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诠释生活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专业的道路上,走了2008天、66个月、5年半之后,《收藏/拍卖》全面改版,实现从一本收藏家杂志到一本收藏生活家杂志的优雅转身。
  一路上并不是没有风景。从2004年正式创刊到现在,我们一直服务于中国最高端的读者人群。以“收藏之雅”为宗旨,我们和读者们一起分享了无数的人文趣味与闲情逸致,在同类杂志中,可以说我们是最好当中的一本。但当我们慢下脚步,发现读者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读者希望我们的视野更开阔、内容更丰满;另一方面,潜在读者还希望我们可以雅俗共赏,离生活近些、再近些。于是我们决定顺势而为。
  改版后的《收藏/拍卖》在坚守原有“人文趣味读本”的基础上,将为读者打开全新的“艺术生活空间”。中国的高端人群,生活方式各式各样,有人以忙碌充实自己,有人以吃喝玩乐麻醉自己,有人以锦衣夜行装饰自己,但是还有更多的人,愿意以艺术诠释自己。我们眼中的艺术,既可以是古艺术、今艺术、奢侈品艺术,也可以是具有艺术感的一切生活物件、场所和空间。一个人,当他心甘情愿地被艺术俘虏,愿意让艺术占有他的生活空间,那他也就开始迈入了“艺术地生活,诗意地栖居”的人生最高境界。
  收藏鉴赏,本是中国千年传统中,雅士们生活情趣的体现。而自1744年苏富比举办全球第一场拍卖会,从卖场上搜寻自己所钟爱的艺术品,早已成为欧美富豪阶层生活的一部分。现在,这种生活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端人群认同。无论是收藏还是拍卖,都受个人喜好的强烈影响,这种喜好其实就是一个品味、欣赏和挑选的过程——正是这种喜好,表现出此类阶层对于生活更高的诉求——以个人的学识涵养为基础,以个人的财力收入为条件,以艺术诠释生活,实现自己的完美人生。《收藏/拍卖》杂志躬逢其盛,能够为读者客户搭建平台、穿针引线、指点迷津,实乃三生有幸。我们希望改版后,通过大量的鲜活内容报道,权威的观点意见和优质的生活方式倡导,凝聚更多的读者,将《收藏/拍卖》办成中国独一无二的收藏生活家杂志。
  哲人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毫无价值。我们却说,只有经过艺术诠释的生活,才经得起审视。
  如果您同意,请和我们携手同行。
  本刊编辑部
其他文献
在舆论的喧嚣中,国人已经越来越清楚艺术品是继房产、股票之外的第三种有效投资手段,如果真的把艺术品的收藏当作一项投资行为,以此心态贸然对待艺术品的收藏,风险到底有多大?当下人们在热衷讨论艺术品投资收益的背景下,似乎忽略了艺术品市场还有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性质不同之处,即艺术品所具有的精神文化属性与股票、房产作为物质财产的不可比性!业内一篇提醒人们谨慎“艺术品投资"的报道中,出现了触目惊心的“90%
期刊
关于林良的生卒约年    关于林良的生卒年,古人无确考,检阅《画史会要》、《图绘宝鉴》、《明画录》、《广东新语》等,皆各有出入,相互矛盾。直至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才开始对此作过有益的探索,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李天马先生、汪宗衍先生和李育中先生的考述。李天马先生依据黄佐修撰的嘉靖版《广东通志》和《广州人物传》考作:“是知林良少年从游颜(宗)、何(寅)两师之门,景泰六年至八年(景泰只有七年,没有八年
期刊
香港苏富比将于2008年4月8日至1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举办2008年春季拍卖会。除了常设的中国艺术品、珠宝及腕表外,今季苏富比将首次于香港拍卖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此次拍卖将呈现1400件珍品,总估价超过13亿港元。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Kevin ching)表示:今季香港苏富比配合“寰宇寻珍,集中销售”的全球企业策略,首度在港拍卖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品,让这以往多年来在新加
期刊
泰安孙家勤(1930-),大风堂居巴西时所收之门人也。善画。巴西圣保罗大学授其文学、艺术双博士。曾仿乾隆用印,刻“乾隆未览之宝”、“古稀赤子”、“宝笈四编”。作画时喜钤其上,风趣可见一斑。  “文革”中,某军代表任人民日报代理社长。该军代表文化不高,好读白字,某次作传达,把“墨西哥”念为“黑西哥”。座中有人即席成打油诗以赠之:“墨西哥与黑西哥,两个哥哥差不多。下面只欠一个土,只欠一土又如何?”  
期刊
艺术品市场又掀起抢购潮。这种热潮有其历史渊源,吉拉珍·凯恩在她《艺术和金钱》(Geraldine Keen:“Moneyand Art—A Study Based on the Times-Sotheby Index”)一书里,提供了良好的思考线索。根据她的考证,自从罗马时代开始,艺术品就随财富的兴替而转移。罗马帝国国力强盛时,她从被征服国中抢回了大批的艺术品,用以装饰罗马的皇宫神殿:当时发了战争
期刊
即将举行的北京诚轩拍卖,除了常规的书画及瓷器等项目,此次拍卖别出心裁呈现“新文学插图原稿”专题。这不但令书画藏家关注,更引起了新文学版本藏家乃至连环画藏家们的关注。  1950-60年代,在当时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各个领域的艺术家都加入到插画的创作行列中,如中国画画家程十发和范曾、装饰艺术家张光宇、工笔画家华三川、书画家杨之光,以及漫画家丁聪和连环画大家贺友直等,这在当时形成了插画创作百花齐放、繁荣
期刊
为纪念 “张大千诞辰110周年”,也为了更好抗击金融风暴,今春,很多拍卖行都在春拍打出了“张大千牌”:北京翰海、北京荣宝、上海敬华、北京诚轩、上海工美、浙江南北、北京万隆、北京匡时等皆有定数量张大千作品上拍。香港佳士得在5月25日则隆重其事推出20件张大干作品。当中包括估价达300万的《红满山》,创作于1979年,据云此画为藏家直接得自张大千本人,两人是多年深交。画之题诗构思始于上世纪50年代,
期刊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是最早具有独立艺术品格的画科。据《孔子家语》记载,早在周代,已经有了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至战国秦汉,以历史或神话中的人物与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更是大量涌现。目前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是战国楚墓中出土的“人物龙凤”与“人物驭龙”帛画。  倘若要分析一件特定的绘画作品,可以从很多种角度来进行:它的技法、工具、主题、意蕴、作者的背景、创作的历程、流传的经过、真伪的判定,等等,那
期刊
和钱伯斯先生交往的那段日子我常常想起毛姆《剃刀边缘》里的Elliott Templeton。钱伯斯先生是住过美国的英国人;坦普尔顿先生是迷恋欧洲的美国人。钱伯斯先生满身透着美国人的轻捷,坦普尔顿先生从头到脚包的是英国绅士的深沉。相貌也许不一样,审美品味大致非常相似。家道都很殷实,也都讲究衣着,讲究饮食。都喜欢应酬也都喜欢孤独,一辈子在酒馆快关门的灯火阑珊处冷眼观赏歪了仪表的酒客。助人的热心他们天生
期刊
陆俨少是一位非常喜欢读书的文人画家,尤其喜欢阅读古人诗词。在中国古代诗人中,陆俨少最喜欢唐代诗人杜甫,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杜诗,或亦禀性相近,笔墨多有郁勃之气。”当年陆俨少避难四川,“入蜀前行李中只带一本钱注杜诗,闲时吟咏,眺望巴山蜀水,眼前景物,一经杜公点出,更觉亲切。”(《陆俨少自叙》)杜诗给予陆俨少这么多“点拨”,杜甫自然不会知道,然而在陆俨少的心中却实实在在是一份情感,它如同一根文化长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