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转变以往教学中的理念,变“主演”为“导演”,这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变“权威”为“朋友”,这是教师地位的转变。变“教案”为“学案”,这是教学性质的转变。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这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变“单线”教学为“复线”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德、智、能相结合的教学,这是教法学法的转变。教师只有做到了这几个转变,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教师;教学;转变;人才
一、变“主演”为“导演”,这是教师角色的转换
传统教学中,教师包揽一切,生、旦、净、丑集于一身,串唱道白一言堂。学生则是观众,没有任何自主学习、发展能力的机会,课堂即为讲堂、教师即为讲师,学生则为容器。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学,即使教材内容如何生动,也会使学生生厌,饺子好吃,但天天吃未必喜欢。为改变这种消极低效的教学,教师务必更新观念,“还政于民”,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要多考虑学生这节课需要什么,应形成哪些适应社会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变主演为导演,变容器为演员,这样,教师不再是牵着学生走,而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组织者、指导者。
二、变“权威”为“朋友”,这是教师地位的转变
传统教学特别强调师道尊言,教师以他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形象置于讲台上,学生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师生间永远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出现问,必须把教师的地位从“权威”的神龛上搬下来,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做学生敢于、乐于接近的知心朋友,建立融洽、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变“教案”为“学案”,这是教学性质的转变
教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改变,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决定了教学方式、方法及性质。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于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法的指导上。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的教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学来运行,把为教而精心设计的“教案”变为根据学生的学情、学生的需求、学生追求目标等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学”案。这种“学”案便是指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对学生主体的体现上。这样,使备案变成备学,会使教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四、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这是教学方式的改变
思想政治课大部分教学内容属社会科学,理论性强,教师往往注重或满足于课堂对学生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让学生带着理论走出课堂,步入社会,关注生活,参与实践的指导,学生所学与实践脱节,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政治课教学要立足课堂,全方位向课外辐射,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走出去采访名人、调查企业,通过各种媒介捕捉一切社会信息,进行分析、归类,使其上升为理论,并与课本所学结合,从而使他们学于课堂、用于社会,源于社会、充实课堂,形成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适应能力。
五、变“单线”教学为“复线”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注入式为主,教师一讲到底或以问推进,师生很少有全方位的联系,这种方式与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师情、学情、本情,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建立多个信息点、多个信息联系渠道,确保学生下情能够上达,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成为两个主体进行广泛交流、密切联系的基地。同时,要改变课堂结构,由原先的单线变为多线结构,以求增进反馈评价的时效性、多样性、层次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学、自练、自由讨论、设疑问难、师生全员参与的民主殿堂。
六、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德、智、能相结合的教学,这是教法学法的转变
课堂上传授知识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标,却不免有失片面,知识不等于力量,高考需要的是知识,更需要的是能力,况且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走独木桥,可正因为教学中的这一弊端,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学政治课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的疑惑,从而使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其实,政治课到处闪耀着先哲们、伟人们成功的智慧之光、人性之光,体现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未来的追求及健康、高尚的人格情操。因此,我们要运用这些现成的典型素材和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和事为例进行教学,让理性与感性、书本与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辨析是非曲直、真假错乱的能力,进而净化心灵,受到人格教育,形成健康的情感。这样,这些就会在学生心中转化为不断探索、追求真知的强大内驱力,使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
另外,变“单一化”作业为“多元化”作业。作业不应是课堂内容的机械重复,应富有创新,能够从充分发展学生多项能力处着眼,因而对于习题的设置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操作性。如调查某个事件、参观、采访、实地考察、讨论交流、时事评论、小论文、演讲等,也可用教师精心设计的带有疑惑的“陷阱”题等,而不能只是唯一答案的毫无生趣的一些习题。这样,变比较枯燥乏味的习题为知识、能力相结合的综合题,使之由课内走向了课外,由简单的知识巩固变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单纯的知识再现变成了行动、思考、操作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综上,只要我们政治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转变,就一定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天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0(57).
[2]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J].新课程,2010(4).
(甘肃定西市通渭县陇川初级中学)
关键词:教师;教学;转变;人才
一、变“主演”为“导演”,这是教师角色的转换
传统教学中,教师包揽一切,生、旦、净、丑集于一身,串唱道白一言堂。学生则是观众,没有任何自主学习、发展能力的机会,课堂即为讲堂、教师即为讲师,学生则为容器。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学,即使教材内容如何生动,也会使学生生厌,饺子好吃,但天天吃未必喜欢。为改变这种消极低效的教学,教师务必更新观念,“还政于民”,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要多考虑学生这节课需要什么,应形成哪些适应社会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变主演为导演,变容器为演员,这样,教师不再是牵着学生走,而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组织者、指导者。
二、变“权威”为“朋友”,这是教师地位的转变
传统教学特别强调师道尊言,教师以他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形象置于讲台上,学生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师生间永远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出现问,必须把教师的地位从“权威”的神龛上搬下来,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做学生敢于、乐于接近的知心朋友,建立融洽、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变“教案”为“学案”,这是教学性质的转变
教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改变,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决定了教学方式、方法及性质。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于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法的指导上。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的教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学来运行,把为教而精心设计的“教案”变为根据学生的学情、学生的需求、学生追求目标等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学”案。这种“学”案便是指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对学生主体的体现上。这样,使备案变成备学,会使教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四、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这是教学方式的改变
思想政治课大部分教学内容属社会科学,理论性强,教师往往注重或满足于课堂对学生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让学生带着理论走出课堂,步入社会,关注生活,参与实践的指导,学生所学与实践脱节,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政治课教学要立足课堂,全方位向课外辐射,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走出去采访名人、调查企业,通过各种媒介捕捉一切社会信息,进行分析、归类,使其上升为理论,并与课本所学结合,从而使他们学于课堂、用于社会,源于社会、充实课堂,形成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适应能力。
五、变“单线”教学为“复线”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注入式为主,教师一讲到底或以问推进,师生很少有全方位的联系,这种方式与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师情、学情、本情,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建立多个信息点、多个信息联系渠道,确保学生下情能够上达,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成为两个主体进行广泛交流、密切联系的基地。同时,要改变课堂结构,由原先的单线变为多线结构,以求增进反馈评价的时效性、多样性、层次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学、自练、自由讨论、设疑问难、师生全员参与的民主殿堂。
六、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德、智、能相结合的教学,这是教法学法的转变
课堂上传授知识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标,却不免有失片面,知识不等于力量,高考需要的是知识,更需要的是能力,况且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走独木桥,可正因为教学中的这一弊端,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学政治课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的疑惑,从而使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其实,政治课到处闪耀着先哲们、伟人们成功的智慧之光、人性之光,体现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未来的追求及健康、高尚的人格情操。因此,我们要运用这些现成的典型素材和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和事为例进行教学,让理性与感性、书本与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辨析是非曲直、真假错乱的能力,进而净化心灵,受到人格教育,形成健康的情感。这样,这些就会在学生心中转化为不断探索、追求真知的强大内驱力,使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
另外,变“单一化”作业为“多元化”作业。作业不应是课堂内容的机械重复,应富有创新,能够从充分发展学生多项能力处着眼,因而对于习题的设置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操作性。如调查某个事件、参观、采访、实地考察、讨论交流、时事评论、小论文、演讲等,也可用教师精心设计的带有疑惑的“陷阱”题等,而不能只是唯一答案的毫无生趣的一些习题。这样,变比较枯燥乏味的习题为知识、能力相结合的综合题,使之由课内走向了课外,由简单的知识巩固变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单纯的知识再现变成了行动、思考、操作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综上,只要我们政治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转变,就一定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天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0(57).
[2]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J].新课程,2010(4).
(甘肃定西市通渭县陇川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