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内需不足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成为了我国近年来始终坚持的一项国策。金融不仅是启动内需的重要政策工具,还在扩大内需的资金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两个命题出发,将扩大内需与金融相联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因此,本文重点研究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体系,在分析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扩大内需的角度,就金融对经济的助推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监管政策、市场政策等角度对完善金融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扩大内需 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
一、引言
内需不足,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顽疾。自1998年中国政府着手应对亚洲金融海啸开始,扩大内需就成为了中国的一项长期国策。但不幸的是在着力扩大内需的近十年中,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事实上,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巨大,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内需完全有能力成为未来支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充分启动我国的潜在内需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资本投资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创纪录的95.2%,拉动了8.7%的GDP增长,而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则只有45.4%,仅拉动了4.1%的GDP增长,两者相差悬殊。这表明,我国当前内需的扩大仍带有明显的短期拉动痕迹,缺乏长期有效的支撑,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当前扩大内需的核心工作。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有效引导,逐步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从而实现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目标。消费性需求是经济运行的原始动力,在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受经济危机影响而相对减弱的情况下,立足于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更应是化解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从本质上看,扩大居民消费也是宏观经济刺激计划传导机制的终点,但不幸的是,在中国由于消费体制性障碍的存在,中国以政府投资启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意图始终难以实现。从近来的宏观调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调结构为目标的政策措施,如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汽车家电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等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这些扩大内需政策的陆续出台。事实上,需求的产生来源于资金的融通,致力于改善金融环境对于扩大内需具有更为本质性的作用。
二、金融支持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健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情况。西方金融理论认为,金融支持内需扩大的途径在于将储蓄资金有效转化为国民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资金循环,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而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信贷环境、投资环境等,则是内需启动与持续的必要保障。因此,政府在通过财税政策扩大内需的时候,同样不能忽略金融保障所具有的作用。政府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同样能够将金融作为启动内需的重要政策工具。
具体而言,首先,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中介,既能从资金保障上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又能通过信贷政策调动居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合理与否,信贷规模能否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等关键要素,宏观上影响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运行,微观上为居民、企业等主体的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其次,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对扩大内需起到促进作用。随着资本市场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从企业层面来看,资本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助于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和投资决策的优化;从市场层面来看,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可以起到增强市场信心的作用,刺激消费者大胆消费,把潜在的需求变成有效需求。最后,各类金融工具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拓宽投融资渠道,满足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以融资为例,有效的金融工具能够将融资额度、融资方式与市场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相匹配,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金融在支持内需方面存在的问题
造成国内需求难以启动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以及居民收入较低等等。其中,金融系统的保障功能未能有效发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金融体系在保障内需启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金融体系经营效率低、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投资回报率低、民间投资严重不足等。因此,在实体经济中内需启动的各个环节上,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完善金融体系的制约。详细来说,当前我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于过于追求规模扩张以及短期收益,而市场制度的不健全不仅使金融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辅助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更加剧了金融主体的不良偏好,最终导致金融业长期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联系起来。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当前金融体系在保障内需方面发挥的作用受到极大地制约。由于大部分金融机构具有公共属性,因此一旦这些金融机构采取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相关制度漏洞必然被其所利用,相当一部分实体经济难以从中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形成了对内需扩大的制约。以银行信贷为例,在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方面,各个商业银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傾向非常明显。近年来,每一次信贷扩张时,利益因素都会使银行将资金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或政府基建项目上,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机会,严重制约了这些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第二,我国金融市场体系自身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表现为在两个层面上的发展不平衡。首先,金融总量与发展水平的不匹配。我国金融行业总量规模庞大,以银行业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全行业资产总量已经达到95.3万亿,但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其次,金融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发展比较规范和迅速,而资本市场发展却相对落后。股市规模较小、上市门槛高,大多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都无法通过发行股票筹资,社会的大量闲散资金也不能通过股市集中。同时,由于股市的长期畸形发展,极大地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人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股市。此外,我国企业债券数量很少,并且在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投资者普遍不看好企业债券,使得这种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发展十分缓慢。
第三,从货币政策来看,在当前对抗流动性和预防通胀的理念下,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动频繁,对扩大内需具有不利影响。就拉动消费而言,对于房产、汽车等商品,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随着利率的高低有所变化,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影响这些大宗消费以及消费预期。另外,在不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当前货币政策也助推了市民的储蓄愿望;从企业投资来看,企业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对民营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不少中小企业已处于倒闭的边缘。
第四,信贷结构与规模的大幅变动不利于投资、消费信心的建立,也干扰了经济的平稳运行。最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现了短期内商业信贷大幅扩张的现象,甚至一度出现天量信贷。然而,虽然信贷扩张与当时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之一,但却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风险。进入2011年以来,为抵抗通胀以及房地产泡沫风险,经济体再次面临着调整信贷结构和规模的要求,而一旦信贷短期剧烈收缩,又容易引起资本市场、消费市场和企业投融资的下滑。因此,如何实现货币扩张的软着陆,成为当下的金融难题。
第五,当前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对居民消费信心、企业投融资活动具有负面影响。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从监管方式来看,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监管能力较低。从监管内容来看,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作用有限,监管行为随意性较强,事后监管的问题突出。
四、政策建议
建立扩大内需的金融保障体系,就是要从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政策体系等方面着力创建良好的有利于启动消费和带动投资的金融环境,并使各项举措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服务于保障内需的战略目标。
一是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具体措施包括:1.尽快完善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填补相关领域的监管空白,例如对私募基金、金融控股公司等方面出现的制度空白;2.扩大金融监管范围,把金融创新产品、跨国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公司等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并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场外市场等新兴金融市场的监管;3.健全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与水平。随着金融市场范围的扩大,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监管机构的工作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不断提高监管机构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是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完善资本、外汇等市场制度建设,强化金融的服务功能,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上,应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通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防范和降低市场风险等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体制上的保障。尤其在资本市场上,要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平衡市场供求关系,调节融资节奏,优先解决影响市场稳定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功能,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在资金流向上的良性循环。
三是全力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抵消货币、信贷政策变动对内需的不利影响。1.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通过削减歧视性政策、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便利途径,刺激民营经济的投资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2.针对居民消费难以启动的问题,发展消费金融,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可通过提供消费信贷服务、抵押贷款等方式,加强对教育、住房等家庭大额支出的信贷支持。3.加强对经济增长薄弱环节的金融扶持力度,如技术水平、资源都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约束环节,因此,可以针对这些环节设立专门发展基金,如资源开发基金、技术创新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四是强化金融创新机制,不断加快金融服务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功能的拓展。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还很大,应本着为广大投资者和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推进金融创新。一方面,要将金融创新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此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在节能减排方面,碳金融就具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潜力;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创新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为具有增长前景的产业如新能源、信息等新兴产业拓宽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但要注意的是,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由于我国风险控制体制尚不健全,因此,必须坚持金融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
五是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提高支付效率。1.进一步增强现金供应的前瞻性,科学组织发行基金调拨,确保现金供应。2.大力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推广应用,规范和促进网上银行、电子支付和手机支付等现代支付工具的发展。3.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依托小额支付系统进一步推广银行本票和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依托支票影像系统促进支票的跨地区使用,积极推广个人支票业务。4.加强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促进农民工银行卡的发展和使用。5.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POS机在代交税款和水、电、气费等方面的增值服务和银行卡高速公路交费业务。
六是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应开大力推进“三农”保险,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农业和农村小额保险及产品质量保险;统筹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商业保险在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服务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各项责任保险业务,引导和督促企事业单位参加责任保险,提高责任保险覆盖面,促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住房和汽车消费等保险业务。继续引入保险市场主体,建立多元化保险市场体系。鼓励保险资金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努力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
七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营造有利环境。加强部门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坚决打击借金融危机之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和法制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规范资产评估、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业,推动企业资信评级,降低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同时,还应积极推动地方信用體系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文化,促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
参考文献
[1]王雪凤.金融危机下我国扩大内需的途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王河.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看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10.1.
[3]丁志勇.新疆扩大内需下的金融支持地州经济发展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作者简介:王伟同(1980-),男,汉族,河北峰峰人,经济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东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
【关键词】扩大内需 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
一、引言
内需不足,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顽疾。自1998年中国政府着手应对亚洲金融海啸开始,扩大内需就成为了中国的一项长期国策。但不幸的是在着力扩大内需的近十年中,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事实上,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巨大,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内需完全有能力成为未来支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充分启动我国的潜在内需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资本投资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创纪录的95.2%,拉动了8.7%的GDP增长,而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则只有45.4%,仅拉动了4.1%的GDP增长,两者相差悬殊。这表明,我国当前内需的扩大仍带有明显的短期拉动痕迹,缺乏长期有效的支撑,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当前扩大内需的核心工作。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有效引导,逐步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从而实现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目标。消费性需求是经济运行的原始动力,在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受经济危机影响而相对减弱的情况下,立足于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更应是化解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从本质上看,扩大居民消费也是宏观经济刺激计划传导机制的终点,但不幸的是,在中国由于消费体制性障碍的存在,中国以政府投资启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意图始终难以实现。从近来的宏观调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调结构为目标的政策措施,如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汽车家电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等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这些扩大内需政策的陆续出台。事实上,需求的产生来源于资金的融通,致力于改善金融环境对于扩大内需具有更为本质性的作用。
二、金融支持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健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情况。西方金融理论认为,金融支持内需扩大的途径在于将储蓄资金有效转化为国民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资金循环,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而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信贷环境、投资环境等,则是内需启动与持续的必要保障。因此,政府在通过财税政策扩大内需的时候,同样不能忽略金融保障所具有的作用。政府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同样能够将金融作为启动内需的重要政策工具。
具体而言,首先,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中介,既能从资金保障上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又能通过信贷政策调动居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合理与否,信贷规模能否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等关键要素,宏观上影响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运行,微观上为居民、企业等主体的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其次,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对扩大内需起到促进作用。随着资本市场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从企业层面来看,资本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助于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和投资决策的优化;从市场层面来看,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可以起到增强市场信心的作用,刺激消费者大胆消费,把潜在的需求变成有效需求。最后,各类金融工具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拓宽投融资渠道,满足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以融资为例,有效的金融工具能够将融资额度、融资方式与市场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相匹配,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金融在支持内需方面存在的问题
造成国内需求难以启动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以及居民收入较低等等。其中,金融系统的保障功能未能有效发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金融体系在保障内需启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金融体系经营效率低、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投资回报率低、民间投资严重不足等。因此,在实体经济中内需启动的各个环节上,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完善金融体系的制约。详细来说,当前我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于过于追求规模扩张以及短期收益,而市场制度的不健全不仅使金融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辅助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更加剧了金融主体的不良偏好,最终导致金融业长期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联系起来。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当前金融体系在保障内需方面发挥的作用受到极大地制约。由于大部分金融机构具有公共属性,因此一旦这些金融机构采取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相关制度漏洞必然被其所利用,相当一部分实体经济难以从中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形成了对内需扩大的制约。以银行信贷为例,在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方面,各个商业银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傾向非常明显。近年来,每一次信贷扩张时,利益因素都会使银行将资金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或政府基建项目上,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机会,严重制约了这些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第二,我国金融市场体系自身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表现为在两个层面上的发展不平衡。首先,金融总量与发展水平的不匹配。我国金融行业总量规模庞大,以银行业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全行业资产总量已经达到95.3万亿,但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其次,金融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发展比较规范和迅速,而资本市场发展却相对落后。股市规模较小、上市门槛高,大多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都无法通过发行股票筹资,社会的大量闲散资金也不能通过股市集中。同时,由于股市的长期畸形发展,极大地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人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股市。此外,我国企业债券数量很少,并且在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投资者普遍不看好企业债券,使得这种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发展十分缓慢。
第三,从货币政策来看,在当前对抗流动性和预防通胀的理念下,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动频繁,对扩大内需具有不利影响。就拉动消费而言,对于房产、汽车等商品,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随着利率的高低有所变化,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影响这些大宗消费以及消费预期。另外,在不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当前货币政策也助推了市民的储蓄愿望;从企业投资来看,企业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对民营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不少中小企业已处于倒闭的边缘。
第四,信贷结构与规模的大幅变动不利于投资、消费信心的建立,也干扰了经济的平稳运行。最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现了短期内商业信贷大幅扩张的现象,甚至一度出现天量信贷。然而,虽然信贷扩张与当时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之一,但却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风险。进入2011年以来,为抵抗通胀以及房地产泡沫风险,经济体再次面临着调整信贷结构和规模的要求,而一旦信贷短期剧烈收缩,又容易引起资本市场、消费市场和企业投融资的下滑。因此,如何实现货币扩张的软着陆,成为当下的金融难题。
第五,当前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对居民消费信心、企业投融资活动具有负面影响。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从监管方式来看,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监管能力较低。从监管内容来看,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作用有限,监管行为随意性较强,事后监管的问题突出。
四、政策建议
建立扩大内需的金融保障体系,就是要从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政策体系等方面着力创建良好的有利于启动消费和带动投资的金融环境,并使各项举措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服务于保障内需的战略目标。
一是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具体措施包括:1.尽快完善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填补相关领域的监管空白,例如对私募基金、金融控股公司等方面出现的制度空白;2.扩大金融监管范围,把金融创新产品、跨国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公司等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并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场外市场等新兴金融市场的监管;3.健全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与水平。随着金融市场范围的扩大,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监管机构的工作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不断提高监管机构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是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完善资本、外汇等市场制度建设,强化金融的服务功能,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上,应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通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防范和降低市场风险等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体制上的保障。尤其在资本市场上,要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平衡市场供求关系,调节融资节奏,优先解决影响市场稳定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功能,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在资金流向上的良性循环。
三是全力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抵消货币、信贷政策变动对内需的不利影响。1.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通过削减歧视性政策、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便利途径,刺激民营经济的投资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2.针对居民消费难以启动的问题,发展消费金融,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可通过提供消费信贷服务、抵押贷款等方式,加强对教育、住房等家庭大额支出的信贷支持。3.加强对经济增长薄弱环节的金融扶持力度,如技术水平、资源都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约束环节,因此,可以针对这些环节设立专门发展基金,如资源开发基金、技术创新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四是强化金融创新机制,不断加快金融服务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功能的拓展。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还很大,应本着为广大投资者和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推进金融创新。一方面,要将金融创新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此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在节能减排方面,碳金融就具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潜力;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创新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为具有增长前景的产业如新能源、信息等新兴产业拓宽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但要注意的是,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由于我国风险控制体制尚不健全,因此,必须坚持金融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
五是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提高支付效率。1.进一步增强现金供应的前瞻性,科学组织发行基金调拨,确保现金供应。2.大力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推广应用,规范和促进网上银行、电子支付和手机支付等现代支付工具的发展。3.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依托小额支付系统进一步推广银行本票和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依托支票影像系统促进支票的跨地区使用,积极推广个人支票业务。4.加强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促进农民工银行卡的发展和使用。5.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POS机在代交税款和水、电、气费等方面的增值服务和银行卡高速公路交费业务。
六是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应开大力推进“三农”保险,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农业和农村小额保险及产品质量保险;统筹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商业保险在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服务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各项责任保险业务,引导和督促企事业单位参加责任保险,提高责任保险覆盖面,促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住房和汽车消费等保险业务。继续引入保险市场主体,建立多元化保险市场体系。鼓励保险资金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努力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
七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营造有利环境。加强部门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坚决打击借金融危机之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和法制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规范资产评估、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业,推动企业资信评级,降低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同时,还应积极推动地方信用體系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文化,促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
参考文献
[1]王雪凤.金融危机下我国扩大内需的途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王河.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看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10.1.
[3]丁志勇.新疆扩大内需下的金融支持地州经济发展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作者简介:王伟同(1980-),男,汉族,河北峰峰人,经济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东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