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中国古代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我们民族的根源,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延续,滋养着中华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并对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认识到其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不断探索和研究将这方面的工作做好。本文具体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学策略;民族精神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支撑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并且在这种文化的作用下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这一文明始终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我们在多次遇受外族入侵的时候能够屹立不倒。比如,中国在近代遭受众多外国列强的侵略时,中华民族展开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反抗运动。在这些反抗中,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凝聚力,鼓舞着我们的士气,支撑着我们的精神,延续着我们的血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而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民族认同感。如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很好地强调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不能让学生认清古代的正统思想,甚至过多地批判和否定,那么势必降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否定民族和崇洋媚外的思想。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目前,我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而且还有不少分裂势力不断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广大学生都認识到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在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民族兼并包容了众多识汉字、习汉文、认同中华文明的人民,而在当代,我们更要发挥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将其发扬光大,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祖国的统一和安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认识其积极作用,做好具体的教学工作。
二、 如何实施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
1. 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凡事都有对立的一面,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免会有一些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再适应时代发展了,或者本身就是错误的只是今天才被认识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给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比如笔者在讲儒家文化时提到了《论语·泰伯篇》中的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大意是:可以带领人民走指定的路线,而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显然,这里体现了孔子的愚民思想,他认为人民是无知的,是底层的,是被统治的,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在当今,这种思想显然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比如,笔者讲到“孔子”时,提到了他的著名弟子——子路之死的故事。子路在卫国内乱中冠缨被人砍断,于是口称:“君子死,而冠不免。”并放下武器系帽子,结果被人砍死。这段故事反映了孔子教育学生对帽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然而在今天中国人已经没有必须戴帽子的习惯了,如果继续坚持这一传统显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造成很多不便,而为了帽子丢掉性命更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于是在这里,笔者对子路的坚定的信念进行了积极地赞扬,但是对“君子死,而冠不免”这句话的时代局限性进行了客观地分析,教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如今离孔子的时代已近百世,中华文化核心思想是一成不变的,其形式确有损益,因此批判地吸收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做好准备,分清其精华与糟粕,确保学生都能学到有益于自身成长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知识。
2. 结合书本深入挖掘
由于高中历史教科书篇幅有限,有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只是一两句话略过,没有具体地描述。如果教师不做点拨,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实,只知其大意,而不知其内涵。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每当遇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时,教师应当深入挖掘,给学生详细讲解,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比如,笔者在讲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一课时发现书上关于孟子“性善论”的介绍太少了,仅寥寥几句,于是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了《孟子七篇》中的原文供学生自己领悟其中道理。具体内容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于是学生看了这些原文后对“性善论”的思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孟子的思想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再比如,笔者讲到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时,将其详细的原文写到了黑板上,其具体内容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然后笔者详细解释了原文,让学生对此能够更明晰地认识和了解“民贵君轻”的思想。阅读历史人物的著作是最能帮助他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多引用历史人物著作的主要章句,并且鼓励他们在课下主动去阅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3. 积极推荐激发兴趣
其实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多的。但是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是平铺直叙地略过,学生只会视其为过眼云烟。所以教师要有“营销”的意识,在遇到关键点时要及时向学生介绍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到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时首先特意介绍了中外名人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宋太宗对其评语为“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清朝著名文学家纪晓岚称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称其为“东方古代世界的代表。”然后,笔者又向学生介绍了其中的著名章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并解释了相关内容。最后,笔者介绍了《道德经》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其发行量已经超过了《圣经》,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于是学生们纷纷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课下争相购买阅读。再比如,笔者在讲到“中国古代文化长廊”这节课时着重介绍了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极高的艺术水平和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并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读过四大名著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他没有继承这些宝贵的遗产。像这样给学生积极地推荐中国古典著作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4. 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当将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并且因材施教,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儒家文化,教师可以着重指导他们阅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有些学生喜欢道家文化,教师则可以着重指导他们阅读《道德经》、《南华经》、《淮南子》;有些学生喜欢文学,教师可以着重指导他们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另外,笔者在此基础上组织了传统文化學习研讨会,让学习同类文化的学生分组讨论所学知识的特点、意义和实际价值,并推举代表发表了学习感言。在研讨会上,学生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的学习心得。比如,儒家文化学习小组阐述了“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道家文化学习小组阐述了道家“天人合一”遵循客观规律的哲学观点。而古代文学学习小组则具体阐述了中国古代不同形式文学著作的思想内涵和学术成就……最终学生们都了解了各小组所学知识的精华,做到了兼容吸收、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从结果来看,这次研讨会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民族累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支撑我们延续几千年而依然挺立在世界舞台。到了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应当被继承和发扬光大,这对于广大学子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延续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广大历史教学人员应当时刻注意肩负起这一重任,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批判地传承、深入挖掘、积极推荐、积极引导,并不断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切实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张苹,张磊.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与历史科学的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2017-12-23].
[2]杨威,刘宇.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论断的理论视阈与思想维度[J].学术论坛,2016,(09):137-143.[2017-12-23].
作者简介:
刘婉嫦,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梓琛中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学策略;民族精神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支撑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并且在这种文化的作用下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这一文明始终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我们在多次遇受外族入侵的时候能够屹立不倒。比如,中国在近代遭受众多外国列强的侵略时,中华民族展开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反抗运动。在这些反抗中,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凝聚力,鼓舞着我们的士气,支撑着我们的精神,延续着我们的血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而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民族认同感。如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很好地强调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不能让学生认清古代的正统思想,甚至过多地批判和否定,那么势必降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否定民族和崇洋媚外的思想。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目前,我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而且还有不少分裂势力不断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广大学生都認识到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在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民族兼并包容了众多识汉字、习汉文、认同中华文明的人民,而在当代,我们更要发挥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将其发扬光大,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祖国的统一和安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认识其积极作用,做好具体的教学工作。
二、 如何实施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
1. 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凡事都有对立的一面,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免会有一些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再适应时代发展了,或者本身就是错误的只是今天才被认识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给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比如笔者在讲儒家文化时提到了《论语·泰伯篇》中的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大意是:可以带领人民走指定的路线,而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显然,这里体现了孔子的愚民思想,他认为人民是无知的,是底层的,是被统治的,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在当今,这种思想显然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比如,笔者讲到“孔子”时,提到了他的著名弟子——子路之死的故事。子路在卫国内乱中冠缨被人砍断,于是口称:“君子死,而冠不免。”并放下武器系帽子,结果被人砍死。这段故事反映了孔子教育学生对帽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然而在今天中国人已经没有必须戴帽子的习惯了,如果继续坚持这一传统显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造成很多不便,而为了帽子丢掉性命更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于是在这里,笔者对子路的坚定的信念进行了积极地赞扬,但是对“君子死,而冠不免”这句话的时代局限性进行了客观地分析,教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如今离孔子的时代已近百世,中华文化核心思想是一成不变的,其形式确有损益,因此批判地吸收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做好准备,分清其精华与糟粕,确保学生都能学到有益于自身成长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知识。
2. 结合书本深入挖掘
由于高中历史教科书篇幅有限,有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只是一两句话略过,没有具体地描述。如果教师不做点拨,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实,只知其大意,而不知其内涵。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每当遇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时,教师应当深入挖掘,给学生详细讲解,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比如,笔者在讲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一课时发现书上关于孟子“性善论”的介绍太少了,仅寥寥几句,于是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了《孟子七篇》中的原文供学生自己领悟其中道理。具体内容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于是学生看了这些原文后对“性善论”的思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孟子的思想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再比如,笔者讲到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时,将其详细的原文写到了黑板上,其具体内容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然后笔者详细解释了原文,让学生对此能够更明晰地认识和了解“民贵君轻”的思想。阅读历史人物的著作是最能帮助他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多引用历史人物著作的主要章句,并且鼓励他们在课下主动去阅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3. 积极推荐激发兴趣
其实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多的。但是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是平铺直叙地略过,学生只会视其为过眼云烟。所以教师要有“营销”的意识,在遇到关键点时要及时向学生介绍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到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时首先特意介绍了中外名人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宋太宗对其评语为“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清朝著名文学家纪晓岚称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称其为“东方古代世界的代表。”然后,笔者又向学生介绍了其中的著名章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并解释了相关内容。最后,笔者介绍了《道德经》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其发行量已经超过了《圣经》,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于是学生们纷纷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课下争相购买阅读。再比如,笔者在讲到“中国古代文化长廊”这节课时着重介绍了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极高的艺术水平和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并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读过四大名著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他没有继承这些宝贵的遗产。像这样给学生积极地推荐中国古典著作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4. 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当将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并且因材施教,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儒家文化,教师可以着重指导他们阅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有些学生喜欢道家文化,教师则可以着重指导他们阅读《道德经》、《南华经》、《淮南子》;有些学生喜欢文学,教师可以着重指导他们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另外,笔者在此基础上组织了传统文化學习研讨会,让学习同类文化的学生分组讨论所学知识的特点、意义和实际价值,并推举代表发表了学习感言。在研讨会上,学生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的学习心得。比如,儒家文化学习小组阐述了“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道家文化学习小组阐述了道家“天人合一”遵循客观规律的哲学观点。而古代文学学习小组则具体阐述了中国古代不同形式文学著作的思想内涵和学术成就……最终学生们都了解了各小组所学知识的精华,做到了兼容吸收、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从结果来看,这次研讨会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民族累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支撑我们延续几千年而依然挺立在世界舞台。到了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应当被继承和发扬光大,这对于广大学子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延续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广大历史教学人员应当时刻注意肩负起这一重任,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批判地传承、深入挖掘、积极推荐、积极引导,并不断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切实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张苹,张磊.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与历史科学的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2017-12-23].
[2]杨威,刘宇.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论断的理论视阈与思想维度[J].学术论坛,2016,(09):137-143.[2017-12-23].
作者简介:
刘婉嫦,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梓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