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于比特币的区块链神奇在哪里?

来源 :家族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i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20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之一的亚瑟克拉克( Arthu rClarke)曾经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等同于魔术。”就在最近,脱胎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就仿佛像神奇的魔术一般,牢牢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风靡这个世界。
  作为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架构,区块链与比特币相生相伴。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去中心的点对点记账系统,在这个账本中,信息公开透明且不易篡改,通过共识机制建立去中心化的信用。正是由于这种去中心化信用的建立,区块链可能给现代金融格局带来深刻的变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认为:区块链去中介、去信任、不可篡改的特征,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的短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止信息篡改,同时也能提高稳定性,减少宕机风险。不仅仅是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领域也可能大有作为,M·斯万(M·Swan)作为区块链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人,十分看好区块链的应用前景:“区块链的特性不仅适用于货币支付、合同、财产和所有金融市场交易,还能应用在政府、健康、科学、文化、出版、经济发展等更为广阔的领域,为人类发展造福。”
  我们可以从金融中介发展的视角,来阐释区块链的价值。我们认为,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不断向前演进的逻辑,而在此过程中,金融中介尤其是商业银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中介在金融交易过程中通过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缓解信息不对称,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是其存在和发展至今的根本逻辑。虽然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脱媒,但金融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仍然难以真正撼动。
  在金融领域,最大的中介经纪人就是商业银行体系,银行账户体系几乎是一切金融交易活动的账户基础。银行的运营是中心化的,商业银行体系自身也是中心化的,中央银行往往就是商业银行体系的中心所在。既然区块链去中心化与中介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那么,我们就难以用中介化的旧金融逻辑去解释去中介化的新金融。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其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建立起来的新兴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点对点)网络借贷、互联网众筹、电商小贷等]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满足长尾客户需求、大數据预测等方面相对传统金融中介有所创新和突破,因此对传统金融中介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我们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金融再中介化的过程,互联网平台或互联网金融企业成为新的金融中介。而区块链的出现则可能使金融的发展有根本的突破,一方面,区块链是分布式、去中心、去信任的,意味着一些交易可以点对点直接进行,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信息公开透明、不易篡改,不仅能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还能打破数据垄断,因此区块链的出现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当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大多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设想和初步验证的阶段,仍然需要理论和实践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难题和挑战。但这些问题并不能成为排斥区块链的理由,英国政府就认为,在等待完美解决方案出现时,就可能已经丧失这项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区块链的“去中心”“去信任”无疑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就像美国著名小说家唐德里罗( Don Delillo)说的那样:“技术的意义,在于它创造对不朽的渴望。”我们认为对新事物和新技术的出现应该充满热情和敬畏,至少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之后不应留有任何遗憾,但同时也应保持充分的客观和理性。我们希望:区块链不仅仅只是魔术,虚幻缥渺、昙花一现、博人眼球,而是一项能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并改善人们生活、创造新的价值、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技术。
其他文献
前一阵子朋友圈被《前任3》电影刷屏,被好奇心驱使下我也走进了电影院。戏好戏坏不是我评说的主题,戏的结尾似乎圆满又有些遗憾:有情人没有终成眷属,女主角嫁给了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而不是最爱的那个男人;男主角兜了一圈发现天涯何处又见芳草。爱情就是这么让人难以捉摸。  缠绵悱恻的爱情似乎是人类文化现象中唯一跨越地域、种族甚至跨越人神的永恒主题。既是永恒的,自然并无定式可循。千古颂扬的爱情是一种典型的亲密关
期刊
伴随着事业继承,两代人间的冲突是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最近日本大塚家具、韩国乐天集团等大型家族企业也频繁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根据过去的研究,两代人之间的冲突问题在家族企业中非常容易出现,而这也是导致企业衰弱的重要原因。另外,如果正确处理好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也有可能利于继承者形成新的价值观,以及产生创新。  仅仅从商业的层面说不清楚事业继承的问题  家族企业,通常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一致的企业。家族企业是
期刊
二战期间希特勒德国的种族政策对德国人才的保有产生了毁灭性作用。但是,在德国人才流失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德国重建工作依旧非常迅速,很快恢复了元气,进而成为整个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这其中的奥妙不仅仅源自我们熟知的那些知识精英,更在于德国庞大的以市民工匠为代表的德国国民。  一个强大的联邦德国很快就屹立在曾经的废墟之上,这显然要归功于德国人民的勤劳与坚忍。因此一个国家的性格并不会因为一场战争而改变,同样一
期刊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族企业步入传承阶段,维拉德家族企业的经营战略值得借鉴。这是一家由同一个家族拥有并掌控超过220年的中型冶金企业。创立之初,这家企业经营的是单一产品。后来,创始人及后代开始涉足其他业务,不过,他们始终坚守同一个核心业务。  维拉德米金公司(VMC)自从1796年创办以来,一直在法国的同一个村庄生产金属元件。在连续两个世纪对企业的拥有和掌控下,维拉德家族形成了在冶金行业里的专业地位
期刊
《汉书》中提道:“重土安迂,黎民之幸;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这是以农耕经济为支撑的中古时期中华民族生动的现实写照,彼时绝大多数人以土地为基础,以血缘为联系,群居传续。在“安土重迁”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人们流动性低,同一宗族的聚集性强,“家族”在这样的传统社会结构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首先依赖的是自己的家庭或者家族。一般来说,一个家族常常表现为同一祖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集在某一
期刊
大约在2012或2013年左右,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的概念才开始比较系统地进入中国市场。不过,就像智能手机以及很多高新科技产品一样,这个概念和相关服务很快就在中国流行起来。2017年11月底的时候,我在百度上用“家族办公室”当作关键字搜寻了一下,竟然找到了150多万个条目。2017年6月,广东深圳的家族办公室从业者还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家族办公室促进会。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家族办公室
期刊
家谱的命名  家谱的命名,通常是在家谱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几修等内容,如《汾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谱》,有地名、姓氏、几修。《六修严氏家谱》只有几修和姓氏。也有一些家谱将由何处迁来也标在名称上,如《锡山过氏浒塘派迁常支谱》,即由无锡迁至常州的过姓浒塘支派的家谱。还有一些则标上具体住处,如《毗陵修善里胡氏宗谱》,标明毗陵(武进县古名)修善里,以区别同县同姓家族。  此外,还有一些家谱修成后,采用一
期刊
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支撑华夏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早期的家谱由国家专门设置的谱局来审查制定,作用就是将名门望族与其他社会阶层区别开来,而那时家谱的作用也只是“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阶级工具。一直到宋代才出现了私修家谱,家谱的功能也相应地变成了“尊祖,敬宗,睦族”的伦理道德功能。  家谱出现较多的时期,往往是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的时期。当百姓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
期刊
家谱被称作国史、方志的补充,不管是对于个人、蒙族还是社会来讲,都育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蒙谱的纂修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攀附石门、乱认祖先、杜撰伪冒……家谱由“公谱”(由政府谱局审核的家谱)特为“私谱”(家族目编,无须审核确认的家谱)后,的确是“家自为说”,因而也出现了这类奇怪的现象。  杭州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仇家京曾专门分析研究过这类现象,在他看来,家谱中攀附与杜撰现象通常围绕世系人物
期刊
胡文虎家族由贫而富、由小而大,打造了名闻遐迩的药业和报业品牌,也一度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庞大生意网络,在那个科技仍然落后、山川地理阻隔严重,而且物质资源匿乏的年代,这并不是简单的事。可是,这个名扬四海、富可敌国的家族,不但未能在第三代接班后更上层楼,或是延续传奇,相反却兵败如山倒,迅速滑落,只留下无数令人惋惜和不解的叹息。  对于这样一个不幸结局,社会各界观点纷纭。有说法认为是投资失误的缘故,也有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