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学教学众多的教学因素中,教学细节是课堂教学的“细胞”。细节决定成败,要丰富课堂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关注教学细节,精心预设,收获生成。
关键词:科学教学;教学细节;预设;生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083-02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科学教学工作者都把注意力投入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而对教学细节却缺乏足够的关注,坐失生成教学的良机,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天下之事必作于细”,要丰富课堂生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开始。研究细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深刻内涵,真正把细节作为教学资源,让细节成为引领学生探究的切入点,成为有效教学的“抓手”。当然,课堂教学细节众多,我们不可能一个不拉地去解决,抓住关键性细节。突出“细节优势”就能收获精彩的生成。
一、捕捉动态细节,收获生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再精细的预设也会有意外出现。及时捕捉这些意外的细节,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不断修正和丰富认识,教学会因“意外”而生成。
1 点拨困惑细节,促进生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有了“疑问”时,探究才有方向和动力。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首先应从关注学生的困惑开始。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在表扬、鼓励的同时,要及时帮助学生对“疑问”进行完善、细化,使之更有利于凸现问题的实质;同时还要准确与巧妙地进行点拨、引导“疑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案例】观察液体沸腾实验
生:老师,我们的水已经沸腾,为什么水温还不到100℃?是温度计坏了吗?
师:你认为水的沸点是多少?
生:100℃。食堂锅炉里的水,100℃就沸了。
师:在杯子上面盖上硬纸板试试看,温度能不能升高些?
生:(操作后回答)真的,温度升高了,但还沸腾呢?
师: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温度再升高些?
生:如果有个塞子把烧杯口塞严实,温度肯定会升高。
生:这不是变成高压锅了?
师:现在知道水的沸点为什么改变了?
生:水的沸点跟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大沸点高。
生:可我还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不加盖时,不停加热温度也不会上升。
师:你认为水从酒精灯中吸收的热量去了哪里?
生:可能是汽化加快了,带走大量的热,温度就上不去了。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也是主动探索、大胆迎新的基础。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很不容易,这是个很会思考的学生,受错误前概念的影响,始终认为水在100℃时才能沸腾。教师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通过细化问题,通过细节引导,层层点拨,终于揭开科学真相。
2 深化思维交锋细节,丰富生成
由于学生的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必然存在着差异,有的层次高,有的层次低;有的简洁有的繁琐,有的深刻有的肤浅……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这种激烈碰撞的观点为课堂的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契机,在学生观点的交锋处、在思维的差异处组织学生讨论,把细节问题做到实处,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力平衡的条件》片段
师: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著两人的体重相同,他们受到的摩擦力哪个大?并说明理由。
生甲:小明比小华所受摩擦力大。
生乙:小明和小华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
师:我们不妨让两个同学自由提问、讨论,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
生丙(对生乙):如果摩擦力与重力一样大,你喜欢爬绳还是爬竿,为什么?
生乙:当然是爬绳,因为绳比较粗糙。
生丙:粗糙是不是摩擦力较大?
生乙:好像也对,但我是用原理来解释的。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帮帮乙。(终于有个同学站起来了)
生丁:摩擦力的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爬竿的同学,握得不够紧,摩擦力小于重力,就会滑下来。
“宏观抓框架,微观抓细节”历来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构想的基本准则。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学生回答后加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他们的印象肤浅,他们的内心并不认可这个结论或者说他们并不是真正会用二力平衡的原理,过后马上会忘记。
教师安排学生质疑、辩论,使他们发现了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深刻的思考后恍然醒悟,教学效果自然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3 挖掘细节,创造生成
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突然发问。教师若能捕捉其合理成分进行挖掘、予以引燃,把细节做大,使之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往往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场面,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师生互动。
某教师在上“氧气制取”的公开课时。采用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没等演示完毕,一个同学举手说他们小组的试管破了,又是那个“不听话”,老师并没有发火,干脆让同学们讨论试管破裂的原因。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足足有五、六条。最后他让学生描述试管破裂的原因,原来他看到试管很脏,生怕来不及完成实验,进入实验室就清洗试管,没等干燥就开始加热,一加热试管就破了。抓住这个机会,该教师又强调了进实验室一定要注意规范操作。
课堂上出现教师事先未料到的突发事件,肯定会破坏教师对课堂的预设,干扰教师的教学,但它又往往会成为一个新的教学生长点。该教师巧妙地利用损坏试管的不愉快事件,创造性地增加了如何避免试管破裂这一探究性实验,把原来的尴尬局面转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二、审视反思细节,预约精彩生成
在复杂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之中,由于教学经验、教学智慧不到位,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发现具有生成性的教学细节。但错过了发觉教学资源的机会并不表明我们将无所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的教学反思来弥补,尤其要关注那些与教学设计或教学效果预想存在较大差异的细节之处。针对当前的教学现实,我们着重把以下几方面作为教学细节研究的反思点: 1 成功之处即为反思点。
一堂课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约的精彩”,生成出一些比较自然、成功的地方,达到了预设或有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有价值性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课后及时把这些成功点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反思,为以后教学更好的预设提供参考。
笔者在上《物质的导电性》一课时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有个同学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将手放在断开的两根导线之间,可电灯并没有发光。我在小组辅导时看到了这一细节,及时组织了大家的讨论。
师:灯没有发光,人真的是导体吗?
生1:人不是导体就不会触电了。
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灯不发光?
生2:可能是电流太小。
生3:可能是电力(电压)不够。
师:怎么改进?
生4:电流表换成灵敏电流计。
生5:把电灯换成电压表。
学生将手指放在导线间测导电性看似有些异想天开,其实是符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上述案例中,我及时捕捉了课堂上出现的这一细节,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讨论以后改进的实验果然很成功,而且这个同学提出的方案效果更明显。
2 遗憾之处作为反思点。
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作为教师,不论对自己的亲身实践,还是听别人的课,都要敏感和机智,要善于捕捉和思考,要不时地问一问:为什么会出现(消失)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能折射出什么更深的东西?
某教师在“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中,采用玻璃球模拟潜水艇上浮。为体现实验的真实性,他请一个同学上台实验,那个同学用注射器向玻璃球中充气,结果注射器推到底了玻璃球还没浮起。有一个同学举手提问了,但该教师只解释说课前实验准备不充分,教师如果在上课时能注意到这个细节,实验的失败是可避免的。如果让举手的同学上前检查和改变一下实验装置,或者组织同学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和改进方法。实验失败的遗憾是可以作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的。
3 困惑之处即为反思点
在教学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深感困惑的具体问题。比如,课堂上的气氛正处于良好的状态,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难免有差异,有错位。有时,学生猝不及防的一问,把认知冲突表面化,明摆到桌面上来,这是原来的教学设想所意料不到的。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不可预料的千奇百怪的细节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让下一次不期而遇的困惑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
三、抓住关键细节,突出细节优势
一堂课的教学细节虽然很多,但是有效的教学细节很有限。只有处于教学关节点的教学行为实践,才具有推动、激活和延续教学过程的作用,才具有真正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1 精心设计细节,突出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现场实际充分地钻研教材,积蓄内力,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细节”,力求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所喜爱,并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发。
2 及时捕捉细节,体现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观,就延伸着细节的力量,并将其从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转化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清晰引导。
3 利用细节,绽放教学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疏漏,而这些疏漏恰恰是生动而真实的,也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在细节教学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用自己的慧眼和慧心,发现和捕捉细节,珍视课堂中能体现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奇思妙想,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激活教学过程,寻找蕴藏其间的教育智慧和真谛,促成别样的生成。
新课改提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多向、开放、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多向、开放、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细节具有“不确定性”和“生成性”。恰当、灵活地运用这种生成性资源。最能体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只有那些眷顾教育、充满智慧的教师才能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开掘这些精妙的细节,方可于“细微之处见伟大”。
关键词:科学教学;教学细节;预设;生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083-02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科学教学工作者都把注意力投入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而对教学细节却缺乏足够的关注,坐失生成教学的良机,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天下之事必作于细”,要丰富课堂生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开始。研究细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深刻内涵,真正把细节作为教学资源,让细节成为引领学生探究的切入点,成为有效教学的“抓手”。当然,课堂教学细节众多,我们不可能一个不拉地去解决,抓住关键性细节。突出“细节优势”就能收获精彩的生成。
一、捕捉动态细节,收获生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再精细的预设也会有意外出现。及时捕捉这些意外的细节,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不断修正和丰富认识,教学会因“意外”而生成。
1 点拨困惑细节,促进生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有了“疑问”时,探究才有方向和动力。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首先应从关注学生的困惑开始。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在表扬、鼓励的同时,要及时帮助学生对“疑问”进行完善、细化,使之更有利于凸现问题的实质;同时还要准确与巧妙地进行点拨、引导“疑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案例】观察液体沸腾实验
生:老师,我们的水已经沸腾,为什么水温还不到100℃?是温度计坏了吗?
师:你认为水的沸点是多少?
生:100℃。食堂锅炉里的水,100℃就沸了。
师:在杯子上面盖上硬纸板试试看,温度能不能升高些?
生:(操作后回答)真的,温度升高了,但还沸腾呢?
师: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温度再升高些?
生:如果有个塞子把烧杯口塞严实,温度肯定会升高。
生:这不是变成高压锅了?
师:现在知道水的沸点为什么改变了?
生:水的沸点跟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大沸点高。
生:可我还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不加盖时,不停加热温度也不会上升。
师:你认为水从酒精灯中吸收的热量去了哪里?
生:可能是汽化加快了,带走大量的热,温度就上不去了。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也是主动探索、大胆迎新的基础。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很不容易,这是个很会思考的学生,受错误前概念的影响,始终认为水在100℃时才能沸腾。教师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通过细化问题,通过细节引导,层层点拨,终于揭开科学真相。
2 深化思维交锋细节,丰富生成
由于学生的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必然存在着差异,有的层次高,有的层次低;有的简洁有的繁琐,有的深刻有的肤浅……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这种激烈碰撞的观点为课堂的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契机,在学生观点的交锋处、在思维的差异处组织学生讨论,把细节问题做到实处,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力平衡的条件》片段
师: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著两人的体重相同,他们受到的摩擦力哪个大?并说明理由。
生甲:小明比小华所受摩擦力大。
生乙:小明和小华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
师:我们不妨让两个同学自由提问、讨论,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
生丙(对生乙):如果摩擦力与重力一样大,你喜欢爬绳还是爬竿,为什么?
生乙:当然是爬绳,因为绳比较粗糙。
生丙:粗糙是不是摩擦力较大?
生乙:好像也对,但我是用原理来解释的。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帮帮乙。(终于有个同学站起来了)
生丁:摩擦力的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爬竿的同学,握得不够紧,摩擦力小于重力,就会滑下来。
“宏观抓框架,微观抓细节”历来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构想的基本准则。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学生回答后加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他们的印象肤浅,他们的内心并不认可这个结论或者说他们并不是真正会用二力平衡的原理,过后马上会忘记。
教师安排学生质疑、辩论,使他们发现了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深刻的思考后恍然醒悟,教学效果自然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3 挖掘细节,创造生成
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突然发问。教师若能捕捉其合理成分进行挖掘、予以引燃,把细节做大,使之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往往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场面,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师生互动。
某教师在上“氧气制取”的公开课时。采用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没等演示完毕,一个同学举手说他们小组的试管破了,又是那个“不听话”,老师并没有发火,干脆让同学们讨论试管破裂的原因。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足足有五、六条。最后他让学生描述试管破裂的原因,原来他看到试管很脏,生怕来不及完成实验,进入实验室就清洗试管,没等干燥就开始加热,一加热试管就破了。抓住这个机会,该教师又强调了进实验室一定要注意规范操作。
课堂上出现教师事先未料到的突发事件,肯定会破坏教师对课堂的预设,干扰教师的教学,但它又往往会成为一个新的教学生长点。该教师巧妙地利用损坏试管的不愉快事件,创造性地增加了如何避免试管破裂这一探究性实验,把原来的尴尬局面转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二、审视反思细节,预约精彩生成
在复杂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之中,由于教学经验、教学智慧不到位,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发现具有生成性的教学细节。但错过了发觉教学资源的机会并不表明我们将无所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的教学反思来弥补,尤其要关注那些与教学设计或教学效果预想存在较大差异的细节之处。针对当前的教学现实,我们着重把以下几方面作为教学细节研究的反思点: 1 成功之处即为反思点。
一堂课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约的精彩”,生成出一些比较自然、成功的地方,达到了预设或有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有价值性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课后及时把这些成功点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反思,为以后教学更好的预设提供参考。
笔者在上《物质的导电性》一课时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有个同学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将手放在断开的两根导线之间,可电灯并没有发光。我在小组辅导时看到了这一细节,及时组织了大家的讨论。
师:灯没有发光,人真的是导体吗?
生1:人不是导体就不会触电了。
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灯不发光?
生2:可能是电流太小。
生3:可能是电力(电压)不够。
师:怎么改进?
生4:电流表换成灵敏电流计。
生5:把电灯换成电压表。
学生将手指放在导线间测导电性看似有些异想天开,其实是符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上述案例中,我及时捕捉了课堂上出现的这一细节,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讨论以后改进的实验果然很成功,而且这个同学提出的方案效果更明显。
2 遗憾之处作为反思点。
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作为教师,不论对自己的亲身实践,还是听别人的课,都要敏感和机智,要善于捕捉和思考,要不时地问一问:为什么会出现(消失)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能折射出什么更深的东西?
某教师在“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中,采用玻璃球模拟潜水艇上浮。为体现实验的真实性,他请一个同学上台实验,那个同学用注射器向玻璃球中充气,结果注射器推到底了玻璃球还没浮起。有一个同学举手提问了,但该教师只解释说课前实验准备不充分,教师如果在上课时能注意到这个细节,实验的失败是可避免的。如果让举手的同学上前检查和改变一下实验装置,或者组织同学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和改进方法。实验失败的遗憾是可以作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的。
3 困惑之处即为反思点
在教学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深感困惑的具体问题。比如,课堂上的气氛正处于良好的状态,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难免有差异,有错位。有时,学生猝不及防的一问,把认知冲突表面化,明摆到桌面上来,这是原来的教学设想所意料不到的。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不可预料的千奇百怪的细节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让下一次不期而遇的困惑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
三、抓住关键细节,突出细节优势
一堂课的教学细节虽然很多,但是有效的教学细节很有限。只有处于教学关节点的教学行为实践,才具有推动、激活和延续教学过程的作用,才具有真正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1 精心设计细节,突出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现场实际充分地钻研教材,积蓄内力,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细节”,力求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所喜爱,并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发。
2 及时捕捉细节,体现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观,就延伸着细节的力量,并将其从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转化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清晰引导。
3 利用细节,绽放教学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疏漏,而这些疏漏恰恰是生动而真实的,也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在细节教学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用自己的慧眼和慧心,发现和捕捉细节,珍视课堂中能体现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奇思妙想,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激活教学过程,寻找蕴藏其间的教育智慧和真谛,促成别样的生成。
新课改提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多向、开放、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多向、开放、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细节具有“不确定性”和“生成性”。恰当、灵活地运用这种生成性资源。最能体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只有那些眷顾教育、充满智慧的教师才能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开掘这些精妙的细节,方可于“细微之处见伟大”。