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r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针灸推拿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行针灸疗法予以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加用推拿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P<0.05)。结论: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针灸推拿疗法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复发风险。
  关键词:针灸;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长,特别是长期高强度工作以及不良坐姿及过度疲劳等对于人体颈部形成严重影响,因而也导致颈椎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通常认为由于颈椎不稳、椎间盘病、骨质增生以及软组织痉挛等造成椎动脉受压,以及椎动脉周围神经丛刺激是引发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根本原因[1]。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探讨行针灸推拿疗法的治疗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8年3月起,到2019年3月止诊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男女性别比为22/18,年龄区间处于32~72岁,均值(50.6±0.4)岁,病程2个月~6年,病程均值(2.1±0.4)年。对照组:40例,男女性别比为21/19,年龄区间处于33~74岁,均值(51.2±0.2)岁,病程3个月~6年,病程均值(2.3±0.2)年。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行针灸疗法予以治疗,方法如下:患者保持俯卧位,穴取天柱、百会、太冲、颈夹脊、晕听区及内关和风池穴等。对针刺部位消毒后以直径0.3mm、长度为40mm的毫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留针时间为20分钟。每日针刺治疗1次,以1周作为1疗程,患者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加用推拿疗法,方法如下:患者保持端坐位,医者立于身后,将双手中指的指腹对其风池穴进行按压,并逐渐增加力度直到病人出现酸胀感为宜,通过逆时针进行按揉,并应用右手拇指对百会穴进行按揉,各穴位均按揉100次,之后应用拇指偏峰为着力点,对印堂穴直到百会穴采取一指禅手法进行按摩,完成后对患者颈部和肩部肌肉通过揉捏和提拿手法进行治疗,将双手拇指置于双侧风池穴,同时四指向下置于下颌处,缓缓向上拔伸之后转动头部,并重复2~3次,患者每日推拿治疗半小时,每日治疗1次,并持续治疗2周。
  1.3评估标准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复发情况等对其疗效评估,选显效:即经治疗2周相关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同时患者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及生活,且随访3个月内患者未出现复发;有效:即经治疗临床症状显著缓解,且未对生活及工作产生影响,随访期间偶有复发;无效:即症状并未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P<0.05)。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各类原因形成刺激及压迫椎动脉,进而诱发的椎基底动脉供血量不足,患者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头颈部疼痛、恶心、呕吐及眩晕等,对于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理基础为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造成上关节出现增生性肥大以及骨质增生等,最终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中医理论则认为该疾病病机在于痰浊中阻、气血亏虚以及劳倦内伤等。而针灸推拿疗法是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措施,通过采取针灸疗法,可帮助疏通患者阳经经气,并对其阴阳脏腑气血进行有效调节。而采取推拿疗法则可发挥良好的理气止痛及舒筋活血等治疗效果,通过在适宜力学刺激下,可帮助改善患者椎动脉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缓解并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3]。通过联合采取针灸推拿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流速度增加,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血供,并且从此次的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也进一步证实,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联合采取针灸及推拿疗法的治疗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针灸推拿疗法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症状并降低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1]常海军.针灸推拿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8,36(8):189.
  [2]张新蓉,张祎,张小洋.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0):244-245.
  [3]傅冰.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推拿配合治疗的疗效探讨[J].饮食保健,2018,5(5):82-8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討美托洛尔与通心络共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标准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3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联合通心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91.89%、78.38%)均高于对照组(78.28%、54.05%,P0.05)。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验证通脊拔罐在治疗哮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选择200例哮病患者(符合中医哮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組给予静点常规液体治疗,治疗组给予静点常规液体及通脊拔罐治疗,共治疗14天,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探讨通脊拔罐在哮病治疗中的机理。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表)得分为23.15,对照组患者为20.32,P<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触摸疗法对肠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及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触摸疗法;于干预前后分别行Piper癌因疲乏量表(PSR-R)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以分别评价患者CRF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RF总分及行为、躯体、情感、认知各维度评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EGFR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6名晚期EGFR基因突变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实验组)与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量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肿瘤
期刊
概述:目标:探究妇科术后病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9年3月至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4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配成预防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92例。预防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及预防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从而比较两组术后病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概率。结果:预防护理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减少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进行考察分析,并总结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016年7月到次年5月期间100位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访问研究,利用回顾分析法对病患的症状情况进行探讨,对病因加以归纳,验证其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表明100名昏迷者中有89名得救,抢救几率在89%,其他则是无效死亡。结论:在急诊内科治疗中,会引起患者昏迷的因素有多种,所以要综合考虑患者病因,尽快做出诊断与治疗,提升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复用性呼吸机管路使用管理方法。方法:我科与消毒供应中心联合,设计了图文式文件册,在交接、清洗、消毒、应用中均按照图文进行核对。结果:呼吸机管路交接正确率由76.47%(26/34)升至100%(32/32),打开消毒后呼吸机管路完好率由94.12%(32/34)升至100%(32/32),消毒供应中心及新生儿科护士调查18人满意度由83.33%(15/18)升至100%。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了中晚期肺癌湿热型患者培土生金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时限为2018年1月至12月,选取此期间我院老年病科就诊的中晚期肺癌湿热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治疗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培土生金方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状态、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SP(卡氏百分法)分数较对照组高,且治疗有效率96.
期刊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尿潴留文献的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尿潴留见效快,疗效好。针灸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包括针法、灸法、穴位敷贴、耳穴等方式。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收集整理,来分析每种方法的优劣势,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尿潴留;针法;灸法;针药结合;穴位敷贴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常由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通过病因主要可以分为机械性梗阻和活力性障碍两种。机械性梗阻主要由于膀胱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传统静脉血糖检测与快速末梢血糖检测的结果,分析快速末梢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第1次、第2次快速末梢血糖检测以及静脉取血血糖检测。结果:第1次、第2次快速末梢检测血糖值略高于静脉血糖检测,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快速末梢血糖检测血糖值基本与静脉血糖检测相符,可作为血糖动态监测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