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总结我国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历程、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对照国外的一些改革方式,我国政府管理方式应继续转变。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坚决移交出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务,公民其它组织不能解决的政府必须努力解决,而且要解决好。要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起惠及全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及其特点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运作规范和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共同特点,即独立的企业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规范的政府职能、良好的社会信用和健全的法治基础。
(一)独立的企业制度
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从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独立的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企业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二是企业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自主决策;三是企业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有效的市场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从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有效的市场竞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竞争必须公平;二是竞争必须相对充分;三是竞争必须有序。
(三)规范的政府职能
第一,政府的职能通过法律得到明确和恰当的界定。第二,民主和透明的政府决策程序。第三,政府权力要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第四,有效制止政府官员腐败。
(四)良好的社会信用
诚实守信在任何时期对于任何国度、任何民族、任何体制都具有普遍的价值,但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而言诚实守信尤其重要。这是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方式主要是信用交易。而信用交易的基础是交易双方的诚实守信,否则不仅交易的成本会大大上升,而且交易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五)健全的法治基础
从各国经济体制演变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实现从传统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治基础。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离不开规则,离不开法治。因此,从根本上讲,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1]。
二、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
我国之所以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因为原来实行的计划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发挥了一段积极作用以后,其弊端日显突出,效率低,缺乏活力,货不对路,致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拉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很慢。
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最主要的是政府拥有的资源过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有些靠市场机制能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却采用计划经济办法,因而带来浪费和损失。有时还因政府对市场进行垄断和封锁,而影响公平竞争的开展,造成市场信号失真。
三、我国政府管理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
(一)加快转变政府市场监管方式,改进社会管理方式
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即政府要法治行政。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依法确认市场主体的法律资格;需要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所有权;需要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相互交易的合同自由;需要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需要依法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法治下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在权力、职能、规模和行为方式都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这样才能按照市场运行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建立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
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要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转变"官"念,真正把精力放在抓实际工作上,把本领用在服务上,把心思用在谋求发展上,始终做到维护群众的困难先于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政治地位的提升中、精神生活的满足中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努力建立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创业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积极发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市场化、高效率服务的中介体系,陆续引进与发展包括金融、担保、咨询、评估、法律、会计、审计、贸易、广告、风险投资、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逐步形成技术成果转移流畅、中介市场诚信有效,各类服务综合配套的服务环境。
(三)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
宏观信用制度是指为了改变市场经济行为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约束市场主体在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的组合,是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有力保证[4]。宏观信用制度采取"政府推进、市场运行、法律保障、社会监督、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方式,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与司法部门要发挥积极主导作用。所以说,政府应在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领域履行掌舵职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生活中均可以看出,政府不必也不可能事必躬亲地提供所有服务。在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下,政府尤其要充分吸取先前国有效率低下和盲目市场化引发公益损失教训的基础上,准确定位责任,在利润和效率的同时,给民众一个公平、高效的公共服务体制。
(四)大力发展、规范市场中介组织和商会
学习和借鉴国外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经验,参照我国社会中介机构体系试点和示范的经验,大力推进和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与管理,加强各级主管部门与司法部门对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与管理。通过登记、备案、监管建立良好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清出政策,实现信息共享。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宏观制度建设需要政府来启动和推进,要有长期规划、分阶段实施。政府应以信用为立法基点,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扶持和推动市场化信用,推动市场中介组织机构和部门加快改革步伐。内蒙古福建商会成立于2003年9月26日。5年来,商会积极为政府与外地企业家牵线搭桥,为企业提供第一手的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在商会的努力下,闽籍企业在内蒙古投资达180多亿元。商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起社会责任,商会和会员企业共捐款300余万元用于支持国防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建设、支持教育事业、资助贫困学生、社会治安环境治理、救助灾区和城乡弱势群体。这充分说明发展商会对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五)改变政府管理方式要坚持看长期效应
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府要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明确促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发展科学规划,要通过转变管理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单纯追求速度,不重视调整经济结构,不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重视节能减排,甚至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要创新保障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和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制度保障。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顺应了人民群众改善生活水平的新期待。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市场机制不能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不能保证人人享有适宜的住房。因此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益,必须靠政府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责[6]。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并纳入对城市人民政府的政绩考核。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改善民生,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的高度重视。
(六)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加大监督力度
行政审批要规范审批行为,完善审批方式,明确审批责任,提高审批效率。防止审批项目过多过滥,程序繁琐、权责脱钩、监管不力、效率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西方各国政府普遍由过去单纯注重程序和条例转向注重行政结果,引发了简化程序和条例的政策,普遍采取以下做法:1.缩小审批事项的管理范围;2.下放审批权限;3.废除失效的、过时的条例;4.合并重复的审批程序和审批制度;5.简化申报程序和审批手续等。在此方面英国、美国的做法尤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受企业界"重视管理"运动和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影响,也进行了"重塑政府",改革行政程序和行政方法的试验,在建立"由竞争驱动、对公众负责、分权式和企业化的政府"。政府要想不断转变管理方式,要着力构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监督体制的功能不仅在于预防和惩治少数人的违法问题,而且在于促进和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人民办事,为国家尽力,为社会尽责。监督体制的任务不仅在于事后监督,结果监督,更重要的在于事前监督,过程监督,使职能改革进一步得到深化,也是促进和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为适应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从制度上,各级政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弘扬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自觉接受监督。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明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机制,为政府职能的转变铺平道路。
(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这也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更需要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道德、有纪律的干部队伍。他们也是保障改革深入进行的前提。有了他们才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规则相接轨的政府管理体系。
总之,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和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加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及其特点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运作规范和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共同特点,即独立的企业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规范的政府职能、良好的社会信用和健全的法治基础。
(一)独立的企业制度
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从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独立的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企业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二是企业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自主决策;三是企业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有效的市场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从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有效的市场竞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竞争必须公平;二是竞争必须相对充分;三是竞争必须有序。
(三)规范的政府职能
第一,政府的职能通过法律得到明确和恰当的界定。第二,民主和透明的政府决策程序。第三,政府权力要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第四,有效制止政府官员腐败。
(四)良好的社会信用
诚实守信在任何时期对于任何国度、任何民族、任何体制都具有普遍的价值,但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而言诚实守信尤其重要。这是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方式主要是信用交易。而信用交易的基础是交易双方的诚实守信,否则不仅交易的成本会大大上升,而且交易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五)健全的法治基础
从各国经济体制演变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实现从传统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治基础。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离不开规则,离不开法治。因此,从根本上讲,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1]。
二、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
我国之所以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因为原来实行的计划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发挥了一段积极作用以后,其弊端日显突出,效率低,缺乏活力,货不对路,致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拉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很慢。
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最主要的是政府拥有的资源过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有些靠市场机制能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却采用计划经济办法,因而带来浪费和损失。有时还因政府对市场进行垄断和封锁,而影响公平竞争的开展,造成市场信号失真。
三、我国政府管理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
(一)加快转变政府市场监管方式,改进社会管理方式
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即政府要法治行政。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依法确认市场主体的法律资格;需要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所有权;需要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相互交易的合同自由;需要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需要依法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法治下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在权力、职能、规模和行为方式都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这样才能按照市场运行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建立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
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要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转变"官"念,真正把精力放在抓实际工作上,把本领用在服务上,把心思用在谋求发展上,始终做到维护群众的困难先于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政治地位的提升中、精神生活的满足中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努力建立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创业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积极发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市场化、高效率服务的中介体系,陆续引进与发展包括金融、担保、咨询、评估、法律、会计、审计、贸易、广告、风险投资、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逐步形成技术成果转移流畅、中介市场诚信有效,各类服务综合配套的服务环境。
(三)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
宏观信用制度是指为了改变市场经济行为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约束市场主体在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的组合,是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有力保证[4]。宏观信用制度采取"政府推进、市场运行、法律保障、社会监督、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方式,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与司法部门要发挥积极主导作用。所以说,政府应在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领域履行掌舵职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生活中均可以看出,政府不必也不可能事必躬亲地提供所有服务。在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下,政府尤其要充分吸取先前国有效率低下和盲目市场化引发公益损失教训的基础上,准确定位责任,在利润和效率的同时,给民众一个公平、高效的公共服务体制。
(四)大力发展、规范市场中介组织和商会
学习和借鉴国外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经验,参照我国社会中介机构体系试点和示范的经验,大力推进和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与管理,加强各级主管部门与司法部门对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与管理。通过登记、备案、监管建立良好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清出政策,实现信息共享。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宏观制度建设需要政府来启动和推进,要有长期规划、分阶段实施。政府应以信用为立法基点,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扶持和推动市场化信用,推动市场中介组织机构和部门加快改革步伐。内蒙古福建商会成立于2003年9月26日。5年来,商会积极为政府与外地企业家牵线搭桥,为企业提供第一手的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在商会的努力下,闽籍企业在内蒙古投资达180多亿元。商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起社会责任,商会和会员企业共捐款300余万元用于支持国防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建设、支持教育事业、资助贫困学生、社会治安环境治理、救助灾区和城乡弱势群体。这充分说明发展商会对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五)改变政府管理方式要坚持看长期效应
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府要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明确促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发展科学规划,要通过转变管理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单纯追求速度,不重视调整经济结构,不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重视节能减排,甚至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要创新保障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和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制度保障。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顺应了人民群众改善生活水平的新期待。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市场机制不能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不能保证人人享有适宜的住房。因此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益,必须靠政府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责[6]。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并纳入对城市人民政府的政绩考核。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改善民生,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的高度重视。
(六)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加大监督力度
行政审批要规范审批行为,完善审批方式,明确审批责任,提高审批效率。防止审批项目过多过滥,程序繁琐、权责脱钩、监管不力、效率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西方各国政府普遍由过去单纯注重程序和条例转向注重行政结果,引发了简化程序和条例的政策,普遍采取以下做法:1.缩小审批事项的管理范围;2.下放审批权限;3.废除失效的、过时的条例;4.合并重复的审批程序和审批制度;5.简化申报程序和审批手续等。在此方面英国、美国的做法尤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受企业界"重视管理"运动和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影响,也进行了"重塑政府",改革行政程序和行政方法的试验,在建立"由竞争驱动、对公众负责、分权式和企业化的政府"。政府要想不断转变管理方式,要着力构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监督体制的功能不仅在于预防和惩治少数人的违法问题,而且在于促进和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人民办事,为国家尽力,为社会尽责。监督体制的任务不仅在于事后监督,结果监督,更重要的在于事前监督,过程监督,使职能改革进一步得到深化,也是促进和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为适应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从制度上,各级政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弘扬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自觉接受监督。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明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机制,为政府职能的转变铺平道路。
(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这也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更需要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道德、有纪律的干部队伍。他们也是保障改革深入进行的前提。有了他们才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规则相接轨的政府管理体系。
总之,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和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加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