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你的隐私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默多克的“窃听门”事件已经开始让英国人感到了恐惧,原来并不只是政客和明星,每个民众似乎都已经暴露在媒体那能透视一切的“眼睛”之下。只要“眼睛”认为有价值,人们随时都会“赤裸”地被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下,不管你自己是否愿意。而这样的局面,似乎就是酷爱八卦小报的英国人自己放纵出来的。如此残酷的现实,已经在英国国内引起了对于隐私的反思。而在遥远东方的中国,隐私仿佛还是离普通百姓相当遥远的事情。它和我们的唯一联系,就是隔着网络或者纸媒,欣赏各种各样的“门”和人肉搜索带给公众的兴奋和快感。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很少有人会去想,当你每次尽情地参与窥探的狂欢盛宴之时,自己什么时候会被端上餐桌,成为下一次盛宴的主角。
  默多克的“窃听门”不该仅仅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其中对于媒体、对于隐私、对于窥探的反思,揭开的不仅仅是传媒的道德底线,还有我们保护自己和别人隐私所应该坚持的底线。否则就算是在中国,下一个受害者也许就是你自己。
  
  英国巨鳄和中国幽灵
  
  默多克是一条传媒巨鳄,他的媒体帝国吞噬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媒体本就愈来愈脆弱的道德底线。在这条巨鳄手中,诞生了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八卦小报、创造了三版上无数旖旎的风光,这一切让无数明星和政客苦不堪言,远如在被追拍中不幸罹难的戴安娜王妃,近如因婚外情曝光而焦头烂额的足球巨星吉格斯,都是小报的牺牲品。
  默多克抓住了人们的窥探心理,成功缔造了一个庞大的传媒集团。而他的成功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的传媒环境,不光引领了一群追随模仿者,还催生了一股反默多克的媒体联盟。不过这只巨鳄最近开始“消化不良”了,在这次“窃听门”事件中,触动了普通民众隐私底线的默多克似乎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其实默多克是否倒下,于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倒是由此引发对隐私的关注,让那些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窥探的小小幽灵逐渐浮出了水面。微博的无微不至、人肉搜索的无所不能,除了更好地满足我们窥探的欲望之外,也潜藏着伤害每一个普通人的危险。
  
  走出舰队街的巨鳄
  1986 年,对于传统的英国传媒人来说,有两件事让他们痛恨不已:一件事是英格兰人共同的痛,在遥远的墨西哥,马拉多纳用“上帝之手”和一个世界杯最佳进球淘汰了英格兰队,最后还捧起了大力神杯;另一件则让传媒人在痛恨中掺杂着无奈,一位英国记者曾愤愤地写道:“那个从澳大利亚来的下流胚,买下了我们的报纸,还在这一年把我们赶出了舰队街。”这个被称为“下流胚”的澳大利亚人,就是鲁伯特•默多克。
  在这一年,默多克把他新闻集团下属的《泰晤士报》、《太阳报》等报社移出英国传统的媒体聚集地——舰队街,并凭着由此降低的成本使其旗下各报盈利大幅上升。在经营的压力之下,其他死守舰队街的英国报纸也不得不纷纷效仿默多克逐渐搬出了舰队街,在伦敦外围房价便宜的地区建立报社和印刷厂。这次大搬迁以2005 年路透社的迁出为标志,舰队街作为新闻一条街的历史就此结束。
  三百多年来,对于英国传媒人来说,这条五百米长的街道就是他们的精神图腾,虽然那里目前几乎已经没有报社了。默多克让英国传媒人告别心中的圣地虽然令人伤感,但是这一举动确实令不少报纸重获新生。所以对于英国传媒人来说,这个来自澳大利亚的“下流胚”让他们感到了深深的无奈。不过终结舰队街的传媒历史并不是这条巨鳄抢滩不列颠搅起的唯一风浪。默多克,这个外来的媒体大亨从登陆英国的那一刻起,就像贪婪的鳄鱼一样不断吞噬着英国传媒人那引以为傲的新闻传统——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并且以畅销的八卦新闻改变着他们的生存环境。英国传媒元老马丁•贝尔就在接受《卫报》采访的时候感叹,英国新闻业过去的三十年,完全可以被称为默多克时代。
  在英国报界,原本就有大报和小报的阵营划分。这两个原本代表报纸尺寸的名词,现在已然分别是严肃报纸和八卦报纸的代名词。对于英国人来说,看小报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
  味剂。一个英国绅士,在周日下午躺在沙发上,周围弥漫着布丁和浓茶的香味。他点燃烟斗,在无比温馨、舒适的气氛下,打开一份《世界新闻报》——这是乔治•奥威尔在1946 年描写一个英国人的典型休憩时光。早在默多克收购之前,《世界新闻报》就一直以花边绯闻和暴力谋杀为主要内容。而在默多克入主《世界新闻报》、《太阳报》等报纸之后,更是将他在澳大利亚一统报业的法宝“挖隐私、软色情”展现在了英国读者面前。再加上默多克出色的资本运作能力,使读他旗下的小报成为英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一项调查显示,80% 的英国人都会阅读某一种全国性的报纸,但是其中只有16% 会去选择严肃型的大报。表面上看英国人的国民性格是保守、内向的,交往中时刻与人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所谓的绅士风度。但是,他们又特别看重隐私。内向含蓄,又有很强的猎奇性,这就形成了窥探欲。而窥视他人私密的最有效最合法的途径,就是通过这些小报的花边新闻。就连那些表面上很不屑于小报的知识型读者,也很难抵御默多克展现的诱惑。在地铁里,随处可见一些白领们把《太阳报》之类的小报夹在《卫报》、《金融时报》这类严肃大报之中偷偷浏览的场景。
  其实你只要到英国报摊看看,就得到佐证。像《独立报》、《卫报》和默多克旗下难得没有沦为小报的《泰晤士报》这类严肃报纸,标价倒是不菲,只是时常会打折来销售。而像《太阳报》、《每日镜报》这些默多克旗下的小报,则是从不打折。在默多克看来,读者的选择决定传媒的命运。只要能争取到读者,哪怕是为此背上低俗的名声也在所不惜。正是这样的理念,让默多克在英国建立了他的传媒帝国。以英国为根基,这个澳大利亚人将自己的触手伸向了全世界:进军美国让他的传媒集团变成了一艘无敌航母;进军亚洲更是让新闻集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传媒巨头;利用旗下的媒体影响大选让默多克拥有了深厚的政治资本……三十年的时间,这只巨鳄吃下了太多的东西,成长的速度让人惊讶。可以说,默多克的成功除了他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段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他准确地抓住了人们的八卦心理。但他毫无顾忌地发掘隐私、越来越低俗化的内容风格,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从反默多克联盟成员之一的《卫报》爆出“窃听门”事件的那一刻开始,英国人震惊了。一位在法的中国留学生在Facebook上疑惑地写道:“我周围的法国人都在奇怪,英国人怎么会对隐私被侵犯如此激动,他们最爱的难道不是窥探隐私吗?”
  抛开英法两国几百年来的互相讥讽,这次英国人确实是为他们的窥私欲付出了代价。本来他们隔着报纸、电视、网络品评名人的隐私是如此的开心而又没有心理负担,谁让你是名人?名人的代价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私生活。可当英国人发现,连普通百姓的隐私都会被小报毫无顾忌地侵犯时,他们害怕了。可是罪魁祸首是谁?默多克?《世界新闻报》?其实,养肥这只贪婪巨鳄的正是花钱买他报纸的英国民众。而最后被他重重咬上一口的也是花钱买他报纸的英国民众。
  让默多克在英国发迹,又让他陷入困境的《世界新闻报》出版了最后一期,结束了168 年的历史。
  
  我们身边的幽灵
  对于很多不了解默多克新闻集团组成的人来说,默多克和中国人唯一有直接关系的,恐怕就是他的中国妻子邓文迪投资拍摄的《雪花秘扇》在国内的上映了。其实在上世纪90 年代最早给我们带来《东京爱情故事》、《101 次求婚》,让很多人怀念不已的卫视中文台,就是默多克旗下的成员。可以说,从1993 年开始,中国的观众就已经开始间接地接触到这个澳大利亚人和他的媒体航母了。
  不过对于默多克来说,中国却是让他最有挫败感的国家。1993 年默多克就从李泽楷手中收购香港卫星电视有限公司,并改名星空传媒正式进入中国。但是星空传媒在中国的几进几退、投资青海卫视这两大举动的失败,让在全世界所向披靡的澳大利亚人损失了几个亿的美元。也难怪美国之音略带调侃地建议英国政府,向中国学学怎么对付默多克:既挣了他的钱又能反过来牵着他的鼻子走。
  当我们冷眼看默多克的“窃听门”时,英国人的教训也应该令我们有所警惕。澳大利亚巨鳄虽然没有侵入中国,但他赖以成长的营养——民众的窥私欲,在中国也同样丰富。中国老百姓也养活了数量更为巨大的如微博、博客、人肉搜索这样的窥私载体,我们的隐私也正在步明星的后尘,也许很快就不再安全了。
  其实说英国人最爱八卦有些偏颇,窥私欲在全世界人心中都存在着。小报最厉害的武器——狗仔队这个词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塔齐奥•塞克齐亚洛里是狗仔的鼻祖;公认的狗仔之父是被马龙•白兰度打掉5 颗牙的美国人罗恩•盖拉;世界上最大的狗仔公司X17 总部在美国;《世界新闻报》毕竟还拯救过被恋童癖侵害的幼童,美国小报则是更加赤裸裸地低俗下流……可以说全世界人人都爱看八卦,比起英国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英国人有礼、刻板的外在表象和强烈的窥私欲之间反差实在太大,才让爱八卦成了英国人的国民标签之一。
  不知道是不是英国人的传承,说起中国狗仔队,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香港。这个从香港翻译过来的名词,在它诞生的地方得到了发扬光大。也正是香港狗仔队的不懈努力,让封闭许久的内地民众享受了名人隐私给自己带来的谈资。英国小报最著名的手法就是图片加耸人听闻的标题,就连前首相布莱尔拨款教育未婚妈妈注意贞节,都能被英国小报写成《布莱尔五 万英镑要你的童贞》。在这方面,香港小报记者确实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小报和八卦周刊的封面上都是各种精心挑选的明星丑态照片,配上“擒”、“唱衰”等特色词语,十分吸引眼球。香港狗仔的摄影师更是厉害,他们全天24 小时轮班蹲守明星,明星的一举一动几乎都逃不出他们的镜头。难怪有港人在嘲笑香港警方办案效率低下之时,会建议警方招募狗仔记者全职侦查卧底,必会使香港治安面目一新。
  而起步很晚的内地狗仔虽然还在政策的夹缝中挣扎,甚至被停刊被整顿,但是也已经开始逐步显露其威力。王小鱼、卓伟这批因为明星与他们之间的矛盾而浮出水面的第一批狗仔,可谓狗仔精神在内地的先行者。
  虽然狗仔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中国狗仔的逐步兴起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内的新闻媒体对于隐私还基本没有责任感,电视媒体播放的新闻等节目中,很多未经征求意见的人“被”上了电视。虽然在现阶段,中国媒体的兴趣还仅仅局限于明星八卦,还没有到刺探普通人隐私的程度。但是别忘了几年前英国老百姓的窥私热情养出的英国小报,在“窃听门”中又对普通民众做出了什么样的事情。在足够高的新闻价值和薄弱的法律威慑面前,新闻媒体的很多底线是非常脆弱的。而且这种对八卦的热爱,在新传播途径出现之后显得更加恐怖。像微博、博客、社区这些新传播途径,为媒体之外的人爆料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
  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这些更加私人化的传播方式才更像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幽灵。没有了新闻管理、没有了编辑过滤,在保护隐私意识本来就脆弱的中国,一个普通人的私生活也许很快就会因另一个普通人的爆料而毁掉。而你无意中在网络上泄露的信息,也很有可能被另一个无意中感兴趣的人暴露在大众面前。默多克“窃听门”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隐私危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被分解成众多不太引人注意的幽灵,在现在或者不远的未来,威胁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中国式隐私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双城记》
  这段狄更斯写在1859 年的话,在每个大变革的时代都会引起人们的共鸣。不管变革这个世界的是蒸汽机、计算机还是网络,人性之中的复杂与矛盾都会在其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对于隐私,特别是中国人的隐私而言,近150 年后的今天正是这样一个最好与最坏并存的时代。
  
  琉璃之国
  
  夜深之时,突然心血来潮重温那场“热情演唱会”,霎时回到10 年前的红馆。当25首歌依次闪过终止符,一场旷世之秀即将终结之时,长发披散的张国荣重新登场,唱起那首《我》。“多么高兴,在琉璃屋中快乐生活,对世界说什么是光明和磊落。”林夕在这一句点出了张国荣的无奈与坚强,这个曾经勇敢地生活在琉璃屋中的人,最后还是陨落在繁华不休的中环。
  其实生活在琉璃屋中的又何止张国荣一人,700 万人的香港是一个琉璃之都,13 亿人的中国又何尝不是一个琉璃之国。1998 年,一本以口述形式写出人们情感隐私的《绝对隐私》全国热卖。这让出版商们惊喜地发现,原来人们对于阅读别人的隐私是如此热爱。在报社当了多年情感倾诉版面编辑的安顿,在那个闭塞的年代,如默多克一样准确抓住了人们心底那点窥探的欲望。这本书不仅揭开了几千年来中国人蒙在隐私之上的遮羞面纱:原来中国也无隐私,中国人也爱窥私;也证明了这是一个透明的时代,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单位之中的窃窃议论、各种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无所不能的人肉搜索……隐私在各种窥探的眼睛面前早已经无路可逃。
  对于个人隐私的集体漠视,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集体社会,在这种集体主义的影响之下,个人隐私的界限异常的模糊。从见面打招呼的“今天吃的什么?”、“到哪去啊?”、“你在哪呢?”,到谈话中有意无意地打听对方的生活情况、收入情况、婚姻情况……这些日常的无意识行为,就是中国传统隐私观的最佳体现。集体主义强调社会对于个人的约束性,不强调个体,因此个人隐私的空间就被集体生活的关怀所模糊。而在个人方面,传统文化也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而代价必然是牺牲一部分个人隐私的空间来让集体容纳接受。因此在传统文化之中,这种无意识的了解、询问对方的行为,是一种体现集体之间温暖与人情的表达方式。同样,如果拒绝交流这些信息,执意游离在集体关怀之外,自然而然地就会被这个集体所排斥,进而更加成为集体窥探的主要目标。而这也是西方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为什么要以暴露或丧失个人隐私为代价,才能换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沟通。
  这种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从文艺复兴伊始就推崇的以个人自由、权利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不同,它以压缩个体的个性、空间而达到集体力量的最大发挥。在物质相对贫乏的时代,这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创造出辉煌的基础。
  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当集体主义通过集合个人发挥集体能动性的同时,长时间被压抑的个人权益也必然会滑向被漠视的方向。几千年来维系中国集体凝聚力的德,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小团体里逐步演化成为牺牲个人利益工具的情况,就是最好的明证。对于德,特别是私德越来越强烈和过分的关注,形成了漠视他人隐私,同时又极力关注他人隐私的现象。特别是当私德能够成为攻击一个人的武器之时,也就是国人隐私权利最为低潮的时期。
  而当中国的个人意识越觉醒,很多人会发现,在这样一个琉璃之国里,很多带着温暖和关心的询问就在集体无意识之中成为伤害别人隐私的针。不断微微疼痛却让人无力反抗,而当身上的针不断积累之后,就会成为随时可能毁灭你在集体之中生活的巨大病灶。
  
  被刺痛的隐私
  
  几千年来中国集体社会的潜移默化让国人形成了一种“大国小民”的心态。民众首先习惯于漠视自己的某些权益,接下来就是更加漠视其他民众的更多权益。这种心态在对待隐私问题上,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无数电话促销员,心里从来没有我是否打扰了别人生活的想法。他们只想我是在完成工作,我要养家糊口。至于我的工作是否影响到了别人甚至在侵犯别人,对不起,这与我有何关系?在他们被洗脑,认为电话骚扰对自己并不是一种侵犯之后,他们会更加漠视那些被骚扰人的权利。这些人对于别人甚至自己隐私的漠视,造就了无数的电话促销、短信促销、银行资料外泄、注册信息外泄、简历外泄、购房信息外泄……当你在填写任何一项个人信息都有可能被别人卖出去的时候,除了愤怒到无奈再到麻木,你还能再做些什么呢?不要说普通人,2005 年600 位明星的私人电话在网上被曝光,一时间,中国众多明星开始被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电话、短信骚扰,他们能做的也只有无奈地更换电话。这起事件,还让张国立拍了一部《第601 个电话》来表达他的愤怒。
  资料泄露带来的还只是被骚扰的烦恼,而当有些人将自己的隐私和别人的隐私割裂开来,分别对待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更加令人绝望了。著名摄影爱好者陈冠希“老师”的作品被人传到网上之时,相信所有人都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来猎奇的。是啊,谁让你是明星?谁让你拍这些东西?谁也无法指责观看者的趣味,因为就连我们自己恐怕也很难压抑心中那份窥探的冲动。可是当更多的类似的东西出现之后,你会发现情况似乎开始有些不一样了。
  2010 年,一段年轻女子被超市保安脱光检查的视频出现在网上。一时间猎奇者有之、指责者有之。首先保安如此做,已然是在赤裸裸地违反法律。在所谓的公德制高点上,做出似乎理所当然的非法行为,这种场面也许会勾起很多人几十年前不堪回首的往事。这种以道德名义侵犯别人隐私的事情,便是人本性中恶一面的体现。另一方面,将视频传到网上的人也没有将女子的面目隐去,想必他上传的目的也绝不是为了抨击保安的无良行径。保安的这种做法,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早在1998 年,屈臣氏就为这种行为付出了代价。当时上海一名女大学生被强迫脱裤检查,最终获赔25 万元的精神损失费。
  但是上传这段视频的人,也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说上传明星不良视频,民众在心理上似乎还有借口,那么上传普通人的视频则和这次默多克的“窃听门”一样,已经触及到某种底线。今天你在电脑前津津有味地观赏,明天别人电脑屏幕上的主角也许就会是你。
  网络的存在让信息有了无穷大的传播能量,也逐渐让人们感受到了隐私被侵犯的无穷大之可能性。对别人的侵犯,也远远不止那些涉及人之本性的东西。可否记得“很黄很暴力”这句话?2007 年12月27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则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里,一个名叫张殊凡的小学生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道:“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这则新闻是否使用了某些操作手法,我们暂且不管,这句话配合“艳照门”另一位主角的“很傻很天真”成为网络流行语我们暂且不管,可是说这个话的小学生,不仅被网民不断恶搞,还被人肉出了住址、学校,这种情况却不能不让人担心。
  很多人会觉得这孩子在演戏,在配合说一些本不该由她这个年龄说的话,这种被愚弄的愤怒需要发泄。那么只能说,你们找错了发泄的对象。谁制造了这条新闻,谁叫她说的话没人去恶搞,却去恶搞一个也许并不知道她自己在做什么的孩子。这种行为,难道不应该被反思吗?也许,你会觉得这与我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是的,谁都有窥探隐私、娱乐自己的权利。只是每个思维正常的普通人都不喜欢被人娱乐。我们是爱娱乐各种隐私,只要它是别人的,似乎就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其实对公民个人隐私的尊重和保护,远比我们对个人隐私的猎奇重要得多。如果能从你做起,在娱乐别人时有些底线,那么也许轮到你粉墨登场被别人娱乐的时候,你才能指望别人也会对你留有底线。一个有娱乐底线的社会,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共同营造的。
  
  一把难掌控的双刃剑
  
  如果说无底线恶搞还只是某些网民的开胃小菜,那么更加无底线的人肉搜索就是他们任意施展网络暴力的尚方宝剑。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种搜索方式,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群体性搜索,现实生活中的知情网友便将搜索对象的一切在网上罗列出来。
  谁都无法否认,在如今的社会体系当中,人肉搜索起到了非常大的反腐作用。不管是南京的天价烟局长还是强奸女大学生的自治州长,都是人肉搜索最令人振奋的反腐战绩。就连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年出版的《党的建设辞典》中,也专门收录了“网络反腐”新词条。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人肉搜索的潜在可怕性。如果所有的人肉搜索都能针对贪官,那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美好。可人肉搜索是一把很难控制的双刃剑,而任何缺少控制和监督的力量,都会有失控误伤的危险。就像因为点名批评电视剧《蜗居》“靠荤段子、官场、性等话题来炒作”的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2009 年遭到了网友们的人肉搜索,可最后发现网友曝光的所谓豪宅,和李京盛并无关系。人肉搜索,在某些时候也并不是万能的公正之器。
  这样的伤害并不仅限于为官者。当年汶川大地震之后,重庆某学院旅游系大三学生“Die 豹”就成为人肉搜索的道德祭品。这个平时喜欢摇滚音乐,看些灾难片的女孩子,是第一次亲历地震。她在网上写道:“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在重庆本地感受到地震,很舒坦,我还在想为什么不来得更猛烈一点……”一个价值观和别人不太相同的孩子在不适当的时候发布了不适当的言论,这下她触动了人们那根敏感的神经。于是在她所在的网上讨论小组,各种谩骂持续了两天,直到该小组解散删除。如果这件事情到此为止,那么不过是众多网上情绪宣泄战的普通一例。但是网民的愤怒并没有随着小组的解散而消失,更为猛烈的攻击开始了。
  当网友启动人肉搜索之后不过四个小时的时间,“Die 豹”的所有资料都完整地公布在了网上。于是各种威胁电话开始冲击“Die 豹”的手机和住宅电话,而得知自己身边的人说出如此言论,“Die 豹”的同学也纷纷谴责甚至动手要打她,最后“Die 豹”无奈选择了退学。
  这件事情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有人认为此女的言论必须要受到惩罚,也有人认为涉及骚扰和人身攻击的搜索已经越过了法律的底线。在一个现代社会,任何对于个人言论的评判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可是不幸的是,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难免会有些暴力倾向,有一点去掌控别人命运的欲望。正常状况之下,这种欲望和倾向会被自身的理性和法律所束缚。可一旦在某个范围内形成一种集体暴力氛围,那种“法不责众”和“替天行道”的想法,就会引发可怕的集体无意识暴力。而私德有亏或者不同意见群体,是被施与这种无意识暴力的最好对象。对于私德有亏者的强烈道德心理优势所造成的众多暴力行为,我们已经在历史和现实当中见到过太多血淋淋的例子了。而正当现实社会中,利用私德施展暴力的行为逐渐收敛的今天,网络的出现似乎又为这种行为提供了一片全新的土壤。
  人肉搜索这柄剑,实在太过锋利。首先在网络时代,任何人的网络行为都会留下痕迹。而集合了无数人的查询、搜索、询问,找到这个人在网上出现过的全部资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另一方面,每一个参与者都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小步,是众多的此类行为才能形成威力巨大的人肉效应。而正是因为参与者的众多,就形成了“法不责众”的局面。第三,一般人肉搜索的开端,都是将某个人置在道德或者法律批判的位置之上,引发众怒所开始的。这就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如果你为之愤怒的那个道德制高点是编造的呢?众多参与的网民是无法分辨的,这也就为某些人利用人肉搜索打击对手提供了可能性。第四,一般情况下群体行为是很难掌握分寸的。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对待私德有亏的人,是什么方式?很少会出现摧毁他生活的行为。而当无法操控的人肉搜索一旦完成,被搜索者的个人信息完全暴露,掌握这些信息的人会对他不认识的、没有任何情感负担和道德制约的人做些什么,就完全无法预料了。特别是当电话言语暴力等在参与者看来似乎不用负法律责任的情况之下,更是如此。
  中国那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网民拥有一份摧毁别人生活的权利之时,希望在运用的时候能够先静下来思考一下。对于贪腐和欺骗我们当然有足够的理由去维护公平与正义,但当你挥起利剑的对象,是一个你现实生活中即便不满也不会对他太过分的普通人之时,请在劈下去之前换位思考一下。要知道当集体无意识暴力成风的时候,每一个参与者也都有可能成为那个你曾经任意侮辱的人。暴露是一种需要
  在网络时代被人侵犯隐私,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是在网络时代,主动暴露自己的隐私,却已经成为另外一种风气。通过博客、微博、论坛、QQ、MSN等各种各样的途径自暴隐私,就连晒秘密这样的网站都能成为关注热点,暴露自己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乐趣。更有甚者,还会微博直播捉奸过程、微博自暴要与人私奔,微博自暴婚外恋……从而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主动招惹来网民的各种冲击。其实暴露自己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三个领域,一个是可以让别人觉察到的部分,即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层面,叫做透明区;另一个是不能让别人发现的层面,即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叫
  做隐匿区;还有一个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部分,被称为潜在区。
  这三个区域在一个人的心理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生活中产生幸福感的能力。在健康的心理中,透明区应该最大,隐匿区较小,潜在区最小。如果隐匿区大于透明区或者潜在区过大,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看到这儿你也许会明白为什么人会有暴露隐私的行为了,当你的隐匿区越来越大的时候,你自己的压力和幸福感也会不断地下降,所以一定要找个途径去宣泄。信教的人可以通过向牧师忏悔缓解压力,有钱的人可以定期找心理医生解决潜在区的问题。而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小心翼翼地寻找一个最适合倾诉的朋友,让他成为我们的垃圾桶。毕竟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让我们好像总是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压力着实不小。
  而且适当的自我暴露还会改善你的人际关系,一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迪尼•朱亚德就通过一系列实践得出了这个结论。所谓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或者把有关自我的内层信息传给对方,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自我暴露的人是自信的,因为把自我向别人紧紧封闭,本身就是一种示弱。
  按照这位心理学家的理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测量你人际关系深度的重要标杆。这一点在中国这个集体主义社会中,曾经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每座围墙之内,以自己的隐私换取他人的认同和关心是集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当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人的居住情况发生变化之后,越来越多摆脱集体生活的人,其隐私意识也逐渐地觉醒开来。不过人毕竟还是需要倾诉的,封闭的居所使得原本并不成为问题的孤独感愈来愈强,如何安全地倾诉,也成为都市人们一个头疼的问题。
  网络的诞生,则让这一切没有了顾虑。在网络中,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却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因为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们觉得对方没有可能介入自己的现实生活,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这种网络的自我暴露,满足的是双方,既满足了暴露者的宣泄和与人拉近距离的欲望,也满足了倾听者的窥探欲望,可谓一种双赢。
  但是暴露欲和其他欲望一样,也是会上瘾的。当你沉迷于网络自我暴露,而且程度越来越大的时候,网络的副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以前我们说,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是随着网络不断发掘人们的暴露欲望之后,人们上网所留下的痕迹也越来越多。要知道,在人肉搜索者眼中,那些喜欢暴露自己的人是最容易突破的。所以,别让自我暴露欲望太过于膨胀,因为在虚拟的世界里,隐私只会比现实当中暴露得更快,特别是那些你不愿意展现在现实当中的隐私。所以,自暴虽爽,也要适度。
  
  Q&A
  资本推动与网络狂欢
  田松教授谈隐私与人肉搜索
  
  《八小时以外》:默多克的“窃听门”在英国引发了众怒,对于英国这样一个酷爱花边小报的民族,似乎有些反应过度。当年狗仔追拍导致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好像也没有这么大反应,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两个事件是有延续性的。戴安娜王妃事件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整个社会,包括报业,一直都有反省。但“窃听门”无疑更为严重。它侵犯的不是具体某一个或某一类人,而是所有人;它采用的方式更恶劣,不仅触犯道德底线,也触犯法律。媒体主动以犯法的方式获取新闻,这是一个悖论。
  《八小时以外》:对于隐私的窥探,是不是人的一种天性?为什么花边新闻、隐私八卦会有巨大的市场?
   天性也是后天养成的。我们可以说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但是,是否可以把对他人私事的好奇也说成是天性呢?我很怀疑。即使是,也是需要约束的,在所有文化中,对他人私事的好奇,都有一定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是可以接受的,超出了这个限度,则是不正当的,甚至是要受到惩罚的。中国人也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限度。虽然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限度有很大的差异。
   花边新闻、八卦消息有市场,固然是因为人有对他人私事的好奇之心。但是,仅此不足以形成市场,成为市场。这个市场能够存在,并且如此巨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市场有资本之手在推动着。
   这是资本主义市场制度所导致的。我们固然可以说,小报满足了人们的窥私欲望。但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小报刺激了人们的窥私欲望,甚至建构了人们的窥私欲望,乃至把窥私打造成时尚。 资本总是要寻找增值的机会,而小报在根本的意义上,是资本增值的手段。
  《八小时以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隐私的态度是如何看待的?中国当前社会对于隐私的态度有什么特点?
   中国传统社会对隐私是不大关注的。在传统社会中,所有人认识所有人,所有人知道所有人的事情,人们之间难有隐私可言,甚至隐私被认为是不正当的。但是,也不是无限的。如前面说过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一个限度。
   现代中国社会的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在理论上,或者在某些知识层面上,中国人接受了现代西方的隐私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行。比如在一个公司,以前同事们热衷了解和干预他人的私事,但是现在很多公司的文化里,人开始主动回避与同事的深度接触。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对隐私的不重视依然延续,并且在网络上泛滥。由于网络匿名的特性,人们可以躲在网络后面,做现实空间不能做的事。
  《八小时以外》:目前中国的隐私保护现状如何?
   我对总体情况不大了解,可能有一些保护隐私的法律,但是其执行极不充分。
  《八小时以外》: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开始热衷于自暴隐私,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相左,这种自曝隐私的风潮从何而起?
  自曝隐私与我们的传统是截然相悖的。其中的因素比较复杂,我想可以有这样几种:
  1. 人需要交流。但是现实社会难以有交流对象,或者难有可靠的交流对象。因此人们在看似更为安全的网络上自曝隐私,渴望被关注,渴望得到回应,渴望得到交流。
  2. 人需要被关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吸引关注的能力,自曝隐私,是引起关注的方式之一。
  3. 把被关注作为生存方式。
  《八小时以外》:对于目前盛行的人肉搜索,民众的态度似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喝彩。可是它毕竟是对隐私的一种侵犯,我们该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人肉搜索是网民的狂欢,是一种对智力的炫耀,是对窥私欲望的满足,是一种虚拟的执法欲望的表达。人肉搜索常常以正义的面目出现,这使得对它的评价十分复杂。
   的确有些人肉搜索揭出了贪官,让网民人心大快。但是同样也有些人肉搜索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只不过,前者被广泛地传播,成了神话;后者则传播不广,少有人知。
   人肉正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实社会缺少通畅的批评渠道,是现实扭曲在网上的表现。人肉正义者也常常是怯懦的,他们不敢挺身而出主张自己的权利,也不敢承担自己网络发言的责任。
   这种以伤害他人为前提,表达自己的正义感,不能说是道德的。
  《八小时以外》:人肉搜索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公众暴力?在对于真相的渴求和避免公众暴力之间,我们该如何取舍?
   事实上,人肉搜索已经成为一种暴力。终极的解决方案,当然是建设良好的社会批评制度。但是这看起来似乎很难。
  《八小时以外》:人肉搜索如果过度,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搜索并发布的人会承担责任吗?
   人肉搜索已经造成了很多严重的后果。有的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甚至为此离婚、自杀。但是,对于始作俑者的责任,目前似乎还只有道德责任,没有法律责任。
  《八小时以外》:如果不幸成为人肉搜索的目标,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一旦成为目标,几乎难以保护。首先你无法申辩,如果搜索者心怀恶意,你的所有辩护都会被反驳,被歪曲。而且,你甚至找不到行为的主体。当然,你可以请网站删帖,但是,网络如此复杂,如此庞大,删不胜删,一个消息一旦在网上出现,你就不可能再把它消灭。
   我们无法在当下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甚至目前的法律也不能保护我们,何况有的法律也不能充分执行。
  
  中国的保护隐私法律条款
  
  佛山市公安局局长杨建华称,在娱乐场所、桑拿按摩都要安装摄像头,并表示:“在公共场所哪有隐私的,如果公共场所有隐私那就是‘流氓’,公共场所有什么隐私,既然大家都能够见得光的有什么隐私呢,这些都是奇谈怪论。”安装摄像头与否,是治安问题,可以商讨,但是公安局长说出“公共场所有隐私那就是‘流氓’”,则表明我国对于个人隐私的法律保护还很不完善。早在2005 年就已经起草完毕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直到今天还没有颁布实施。不过我们还是有很多法律规定来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当有人侵犯你的隐私时,记得要拿起法律武器坚决予以回击;而当你想侵犯他人的隐私时,也要记得有可能会触犯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2008 年8月25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讨论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七) (草案)》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隐私权,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收买或者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是我国首次将出售公民隐私权等行为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链接
  窃听门事件
  2011年7月,默多克旗下的知名小报《世界新闻报》被爆曾在2003年窃听13岁失踪女孩米莉•道勒的手机语音信箱,并删除了其中一些留言。这导致了英国警方和其家人的错误判断,以为当时已经死亡的米莉•道勒尚在人世。这种行为干扰了警方的侦破工作,同时也激起了英国民众对于《世界新闻报》窃听普通民众行为的愤怒。其后又爆出《世界新闻报》此前多宗窃听丑闻,其中包括:窃听阿富汗战场死亡英军士兵亲属、窃听伦敦爆炸案受害者及亲属、窃听英国王室成员、窃听多位明星和政客……
  此事引发的一系列风波,导致了《世界新闻报》的停刊和默多克收购天空电视台计划的破产。默多克新闻集团下多位涉案成员被捕,默多克本人也被迫参加听证会。对于默多克的质疑,也波及了美国,新闻集团下多家美国媒体接受调查。此次窃听门事件,让默多克一手创建的新闻帝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新闻媒体道德底线和自身隐私安全的讨论。
其他文献
下午是走向夕阳的时光,即使不在假日,繁忙也开始渐渐收拢,心意由紧张而舒缓,对夜晚的沉静有了可期感。如果再加“理想”二字,那就意味着一段肆无忌惮的闲暇和自由。这样的时光,可以用来闲逛、闲读、闲聊,闲看街景人事,甚至只闲坐发呆。漫无目的,随心而为,即使心在胸腔里,也是在懒懒地跳动。  懒,本是贬义词,与之最顺当的搭配是懒惰。这是一种让人厌弃的、无所事事、走向堕落或者毁灭的捷径。但有时,懒只是一种心的渴
期刊
姚祢,公司职员,一身淡紫色套装,看起来朴素文雅。她告诉我,其实她非常不屑于以这样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的感情生活,但她实在希望我或者读者朋友能给她一些合理的有效建议。毕竟,她还有很长的一段人生路要走。她,不希望孤独并寂寞地一个人走下去。    门当户对的婚姻散了    我与前夫是大学同学,是当年班级里唯一一对从恋爱到结婚的。我们彼此趣味相投,相貌相当,家庭背景也相近,是非常安全的门当户对的那种婚姻。当时
期刊
一个远古的传说。一个新兴的泽国,一座睡醒的金山,一枚高原的翡翠,一个未来的旅游热点。2010年10月,我们在罗甸匆匆走过。    高原千岛湖    贵州、广西两省区沿红水河岸26个县,有22个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贫困人口高达1000万人,是中国西都最贫困的大石山区之一。罗甸县在贵州省最南端,与广西的天蛾县相接。由于交通闭塞,经济长期落后,全县30万百姓便长期生活在贫困中。  西部大开发战鼓阵阵
期刊
风筝,也称纸鸢。多愁善感的人,常常会用风筝来寄托某种情感,譬如林黛玉就很喜欢放风筝。这是中国古代女子或儿童都喜欢玩的玩具,直到现在它依然是诗人或文艺青年所推崇的表达爱意的物件。爱情需要操控,风筝更需要操控。这次记者带你去见识一下另外一种独特的风筝——特技风筝,这应该是最“拉风”、最好看的风筝运动了。    起源于欧美    风筝的老家虽然在中国,但特技风筝却起源于欧美。与传统风筝相比,它的造型非常
期刊
前不久,编辑部传言,过几天要来一个姓高的新同事,绝对的创意型人才,据说智商160不打折,虽然刚刚大学毕业,但是已经有很多家公司对他虎视眈眈了。众编辑听闻后都对这个神乎其神的天才人物相当好奇,眼巴巴地等着他的到来。  终于有一天,这位高姓同事“驾到”编辑部。大家列队欢迎。只见一个袖珍的小男生从远处走了过来。此人体型颇有堂吉诃德的味道,个头儿和智商差不多高。头发很短,颜面瘦削却还白净,因为脸的“小”所
期刊
还记得《婚姻保卫战》里郭洋的理想吗?“我要让所有准备装修的人来到这里,能放心地把自己的房子交给设计师,让设计师根据主人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打造出最适合的家居风格,而且从设计到施工完全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体验式家居。”其实,郭洋的理想在现实中早已存在,而且日趋成熟,如今甚至已变成家装市场上一种颇受人们追捧的方式。    “房子买了吗”  “买了,精装修的,就是交房有点晚!”  “为
期刊
电影《盗梦空间》中,能源大亨齐藤威胁男主角柯布,要求他在一个“富二代”的潜意识中植入一个“解散家族公司”的念头,以削弱对手公司的竞争力。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股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力量,它可能在某个不经意间突然闯入我们的头脑,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行动。那么,在你的潜意识中,最害怕失去的是什么呢?    测试开始    1 你被选中进行这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你会打扮成什么样
期刊
二十多年前,我与侯波到上海。担任“全国即时艺术摄影比赛”评委工作。她在毛主席身边做专职摄影记者多年,一点儿没有大摄影家的架子,更多的像一位亲切的老大姐,对年轻人更是呵护有加。所以,在几天的评选工作中我与侯波老师已然熟悉。乘火车回到北京时,侯波约我到她家去坐坐。  到了北太平庄侯波老师的家里,看着徐肖冰老师拿给我的历史照片画册,一幅幅记录着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照片,生动极了。我心里惦
期刊
三十是个数字:兰百期,三千万汉字,数百万读者,近亿本总量。  三十年是段光阴:—批批文学爱好者磨砺成灰发的世事雕刻师。  三十年是种成长:从用稚嫩的目光辨识个性的蔓延,到以成熟的眼光审视人格、关怀生命。  三十载是个重量:编与读之间的情,你与我之间的爱。  而立之年回望过往,不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继承优良的传统,凝聚涌动的魂,迎接无数未知的艰辛。  三十年我们一起走过,今关我们继续上路——相遇相知
期刊
3月初,回了趟家乡,站在故乡的院子里,想起从前,想起英年早逝的爸爸,以及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些曾经的往事仿佛是蒙蒙丝雨湿润了眼眸,又仿佛是云端里的虹霓,美丽、但已经不可触及。  黯然,走进屋内,随手在爸爸生前的书柜上抽出一本杂志。在看清杂志封面的那会儿,我呆住了一一那是一本《八小时以外》,1990年第3期的!就在几天前,我收到了《八小时以外》2010年的第3期,里面有我的一篇文章,两本杂志不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