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特长、发挥学生个性,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往往是由兴趣产生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首先要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教育心理学》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渴望获得所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所以,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例如:语文教材中的《爱迪生》、《数星星的孩子》都说明从小对某一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探索、努力观察,加深记忆和丰富想象,才能倾注巨大的热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兴趣呢?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在讲语文课时,通过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诗,同学们开始不怎么愿学,当我讲到有一个小孩像我们同学这么大时就能自己写诗了,这时同学们很想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另外,讲到在抗日战争年代,有个与我们同学一样大的孩子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和日本鬼子斗争,这时同学们很想知道这个小孩是谁。当我说出能写诗的小孩就是骆宾王、掩护李大叔的小孩就是雨来的时候,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如果这时因势利导,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就很好地调动起来了。
  听故事、讲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由喜欢听别人讲至喜欢自己读,再到喜欢自己读完给别人讲,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和爱好,有选择地给学生讲故事。比如:将一个故事在精彩之处故意停下来,介绍故事的出处,让学生自己看书,把故事补充完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剪、贴报纸是小学生的一种阅读活动,小学生自己订的《北方少年报》、《小学生报》等老师要教给学生剪报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读好每一张报纸。剪报、贴报,既动手又动脑,剪时要求取舍,贴时教给学生分类,这既是阅读的继续,又是阅读的整理,天长地久,便积累成一本“小书”。这种积累,既陶冶了情操又丰富了知识,使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
  教师在把学生阅读兴趣激发起来后,还要知道阅读的方向、方法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读得更好、学得更好。
  
其他文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材料积累而言,简直是一语道破天机,很多教师都有这种感觉,作文教学难,难于上青天。这个难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无“米”下“炊”,面对无米之锅,徒有炊技,奈何?  那么,怎样让学生拥有“米”,从而做出香喷喷的“米饭”呢?以下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观察积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
期刊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从语文能力的结构来看,这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地位同等,都是缺一不可的,但从实际上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阅读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期刊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使人读之如品香茗,满口余香。产生这一种美感的原因不外乎散文思想情趣的美和语言的美。散文家碧野曾说过:“正因为散文是美的,所以用辞措句要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炼。”可见,语言美是散文被称为美文的重要原因。在散文教学中,怎样注重对散文语言的品读、分析,引导学生去品味、欣赏、模仿乃至创造,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已经成为散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的形式,代之为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
期刊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产生对语言文字理解、运用的需要,这种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思维水平构成了矛盾。这样,矛盾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便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机理,进行启发和引导。下面谈谈我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做法:  一、精心设计思维的切入点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思考开始的,因而教师提问必须全盘考虑,绝不可随意为之,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
期刊
许多小学生一提起作文,就一筹莫展、叫苦连天,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开动脑筋“想办法”,或抄或袭,敷衍了事。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素材。作文首先要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库房”没有蓄存,冥思苦想,写出几句,也是枯燥无味、病态百出。  2、缺乏作文能力。对眼前发生的事情不能合理地想象,写成文章后东扯西拉。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儿改写,哪儿不改写。他们不知
期刊
后进生就是所谓的“差生”,一般情况下分为“学习差”的学生、“品行差”的学生和“双差生”。  “学习差”的学生行为特点表现为成绩低下、记忆力差、反应迟缓、表达不清等。  “品行差”的学生的行为特点表现为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不讲礼貌、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卫生习惯不好等。  “双差生”是指学习、品行都差的学生。  后进生在一个班级里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向“小灾星”一样,给老师带来不少麻烦,给班集体带来不良
期刊
语文教学看图说话写话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础。关于这方面,我浅谈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激发兴趣,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敢想象的事物,写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看图说话写话,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看图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细致地观察,把图看懂。看懂了图,才能理解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无时无地不洋溢着创新的火种。在教学本课时,通过有感情地读、绘声绘色地讲、设身处地地演等多种形式的理解体验,学生已经深深感受到高尔基这样一位十分有声望的大作家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同时也为“小摄影师”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摄影机会﹙他忘记带胶卷了﹚而感到惋惜。  小摄影师带着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