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报告是编辑工作的日常文书,是编辑必须学会撰写的编辑应用文。目前,我国出版社的编辑流程一般实行三审制:一审初审环节(责任编辑环节),二审复审环节,三审终审环节。每一环节结束,随着稿件的流转,都有相应的内部文书伴随,即编辑报告、复审报告和终审报告。这些报告说明了出版社对稿件的判断和处理,决定了来稿最终能否出版成为图书。而在这个三审的流程中,初审环节的编辑报告是后两审的基础,编辑的意见对复、终审人员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责任编辑的“责任”两字意味着他对全书的出版负有基础的职责,也决定了他必须对全稿进行逐字逐句的细致加工,而复审、终审,现实中则不一定通看全稿。所以,初审的编辑报告在出版加工流程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编辑报告的作用既然如此重要,按理来说,各出版社应该加以高度重视,出版界也应予以认真研究,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据笔者所知,凡是坚持三审三校制的出版社,一般都会要求编辑人员撰写编辑报告,但对编辑报告的质量好坏,往往没有作出要求。一些编辑报告文字很短;一些编辑报告则泛泛而谈,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一些编辑报告照抄内容提要,或者前言、后记的一些文字,没有自己的判断;有的编辑报告,根本就缺乏对书稿的评价内容,列出书稿中的一些错别字了事……所有这些,都说明有必要从学理上深入研究编辑报告,从实践上规范编辑报告的写作。
那么,编辑报告应该如何写,写哪些内容呢?换句话说,编辑报告应该包含哪些必要内容,又有哪些内容是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归根到底,这取决于编辑报告的目的。如前所述,编辑报告是出版社三审流程中的“副产品”,是出版社要求编辑环节判断书稿能否出版的重要依据。因此,编辑报告撰写的应是有助于复、终审人员判断书稿价值的评价意见部分,其核心在此,与之关联度不大的均是不必要的。具体说来,笔者认为,一份合格的编辑报告应包含如下必要内容。
一 编辑报告应明确说明书稿的价值所在,提出能否出版的意见
就学术著作来说,要看书稿的内容是否具有前瞻性、新颖性,学术上有何创见,逻辑体系是否严密,能否自圆其说。资料性的图书能否成系统,有何发现,能否为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资料。教材教辅类的图书编写,选材是否合适,是否适合当前的教学与考试现状……各类图书有各类图书的不同要求,应根据图书的性质,说明其各自的价值。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省新闻出版局会不定期地选编一些优秀的图书审读报告,向编辑们推荐。这些报告之所以值得推荐,就在于这些报告说明了书稿的出版价值。比如署名黄愚的一份审读报告(文字较长,本文摘引):
《吴敬梓研究》和“百家讲坛”
陈美林著《昊敬梓研究》……是作者50年来关于吴敬梓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全书考证了昊敬梓的家世、生平、交流和思想渊源,探讨了吴氏所著小说《儒林外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反映了近代以来海内外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无疑这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但是,又可以把它看成是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传授中国古典文学知识,对《儒林外史》有很好的导读作用的普及读物。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古代知识分子生活和命运的长篇小说。胡适的评论是:这是部第一流的小说。但是在第一流的小说中,它的“流行最不广”。鲁迅也对这部小说慨叹:“伟大也要有人懂。”作为小说,当然不存在文字上艰深难懂的问题,而是在辛辣讽刺的情节敷衍和人物进退中,读懂作者的“用意”有时不容易。
陈美林的这部书,正是通过多棱角的考证和研究,探幽剔微,发掘和揭示出作者的用意所在并加以评述,因此说陈氏这部书对《儒林外史》有上佳的导读作用并不为过。
比如,小说一开始,就推出一个王冕不事举业、避官隐居、依靠画笔生活的故事。回目叫“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的故事怎么隐括了全文,说出了全书的大义?陈美林指出,在吴氏心目中,王冕应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楷模,全书的大义就是要抨击科举制的弊端……
又如,小说中写了许多忠孝不能两全的故事,匿丧不报,要求“夺情”保举为官,为了筹银安葬先人、私和人命、收受贿赂等等……
吴敬梓,却冒极大风险将当时刘著收藏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被诬入狱的事,演化成小说情节,游离于不同回目中,藕断丝连、若隐若现地展示出来,这种障眼法,陈美林也一一予以了还原和点破。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陈美林这部书对帮助读者理解和赏析《儒林外史》,确实有很好的导引作用。但是,他这种导读,都是紧扣小说文本,对艺术形象进行文学分析。不是外加很多文化学的内容,不是同当代某些事物或现象简单类比,也不是刻意去迎合某些思潮乃至时尚风气,更不是加上某些娱和性的油腔滑调甚至出位出格的言行去哗众取宠。
由此联想到央视曾经轰动一时的“百家讲坛”节目,最近以来,其收视率直线下滑,媒体贬多于赞,明星讲师光环不再。其最大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它越来越从以严谨的学术文化栏目,走向冠学术之名而实际为娱乐内核的节目。结果节目娱乐化,学者明星化。这种表里不一的情况,既造成了学术界的不满,也势必带来公信力的下降。“百家讲坛”今日的窘境,正说明陈美林这部著作学术导读方向的正确。
(《江苏出版审读》2009年第1辑)
这份报告既从总体上评价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又从一个具体的方面(“学术导读方向的正确”),说明了该书的出版价值之所在。
二 编辑对书稿做了哪些工作,提了哪些意见与作者交流。也就是说编辑的“编辑含量”体现在哪里,这也是编辑报告需要反映的
理论上说,任何一部书稿,在编辑眼中,都是不完全的。像钱钟书这样的大家,他的《管锥编》在学者型编辑周振甫的眼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所以,编辑应对书稿的整个体例、结构,其内容特别是论点论据予以认真的审读,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作者采择。编辑的这些意见,既体现了编辑的功力,也是“编辑含量”之所在。编辑应有这样的胆量,敢于并善于就书稿的实质问题与作者交流。
在这方面,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一些编辑,特别是年轻编辑,他们撰写的编辑报告,只罗列些错别字,以及标点符号的差错,而没有深入到书稿的内容中。一是他们不敢,没有勇气与作者(往往是学者)面对面对话;二是他们限于学识,深入不了书稿内容,也提不出实质性的问题。要知道,指出错别字等,当然也很重要,但这些不能算是反映“编辑含量”的东西(即使算是“编辑含量”,其“含量”也是很低的)。而且改正错别字等,一般并不需要写在编辑报告上(除非有学术上的意义),实际上由于错字往往较多,也写不胜写,这些问题只需直接改在校样上让作者过目就可以了。
编辑报告中的“编辑含量”,也是后两审(复、终审)判断一个编辑是否有学养,以及工作是否负责的重要依据。
三 通过编辑与作者的交流、互动,书稿还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对书稿的整体有何影响,特别是书稿还有哪些“问题”。希望后两审(复审和终审)重点审读并作出决定
一般说来,经过编辑的审读环节,书稿的质量大大提高了,但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是对于编辑提出的问题,有些作者不以为然,不接受编辑的意见;二是作者也认为编辑的意见有其道理,但由于时间等因素,来不及修改,想留待以后修订或重版。这样,书稿的不足还继续存在,这时就需要判断书稿的不足程度的大小,是重大的甚至是影响全书的问题,还是枝节性的细微问题。枝节的问题“瑕不掩瑜”,不影响书稿的出版价值;而重大的尤其是带根本性的不足,则影响书稿的出版。这个判断,对编辑而言,尤其是对年轻编辑而言,可能需要相当的勇气(尤其是与作者意见相反的时候)。这时候,编辑们就需要在编辑报告中如实说明“问题”的所在及自己的意见,把“下判断”的责任交给后两审(复、终审)。复审和终审除了编辑经验、学识水平一般较高外,他们的身份也更能代表出版社对书稿出版与否作出最终决定。而编辑在编辑报告中的如实说明,则方便了复终审人员“有的放矢”,针对问题重点阅读,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编辑报告的写作,必须围绕书稿的价值这个核心。写好编辑报告,对任何一个编辑而言,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它考验编辑的学力,反映了编辑的工作状态,并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书稿出版的质量。可以说,在读者看到的绝大部分有影响的高水平图书的后面,都有一个埋头看稿的编辑,以及作为他们工作之反映的那份编辑报告。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出版社)
编辑报告的作用既然如此重要,按理来说,各出版社应该加以高度重视,出版界也应予以认真研究,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据笔者所知,凡是坚持三审三校制的出版社,一般都会要求编辑人员撰写编辑报告,但对编辑报告的质量好坏,往往没有作出要求。一些编辑报告文字很短;一些编辑报告则泛泛而谈,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一些编辑报告照抄内容提要,或者前言、后记的一些文字,没有自己的判断;有的编辑报告,根本就缺乏对书稿的评价内容,列出书稿中的一些错别字了事……所有这些,都说明有必要从学理上深入研究编辑报告,从实践上规范编辑报告的写作。
那么,编辑报告应该如何写,写哪些内容呢?换句话说,编辑报告应该包含哪些必要内容,又有哪些内容是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归根到底,这取决于编辑报告的目的。如前所述,编辑报告是出版社三审流程中的“副产品”,是出版社要求编辑环节判断书稿能否出版的重要依据。因此,编辑报告撰写的应是有助于复、终审人员判断书稿价值的评价意见部分,其核心在此,与之关联度不大的均是不必要的。具体说来,笔者认为,一份合格的编辑报告应包含如下必要内容。
一 编辑报告应明确说明书稿的价值所在,提出能否出版的意见
就学术著作来说,要看书稿的内容是否具有前瞻性、新颖性,学术上有何创见,逻辑体系是否严密,能否自圆其说。资料性的图书能否成系统,有何发现,能否为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资料。教材教辅类的图书编写,选材是否合适,是否适合当前的教学与考试现状……各类图书有各类图书的不同要求,应根据图书的性质,说明其各自的价值。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省新闻出版局会不定期地选编一些优秀的图书审读报告,向编辑们推荐。这些报告之所以值得推荐,就在于这些报告说明了书稿的出版价值。比如署名黄愚的一份审读报告(文字较长,本文摘引):
《吴敬梓研究》和“百家讲坛”
陈美林著《昊敬梓研究》……是作者50年来关于吴敬梓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全书考证了昊敬梓的家世、生平、交流和思想渊源,探讨了吴氏所著小说《儒林外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反映了近代以来海内外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无疑这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但是,又可以把它看成是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传授中国古典文学知识,对《儒林外史》有很好的导读作用的普及读物。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古代知识分子生活和命运的长篇小说。胡适的评论是:这是部第一流的小说。但是在第一流的小说中,它的“流行最不广”。鲁迅也对这部小说慨叹:“伟大也要有人懂。”作为小说,当然不存在文字上艰深难懂的问题,而是在辛辣讽刺的情节敷衍和人物进退中,读懂作者的“用意”有时不容易。
陈美林的这部书,正是通过多棱角的考证和研究,探幽剔微,发掘和揭示出作者的用意所在并加以评述,因此说陈氏这部书对《儒林外史》有上佳的导读作用并不为过。
比如,小说一开始,就推出一个王冕不事举业、避官隐居、依靠画笔生活的故事。回目叫“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的故事怎么隐括了全文,说出了全书的大义?陈美林指出,在吴氏心目中,王冕应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楷模,全书的大义就是要抨击科举制的弊端……
又如,小说中写了许多忠孝不能两全的故事,匿丧不报,要求“夺情”保举为官,为了筹银安葬先人、私和人命、收受贿赂等等……
吴敬梓,却冒极大风险将当时刘著收藏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被诬入狱的事,演化成小说情节,游离于不同回目中,藕断丝连、若隐若现地展示出来,这种障眼法,陈美林也一一予以了还原和点破。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陈美林这部书对帮助读者理解和赏析《儒林外史》,确实有很好的导引作用。但是,他这种导读,都是紧扣小说文本,对艺术形象进行文学分析。不是外加很多文化学的内容,不是同当代某些事物或现象简单类比,也不是刻意去迎合某些思潮乃至时尚风气,更不是加上某些娱和性的油腔滑调甚至出位出格的言行去哗众取宠。
由此联想到央视曾经轰动一时的“百家讲坛”节目,最近以来,其收视率直线下滑,媒体贬多于赞,明星讲师光环不再。其最大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它越来越从以严谨的学术文化栏目,走向冠学术之名而实际为娱乐内核的节目。结果节目娱乐化,学者明星化。这种表里不一的情况,既造成了学术界的不满,也势必带来公信力的下降。“百家讲坛”今日的窘境,正说明陈美林这部著作学术导读方向的正确。
(《江苏出版审读》2009年第1辑)
这份报告既从总体上评价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又从一个具体的方面(“学术导读方向的正确”),说明了该书的出版价值之所在。
二 编辑对书稿做了哪些工作,提了哪些意见与作者交流。也就是说编辑的“编辑含量”体现在哪里,这也是编辑报告需要反映的
理论上说,任何一部书稿,在编辑眼中,都是不完全的。像钱钟书这样的大家,他的《管锥编》在学者型编辑周振甫的眼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所以,编辑应对书稿的整个体例、结构,其内容特别是论点论据予以认真的审读,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作者采择。编辑的这些意见,既体现了编辑的功力,也是“编辑含量”之所在。编辑应有这样的胆量,敢于并善于就书稿的实质问题与作者交流。
在这方面,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一些编辑,特别是年轻编辑,他们撰写的编辑报告,只罗列些错别字,以及标点符号的差错,而没有深入到书稿的内容中。一是他们不敢,没有勇气与作者(往往是学者)面对面对话;二是他们限于学识,深入不了书稿内容,也提不出实质性的问题。要知道,指出错别字等,当然也很重要,但这些不能算是反映“编辑含量”的东西(即使算是“编辑含量”,其“含量”也是很低的)。而且改正错别字等,一般并不需要写在编辑报告上(除非有学术上的意义),实际上由于错字往往较多,也写不胜写,这些问题只需直接改在校样上让作者过目就可以了。
编辑报告中的“编辑含量”,也是后两审(复、终审)判断一个编辑是否有学养,以及工作是否负责的重要依据。
三 通过编辑与作者的交流、互动,书稿还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对书稿的整体有何影响,特别是书稿还有哪些“问题”。希望后两审(复审和终审)重点审读并作出决定
一般说来,经过编辑的审读环节,书稿的质量大大提高了,但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是对于编辑提出的问题,有些作者不以为然,不接受编辑的意见;二是作者也认为编辑的意见有其道理,但由于时间等因素,来不及修改,想留待以后修订或重版。这样,书稿的不足还继续存在,这时就需要判断书稿的不足程度的大小,是重大的甚至是影响全书的问题,还是枝节性的细微问题。枝节的问题“瑕不掩瑜”,不影响书稿的出版价值;而重大的尤其是带根本性的不足,则影响书稿的出版。这个判断,对编辑而言,尤其是对年轻编辑而言,可能需要相当的勇气(尤其是与作者意见相反的时候)。这时候,编辑们就需要在编辑报告中如实说明“问题”的所在及自己的意见,把“下判断”的责任交给后两审(复、终审)。复审和终审除了编辑经验、学识水平一般较高外,他们的身份也更能代表出版社对书稿出版与否作出最终决定。而编辑在编辑报告中的如实说明,则方便了复终审人员“有的放矢”,针对问题重点阅读,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编辑报告的写作,必须围绕书稿的价值这个核心。写好编辑报告,对任何一个编辑而言,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它考验编辑的学力,反映了编辑的工作状态,并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书稿出版的质量。可以说,在读者看到的绝大部分有影响的高水平图书的后面,都有一个埋头看稿的编辑,以及作为他们工作之反映的那份编辑报告。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