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公布以来,中医抗疫正式提上日程。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遵循《方案》关于“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该方案进行辨证论治”的指导精神,进行了有效探索。
关键词:新冠肺炎;中医抗疫;湿毒之邪;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059-01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出现了此类病例。随着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版)》从第一版到第七版不断更新。各版本的治疗方案中,中医药治疗都占有重要地位,要求全国执行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初见成效,多个地区报道了中医药参与治疗新冠肺炎的成功案例。
我院感染科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遵循《方案(试行第三版)》关于“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该方案进行辨证论治”[1]的指导精神,进行中药辨证论治。2020年2月3日,我院收入新冠肺炎患者钟某,在进行为期9天的西药抗病毒联合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治疗之后,我们开始对该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案例
患者男,33岁,因“畏寒、咳嗽2+天”入院。入院后行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方面:1、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单位,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次/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200mg/500mg,2粒,每日2次,疗程10天;3、利巴韦林成人500mg/次,2-3次/日,疗程10天。患者平素喜饮酒,易感冒。入院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以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患者未再发热,咳嗽减轻,诉口干、口苦、乏力。质暗红、苔灰白腻,脉滑。
2月11日,患者入院第9天,予以中药汤剂治疗:荆防散合二陈汤加减,以祛风解表、燥湿化痰、健脾除湿。方药组成:荆芥15克,防风15克,薄荷15克,桔梗15克,麸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4克。
2月16日,患者诉口干苦改善,咳嗽明显减轻,无明显胸闷、气促。舌质暗红、苔灰白,较前舌苔变薄。考虑其表证已解,予以二陈汤和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除湿、行气和胃:陈皮15克,法半夏15克,黄芩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炙甘草4克。
2月20日,患者诉精神好转,口干、口苦明显改善,进食增加。继续予以香砂六君子加减补气健脾、化湿和胃:陈皮10克,法半夏 10克,黄芩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薏苡仁20克,木香 6克,砂仁10克,炙甘草3克。
2月25日,患者康复出院,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对原方进行微调,带药6付巩固疗效:陈皮15克,法半夏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黄芩12克,豆蔻15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麦冬6克,麸炒苍术10克,甘草3克。
2.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祖国医学“疫病”范畴。《黄帝内经》的《素问·刺法论》中讲“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避其毒气,天牝从来”。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指出“疫者,感天行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二者均指出疫是自然界疫疠之气,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清代的吴鞠通在《温病条例》提到“疫者,癘气流行,多间秽浊”,指出病因为疫疠之气与秽浊之气。疫邪从口鼻而入,“天牝从来”,即为呼吸道传播。肺为呼吸出入之门户,秽浊之气由口鼻吸受,必然先伤肺气,疫病病位在肺。“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所以肺病必然影响胃肠,出现腹胀、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自从新冠肺炎率先在武汉迅速传播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很多中医专家的重视。国医大师熊继柏指出此次新冠肺炎有三个特点:1.发展迅速、传播很快、传染性强;2.症状相似:发热、咳嗽、气喘。病势发展迅猛,开始仅仅为发热,咳嗽或轻微胃肠道症状,迅速进入重症期,重症期则出现高热、暴喘甚至呼吸衰竭;3.发病有季节性[2]。本病分四期:第一期:初热期;第二期是重症期,第三期是危重期,第四期是恢复期。目前尚无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支持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版)》第一至七版,都提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并将新冠肺炎分为“湿邪郁肺、邪热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四类中医证型。1月29日,王玉光、齐文生等专家率先在《中医杂志》发表了国内首篇新冠肺炎中医辨证施治的论文——《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该文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于‘湿毒疫’范畴,感受‘湿毒之邪’致病,‘湿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核心。”[3]本文所汇报的这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其症候即为典型的“湿毒之邪”致病。
我院这例患者,有畏寒、发热、咳嗽症状,平素常饮酒,约150-250g/日,易感冒,舌质暗红苔灰白而腻,脉滑,为素体湿盛,外感疫疠之气、肺失宣降,外邪引动内湿,脾为湿困,运化失司,以致湿邪郁肺、寒湿中阻。肺失宣降则咳嗽、咳痰,湿困脾胃水津不布则口干、口苦。素体湿盛,湿邪阻滞,久而阻滞经络,则舌暗红,苔灰白而腻为寒湿之象。故治法首先予以荆防散合二陈汤加减以宣肺解表透邪,健脾化湿解毒。方中荆芥、防风 、薄荷、桔梗解表散邪,法夏、陈皮燥湿化痰,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木香、砂仁行气和胃。湿郁易化热,予以黄芩清热燥湿,全方表里兼顾、肺脾同治、标本兼顾。中期,患者表证已解,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食后微有脘腹胀满,偶有咳嗽。舌质暗红、苔白微腻。辩证为湿困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顾护脾胃为扶正之先,予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补气健脾、化湿和胃。后期,患者无咳嗽、咳痰,无明显口干、口苦,精神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继续予以补气健脾、化湿和胃,辛燥之品恐伤津,予以生地养阴生津。
总之,该例患者感受“湿毒之邪”致病,故以健脾祛湿和胃为主线贯穿始终,早期解表祛邪除湿,中期健脾化湿和胃,后期健脾燥湿和胃,顾护存阴。达到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S].
[2] 熊继柏在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视频培训大会上的讲话——《国医大师熊继柏解读湖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R].
[3] 王玉光,齐文升,马家驹等.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 [J/OL]. 中医杂志.2020年第61卷第4期. <http:// kns.cnki.net / kcms / detail / 11.2166. R. 20200129. 1258. 002.html>.
作者简介:刘明慧(1981-);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单位: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四川 南充 637100);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新冠肺炎;中医抗疫;湿毒之邪;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059-01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出现了此类病例。随着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版)》从第一版到第七版不断更新。各版本的治疗方案中,中医药治疗都占有重要地位,要求全国执行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初见成效,多个地区报道了中医药参与治疗新冠肺炎的成功案例。
我院感染科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遵循《方案(试行第三版)》关于“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该方案进行辨证论治”[1]的指导精神,进行中药辨证论治。2020年2月3日,我院收入新冠肺炎患者钟某,在进行为期9天的西药抗病毒联合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治疗之后,我们开始对该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案例
患者男,33岁,因“畏寒、咳嗽2+天”入院。入院后行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方面:1、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单位,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次/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200mg/500mg,2粒,每日2次,疗程10天;3、利巴韦林成人500mg/次,2-3次/日,疗程10天。患者平素喜饮酒,易感冒。入院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以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患者未再发热,咳嗽减轻,诉口干、口苦、乏力。质暗红、苔灰白腻,脉滑。
2月11日,患者入院第9天,予以中药汤剂治疗:荆防散合二陈汤加减,以祛风解表、燥湿化痰、健脾除湿。方药组成:荆芥15克,防风15克,薄荷15克,桔梗15克,麸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4克。
2月16日,患者诉口干苦改善,咳嗽明显减轻,无明显胸闷、气促。舌质暗红、苔灰白,较前舌苔变薄。考虑其表证已解,予以二陈汤和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除湿、行气和胃:陈皮15克,法半夏15克,黄芩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炙甘草4克。
2月20日,患者诉精神好转,口干、口苦明显改善,进食增加。继续予以香砂六君子加减补气健脾、化湿和胃:陈皮10克,法半夏 10克,黄芩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薏苡仁20克,木香 6克,砂仁10克,炙甘草3克。
2月25日,患者康复出院,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对原方进行微调,带药6付巩固疗效:陈皮15克,法半夏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黄芩12克,豆蔻15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麦冬6克,麸炒苍术10克,甘草3克。
2.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祖国医学“疫病”范畴。《黄帝内经》的《素问·刺法论》中讲“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避其毒气,天牝从来”。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指出“疫者,感天行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二者均指出疫是自然界疫疠之气,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清代的吴鞠通在《温病条例》提到“疫者,癘气流行,多间秽浊”,指出病因为疫疠之气与秽浊之气。疫邪从口鼻而入,“天牝从来”,即为呼吸道传播。肺为呼吸出入之门户,秽浊之气由口鼻吸受,必然先伤肺气,疫病病位在肺。“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所以肺病必然影响胃肠,出现腹胀、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自从新冠肺炎率先在武汉迅速传播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很多中医专家的重视。国医大师熊继柏指出此次新冠肺炎有三个特点:1.发展迅速、传播很快、传染性强;2.症状相似:发热、咳嗽、气喘。病势发展迅猛,开始仅仅为发热,咳嗽或轻微胃肠道症状,迅速进入重症期,重症期则出现高热、暴喘甚至呼吸衰竭;3.发病有季节性[2]。本病分四期:第一期:初热期;第二期是重症期,第三期是危重期,第四期是恢复期。目前尚无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支持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版)》第一至七版,都提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并将新冠肺炎分为“湿邪郁肺、邪热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四类中医证型。1月29日,王玉光、齐文生等专家率先在《中医杂志》发表了国内首篇新冠肺炎中医辨证施治的论文——《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该文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于‘湿毒疫’范畴,感受‘湿毒之邪’致病,‘湿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核心。”[3]本文所汇报的这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其症候即为典型的“湿毒之邪”致病。
我院这例患者,有畏寒、发热、咳嗽症状,平素常饮酒,约150-250g/日,易感冒,舌质暗红苔灰白而腻,脉滑,为素体湿盛,外感疫疠之气、肺失宣降,外邪引动内湿,脾为湿困,运化失司,以致湿邪郁肺、寒湿中阻。肺失宣降则咳嗽、咳痰,湿困脾胃水津不布则口干、口苦。素体湿盛,湿邪阻滞,久而阻滞经络,则舌暗红,苔灰白而腻为寒湿之象。故治法首先予以荆防散合二陈汤加减以宣肺解表透邪,健脾化湿解毒。方中荆芥、防风 、薄荷、桔梗解表散邪,法夏、陈皮燥湿化痰,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木香、砂仁行气和胃。湿郁易化热,予以黄芩清热燥湿,全方表里兼顾、肺脾同治、标本兼顾。中期,患者表证已解,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食后微有脘腹胀满,偶有咳嗽。舌质暗红、苔白微腻。辩证为湿困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顾护脾胃为扶正之先,予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补气健脾、化湿和胃。后期,患者无咳嗽、咳痰,无明显口干、口苦,精神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继续予以补气健脾、化湿和胃,辛燥之品恐伤津,予以生地养阴生津。
总之,该例患者感受“湿毒之邪”致病,故以健脾祛湿和胃为主线贯穿始终,早期解表祛邪除湿,中期健脾化湿和胃,后期健脾燥湿和胃,顾护存阴。达到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S].
[2] 熊继柏在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视频培训大会上的讲话——《国医大师熊继柏解读湖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R].
[3] 王玉光,齐文升,马家驹等.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 [J/OL]. 中医杂志.2020年第61卷第4期. <http:// kns.cnki.net / kcms / detail / 11.2166. R. 20200129. 1258. 002.html>.
作者简介:刘明慧(1981-);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单位: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四川 南充 637100);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