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调先转”先发优势 借势发力全面突破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yda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以来的4年,是长沙市工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比较优势日益突出的时期。4年间,长沙工业牢固把握国家宏观调控、全球金融危机等历史性战略机遇,突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规模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夯实抗击风险、谋求发展的基础,初步形成长沙支柱产业与潜力产业的规模优势与个性特色。
  随着国家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长沙工业充分发挥“先调、先转”先发优势,借势发力全面突破;在城市竞争格局中呈现“一步领先、步步超前”的结构比较优势。今年上半年,长沙市规模工业在国内率先实现由“政府主导型复苏”向“市场拓展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进入中心城市工业发展首发阵容。
  一、金融危机前
  2006—2008年,长沙市形成了具有长沙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势,初步打造工业经济三大支撑体系:其一是培育了一批综合竞争实力较强的优势品牌企业,如:中烟、湘涂、丽臣、梦洁、加加、振升铝材、同心实业、金生烟花;其二是依托研发优势孵化出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支柱企业,如:以中联、三一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以杉杉、瑞翔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威胜电子、金杯电工为代表的输送变电产业,以楚天科技、千山药机为代表的药品机械产业等;其三是以市场为饵,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内陆市场辐射面广的特点,引进了一批知名企业,如:北汽福田、旺旺集团、娃哈哈等。正是依靠这批骨干企业,长沙工业有了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宽松的回旋余地,形成了长沙经济的固有特色。
  (一)发扬国企改革成果,以增量盘活存量
  长沙的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在国内一直走在前列。到2006年底,市属国有企业累计完成改制论证批复176户,理顺职工劳动关系12.5万人,占市属国有企业人数的87%。2007年,市属国有企业产值在全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不足1%,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先行一步的改革释放了长沙工业的沉淀产能,大大提高了现有产业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为长沙工业“调结构、转方式”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引进、兼并、重组、重建是长沙市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推力。长沙通过推动中联收购湖机、重组并购浦沅,中水收购华泰,鼓励三一、山河智能广泛利用国企资源迅速做大做强,才有工程机械产业在全国的迅速崛起;通过推动长沙汽制与长丰合资,促成湖动与北汽福田的合作,德国博世收购中汽长电,推动三湘客车改制为美的并购打好基础,为汽车产业发展搭建基础平台,才有今天优强项目的落地与产业的腾飞;通过引进培育国科广电、威胜电子,才有今日电子信息产业的初具规模;通过支持经阁、振升高档铝材改造,扶植晟通科技、金龙铜业、博云新材的新建,才有今天新材料产业的来势喜人。总之,企业间的高效整合与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为长沙市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搭建了宽广的舞台和扎实的载体。
  (二)扶持优势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近年,长沙重点扶持反映工业综合实力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重工业,从政策与资金上予以倾斜,全面加以引导,重工业比重逐年上升,重工业规模工业产值由2005年的585.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03.1亿元,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由60.2%提高到63.8%。合理的轻重工业结构是长沙近几年高速发展,在2008年全国经济骤然降温时仍能保持了稳健加速态势的主要原因,是长沙工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坚实基础。
  (三)加强市场对接,调整产品结构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长沙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部分工业产品已主导国内乃至国际同类产品市场。从主要产品产量看,传统制造产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支柱产业的工程机械类等新兴工业产品从无到有,从优到强。产品营销网络的扩大及产品结构的升级给长沙工业的“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保障和最为重要的内生力量。
  二、金融危机期间
  金融危机期间,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与正确判断,以及企业家的苦心经营与实干精神,促使长沙工业在逆境中把握机遇,创造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长沙效应”与“长沙现象”。长沙经济的产业格局就是在2008年底从三二一变为二三一的,而在第二产业中,工程机械 “一业独大”的高风险格局在危机中悄然改变。随着比亚迪、菲亚特落户长沙,长沙市汽车产业异军突起。
  (一)以扩张渗透促行业壮大,龙头企业“走出去”并购境外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008年3月,中联重科以一系列的收购行为,尤其是对意大利CIFA的收购,实现了跨越式成长。16年来,中联重科完成资产由50万到100亿的跨越,都围绕以工程机械行业的多元化、规模化与国际化为主题扩张发展,这也正是长沙市多年结构调整一直坚持不懈的方向。
  可以预见,以中联、三一为代表的长沙工业优强企业在未来3—5年将实现其 “核裂变”目标——以产品组团为基础,以品牌、技术和资产为纽带,链接国际国内同行业知名企业,裂变出多个专业子公司;通过持续的“裂变”,长沙将打造出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二)以研发投入带企业升级,以技术超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一重工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诸多难题,将加大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提高总体技术门槛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独特手段:在研发方向上,顺应世界潮流,确立了节能环保的创新主题;在研发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制度创新,将研发过程质量控制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三一重工近10年来不断增强研发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创新,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了自我突破。
  (三)以市场拓展增强发展基础,骨干企业突破原有市场桎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风暴对长沙工业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面对困境,广大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与营销方式,运用多种手段开拓市场成功突围。2009年初,中联、三一两家龙头企业在出口市场萎缩6成以上、房地产市场下降5成以上的形势下,凭借品牌、资金、人才等资源优势,把握重点工程建设的市场机遇实现战略调整,2009年上半年,企业已实现8成以上的产品针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市场,生产逐月加速的目标;山河智能在压桩机、小型挖机等针对房地产及出口市场的主打产品订单大幅萎缩的形势下,果断调整部分产能,主攻旋挖钻机,成效显著。企业生产逐月回升,由一季度负增长12%,到1—5月的基本持平,再到1—8月的增长17%。正是通过金融危机的磨练,长沙市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空间迅速打开。
  (四)增量带活存量,优强项目落地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009年以前,长沙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而这一切随着几个优强项目的落地而迅速改变。2009年7月,比亚迪公司以6000万元的低成本收购我市停产多时的美的客车,由此拉开了我市汽车产业新的发展序幕。比亚迪等优强项目在进一步优化长沙工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同时,对中小企业提质扩规的倒逼作用明显,从而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明显加快。
  由此,长沙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呈现“六大优化趋势”:一是以博世、磐吉奥、日立电器为代表从事高端产品配套的企业,受本地主机企业及国内市场巨大需求的刺激,加大项目投入并依靠其成本控制能力及品牌优势,开发不同价位产品,主动适应国内主机企业各类需求。二是以义和车桥、晓光模具为代表的优质配套企业,针对现有产能不足及未来本地需求可期,迅速筹措资金扩大现有产品产能并拓宽产品种类。三是二级配套企业在高端外来企业的带动下,竞争力迅速提高,进军国际市场。四是长沙市部分原有的土生土长的企业,由于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压力,利润空间及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被逼”加大投入,满足日益“苛刻”的主机企业需求。五是其他行业的企业,受大项目的预期商机吸引,依靠其在其他行业多年从事高端配套的沉淀要素,转型涉足汽车产业。六是以道依茨、住友轮胎为代表的国内外核心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长沙汽车产业发展情况,为来长产业投资积极调研。
  (五)存量盘活增量,外来企业与本土企业两度“联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009年,金融危机加速了长沙市家电行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华良(中意)收购伊莱克斯后,借助其先进的管理水平及营销网络,实现了“1+1>2”的战略目标,一直延续着50%以上的高速增长,目前企业与格力、康佳、TCL等企业接洽,着手强强联合、战略合作,实现其第三次腾飞。
  (六)全面引进外地优势资源,提升生产要素整体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长沙市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通过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技术引进战略、装备引进战略等措施,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从根本上增强全市工业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在人才引进上,2009年上半年相继出台和公布《长沙市引进国际高端人才3年行动计划(2009—2011)》、《长沙市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工作计划》,力争把长沙打造成为现代化人才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在技术引进上,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引进核心技术与关键共性技术,对关键技术产业化、关键部件国产化给予补助和奖励,支持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对于装备引进,出台了《关于对引进和购买先进设备进行补助的实施细则》,支持企业引进购买发达地区转移、转让、闲置先进设备,鼓励企业提高装备水平。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
  2009年下半年,长沙市工业经济形势迅速回暖,在原有市场快速升温与新拓市场有序推进两个方面的作用下,企业订单总体状况达到历史最优水平,企业信心进一步加强,产销形势极其火爆。2009年,长沙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列全国27个省会城市前三位;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35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7位,在27个省会城市中位列前十。
  2009年底,长沙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提出由前三年“大抓工业”向后三年“抓大工业”的战略转移,由此拉开“大工业时代”的序幕。2010年,在中央“调结构、转方式”的统一指挥下,长沙将“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作为今年工业经济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主题,紧紧扭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全力做好市场开拓、要素保障、产业升级、园区招商、项目投入、科技创新六篇文章,掀开长沙工业新的篇章。
  今年二季度,在国内政策效应减弱,各中心城市规模工业季度增速较一季度快速回落的背景下,长沙工业实现个性化“高走”态势,当季增速达到35%,较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成为全国中心城市中“季度增速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提前回归运行常态。由此,长沙规模工业增速在27个省会城市中的排位,由一季度的11位迅速提升到第6位,连超5个省会城市,在中心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比较优势尽显。
其他文献
这是一起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移交海南省公安厅侦查的海口市新创基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林川合同诈骗1.05亿元大案。  此案由海南省海口市检察院审查起诉,2010年8月21日,海口市中级法院经开庭审理认定,被告人林川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一审判决后,林川不服,提出上诉。  遇良机联手港商收煤矿  1998年,正是海南投资极度降温的时候。年仅
期刊
“十一五”收官在即,淮北矿业集团经济发展捷报频传:在陕西榆林和内蒙纳林河合作获取58亿吨优质煤炭资源;煤化工一期成效显著,二期开工在即,盐化工项目明年8月将实现正式投产;四对新建矿井即将实现联合试运转……  预计2010年,淮北矿业集团在分离了年收入30多亿元的非煤产业后,各项经济指标将再创新高:销售收入将达320亿元,是2005年的2.75倍;原煤产量达3200万吨,是2005年的1.4倍。  
期刊
IT产品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已经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产品,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IT企业采用不同的竞争战略来增加利润抢占市场份额,在竞争之下水货应运而生。水货是指原本在大陆范围以外(境外)地区销售的产品,通过一些非法途径从境外逃避海关监管运到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这些水货因为在销售渠道过程当中免除了关税、增值税、代理商的利润差价,且不需要市场推广费用,因此其价格上具有比行货更大的竞争力。水货产品主要
期刊
一、2009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基本情况  2009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2008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实际利用外资达900.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首位。但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继续减少,全年新设23435家,同比下降了14.83%。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2009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下滑,实际利
期刊
近日,我们到湖南省的宁乡县、邵阳县和祁阳县,就今年中央1号文件落实情况和当前农村经济形势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反映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  一、三个调研县的基本情况  三县分属长沙市、邵阳市和永州市,均为总人口百万以上的典型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0%以上,水稻、生猪生产在湖南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烤烟、柑桔、油茶等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大量外出务工,
期刊
今年的“两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关注第一次超越近年来一直稳居第一的农业产业,成为政协一号提案。与此同时,绿色节能照明也成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指出,2010年将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推广,继续实施节能产品的惠民工程。同时,将继续以政府高额补贴方式再推广1.5亿盏节能灯,以此取代耗电量大的白炽灯。仅此一项,预估最少可带动约140亿元人民币的商机。  目前,我
期刊
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我国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这一量化的约束性指标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强心针和推进器。作为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重大措施之一,我国已组织开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试点,部署规划再制造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   我国是装备生产及使用大国,设备资产已达几万亿元
期刊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积极变化,但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2009年我国地区经济的基本形势  (一)各地区经济呈现稳步回升趋势,回升基础不断巩固  2009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经济分别比
期刊
一、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割裂  (一)企业层面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是基于技术、管理、环境保护和社會监督的系统工程。  我国在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都是基于压力——响应模型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资源能源供给短缺和环境承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而目前我国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较为权威的指标体系,同时对于评价方法选择也多集中于主观性较强的方法。因此,本文以系统论原理为依据,选择了17个沿海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这17个沿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主分析,得出了各城市的循环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