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因此,丰富美术教育教学方式是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中美术;思想;创新能力;方式
美术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术又是视觉艺术,所传达的信息直观、形象、具体,是文字所不能相比的。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人们必须不断创造出新的思想、制度、方法、技术、工具、材料、环境来适应外界的变化,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呼吁:“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
一、思想要创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思想要创新。从特殊的经济时代来看,对于既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实现,教学方法的采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教师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当今的美术鉴赏课和以往的美术欣赏不同,虽然都是人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产生的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其完整的过程包括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感知、想象、情感体验与理解。而欣赏一般可以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但是鉴赏必须高于一般欣赏水平,“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与欣赏。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的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与想象,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即审美享受。因此美术鉴赏比美术欣赏在具体要求上更高一些。面对信息时代的学生,面对非主流的个性一族,教学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步入信息文明时代,信息技术作为网络传播的一种媒介在人类活动中得到全面而广泛的应用。在国家制订的《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并要求强化自主教学与探究性学习,使得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获得综合知识与能力。现代的高中生自身具有一定的个性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结合网络环境,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发现法”激发每个学生探索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内心世界更为强烈。”而过去一味以“讲授——接受”方式为主的填鸭式早已露出弊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己发现知识,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提倡教学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质疑问题,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求发现,求创造,又如“做中学、玩中学,情景交融的原则”,提倡解放学生的脑手,在做中学,在游戏式玩中学,在教学的趣味化,情景式中体验。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以“探索和尝试”为核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在“做做、学学、玩玩”中体验“学”的乐趣、体验“玩”的艺术。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受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四、实施“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讨论式教学又称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组织或参与下,学生集体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讨论,搞清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谈”的观点,至今仍然具有它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足以证明讨论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在说中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五、美术作品需要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它的感受与理解
一件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思想内容方面的、社会史、文化史方面的等等。所以鉴赏作品要多角度、跨学科。只用一种方法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显然是匮乏的。如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呢?当今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对各类信息的掌握量大,搜集资料的能力强,不一定从课堂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与此同时,求新、求变、求异是他们性格的主流特征。要培养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语言去表达,能够形成一个独特的自我。例如:这件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幅作品使你联想到什么?这件作品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你喜不喜欢这件作品,为什么?这件作品和之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等等像这样的激发学生联想和感知的问题,都可以达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理解某一件艺术品,而是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他们自己获得对作品的理解的能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创造机会让学生坦诚地交流对作品的真诚感受和不同见解。
关键词:高中美术;思想;创新能力;方式
美术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术又是视觉艺术,所传达的信息直观、形象、具体,是文字所不能相比的。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人们必须不断创造出新的思想、制度、方法、技术、工具、材料、环境来适应外界的变化,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呼吁:“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
一、思想要创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思想要创新。从特殊的经济时代来看,对于既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实现,教学方法的采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教师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当今的美术鉴赏课和以往的美术欣赏不同,虽然都是人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产生的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其完整的过程包括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感知、想象、情感体验与理解。而欣赏一般可以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但是鉴赏必须高于一般欣赏水平,“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与欣赏。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的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与想象,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即审美享受。因此美术鉴赏比美术欣赏在具体要求上更高一些。面对信息时代的学生,面对非主流的个性一族,教学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步入信息文明时代,信息技术作为网络传播的一种媒介在人类活动中得到全面而广泛的应用。在国家制订的《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并要求强化自主教学与探究性学习,使得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获得综合知识与能力。现代的高中生自身具有一定的个性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结合网络环境,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发现法”激发每个学生探索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内心世界更为强烈。”而过去一味以“讲授——接受”方式为主的填鸭式早已露出弊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己发现知识,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提倡教学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质疑问题,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求发现,求创造,又如“做中学、玩中学,情景交融的原则”,提倡解放学生的脑手,在做中学,在游戏式玩中学,在教学的趣味化,情景式中体验。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以“探索和尝试”为核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在“做做、学学、玩玩”中体验“学”的乐趣、体验“玩”的艺术。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受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四、实施“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讨论式教学又称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组织或参与下,学生集体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讨论,搞清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谈”的观点,至今仍然具有它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足以证明讨论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在说中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五、美术作品需要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它的感受与理解
一件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思想内容方面的、社会史、文化史方面的等等。所以鉴赏作品要多角度、跨学科。只用一种方法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显然是匮乏的。如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呢?当今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对各类信息的掌握量大,搜集资料的能力强,不一定从课堂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与此同时,求新、求变、求异是他们性格的主流特征。要培养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语言去表达,能够形成一个独特的自我。例如:这件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幅作品使你联想到什么?这件作品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你喜不喜欢这件作品,为什么?这件作品和之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等等像这样的激发学生联想和感知的问题,都可以达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理解某一件艺术品,而是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他们自己获得对作品的理解的能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创造机会让学生坦诚地交流对作品的真诚感受和不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