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迷局

来源 :家族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的新闻里有个特别刺耳的声音,说人工智能是一个伪命题,我看了标题,就没有再往下看了。其实,在我服务过的企业里,也陆续听到一些对于人工智能是否有效的质疑,甚至有些企业用相对保守的“数字化”替代了过激的“人工智能”在行文里的使用。
  我最近和华为的一个业务单元高管聊天,他很实际地讲:“我其实现在对于人工智能没有报以太多期望。对于维护业务来讲,我看中的还是它未来是否能帮助我节省更多的成本,甚至是我的客户运营商的成本;而现在它对我来说,还仅仅只是一个概念。”
  那么人工智能是什么呢?
  我始终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概念,并且是一个“品牌”。没错,是一个“品牌”,不属于技术,但是包含技术。因为我相信,人类是因为有想象力和思考力而进步的。在新的人工智能“品牌”下,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人类又朝着另一个社会应用的高度在前进。如果说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带来自动化,信息革命带来了连接,那么人工智能“品牌”下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推进,将带领着人类逐步实现社会智能。而正是这样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又会带来大量新的需求,以及社会新消费驱动的创新进步,我把这样的社会性牵引力叫做一一趋势。
  所以,人工智能是我们看待和发展这个社会的一种新方式。我们会在这个“品牌”下,不断地创造更多的人类社会需求,满足用户以后产生更多的价值,从而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饥饿的公牛
  一次我和国内风电行业的客户聊天,他談到最近在尝试实践人工智能,将嵌入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到风电的设备制造过程中,帮助企业拥抱创新,形成新的竞争力。但是这个项目现在实际上举步维艰,进展缓慢,他很沮丧,找不到任何改进的可能,于是找到我。我首先和他分享了一个故事:
  有一头在山顶上饥饿的公牛,已经十多天没有找到食物了,就在这个时候,它突然看到山下有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眼睛发光,追不及待地从山顶猛冲了下去。刚冲到山下,却突然发现面前挡着一堵高墙,无法翻越,但是它清醒地知道在墙的那边就是那片可口的青草。于是,它无暇顾及,立刻就向这堵墙撞了过去,希望能够撞破这堵墙,然后吃到青草。“砰!”公牛被厚墙弹了回来,头破血流,墙依然立在那里,安然无事。这个时候,公牛开始疯狂了,它退后了20米,再一次冲击这堵墙,“砰!!!”公牛的头有点撞晕,但是墙依然毫无破损。公牛变得愤怒了,这次它退后到了半山腰,打算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赌在这一次撞击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是,就在它退到半山腰的时候,它突然看见,其实那堵墙也就只有百米长,原来这堵墙是有两端的,于是,公牛慢慢从半山腰下来,从墙的一侧绕了过去,吃到了背后的青草。
  我很喜欢用这个故事来隐喻现在人工智能概念下我看到的一些景象:大量的企业,大量的人员涌入到这个创新之下,饥肠辘辘,恨不得用尽全身力气最先吃到那片青草……但当你进入一个人工智能项目组的时候,往往会发现项目成员的桌上都放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算法类的书籍,学习氛围很浓,但是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工智能式的混乱”——这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也在不断试错和迭代,但是这试错的方式是无序的,是粗放的。
  人工智能类型的项目与通常的项目管理是完全不同的,传统意义的项目管理有三个基本特征:有明确的目标;在项目过程中有持续性的进展;通常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而对于创新型的人工智能项目,完全没有这三个特征——首先,目标往往不太明确的时候就开始了,是奔着创新去的。其次,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包含大量的试错,甚至失败,不总是在持续进展。最后,这类项目往往只有开始的时间,没有结束的时间。因此,如果慌忙地开展这类创新项目,往往风险都会很大,无法评估ROI。
  我来华为之前,看到过太多的人工智能项目“死亡”,它们往往都是在人工智能战略还不清晰的时候,就匆忙开始。我所说的战略不清晰,不是指业务价值目标不明确,因为你会看到企业的高层对于人工智能的预期是很明确的,比如创新带来的收益,以及成本的减少。但是,战略的另一个部分,用怎样的模式来执行、来确保成功率,基本上又回到了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甚至,很多时候是项目经理的处女作。他们往往就如同那头饥饿的公牛,面对前面的厚墙,然后碰得头破血流。
  那么“人工智能”创新面前的这堵墙,是否有方法可以绕过去呢?
  组织中的新角色
  我经常会组织人工智能的研讨会议,会邀请这个项目所有涉及的资源部分,包括研发、开发以及业务。你往往会发现,这类的会议一般充满了争吵,并且收效甚微。原因很简单,这类会议往往充斥着两种不同的语言,研发、开发人员的话语里塞满了“算法、模型、代码、机器学习、系统、准确率、可靠性”……而业务人员的话语里却总是在讲“业务目标、场景、收益、维护、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客观的旁观者,你会发现这两边聊天的语言是不一致的,不在一个体系里,甚至完全属于不同的两个世界。
  这里缺少一个“翻译”。当年麦肯锡在为平安进行咨询服务的时候,曾帮助平安建立了一个“系统分析师”的团队,他们不负责具体的业务,也不执行具体的IT,而是连接这两块,通过对于业务和IT的理解,进行相应的转化,把业务的价值目标变成IT能接受的执行语言,把IT执行的阶段性业务进行汇报,从而很好地缩短了两个世界的差距。《哈佛商业评论》曾宣称“数据科学家”是二十一世纪最性感的职业。什么是“数据科学家”?在我看来,他不必是统计学、运筹学或者数学的天才,他们的能力关键在于:是否能持续化地用数据来解决业务问题,并且以往是否有这样卓越的经验。
  我最近在帮助华为的业务部门定义数据分析师的招聘条件,我明确了把需要具备卓越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快速理解业务用户的痛点,并且转化为基于数据的洞察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微软、AWS、IBM,还是国内的阿里、京东……你会发现这些算法堆砌的应用平台,其最佳的特质就是协同,而不是算法的深度。这个时候,你就会明白,其实作为一个卓越的“数据科学家”你需要具备的特质是什么了。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观察者,我会看到一些对于这个岗位招聘的偏见,比如由一个做图像识别出名的领袖人物来牵头成立一个研究院,你会发现对于“数据科学家”的要求更多包涵了一些图像识别领域的特长要求;或者一个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在招聘里也会更多提到关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要求。其实,这是一种对“数据科学家”招聘的偏见,如果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业务驱动型的企业,习惯了这种偏见,你会发现最后对于沟通的有效性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根本不懂人工智能技术嘛” “算了,他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所以,除非是纯粹的研究课题,一般的人工智能项目,或是提到企业战略的人工智能创新,我一般不主张由一个完全研究领域的专家来负责,不是因为他不够学术权威,而是他有很多偏执会影响到项目的沟通,当然如果他是一个全面的人才,并且有很强的实战经验,也是一个不错的例外。这样的领袖往往需要有三个关键能力来帮助企业成功:定义价值、奠定基础、管理变化(图1)。
  另外,这类角色的集中,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组织,叫做分析组织。为什么叫分析组织,而不是智能变革组织或数字化变革组织呢(甚至我在有些公司看到取名人工智能部门的)。因为这类组织的作用不是在于技术的研究,当然也不是一个完全的企业转型的战略组织,而是更多利用技术转化为应用的分析组织,里面的人会更多地去协作、沟通、分析以及架构,而不是执行,他将成为一个企业人工智能实践的真正永动机。
  三种运营模式
  我看到很多公司的人工智能项目是由技术在引导,不停地讨论算法、数据以及系统,这其实是我不推荐的方式,在华为你也会看到,很多部门、很多人员都在搞人工智能,但是见到成效的很少。事实上,人工智能实践需要首先从部门功能设置开始。
  在Facebook的人工智能创新里,有个AML团队,全称叫做Applied Machine Learning。主要就是构建人工智能业务与研究之间的桥梁,他们有明确的业务价值定义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最佳实践。这个部门对业务创新负责,并且管理研究落地,在职责上是独立运作的,他们的职责就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然后落地到Facebook的各种产品里,很类似任正非在华为人工智能实践上讲的“自己的狗粮,自己吃”思路。但是,不同的方面在于部门设置模式,我这里简要陈述下基于创新构建分析价值的三种不同运营模式:
  分散式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往往喜欢把“分析专家”散放在各个业务部门,并且由每个部门的主管来管理,好处是业务的智能需求可以马上得到匹配,我刚来到华为就去马来西亚的TAC站点做了一次mini Design Thinking,通过两天的研讨会,快速理解了一线业务。因此,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接触一线,了解一线,支持一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缺乏全面的跨职能的视野,仅仅落脚在自己的问题点上,而且在各个部门,重复性资源和重复性的工作太多,团队组织也是重復的,浪费很多资金,无法标准化或者扩大规模。
  嵌入式共享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是过渡阶段,在一个业务单元里,比如华为的GTS,设置一个独立共享的分析组织,这个组织充分对于业务进行支撑,但是运作上又是独立的,好处在于可以在某个业务或职能内部设置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并与各部门都可以进行协作,对于专家也可以共享,很多资源不是在某个点上,而是全面对业务进行统筹型支撑。当然在这个阶段数据分析资源还未形成一个专业化、体系化的运营模式,对于跨业务单元的部门而言还是存在重复性建设的问题,而且在专业化的集中度上也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还不能独立核算部门价值。
  独立式共享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个终极运营模式,完全的独立和标准化运营,完全作为一个公司内部的服务机构存在,对每个战略业务单元进行支撑和核算,完全关注在业务的服务提升上,而不是技术研发。在IBM深圳有个ISC部门,对于IBM全球供应链来讲,它就相当于一个“航塔”的角色,IBM的业务资源外包是做得比较彻底的,到现在很多给IBM提供Power芯片的芯片厂都不再属于IBM了,在这样一个超离散的资源架构里,这个“航塔”不断地对这些制造单元输出标准,采集数据,形成分析和预测,然后由这个“航塔”里的“数据科学家”来进行控制,使得到今天为止IBM的全球供应链控制力都超强。
  这样的模式设计其实是在做企业级人工智能应该首先思考的,也属于人工智能顶层设计的一部分。另外,当这样的组织建设成熟的时候,又需要思考在这个独立分析组织内部的运营机制建设了。我比较推崇的是以“垂直服务化”+“散点创新”的方式进行运营机制建立,其实它也融入了很多DevOps的思想:一部分强调服务运营的持续化和深度,另一方面又提倡在创新上加入竞争,接受失败和快速迭代,后面的文章我会专门再详细地描述这种充满魅力和“时代感”的机制创新。
其他文献
被誉为20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之一的亚瑟克拉克( Arthu rClarke)曾经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等同于魔术。”就在最近,脱胎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就仿佛像神奇的魔术一般,牢牢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风靡这个世界。  作为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架构,区块链与比特币相生相伴。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去中心的点对点记账系统,在这个账本中,信息公开透明且不易篡改,通过共识机制建立去中心化的信用。正是由于这种去中心
期刊
据《中国家谱总目》主编、原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王鹤鸣介绍,一般家谱主要包括谱名、祖先像、目录、修谱名录、谱序、世系表、传记、祠堂、坟茔、契约、族产、字辈排行、领谱字号、家规家法、风俗礼仪、恩荣录、先儒谱论等内容。在他看来,家谱就是一部家族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的家谱,因为时代不同,作用不同,因而记录的内容也不完全相同,大致看来,越到后期内容越多,越到后来记录越详,与之相适应的是,家谱的格式
期刊
郑氏家族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这里九成以上的人口为郑姓,皆由北宋时期迂徙至此的郑氏兄弟繁衍而来。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郑氏家族曾经九世同居,3000人共食,修祠堂,定族规,明礼仪,传孝义,赢得“一门忠义,九世同居”之美誉,是最为典型的儒家家族文化实践样本,在当今依然凝聚着郑氏后人。  郑氏家族的物质载体——郑氏宗祠  每个家族都会有物质活动的空间与载体。规模庞大的郑氏义门(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儒家
期刊
中国企业家张总到加拿大进行投资,投资盈利的100万加元以自己的名义在加拿大银行开户,张总开户时出示了自己的中国护照。加拿大银行拿出一张表格,要求其填写是哪国的居民。如果填写了这张表,会对该中国企业家有什么影响呢?  这张表格是用来确认张总是哪个国家的税务居民的,是加拿大实施CRS的具体表现。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于2014年7月发布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AEOI标准),
期刊
Dear Eva:  2017年大学毕业,我谢绝了其他的工作机会,回到家族企业工作。半年过去,作为总经理助理,我对公司的各项业务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我也在慢慢适应自己的角色,从儿子的角色,到下级的角色并存。有时候回到家里,父亲还是会像上司一样对我提意见,饭桌上总会很自然地就讨论起工作。现在,我和父亲定了一个规矩,当一方在家里谈论太多公事时,另一方可以提醒,提醒无效,缴纳罚金。  对于个人的事业发
期刊
1983年7月,郑亚旗出生不到1个月,这是郑洪升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孙子。随即,他对儿子郑渊洁说:“你的儿子可能不如我的儿子。”  郑渊洁一愣,心想哪有头一次见别人的儿子就说这种话。待他回过味儿来,便对父亲说: “我希望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  鄭洪升回:“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我高兴。你的儿子比我的儿子强,我更高兴。”  从那时起,郑渊洁便加入同其他父亲竞争的行列。竞争什么?竞争谁的孩子长大有出息
期刊
“你爸得了胃病,快去找斯达舒。”画面中,一个小男孩火急火燎地跑下了楼。  “四大叔来了……”  这是1999年曾播出在央视黄金时段的一则胃药广告。广告结尾处,“康威药业”这四个字被抑扬顿挫地念出。  “这不是我家的广告吗?”那时,17岁的修远还不知道,从这条火爆的广告开始,胃药斯达舒从年销售额几千万元很快增长超过8亿元。那时,他也没想到自己日后将可能成为这家制药厂的新任“掌舵者”。  修正·斯达舒
期刊
1976年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从一个生物学家的视角解读了生命和文化的本质:任何生物体都是基因(Gene)的生存机器(SurvivalMachine)。同时,道金斯又阐述了人这种“特殊社会生物”,是一种生物基因的载体之外,还是文化基因的载体。  自然而然的传承  文化像一种基因活跃在人的大脑里,控制人的行为,这大概可以体现为:三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力量、宗教的力量、教育的力量、文化的力
期刊
建德周氏作为既富且贵的学术望族,其兴旺发达固有多种原因,有源于天者,有缘于人者,“源于天者不可期,缘于人者可供鉴”。周家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的治家思想和措施呢?  门庭多书香  在家族富裕后,周家人不是追求声色犬马,而是以读书、藏书为乐。周家并不教育后人继承财富、守住家业,而是时刻告诫后人,知识才是永远的财富,不仅利己而且可以为社会、人类贡献心智。所以周家出了这么多学者、藏书家,而且藏书传统世代相继
期刊
1668年,默克( Merck)家族拥有一间有三位员工的小药房。继伊曼纽尔·默克(Emmanuel Merck)在生物碱领域的一项开创性发明后,这间药房开始成长,并在第二代人的手里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药品和化学品工业产出的企业。随着350年岁月的流逝,这家企业不断扩大,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地位稳固的跨国企业集团。  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企业同样可以回顾异彩纷呈的过去:从一个小小的工匠店、一间药房或者一个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