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c8814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阶段;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到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阶段;从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之前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不断固化并逐渐成为人们共识的阶段;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迄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得以确立,并写入党章,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推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生态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精神在人自关系领域内的必然诉求,它的广泛实践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政府、公众、企业这三
海源阁藏书经过杨氏四代人的搜集积累,形成了自己的藏书特色。杨氏藏书遵循的是“海源”思想,藏书之“源”,表现在版本上即是崇尚旧刻;内容上重正“经”正“史”。藏书之“海”,则
对称美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特殊形式,它能给予人们一种圆满、均匀、协调和平衡的美感,让每一个人看到它,心情都会变得轻松、舒坦起来。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
2014年是我校进行“合作学习与分层教学”课堂改革的第二年,也正值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国。在这个背景下,笔者和教研组的同事们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化学学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二三四”问题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课前准备  搭建平台:给每个学生配备一台平板电脑并创建平台个人专用账号,根据班级分组情况,在平台中录入分组信息和小组长信息。  学生分组
大家都知道,新课标早已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置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笔者对如何让数学课堂溢满文化味作了如下研究:  一、重导入,体现数学的生动与存在  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笔者认为,导入要体现数学的生动性与存在性。如学习《圆》时,其导入分为
从理论与现实的维度,科学发展观对偏重理论与偏重现实进行了调整、并对领导指导和群众首创的结合有所自觉;从物质与精神的维度,科学发展观对努力结合二者有更加自觉的认识;从方法
11月8日,武汉市新洲区新洲思源实验学校组织召开了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问题与改进研究》开题论证会。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有武
任何真正的哲学家都把哲学观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以自己的哲学观去创建自己的哲学理论。历史上的哲学观是多样性的统一,哲学家秉承“爱智慧”的意旨演绎出许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