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总RNA起始量、接头稀释比例、聚合酶链反应(PCR)循环数3种不同条件对脑组织miRNA建库测序结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摸索脑脊液miRNA微量建库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测序数据量、检测的miRNA数量、定量准确性3个指标,比较总RNA起始量、接头稀释及PCR循环数3种不同条件对建库测序质量的影响。结果常量(1 μg)建库中,进行接头稀释及22个PCR循环数的文库测序质量最好;微量(10 ng
【机 构】
:
310013 杭州,浙江医院神经内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310013 杭州,浙江医院神经内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总RNA起始量、接头稀释比例、聚合酶链反应(PCR)循环数3种不同条件对脑组织miRNA建库测序结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摸索脑脊液miRNA微量建库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基于测序数据量、检测的miRNA数量、定量准确性3个指标,比较总RNA起始量、接头稀释及PCR循环数3种不同条件对建库测序质量的影响。
结果常量(1 μg)建库中,进行接头稀释及22个PCR循环数的文库测序质量最好;微量(10 ng)建库中,接头稀释及提高PCR扩增循环同样会提高测序数据质量,但与芯片定量结果相关性均较常量建库低。
结论RNA起始量对建库测序质量影响最大,微量建库定量准确性整体低于常量建库,微量建库中应适当增加PCR循环数。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性别、发病年龄、受教育程度、不对称性是否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构成影响,分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门诊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的157例患者,详细记录其起病年龄等临床资料,评定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结果睡眠紊乱受性别影响(P<0.05),女性患者睡眠障碍较突出;认知障碍受发病年龄和受教育时间影响;疼痛和感
目的评价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患者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天津市胸科医院2010—2015年Standford B型夹层经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患者46例,患者年龄均≥65岁,术前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增强CT、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和化验。患者出院前、术后3个月、6个月、术后每年来院复查全主动脉增强CT。随访截止于2015年12月。分析其危险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12例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非布司他40 mg组(37例)、非布司他80 mg组(38例)和别嘌醇组(37例)3组,分别在观察前以及观察2、4、8、12、16、20、24周时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样3 ml进行分析,检测血尿酸水平和血生化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肌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等)的变化,观察患者用药期
衰弱是一种老年综合征,可以诱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也可导致衰弱,二者常同时存在又相互促进。因各研究所采用的衰弱定义和评估工具不同,衰弱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60%。衰弱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均有影响,合并衰弱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症增多、门急诊就诊和住院次数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病死率升高。早期预防和临床干预,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衰弱进展,从而改善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年龄≥65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老年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年龄<65岁的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非老年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组56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者分别为29例(51.8%)、41例(73.2%)、37例(66.1%)
目的评估复方苦参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晚期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芬太尼贴剂治疗;对照组(50例),单独使用芬太尼贴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痛有效率为76%(3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6%(28/50)(χ2=4.46,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
目的探讨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血红蛋白水平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城区社区居住的老年人,通过问卷、现场测试和血样本采集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贫血的判定标准采用WHO标准,问卷调查健康评价指标包括视力减退、生理失能、健康状况下降、生活自理、疲劳、厌食、独立行走距离、运动频率、近期感冒发生频次、跌倒、智力状况及计算能力等。结果共获得资料完整者1 948例,其中男性790例、女性1
目的探讨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特点。方法收集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分为服药组和非服药组,分析两组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及特点,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共3 834例患者纳入研究,12例患者于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总跌倒发生率为3.1‰,服药组和非服药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2.5‰(8/638)和1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血清尿酸(S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 091例6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入组患者是否患有DPN进行诊断并记录,根据患者是否患有DPN分为两组:DPN组517例和非DPN组574例。采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等指标,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计算两组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