,为什么写不出来?桥在月冷,桥仍在,“仍”字有个什么意思在里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为什么用红药更好?讲出三条理由来。
这每一处的设问,都为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文字的丰富意蕴搭建了一座桥梁,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发了学生与文字间的对话。古典诗词就如音乐,需要通过问题让学生沉下心来,用心聆听。用心感受和体会,才能领略古典诗词意境、情趣与韵味。
江西师大余应源教授认为:就语文以外的学科教学而言,形式的言是为了把握内容的意;就语文教学而言,则是为了实现言语内容的途径——言。透过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才是语文教学的现实目的。
每一层悲都力求通过问题来进行深入解读,悟得言语的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本身,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诗词教学前后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有了明显的提升和变化,这样的解读才深刻实在,这样的赏析才是落到了实处。
(教学片断)
师:她说是冷。冷字表示心情的,上面的寒,我说是找一个意象,刚才上阕的主意象是“空城”,“ 空城”把整个上阕概括出来了,“空城”里包含了一种心情。而下阕那一个景最能表现心情呢?
生:桥……红药。
师:再看看,哪一个更好。
生:红药。
师:为什么红药更好?讲出三条理由来,好不好?
生:红药它有颜色。
师:为什么红药有颜色就好?
生:因为红的颜色可以反衬出环境的凄凉。
师:为什么红的颜色能反衬出环境的凄凉?
生:红是暖色。我们中国人过年的时候用红来表示喜庆。
师:在最悲伤的时候来个最喜庆的色彩……
生:以乐景衬哀情。
师:反差非常大。他可以不用红,比如桥边芍药不行吗?桥边玫瑰不行吗?
生:玫瑰讲爱情。
师:桥边百合呢,扬州瘦西湖我去过了,花很多,可它单单选了这个芍药,且他不写芍药,他写“红药”。刚刚同学已经介绍了,还有吗?
生:芍药还是扬州的特产。
师:表明扬州的芍药还在开放。我们同学实在厉害,老师想到的你们都想到了。桥边芍药,用最美的芍药,最美的色彩,来衬托悲的感情,美艳衬悲。
二、抓关键,巧融合,让意蕴自然生成
王荣生在阅读教学中指出,语文教师研读课文,要明白文本最要紧的是在什么地方?文本的关键点在哪里?如果发现文本的关键点,要明确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才能获得与课文作者相一致的理解、感受。 对于一首词,意象无疑是最关键的地方,而意象的整体之美,并不只是意象的总和,而是意象群落之间的有机构成。意象之美不能离开整体,脱离了整体只可能使诗词之美显得支离破碎。
如何使一首词流动的气脉不被分散的意象和手法所肢解,如何让意象在赏析中贯穿起来,除了以黍离之悲作内核外,我还采用意象聚焦的方法,把上下阕的意象各聚焦于“空城”与“红药”。“空城”一词蕴含了名都荠麦对比后的凄凉,胡马窥江侵略背后的凄惨,池木言兵情景的悲哀,黄昏清角流露的寒意。当把空城一词概括出来,空城所蕴含的凄凉悲哀寒意之感皆在其中。而“红药”一词则以其红艳无人赏之意,包含了杜郎须惊、难赋深情的原因,桥在月冷的物是人非之感,知为谁生的哀伤之意,这一切都自然地隐于“红药”一词之中。以兩个意象聚焦于全篇,举目纲张,全词之意蕴则自然生成。
对于诗词艺术手法的赏析,也是诗词教学的重点。但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只是生硬地提问: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种把手法只是当作一种纯知识性的机械学习,往往是使古典诗词之花在教学中凋零的主要原因。
手法的赏析是应与词的情趣意韵融于一体。本首词的艺术手法,我都是在分析中自然提出,并把手法与主旨相结合,分别概括为:转折显悲,对比叹悲,渲染托悲,虚写见悲,设问蕴悲,美艳衬悲,层次推悲,以序明悲。这与单纯的提问艺术手法不一样,当这些概括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脑中出现的是在手法中自然生成的意韵,是在解读中融化于对词的品味之中,而不只是机械的手法知识,或把概念直接塞给学生。
完整的诗词鉴赏才是美的,点点滴滴都会润物无声地渗入读者心里,过于孤立地解读,只能因支离破碎而蒸发了学生对诗歌的欣赏情趣。只有从整体出发,抓住关键,巧妙融合,才能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片断)
生:之所以写词,因为“词”比“序”美!
生: “扬州慢”已如此优美,为何还要写“序”?是为了交待背景,交待心情,突出主旨“黍离之悲”。
师:所以,在这个地方,它是为了让读者明白,用序来表达“黍离之悲”。以序直言其悲。词是拿来抒情,拿来唱的,唱完以后就没有啦——声音不能保留,而前面加个序,用序把这个感情让你再回味,所以叫做“以序明悲”,第八个写法。特别是用序明确告诉读者我写的是“黍离之悲”。
现在来看扬州慢的“慢”,慢词是从姜夔开始的,“慢”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读的时候要注意,要慢节奏的,要低沉的,特别是自度其曲,用慢词的形式唱出一种“黍离之悲”来。
总的来说,《扬州慢》词鉴赏要注意这八悲,即诗歌的意脉,空城红药里面的“荠麦”“乔木”等,叫意象,“黍离之悲”这叫意旨,这些手法写出来的这个词和小序不同,这个词有很深的意蕴,需要慢慢吟唱才会体现出来。诗词鉴赏,只要通过“意象”“意脉”“意蕴”就能深入读懂一首诗的“意旨”。它是慢词,姜夔“自度”出的慢词,它要求唱时慢,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慢,请大家看看各名家对作者词的风格的评价(指上列课件),了解这个词人的独特之处。
三、依体式,知风格,让文本突显个性
王荣生教授在给语文阅读学习任务定位时说:“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对于《扬州慢》的教学,如何去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首先应明白《扬州慢》这首词的特色,主词前配至的精致小序,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的慢词特点,以及姜词的清空峻美之风格,都可以说是本词所具有的鲜明的特色,独属于“这一篇”。
我通过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领悟:
1.既然“序”内容完整,为何还要填词?奥秘何在?2.既然“扬州慢”已如此优美,为何还要写“序”? 3.“扬州慢”仅仅是词牌吗?“慢”是什么意思?
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着眼于理解词的含蓄意境之美。填词乃是因为词比序美,词比序具有更丰富的意蕴。第二个问题了解序是为了交待背景,交待心情,更重要的是点明了主旨——黍离之悲。两个问题叠加起来,就能让学生懂得词与序,一散一韵,两者相得益彰,相互映衬,具有一种独特的体式之美。第三个问题解决的是对慢词文体的理解,还可依据慢词特点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宜慢读,调子宜低沉。
而对于作者的介绍,我主要介绍“他的词风格清峻,音调谐婉”的特点,并运用了宋代张炎、黄升及清代汪森、刘熙载的评价,让学生更明确地了解词人的风格特点,更能认识这一个词人的独特性。
教学中应讲究“序”,这首词的教学,先让学生沉入文本,认真品读,感性理解词的内涵,再对体式特点及作者风格进行补充深化,这符合读者的阅读读习惯,也符合从感性认识再理性思考的思维规律。
当然,教学如何在解读中落到实处,在分析中巧妙融合,在思考中领悟特色,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努力和探索。
[作者通联:福建教育学院]
(教学片断)
师:清角吹寒,第四悲。(板书:四悲黄昏清角 虚写见悲)这个悲,进一步从听觉的角度把“悲”字给渲染出来了。这里还有很重要的字,前面说了,“尽”字很重要,“渐”字很重要,这里更有什么字很重要?
生:空。
师:空城。同学们找得很准,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也是找到这个字。我把这个“空城”意象,作为上阕的概括。同学们想想看,为什么?
生:因为原来是热闹名都,现在变成一座空城,这体現出了“黍离之悲”的主旨。
师:是的,扬州,这么美丽,这么有名,大自然的景色这么好,人文景观这么好,现在空了,长了荠麦,这里紧紧扣住“黍离之悲”。不该长荠麦却长荠麦,而且长得特别旺盛,因为城空了。还有一个“都”字,这上面这些美丽的东西全部被空城取代,“都在空城”,城空了!
一、抓内核,善提问,让赏析落到实处
一首词,抓住了它的主旋律,就抓住了教学的主线条。《扬州慢》这首词,它的核心便是“黍离之悲”。教学中,我先从小序入手,由千岩老人之评价引出全词的意旨“黍离之悲”,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解读,还是意象特征、艺术手法的分析,都扣紧“黍离之悲”四字,让整节课的教学沉浸在悲伤的基调之中。教学中,抓住了“黍离之悲”这个内核,词的解读就有了主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有了依托。
要引领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朗读,提问意象手法,滑过文字的表层,而应以自己解读的内功,着眼于具体字眼,去涵泳、体悟、意味,去挖掘出其文字后面隐性的、潜在的密码。叶圣陶说过,阅读时不能放过一个词的涵义、一句话语的意义,避免不求甚解的马虎态度。
教学中,我紧扣八个层次的黍离之悲:一悲名都荠麦;二悲胡马窥江;三悲池木言兵;四悲黄昏清角;五悲杜郎须惊;六悲难赋深情;七悲桥在月冷;八悲知为谁生。
这八悲字面意思都不难理解,但如何通过涵泳、体悟、意味的过程,去读出词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我巧借了问题这把钥匙,去解开文字后潜藏的密码,解出文字背后的内涵。
北师大教授王富仁曾说过:“要把文中的句号当成问号。”如对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句,一般读者都会轻易飘过,不会留意,这往往是学生感受不到的地方,需要引发他们赏读思考:既有名都,为何还要写竹西佳处?这一问题重在解读出名都与竹西佳处的重复手法,引杜牧的诗,突出其历史渊源,与名都并列,在内容上是历史的重复,形式表现上为词语的不重复。而“尽荠麦青青”一句,学生能感受的是荒凉之感,但未必能体会其中“尽”与“青青”之妙处?通过一问:这句中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扣住“尽”字之夸张之意,那么,“青青”之美丽景象的反衬之意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一首词中,凡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往往就是课文中最要紧的地方,也是设问的关键之处,如:胡马窥江,为什么不用扬州被屠?池木言兵,为什么言兵啊,废池怎么言啊?乔木能不能言啊?杜郎须惊,惊什么?难赋深情,为什么写不出来?桥在月冷,桥仍在,“仍”字有个什么意思在里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为什么用红药更好?讲出三条理由来。
这每一处的设问,都为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文字的丰富意蕴搭建了一座桥梁,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发了学生与文字间的对话。古典诗词就如音乐,需要通过问题让学生沉下心来,用心聆听。用心感受和体会,才能领略古典诗词意境、情趣与韵味。
江西师大余应源教授认为:就语文以外的学科教学而言,形式的言是为了把握内容的意;就语文教学而言,则是为了实现言语内容的途径——言。透过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才是语文教学的现实目的。
每一层悲都力求通过问题来进行深入解读,悟得言语的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本身,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诗词教学前后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有了明显的提升和变化,这样的解读才深刻实在,这样的赏析才是落到了实处。
(教学片断)
师:她说是冷。冷字表示心情的,上面的寒,我说是找一个意象,刚才上阕的主意象是“空城”,“ 空城”把整个上阕概括出来了,“空城”里包含了一种心情。而下阕那一个景最能表现心情呢?
生:桥……红药。
师:再看看,哪一个更好。
生:红药。
师:为什么红药更好?讲出三条理由来,好不好?
生:红药它有颜色。
师:为什么红药有颜色就好?
生:因为红的颜色可以反衬出环境的凄凉。
师:为什么红的颜色能反衬出环境的凄凉?
生:红是暖色。我们中国人过年的时候用红来表示喜庆。
师:在最悲伤的时候来个最喜庆的色彩……
生:以乐景衬哀情。
师:反差非常大。他可以不用红,比如桥边芍药不行吗?桥边玫瑰不行吗?
生:玫瑰讲爱情。
师:桥边百合呢,扬州瘦西湖我去过了,花很多,可它单单选了这个芍药,且他不写芍药,他写“红药”。刚刚同学已经介绍了,还有吗?
生:芍药还是扬州的特产。
师:表明扬州的芍药还在开放。我们同学实在厉害,老师想到的你们都想到了。桥边芍药,用最美的芍药,最美的色彩,来衬托悲的感情,美艳衬悲。
二、抓关键,巧融合,让意蕴自然生成
王荣生在阅读教学中指出,语文教师研读课文,要明白文本最要紧的是在什么地方?文本的关键点在哪里?如果发现文本的关键点,要明确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才能获得与课文作者相一致的理解、感受。 对于一首词,意象无疑是最关键的地方,而意象的整体之美,并不只是意象的总和,而是意象群落之间的有机构成。意象之美不能离开整体,脱离了整体只可能使诗词之美显得支离破碎。
如何使一首词流动的气脉不被分散的意象和手法所肢解,如何让意象在赏析中贯穿起来,除了以黍离之悲作内核外,我还采用意象聚焦的方法,把上下阕的意象各聚焦于“空城”与“红药”。“空城”一词蕴含了名都荠麦对比后的凄凉,胡马窥江侵略背后的凄惨,池木言兵情景的悲哀,黄昏清角流露的寒意。当把空城一词概括出来,空城所蕴含的凄凉悲哀寒意之感皆在其中。而“红药”一词则以其红艳无人赏之意,包含了杜郎须惊、难赋深情的原因,桥在月冷的物是人非之感,知为谁生的哀伤之意,这一切都自然地隐于“红药”一词之中。以兩个意象聚焦于全篇,举目纲张,全词之意蕴则自然生成。
对于诗词艺术手法的赏析,也是诗词教学的重点。但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只是生硬地提问: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种把手法只是当作一种纯知识性的机械学习,往往是使古典诗词之花在教学中凋零的主要原因。
手法的赏析是应与词的情趣意韵融于一体。本首词的艺术手法,我都是在分析中自然提出,并把手法与主旨相结合,分别概括为:转折显悲,对比叹悲,渲染托悲,虚写见悲,设问蕴悲,美艳衬悲,层次推悲,以序明悲。这与单纯的提问艺术手法不一样,当这些概括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脑中出现的是在手法中自然生成的意韵,是在解读中融化于对词的品味之中,而不只是机械的手法知识,或把概念直接塞给学生。
完整的诗词鉴赏才是美的,点点滴滴都会润物无声地渗入读者心里,过于孤立地解读,只能因支离破碎而蒸发了学生对诗歌的欣赏情趣。只有从整体出发,抓住关键,巧妙融合,才能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片断)
生:之所以写词,因为“词”比“序”美!
生: “扬州慢”已如此优美,为何还要写“序”?是为了交待背景,交待心情,突出主旨“黍离之悲”。
师:所以,在这个地方,它是为了让读者明白,用序来表达“黍离之悲”。以序直言其悲。词是拿来抒情,拿来唱的,唱完以后就没有啦——声音不能保留,而前面加个序,用序把这个感情让你再回味,所以叫做“以序明悲”,第八个写法。特别是用序明确告诉读者我写的是“黍离之悲”。
现在来看扬州慢的“慢”,慢词是从姜夔开始的,“慢”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读的时候要注意,要慢节奏的,要低沉的,特别是自度其曲,用慢词的形式唱出一种“黍离之悲”来。
总的来说,《扬州慢》词鉴赏要注意这八悲,即诗歌的意脉,空城红药里面的“荠麦”“乔木”等,叫意象,“黍离之悲”这叫意旨,这些手法写出来的这个词和小序不同,这个词有很深的意蕴,需要慢慢吟唱才会体现出来。诗词鉴赏,只要通过“意象”“意脉”“意蕴”就能深入读懂一首诗的“意旨”。它是慢词,姜夔“自度”出的慢词,它要求唱时慢,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慢,请大家看看各名家对作者词的风格的评价(指上列课件),了解这个词人的独特之处。
三、依体式,知风格,让文本突显个性
王荣生教授在给语文阅读学习任务定位时说:“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对于《扬州慢》的教学,如何去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首先应明白《扬州慢》这首词的特色,主词前配至的精致小序,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的慢词特点,以及姜词的清空峻美之风格,都可以说是本词所具有的鲜明的特色,独属于“这一篇”。
我通过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领悟:
1.既然“序”内容完整,为何还要填词?奥秘何在?2.既然“扬州慢”已如此优美,为何还要写“序”? 3.“扬州慢”仅仅是词牌吗?“慢”是什么意思?
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着眼于理解词的含蓄意境之美。填词乃是因为词比序美,词比序具有更丰富的意蕴。第二个问题了解序是为了交待背景,交待心情,更重要的是点明了主旨——黍离之悲。两个问题叠加起来,就能让学生懂得词与序,一散一韵,两者相得益彰,相互映衬,具有一种独特的体式之美。第三个问题解决的是对慢词文体的理解,还可依据慢词特点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宜慢读,调子宜低沉。
而对于作者的介绍,我主要介绍“他的词风格清峻,音调谐婉”的特点,并运用了宋代张炎、黄升及清代汪森、刘熙载的评价,让学生更明确地了解词人的风格特点,更能认识这一个词人的独特性。
教学中应讲究“序”,这首词的教学,先让学生沉入文本,认真品读,感性理解词的内涵,再对体式特点及作者风格进行补充深化,这符合读者的阅读读习惯,也符合从感性认识再理性思考的思维规律。
当然,教学如何在解读中落到实处,在分析中巧妙融合,在思考中领悟特色,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努力和探索。
[作者通联:福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