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的几点体会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z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就是所谓的“差生”,一般情况下分为“学习差”的学生、“品行差”的学生和“双差生”。
  “学习差”的学生行为特点表现为成绩低下、记忆力差、反应迟缓、表达不清等。
  “品行差”的学生的行为特点表现为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不讲礼貌、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卫生习惯不好等。
  “双差生”是指学习、品行都差的学生。
  后进生在一个班级里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向“小灾星”一样,给老师带来不少麻烦,给班集体带来不良影响,让许多老师既感头痛又觉得无可奈何。
  后进生真的一切都差、无可救药吗?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神圣职责——教书育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看重优秀学生而丢弃后进生,要一分为二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后进生,认真分析后进生“后进”的原因以及他们的具体情况,动脑筋、想办法制定出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措施,将后进生转化为优秀学生。
  一、教师对后进生要有爱心
  后进生因为成绩差、表现不好而不被同学看重;有的教师也对成绩好的学生笑脸相迎,对成绩差的学生则或横眉冷对,或讽刺挖苦,甚至体罚。这样,会使后进生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不信任老师,自暴自弃,发展下去就会越来越差,造成恶性循环,导致贻误终生。教师对班上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对后进生更应加倍地关心热爱,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对他们嘘寒问暖(即使是一次小小的感冒,也应关心询问)。同时,教育其他学生:不要嫌弃后进生,而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成为好学生的信心。
  二、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强心
  自尊心和自强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就是因为缺乏自尊心和自强心。有些后进生因为经常受到批评或同学嫌弃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反正老师和同学都瞧不起我,一切都无所谓,就破罐子破摔吧!因此会出现作业不做或不完成,即使做也是乱画一通、草草了事的现象;还常与同学发生争执,惹是生非,上课不遵守纪律,迟到和逃学等。对这样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要充满信心,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们的各种表现,最大限度地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哪怕有一点点好的表现(如答对了一个对于优秀生来说非常简单的问题、帮助了一个走路不小心摔倒的同学、说了一句连贯完整的话、做好了一次作业等),教师也要大加赞扬,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笨,在老师的心中是有地位的,做一个好学生并不难,逐步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长期坚持,后进生的思想就会渐渐向好的方向转化,慢慢认识到不努力学习就会让别人瞧不起,也不会得到好成绩,同时也会让父母没面子,逐渐树立起自尊心和自强心。教师还应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来转化和影响后进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不能拖集体的后腿,而要为集体争光。
  三、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有恒心
  后进生意志力比较薄弱、行为控制能力差,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曲折反复的现象。对此,教师要有心理准备,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急躁,更不能听之任之、撒手不管,而应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进行批评帮助,对他们多加理解和宽容。同时,与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保持联系,共同制定教育好孩子的措施和方法,并依据实际情况而实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经常抓、反复抓,具有不把后进生转化为好学生决不罢休的思想。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确实是任重而道远。对于后进生,要正确分析,从各方面进行转化:成绩差,就要利用有效途径为他们弥补基础知识,提高知识水平;智力差,就要通过各种智力训练提高智力水平;品行差,就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他们在头脑中清醒地认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只有这样,后进生才有可能转化为好学生。
其他文献
当今语文教学,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欣喜之余,越来越有些惶惑:身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语文课究竟应怎样教呢?  笔者曾观摩过好多示范课,课上执讲教师动用了各种先进设施,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其间不乏先进的经验,但回味之余,似乎又欠缺点什么。不少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局限于层层讲解、分析,讨论也不过是围绕问题,环环相扣——“教师问题—学生答题—教师结题”似乎成了一个套子。这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了“以人为本”理念在“家园栏”中的运用,探讨了管理者应如何对这一理念的实施提供帮助,提出了在“家园栏”的设计中兼顾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尤其照顾祖父母辈家长;针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处理好迎合与引导的关系;及时沟通,发现家长近期的需要,提供针对性的内容。幼儿园领导应该改变观念并制定详细规章制度,以保证“以人为本”理念的推行。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 以人为本 家园栏    “以人为本
期刊
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指准确、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感染力很强的语言,优美的散文往往是通过动人的语言、丰富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来吸引读者,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学散文应注重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  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也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文中大量运用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来表现景物的特征,抒发内心的情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材料积累而言,简直是一语道破天机,很多教师都有这种感觉,作文教学难,难于上青天。这个难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无“米”下“炊”,面对无米之锅,徒有炊技,奈何?  那么,怎样让学生拥有“米”,从而做出香喷喷的“米饭”呢?以下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观察积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
期刊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从语文能力的结构来看,这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地位同等,都是缺一不可的,但从实际上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阅读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期刊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使人读之如品香茗,满口余香。产生这一种美感的原因不外乎散文思想情趣的美和语言的美。散文家碧野曾说过:“正因为散文是美的,所以用辞措句要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炼。”可见,语言美是散文被称为美文的重要原因。在散文教学中,怎样注重对散文语言的品读、分析,引导学生去品味、欣赏、模仿乃至创造,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已经成为散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的形式,代之为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
期刊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产生对语言文字理解、运用的需要,这种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思维水平构成了矛盾。这样,矛盾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便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机理,进行启发和引导。下面谈谈我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做法:  一、精心设计思维的切入点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思考开始的,因而教师提问必须全盘考虑,绝不可随意为之,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
期刊
许多小学生一提起作文,就一筹莫展、叫苦连天,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开动脑筋“想办法”,或抄或袭,敷衍了事。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素材。作文首先要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库房”没有蓄存,冥思苦想,写出几句,也是枯燥无味、病态百出。  2、缺乏作文能力。对眼前发生的事情不能合理地想象,写成文章后东扯西拉。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儿改写,哪儿不改写。他们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