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综合交错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心理出现了许多需要梳理和应对的新问题。艺术类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就业取向,基于高校层面的就业指导应注重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人本化。
【关键词】:生涯规划;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
目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供给远大于需求,同时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他们就业态度不端正和缺乏求职技巧,这是造成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就业特点
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追求鲜明的艺术个性特色,讲求艺术个性的积累,具有观察力强、情感丰富、思维发散、富有现象力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视野开阔、自我意识强烈、敢于冲破常规、大胆创造和表现新的艺术形式,对事物做出敏感的审美判断;在生活上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独立,追求自由、自主和开放,不拘小节,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低,价值取向不够敏感。部分艺术专业学生不够重视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普遍文化课成绩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给用人单位留下文化素质欠缺、缺乏人文素养的印象。
艺术类专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专业,学习成本远远高于其他文理工科专业,每年学费都在万元以上,大学期间购买绘画工具、颜料、工具书、配置电脑、摄影器材及日常生活开销。高投入后,家长和毕业生都期待着高回报,这种思想导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时求职取向呈现出“高投入期待高回报”的特点,大都趋向于高薪水、专业对口、高层次的工作,往往会脱离社会和现实的需求,于是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失落心理,自然会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充分就业。
(一)艺术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与文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不同,艺术类学生往往个性很强,大量的艺术类毕业生放弃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这段时间在这家公司做策划,可能很快就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做广告设计,没有正式就业单位,有甚至在校期间就开始自己揽业务做设计。一般来说,大学生所选择的设计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企业老板也希望根据项目的紧密程度来招聘人员,为此,艺术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就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
(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区域呈现相对集中的特点
由于艺术专业所依赖的经济、文化环境相对较高,所以,藝术类毕业生就业时往往将用人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视为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部分毕业生通常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环境优越地区、沿海地区或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呈现就业区域相对集中的特点。
(三)艺术类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艺术类毕业生大都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甚至连劳动合同也不签,对他们而言,只要用人单位给单子做,这段时间接这家用人单位的单子,做完之后再去接别的用人单位的单子,以单子、项目结算报酬,落得个人自由。再者,大部分设计行业的私营企业老板也比较偏向于这种合作方式,致使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这恰恰也是用工过程中的隐患所在。
(四)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众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更为鲜明,他们性格更为独立,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既要求面对现实,又不要放弃主旋律;他们情感热烈,渴望及时、多样的思想交流,自主创业意识在艺术类大学生比例相对较高。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几万元的资金就可以注册成立一家设计公司或设计工作室,从事广告、策划、设计等一系列业务,使艺术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优势。
二、在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
(一)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树立全程化和专业化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人的一生,而很多大学生由于受到师资、经验和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到了毕业就业才临时抱佛脚开始接触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导致择业发生障碍。为此,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连续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构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首要是加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建设,其次要开展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从入学开始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再次是加强日常的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创建艺术类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训练活动的平台。
(二)全面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正确自我定位
艺术类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时常产生自我欣赏的意识,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对自己的期望也高。当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现实冲突时,难以自我调整,从而导致择业受挫。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可开设一系列就业指导讲座、咨询会,帮助他们做好就业的准备工作,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他们客观分析、正确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全面了解专业前景,正确处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的关系,引导他们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三)贯彻人本化理念,完善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教育指导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职业生涯规划要与学生的个人兴趣、性格、气质、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等方向相结合,发挥学生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要求。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摒弃标准化手段,针对他们的个性心理,分析他们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位,积极引导他们多参与职业训练,努力提升综合素质,调整职业心态,合理定位,指导他们做出与自己特性相一致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娜.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才智,2010年21期
[2]林秀元,王春晓.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难探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10期
[3]楊燕.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及调适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6期
[4]孙传辉,林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究[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5]潘灯.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作者简介: 王小娟(1983-),女,汉族,四川宜宾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生涯规划;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
目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供给远大于需求,同时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他们就业态度不端正和缺乏求职技巧,这是造成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就业特点
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追求鲜明的艺术个性特色,讲求艺术个性的积累,具有观察力强、情感丰富、思维发散、富有现象力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视野开阔、自我意识强烈、敢于冲破常规、大胆创造和表现新的艺术形式,对事物做出敏感的审美判断;在生活上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独立,追求自由、自主和开放,不拘小节,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低,价值取向不够敏感。部分艺术专业学生不够重视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普遍文化课成绩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给用人单位留下文化素质欠缺、缺乏人文素养的印象。
艺术类专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专业,学习成本远远高于其他文理工科专业,每年学费都在万元以上,大学期间购买绘画工具、颜料、工具书、配置电脑、摄影器材及日常生活开销。高投入后,家长和毕业生都期待着高回报,这种思想导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时求职取向呈现出“高投入期待高回报”的特点,大都趋向于高薪水、专业对口、高层次的工作,往往会脱离社会和现实的需求,于是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失落心理,自然会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充分就业。
(一)艺术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与文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不同,艺术类学生往往个性很强,大量的艺术类毕业生放弃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这段时间在这家公司做策划,可能很快就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做广告设计,没有正式就业单位,有甚至在校期间就开始自己揽业务做设计。一般来说,大学生所选择的设计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企业老板也希望根据项目的紧密程度来招聘人员,为此,艺术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就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
(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区域呈现相对集中的特点
由于艺术专业所依赖的经济、文化环境相对较高,所以,藝术类毕业生就业时往往将用人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视为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部分毕业生通常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环境优越地区、沿海地区或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呈现就业区域相对集中的特点。
(三)艺术类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艺术类毕业生大都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甚至连劳动合同也不签,对他们而言,只要用人单位给单子做,这段时间接这家用人单位的单子,做完之后再去接别的用人单位的单子,以单子、项目结算报酬,落得个人自由。再者,大部分设计行业的私营企业老板也比较偏向于这种合作方式,致使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这恰恰也是用工过程中的隐患所在。
(四)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众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更为鲜明,他们性格更为独立,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既要求面对现实,又不要放弃主旋律;他们情感热烈,渴望及时、多样的思想交流,自主创业意识在艺术类大学生比例相对较高。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几万元的资金就可以注册成立一家设计公司或设计工作室,从事广告、策划、设计等一系列业务,使艺术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优势。
二、在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
(一)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树立全程化和专业化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人的一生,而很多大学生由于受到师资、经验和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到了毕业就业才临时抱佛脚开始接触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导致择业发生障碍。为此,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连续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构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首要是加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建设,其次要开展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从入学开始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再次是加强日常的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创建艺术类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训练活动的平台。
(二)全面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正确自我定位
艺术类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时常产生自我欣赏的意识,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对自己的期望也高。当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现实冲突时,难以自我调整,从而导致择业受挫。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可开设一系列就业指导讲座、咨询会,帮助他们做好就业的准备工作,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他们客观分析、正确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全面了解专业前景,正确处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的关系,引导他们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三)贯彻人本化理念,完善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教育指导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职业生涯规划要与学生的个人兴趣、性格、气质、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等方向相结合,发挥学生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要求。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摒弃标准化手段,针对他们的个性心理,分析他们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位,积极引导他们多参与职业训练,努力提升综合素质,调整职业心态,合理定位,指导他们做出与自己特性相一致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娜.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才智,2010年21期
[2]林秀元,王春晓.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难探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10期
[3]楊燕.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及调适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6期
[4]孙传辉,林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究[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5]潘灯.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作者简介: 王小娟(1983-),女,汉族,四川宜宾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