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我国报刊业改革在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带动下,进一步向前推进,在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新闻出版系统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有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和北京青年报、今晚报、中国证券报、电脑报等4家报社。各试点单位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现状,立足改革发展创新,按照中办、国办转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1号)文件的要求,精心制定本单位改革方案。绝大多数试点单位的改革方案获得批准后,从2004年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这些试点单位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在符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改革领导和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整合资源壮大实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普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分离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多数试点单位在“两分开”前提下已成立或准备成立报业集团(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为企业法人,国有独资。除组建集团公司外,各试点单位对发行、印刷、广告、物流、房地产、投资等经营领域内集团下属公司的新建、重组、改造也加大力度,努力建立经营领域多元投资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同时在内部管理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如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等。
改革试点单位和其他单位在对现有报刊资源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努力谋求做大做强。在跨地区、跨媒体改革发展方面,特别是在跨地区并购、合作或办地方版,办图书出版社,收购或参股电视频道、广播频率或广播电视时段、栏目等方面又有进一步发展,2004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青年报社、今晚报社成立传媒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创办出版社,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合办《每日经济新闻》,法制日报和安徽日报合办《世界新闻报》等,把跨区域办报、联合办报又进一步向前推进。北京青年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合办《第一财经日报》,大象出版社与河南电视台联合主办《东方今报》,上海文新报业集团与保利集团合作,通过竞标获得上海东方艺术中心5年的经营权,这些推动了新闻出版业与广播电视业及其他资源互换与整合。
报纸出版单位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北京青年报将报社的广告、发行、印刷、纸张业务等经营性资产体系与报社的采编体系剥离后组建北京青年报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青传媒”,在境外上市。广州日报社全力支持其控股的清远建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并积极争取上市,目前已经获得了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的政策性前置审批,正在按照证监会的要求进行有关上市申报工作。中国保险报社被批准转制为股份制企业,中国计算机报的主管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已批准为中国计算机报的主办单位之一。另外,2004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电脑报社及重庆中科普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TOM集团成立重庆电脑报经营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业合资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金各为3000万元人民币,双方股比为49%和51%。
中国证券报社、电脑报作为试点单位,积极进行转制改企业工作,不断将报刊业改革向前推进。未纳入改革试点单位的报刊出版单位也在积极探索改革,谋求发展。一些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竞技体育、音乐美术、生活休闲等报刊社也积极提出转制为企业申请,力求加快报刊出版单位深化改革的步伐。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集团化建设,总结试点集团经验,5月新闻出版总署对家庭期刊集团进行了全面考察,肯定了家庭期刊集团的改革创新意识和在把握导向、发挥品牌优势及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6月对申请组建集团的《知音》杂志社组建期刊集团工作进行考察。知音杂志社长年坚持正确的导向,狠抓品牌延伸,发掘多元产业,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注重走内涵式、规模化发展道路,杂志社已由期刊出版延伸到网络媒体、广告经营、书刊发行、印刷制版、物业开发、高等职业教育等领域,基本形成了集团化、规模化经营的格局。为扩大集团化试点,10月,对部分省区以党报为龙头组建报业集团的情况进行了考察。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报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2004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以“创新改革,提升中国报业市场竞争力”为主题,召开了首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分别就培育报业市场的竞争主体、尊重市场规律的报业改革和创新、树立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绩效准则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发布了《中国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力监测报告》及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名单,对深化报业改革、推进报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为认真落实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各项政策,新闻出版总署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推行试点工作顺利进行。2004年2月,在深圳召开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座谈会,充分听取试点单位对新闻出版业投融资及转制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7月,在四川召开了全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发行集团转制座谈会,针对试点集团转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有关上市操作方面的问题,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作了讲座。10月,在北京召开中央部分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座谈会,就公益性出版事业单位改革问题征求意见。 10月在北京召开报业试点单位改革座谈会,总结报业试点单位的改革经验。
为推动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顺利进行,报刊管理部门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对报刊出版单位转制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包括关于实施转制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报刊出版单位转制的审批程序以及转制工作的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报刊出版单位由国有事业体制转为企业后的管理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为深入研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2004年6月,到吉林、辽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试点单位改革的进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7月,到四川就民族地区新华书店的状况进行调研。9月到东北三省,就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公益性出版事业单位的定位进行调研,提出意见和对策。11月举办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务研讨班,请有关方面专家就文化体制改革中涉及的国有资产、人员、福利、保险等问题作了讲解。
上述一系列工作,促进了国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的落实,推进了报刊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有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和北京青年报、今晚报、中国证券报、电脑报等4家报社。各试点单位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现状,立足改革发展创新,按照中办、国办转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1号)文件的要求,精心制定本单位改革方案。绝大多数试点单位的改革方案获得批准后,从2004年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这些试点单位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在符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改革领导和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整合资源壮大实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普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分离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多数试点单位在“两分开”前提下已成立或准备成立报业集团(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为企业法人,国有独资。除组建集团公司外,各试点单位对发行、印刷、广告、物流、房地产、投资等经营领域内集团下属公司的新建、重组、改造也加大力度,努力建立经营领域多元投资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同时在内部管理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如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等。
改革试点单位和其他单位在对现有报刊资源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努力谋求做大做强。在跨地区、跨媒体改革发展方面,特别是在跨地区并购、合作或办地方版,办图书出版社,收购或参股电视频道、广播频率或广播电视时段、栏目等方面又有进一步发展,2004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青年报社、今晚报社成立传媒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创办出版社,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合办《每日经济新闻》,法制日报和安徽日报合办《世界新闻报》等,把跨区域办报、联合办报又进一步向前推进。北京青年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合办《第一财经日报》,大象出版社与河南电视台联合主办《东方今报》,上海文新报业集团与保利集团合作,通过竞标获得上海东方艺术中心5年的经营权,这些推动了新闻出版业与广播电视业及其他资源互换与整合。
报纸出版单位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北京青年报将报社的广告、发行、印刷、纸张业务等经营性资产体系与报社的采编体系剥离后组建北京青年报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青传媒”,在境外上市。广州日报社全力支持其控股的清远建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并积极争取上市,目前已经获得了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的政策性前置审批,正在按照证监会的要求进行有关上市申报工作。中国保险报社被批准转制为股份制企业,中国计算机报的主管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已批准为中国计算机报的主办单位之一。另外,2004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电脑报社及重庆中科普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TOM集团成立重庆电脑报经营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业合资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金各为3000万元人民币,双方股比为49%和51%。
中国证券报社、电脑报作为试点单位,积极进行转制改企业工作,不断将报刊业改革向前推进。未纳入改革试点单位的报刊出版单位也在积极探索改革,谋求发展。一些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竞技体育、音乐美术、生活休闲等报刊社也积极提出转制为企业申请,力求加快报刊出版单位深化改革的步伐。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集团化建设,总结试点集团经验,5月新闻出版总署对家庭期刊集团进行了全面考察,肯定了家庭期刊集团的改革创新意识和在把握导向、发挥品牌优势及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6月对申请组建集团的《知音》杂志社组建期刊集团工作进行考察。知音杂志社长年坚持正确的导向,狠抓品牌延伸,发掘多元产业,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注重走内涵式、规模化发展道路,杂志社已由期刊出版延伸到网络媒体、广告经营、书刊发行、印刷制版、物业开发、高等职业教育等领域,基本形成了集团化、规模化经营的格局。为扩大集团化试点,10月,对部分省区以党报为龙头组建报业集团的情况进行了考察。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报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2004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以“创新改革,提升中国报业市场竞争力”为主题,召开了首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分别就培育报业市场的竞争主体、尊重市场规律的报业改革和创新、树立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绩效准则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发布了《中国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力监测报告》及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名单,对深化报业改革、推进报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为认真落实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各项政策,新闻出版总署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推行试点工作顺利进行。2004年2月,在深圳召开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座谈会,充分听取试点单位对新闻出版业投融资及转制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7月,在四川召开了全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发行集团转制座谈会,针对试点集团转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有关上市操作方面的问题,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作了讲座。10月,在北京召开中央部分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座谈会,就公益性出版事业单位改革问题征求意见。 10月在北京召开报业试点单位改革座谈会,总结报业试点单位的改革经验。
为推动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顺利进行,报刊管理部门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对报刊出版单位转制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包括关于实施转制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报刊出版单位转制的审批程序以及转制工作的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报刊出版单位由国有事业体制转为企业后的管理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为深入研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2004年6月,到吉林、辽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试点单位改革的进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7月,到四川就民族地区新华书店的状况进行调研。9月到东北三省,就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公益性出版事业单位的定位进行调研,提出意见和对策。11月举办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务研讨班,请有关方面专家就文化体制改革中涉及的国有资产、人员、福利、保险等问题作了讲解。
上述一系列工作,促进了国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的落实,推进了报刊业改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